【何氏古代名人】爱姓何,何姓名震中华,何姓历代名臣名相
- 中华何氏网 2013年6月20日 何星泽
爱姓何,何姓名震中年,何姓历代名臣名相
中华何姓网--弘扬何姓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何氏历史最著名人物
瓷圣何朝宗(1504-1582),字潮松,世界最著名的瓷雕艺术家,号何来(来福、来佛),福建省德化县浔中镇隆泰村后所人,我国闻名中外的瓷雕艺术大师。他的瓷雕作品在16世纪的“东西洋”市场上,被视为“世上独一无二的珍品”,人们“不惜以万金争购之”,他雕塑的形态各异的瓷观音,在日本及东南亚的佛教国家中,被人们奉为神物至宝,在西欧人眼中,被视为“东方艺术之精品”,被尊为瓷圣。
何荣祖 (1221-1299)元代著名政治家、法学家,宰相。字继先。元代广平(今河北永年东南)人。历任御史史丞、中书右丞、宰相等职。世祖时,他奉命辑《至元新格》,其中包括公规、治民、理财、御盗等。成宗时,又受命制定《大德律令》。
何荣祖 [一二七九年前后在世]字继先,其先太原人,徙居广平。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中前
何荣祖
后在世。状貌魁伟,额有赤文。世业皮荣祖尤所通,习遂以吏,累擢御史。台都事始折节,读书日记敷千言。累官参知政事,时桑哥专政,匝于理算钱壳入,受其害荣祖数请罢,之不从。与桑哥议不合,以病告未几起。为尚书右丞,及桑哥败改中书右丞,多所建白拜昭文馆大学士,又加平章政事。荣祖初尝奉旨,定大德律令,书成巳久,方将颁行以事归。卒于广平,追封赵国公,谧文宪。荣祖所著有大畜十集,学易记载道集,观物外篇,(均元史本传)等书,并传于世。
元世祖于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令右丞相何荣祖编《至元新格》,纳公规、治民、御盗、理财等十事。
何如宠 (1569——1642),著名政治家、宰相,字康侯,号芝岳,安徽桐城人(今枞阳石矶乡何家青山人),祖籍婺源大鄣山菊径村。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如宠博学多才,被选入翰林院,授庶吉士。闻父病,归家探视;父殁,守孝3年。回京后,授编修。母老,告假回家奉养。他和兄如申相约,兄弟二人不同时外出,如外出必留一人在母亲身旁。万历三十九年,如申督征军饷,事完回家,如宠才再赴京城,升中允,迁右庶子。时某中书得皇帝宠幸,大权在握,如宠和左庶子赵师圣皆当迁官,不少人都劝他俩去拜望中书,而遭拒绝。
何曾 (199—278),三国时魏司徒,字颖考,陈国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历官汲郡典农中郎、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侍中、司隶校尉、尚书、镇北将军等。魏元帝曹奂咸熙元年(264),拜司徒,竖年晋代魏,迁丞相。
何劭 (236—301),晋武帝、惠帝时中书令。字敬祖,陈国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司徒何曾之子。武帝太康十年(289)拜相,任中书令。惠帝永熙元年(290)免相,任太子太傅,通尚书省事。惠帝元康七年(297)再次拜相,迁尚书左仆射。永康元年(300)赵王司马伦专权,拜他为司徒。永宁元年(301)赵王伦纂位时,任其子太宰。何劭博学善写文章,陈说史事,撰有《荀粲传》、《王弼传》以及奏议文章,行刊于世。永宁元年(301)卒,赠司徒。
宰相何如宠故里
何宰相故里位于徽州府婺源县菊径村(今属江西),该村始建于宋代初期,由南唐国师、中国著名的风水大师、婺源何氏一世祖何溥亲自规划设计,该村现在被誉为:中国最圆的乡村、中国八卦村,村中有文物多处,送代何氏祠堂,祠堂内有大明崇祯皇帝于崇祯元年御笔亲赐的皇匾“黄阁调元”之牌匾,意思为“荣登宰相之位,执掌天下大政之意”还有多处名胜古迹。
何如宠(1569—1642),字康侯,号芝岳,桐城人(今枞阳人)。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宰相,是明末一代名臣。《明史》称其“操行恬雅,与物无竞,难进易退,世尤高之”。
何熊祥(1567-1642年),明朝著名政治家、宰相,字乾宰,又字师帝,别号玄谷,广东新会司前河村人,后徙居会城。
【人物简史】
明万历十六年(1588 年)中举人,万历二十年中进士。初任翰林院庶吉士,不久改任监察御史,巡按浙江道兼督理军政。他了解到上谷军因要缴税款,兵士逃亡,便上奏请求罢免欠税;
又视察福建盐政,发现大中丞侵占关饷,又上奏揭发。一时,百官震动,风气得到刷新。云南中丞李材因被御史诬告,充军发放到闽南,熊祥了解到他的冤情,上奏申辩,冤案得到纠正。后奉旨巡按江苏,发现征税奇重,又上奏罢征,先后减免皇饷银6万两、旱涝银50万两、旧欠金花60万两。巡视南都七郡,又奏免税契15万两。他为官刚正,有一位税监企图并吞织造的税款,他上奉揭露,得到制止;
京都有位官员吴宗尧上奏陈事,触怒皇帝,被下诏入狱,熊祥知是冤情,一连十多次上奏为他申辩,直至皇帝认可,平了这桩冤案。他任御史六年,任满补京堂。之后,历任太仆寺少卿、大理寺左右丞,直至万历四十三年(1615 年)才升任大理寺正卿。有人说他不会钻营,他毫不介意。万历四十六年升为通仪大夫、南京刑部右侍郎。恰巧这时户部、礼部、吏部三部未有人充任,朝廷命他兼管。
泰昌元年(1620年)升为资政大夫、 南京左都御史。时值兵部、工部的长官空缺,又命他兼管。这样,他一身兼管六部。
天启元年(1621年)任南京工部尚书。次年,改任吏部尚书。
何熊祥在南京统揽六部大权,为国为民办了很多好事,故南京有“一柱擎天”的俗语,就是指他而言
何武:字君公,西汉大将军,大元帅。大孝子,忠良大臣。蜀郡郫县人,为人仁厚,奖称人之善,有统兵才能,历任御史大夫,大司空等官,一等官衔,封汜乡侯,哀帝时与丞相孔光拟定限田、限奴婢方案。其逾限者归官,以缓和矛盾。遭贵族官僚反对,未能实行,后王莽谋诛异己者,君国豪杰坐死者数百人,武自知难免,乃半月不食不喝,坐归仙化,高风亮节。
何敞:东汉最著名的水利学家,字文高,东汉扶风平陵人,大孝子,忠良大臣,为人性直且宽和,德誉百姓,出为济南太傅,以宽和为政。有冤狱,以春秋大义断之,百姓化其恩礼。和帝时任侍御史尚书,一等官衔,曾数次上书斥责外戚窦宪等贪暴专横,力言为政以节省浮费,赈恤穷孤之要。后任汝南太守领导人民修治鱼同阳旧渠,民
何玮 (1245—1310),元成帝时中书左丞。字仲韫,易县(今属河北)人。金末随父何伯祥归附蒙古军。父、兄卒,袭职知易州,镇毫州。至元十一年(1274),从丞相伯颜攻宋,为帐前都镇抚,与阿术等大败宋贾似道、夏贵舟师。灭宋,任太平路军民达鲁花赤、两淮都转运使。十八年,擢参议中书省事。出任浙西按察使,大名路总管、湖南宣慰使等职。成宗即位,拜中书参政知事。时中书宰执达十一人,何玮以其过滥。奏请裁员,成宗不听。大德七年(1303),任御使中丞。陈当世要务将,并请立京师国学,从之。至大元年(1308),迁太子詹事,兼卫率使。旋为中书左丞。因反对置尚书省与改易钞法,出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主持当地屯田,设立书院,倡导教育。三年,改为河南行尚书省平章政事。卒谥“文正”。
得其利,耕田增加三万余顷。
何宗彦(?—1624),字君美,号昆柱,明金溪东漕(今琅琚乡)人。17岁时随父客居随州(今湖北随县),遂占随州籍。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任官詹事。四十二年迁礼部右侍郎,署部事。福王常洵到洛阳封地时,化费巨大,神宗赐赏过多,何宗彦与其他廷臣上疏劝言,帝不听。接着,何宗彦又就太子入学,诸王婚礼,王贵妃丧葬,乃至“挺击案”发生等事多次上疏,皆未果。转左侍郎,仍领部事。何宗彦代理礼部尚书六年,为官清廉,治事井井有条,遇事能以大局为重,多次直言进谏,在廷臣中声望日高。无奈神宗不视朝已三十年,诸事多委以贵戚、近侍,言官多依附齐党,何宗彦不与他们结党营私。四十七年十二月,廷臣会推阁臣时,何宗彦为吏科给事中张延登等所纠驳,未获通过。最后,告假辞官。万历四十八年(1620)八月,光宗即位,何宗彦在家被授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天启(熹宗)元年(1621),何宗彦正式入阁;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少保武英殿大学士。天启三年(1623),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少傅兼太子太傅、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四年正月卒于官,赠太傅,谥“文毅”。
何进:东汉大将军,大孝子,忠良大臣,南阳宛人,仁义宽厚,何皇后的异母兄,时黄巾起义拜进为大将军,一等官衔,率军卫镇京师,以功封慎侯及灵帝崩,皇子辩即位,以主幼宫廷内外不安,进谋诛宦官不密,反为所害。
何熙:,大孝子,忠良大臣,字孟孙,东汉,陈郡阳夏人,少有大志。忠孝传世,有政治才能,不拘小节,体貌魁梧,善为容仪,官御史中丞,一等官衔,晋大司农,永初间南翠于与乌丸俱反,以熙车骑将军征之,暴疾,殁于征战军中,熙以忠孝传家,有政能光大家声,曾孙何变夔,字叔龙,仕魏位至文帝太傅,夔子何曾仕晋位至太尉,夔子何曾仕晋,位于太尉,夔孙何劭亦仕晋,位至尚书左仆射,世代卿相,一等官衔。
何晏:三国时最著名的玄学家,为魏晋玄学的主要创始者。字平叔(190-249),南阳宛(今河南省南阳)人。汉代大将军何进之孙,曹操为司空时纳其母,并收养晏。晏少时聪慧过人,曹操宠若诸公子。何晏娶金乡公主为妻,赐爵为列侯。官拜散骑侍郎、侍中、吏部尚书,后为司马懿所杀。何晏主张儒道合同,引老以释儒。他在《道论》中说:“有之为有,恃‘无’以生;事而为事,由无以成。”“无”是他对《老子》和《论语》中“道”的理解。他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有所有”,而“道”则是“无所有”,是“不可体”的,所以无语、无名、无形、无声是“道之全”。何晏与王弼齐名,是魏晋玄学贵无派创始人。今存《论语集解》、《景福殿赋》、《道论》等。
何休:东汉最杰出的经学家,字邵公(129-182),为董仲舒弟子,东汉最杰出经学家。历17年撰成《春秋公羊解诂》,成为当时今文经学家议政的主要依据。何休的成就,是在六经的精辟研究上,他对于六经的造诣,当时的学者无人能及。他的著作,有《春秋公羊解诂》、《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等。据说,他晚年辞官不做,在北新城兴盖大批讲舍,聚生徒数百人,朝夕勤讲,使得一时教化大行。一二千年前,像这样大规模的聚徒教学的人,恐怕屈指可数。
释宗密(780-841),著名佛教思想家,唐代最著名的祖师之一,佛教华严宗第五祖。俗姓何果,法名宗密,世称宗密大师,圭峰大师,。西充县人。元和二年(807年)出家为僧。去世后皇帝赐号“定慧禅师”。是著名佛教思想家,主张“佛儒一源”,认为“顿悟资于渐修”、“师说符于佛意”,太和二年(828)征入宫中讲经,帝赐紫方袍,相国裴休与朝野之士多受其教。未久请归山。会昌元年正月六日坐化于兴福塔院,世寿六十二,法腊三十四。荼毗后得舍利160多粒。。
何吾驺(1581—1651年),字龙友,号象冈,初字瑞虎,晚号闲足道人。小榄人。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土,授庶吉士。祟祯初年(1628年)晋左春坊充经筵讲官,晋少詹事兼侍读学士,历官正詹事。五年(1632年)擢升礼部右侍郎;六年(1633年)再升礼部尚书,任大学士兼代理首辅(宰相),因弹劾事被罢官。弘光元年(1645年)唐王朱聿键自立于福州后召吾驺为首辅,时闽粤战乱,后称疾还乡。著有《元气堂诗文集》三十卷、《云芨轩稿》二卷、《经筵日讲拜稽集》四卷、《周易补注》四卷、《中麓阁集》及石刻楷书四种等。
何攀:大孝子,忠良大臣,字惠兴,晋蜀郡郫人,仁义宽厚,武帝时为廷尉平,廷尉卿诸葛冲以攀蜀士轻之。及尝断疑狱,申明曲直始叹服,寻以功封西城侯,食邑万户,赐绢万匹,攀让所封及绢之半,余所受者,分给中外宗族,后除兖州刺史,固辞不就,攀居心平允,莅官整肃。为梁益二州中正。引致遗滞,虽官居显职,家甚贫,无妄媵伎乐。惟以周济贫乏为事。
何琦:字万伦,一代高士,大孝子,忠良大臣,东晋庐江人,仁义宽厚,晋代三国论作者,其本是一个好古博学之士。可是为恐对母亲供养不适,就勉强当了一名县令。后来母亲去逝,他说:“所以仕者,实博利禄以供亲耳。今亲已卒,复何求焉。”于是罢官归野,耽玩典籍,以琴书自娱,成为一代高士,同时他的孝行也传诵千古。
何汝霖(1781—1852),字雨人,江苏江宁人。拔贡,考授工部七品小京官。中式道光五年举人,充军机章京,累迁郎中。历内阁侍读学士、大理寺少卿。偕侍郎恩桂按事浙江,查勘南河料垛。命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历宗人府丞、副都御史。二十二年,授兵部侍郎,调户部。偕大学士敬徵勘东河工程。二十五年,擢兵部尚书。值太后七旬万寿,汝霖母丁年九十,五世同堂,赐御书扁额,寻以母忧归。江苏大水,命在籍襄治赈务。先是,总督陶澍於江宁立丰备仓以备荒,县令亏挪谷价,大吏许以他款抵。汝霖曰:“仓谷以备凶。今荒象如此,汝霖不敢欺朝廷,当各为奏上。”乃以给赈用。服阕,命以一品顶戴署礼部侍郎,寻署户部尚书,仍直军机处,授礼部尚书。汝霖久襄枢务,资劳己深,尚书陈孚恩由章京跻大臣,骎用事,厌汝霖居其前。汝霖年逾七十,一日在直,触火炉几仆。孚恩笑曰:“人当避炉,炉岂能避人?”汝霖知其讽己,咸丰二年,以足疾乞罢直,许之。未几,卒,谥恪慎,祀乡贤。子兆瀛,浙江盐运
何充(292—346),东晋成帝、穆帝时中书令、中书监。字次道,庐江(今安徽)人。以王导妻子,明穆皇后妹夫而早历显宦。咸和二年(327)被王导、庾亮推荐,迁吏部尚书,加冠军将军。成帝咸康六年(340)拜相,任中书令兼散骑常侍。康帝建元元年(343)改任中书监,加骠骑将军,都督徐、扬等州诸事,出镇京口,以避庾亮兄弟。康帝死,奉遗诏辅立穆帝,寻加录尚书事。穆帝永和二年(346)卒于宰相任上,终年55岁,赠司空,谥曰“文穆”。
何尚之(382—460),南朝刘宋文帝时尚书右仆射、侍中。字彦德,庐江(今安徽六安南)人。初从武帝刘裕征长安,以功赐都乡侯。文帝义隆即位,拜左卫将军,领太子中庶子。文帝元嘉十二年(435)拜相,迁侍中。任丹阳尹,设置玄学,不少文人慕道而来,被称为“南学”。二十三年,为尚书右仆射,时有谏诤。二十五年迁左仆射;二十八年,转尚书令,领太子詹事;二十九年辞官,旋复任尚书令。爱好文义,至老不休。孝武帝大明二年(458),为左元禄;460年病卒,赠司空,谥曰“简穆公”。
何充:字次道,东晋,庐江人,世代公卿,大孝子,忠良大臣,仁义宽厚,曾祖何祯,光禄大夫,祖何恽豫州刺史,父何睿安丰太守,成帝曰:“何充风韵儒雅,器局方概,有万夫之望。”官至吏部尚书、尚书令、左将军,一等官衔,出将入相,以社稷为己任。晚年性好释典,崇修佛寺。其弟准,位居宰辅,高尚寡欲,不以世出公卿门第,而视富贵如浮云。准子淡。官至南康太守,孙元度。西阳太守,次孙叔度太常卿尚书。
何敬容(?—549) 字国礼。南朝梁庐江潜县(今霍山)人。出身世家,20岁时,选尚齐武帝女长城公主,拜驸马都尉。入梁后,历任秘书郎、太子舍人、尚书殿中郎、太子洗马、中书舍人、秘书丞、扬州尚书、官至宰相。任吴郡太守时,为政勤恤民隐,辨讼如神,视事4年,治为天下第一。任宰相时,善理政,改变了宋以来崇尚玄学、清谈文义、不问政务的颓废风气。后因妾弟费慧明夜盗官米,为其解脱,被劾免职。复官不久,侯景攻入建康,他被围于台城,次年卒。
何逊:字仲言,南朝梁最著名诗人,作家,东海郯人。著名天文学家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诗,弱冠州举秀才,官至尚书水部郎。诗与阴铿齐名,世号阴何。文与刘孝绰齐名,世称何刘。其诗善于写景,工于炼字。为杜甫所推许,有集八卷,今失传,明人辑有何水部集一卷。
何远:字义方,梁,东海郯人,大孝子,忠良大臣,仁义宽厚,武帝时历官东阳太守,疾强富,怜贫弱,豪右畏惮,公清第一。凡所典郡,百姓立为生祠,终徵西谘议参军司马。
何栗(1089—1127),字文缜,仙井监(今四川仁寿)人。宋代大臣。政和五年进士第一,状元、宰相。历官秘书省校书郎、御史中丞、泰州知府、尚书右丞、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何公者,何栗也,字文缜,宋哲宗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出生于四川省仙井监井研县人(今井研县, 宣和四年陵井监改名仙井监。治所在仁寿,辖境相当于今四川仁寿、井研两县地),宋徽宗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他与兄弟二人同来东京(开封)应试,皆中,栗名列进士第一,时年27岁。所谓进
何栗的《屏居帖》
士第一,即状元。宋人吕荣义在《上庠录》中说:“政和丙申殿试,何栗为状元,潘良贵次之,皆年少有风貌……”
何栗大魁天下后,颇得徽宗青睐。首授秘书省校书郎,次年即提举京畿学事,奉旨升为主客员外郎,起居舍人,后再迁为中书舍人兼侍讲。由于他博学强记,正直敢言,徽宗准备迁他为谏官,因遭谗外放四川遂宁知府。由于他为官干练,政绩卓著,不久复调回京,任御史台长官御史中丞。
何栗在担任御史中丞期间,恪尽职守,不畏权贵。最大的作为是弹劾王黼。何栗知开封府的时间短。按史书记载,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11月金兵再围东京,开封危在旦夕,钦宗无奈,乃罢主和派唐恪相,重新起用何栗,拜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执行中书令职务,即为宰相。领知开封府尹一人主持。这样计算起来,何栗在开封府。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11月17日,何栗以资政殿大学士领导开封府尹。北宋时开封为“八荒争凑、万国咸
开封府
通”的国际大都会,开封府“典治京师”“府务浩穰
何番:唐代和州人,大孝子,忠良大臣。事父母至孝,志洁行方,仁义宽厚,唐德宗朝居大学士,一等官衔,每岁一归省视父母不许,间二岁归又不许。居五岁嗣以亲且老矣不能自安,乃备揖诸生而去,为诸生坚留而止。初朱污反,诸生将从乱,蕃动以大义,故六馆之士,无受污者。蕃居太学二十年,有死丧无以归者,必助之。
何尚之:字彦德,南朝宋庐江人,大孝子,忠良大臣。父何叔度,官历吴郡太守、尚书,恭谨谦洁,疾强富,怜贫弱。尚之官历中书侍郎、尚书吏部郎、中书令,一等官衔。位极显贵而恭敬谨约,车服率素,妻亡不娶,又无姬妄,与少时若两人,弟悠之义兴太守,二弟愉之新安太守,三弟翌之都官尚书,子何偃字仲弘,宦历丹阳丞、中书郎、吏部尚书。龚先人余荫,世以为荣,平生喜谈玄理,注有庄子逍遥篇传世。孙何戢字慧景,拜驸马都尉,历官司徒左长史,高帝时迁吏部尚书。
何无忌:晋代东海郯人,开国公,大将军,大孝子,忠良大臣,一等官衔,少有大志,忠亮任气,为广武大将军。桓玄篡位,与刘裕等起义兵,与玄战。玄败走,以兴复功封安城郡开国公,后为庐循战败,历声曰:取苏武节来,躬执督战而死,谥忠肃。
何佟之,大孝子,忠良大臣,字士威,南朝齐庐江人,吏部尚书、尚书令,一等官衔,仁义宽厚。晋豫州刺史何恽六世孙,宋员外散骑常侍何邵之之孙。佟之少好三礼,师心独学。强力专精,手不辍卷,初仕齐,为园子助教,后仕梁为尚书左丞。所著文章礼义百余篇传世。子昌寓字严望,少而淳厚,通和讯爱,不杂交游,君子多称之,初仕宋官历司徒东阁祭酒,后仕梁,任吏部尚书。孙敬容,字国礼,齐武帝以女长城公主妻之,拜驸马都尉,后仕梁,官至吏部尚书、尚书令。
何承天:南朝最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思想家,东海郯人。五岁丧父,赖母徐氏抚孤成人。承天聪明好学,诸子百家,莫不博览,历官街阳内史,御史中丞等。世称何衡阳。元嘉时为著作佐郎,撰修宋书未成而卒。承天博通经史,精天文律历,曾上表指出沿用的景初乾象历法疏漏不当。奏请改历,称元嘉历,对后世历法影响很大。兼通音律,发明一种接近十二平均律的新律,能弹筝,复擅弈棋,著作有《报应问》、《达性论》,宣扬无神论。
何敬叔:大孝子,忠良大臣,南齐东海郯人,为余抗令,仁义宽厚。性情廉,不受礼仪,夏节至,忽榜门受饷,数日得米二千余斛,悉以代贫输税。
何思澄:字之静,南朝梁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东海郯人,父敬叔,齐徵东录事参军、余抗令。思澄少勤学,工文辞,官历南康王侍郎、安成王左常侍兼太学博士、迁治书侍御史。思澄辞文典丽,著有文集十五卷,游庐山诗,释典诗等传世。与宗人子朗及逊俱擅文名,时人称为东海三何。子朗字世明,早有才思,工清言。官历员外散骑侍郎。有文集。
何进滔,大孝子,忠良大臣,唐灵武人,中书令,楚国公,一等官衔,恭谨谦洁,仁义宽厚,曾祖父何考物,祖父何俊,皆为本州军校。父何默,夏州衙前兵马使。进滔承先世荫,赠左散骑常侍,旋任衙内都知马使。以功授兼侍御史,晓畅韬略,军泉尝连声而呼曰:‘‘得衙内都知兵马使何公,则三军安矣。”故大得民情,累官至司徒,卒追赠太傅。子弘敬字重顺。事母至孝。唐武宗尝怜其连年徵战,在军日久,予以定省之假。以功官历东面招讨使,检讨尚书左仆射,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唐懿宗初年,兼中书令,封楚国公。卒追赠太师。孙全嗥以世袭拜节度使。唐懿宗嘉其平乱有功官迁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力能绳其祖武。
何易於:大孝子,忠良大臣,唐为益昌令,爱民如赤子,仁义宽厚,常杭州官横徵暴敛,盐铁者,公**其诏曰:“吾岂敢爱一身,以移暴于民乎。”观察使素贤易於当民有死丧不能其葬者,辄自于俸余助之。召高年者坐,以问政之得失。凡民在廷者,易於常丁宁指晓其谁枉谁直,公正廉明,故狱中三年无一囚。后迁罗江令。刺史裴休尝至其邑,导侍不过三人,佩其廉约,故世称循吏。
何仙姑,古代传说中最著名的女仙,八仙之一。宋魏泰车轩笔录十四说,北宋永州有何氏女,善言祸福,人称何仙姑。续道藏所吕祖志三部加以附会敷演,说她是零陵人,幼时采茶山中,为吕洞宾所度成仙。她生于公元937年(后晋天福二年)卒于1086年(宋哲宗元佑年)历后晋、后汉、周、宋四朝,共14个皇帝,享年149岁,为武平县有史以来最长寿之人。据典籍记载,她临终时“空中有鼓乐声,一朵祥云从卧榻直上霄汉,见者无不惊异”。据《武平县志》、《福建通志》、《古今图书集成》等典籍记载,八仙之一的何仙姑,即何大郎之女,她一生博爱仁慈,经常施药施医给贫苦人,博得民间广泛敬仰。因此,名登仙籍,为全国人民所纪念。
何景明:明朝最著名的文学家,称“复古派”,中华海内第一的文学家。字仲默,河南信阳人。八岁能诗古文,年方十五,举弘治十一年乡试第一。十九年,举弘治十五年进士第一,授中书舍人,追吏部员外郎,擢陕西扩提学副使。景明为官,志操耿介,尚节义,薄荣利,有国士之风。其教诸生,专以经术世务,知名当世。景明所为诗文,不事摹仿,主创造,独树一帜。其诗备载于明诗选,与庆阳李梦阳,吴县徐祯卿,历城边廷实,并称四杰,卓然为一代大家。著有太复集,明史载文苑传。
何绍基:清代最著名的书法家,画家,诗词作家,草书被举为一时之冠,字子贞,清,湖南道州人(现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父凌汉字仙槎,嘉庆十年廷试探花,授编修。道光间,官历顺天府尹,大理寺卿,左副都御史,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历主广东,福建,浙江,顺天乡试,绍基道光进士,也主试福建,贵州,广东,父子同持文柄,为人物之权衡,时人荣之。咸丰二年,简四川学政,旋主山东滦源,长沙城南书院,教授生徒,曰助以实学。绍基,复博通经史,精律算,尝据大戴考证礼经,贯通制度,颇见精切。又为水经注刊误,于说文考订尤深。论时推重苏轼。何绍基齐名黄庭坚,清代最著名的书法家,画家,诗词作家。嗜金石,精书法,由唐碑,而上溯北朝楷法,尤得力于北魏“张黑女墓志”及唐欧阳通,李邕,颜真卿。晚年日课尤勤,将篆书笔意,融合行楷书中,风格一变,自成一家。草书被举为一时之冠。著有柬洲诗文集四十卷。卒年七十五。弟绍京。亦工于书。著有《说文段注驳正》、《东洲草堂诗集文钞》等。
分享按钮>>【何氏家谱】何庶祖支裔芳德公族谱
>>谨遵祖训,爱国爱家爱燕氏,共创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