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五期 鲍氏族系发展演化轨迹初探(三)
- 中华鲍氏网 2011年5月23日 鲍亦冈
鲍氏族系发展演化轨迹初探(三)
口鲍亦冈
四、鲍姓族系发展的第三阶段(公元前50年至公元329年)
前文所述,第二阶段为鲍氏族系发展史中最为困难的一段时期,为了躲避劫难,奔向人烟稀少、频临渤海比较荒凉的渤海高城,退出政治舞台,隐姓埋名,清贫守志,艰难地延续了四个多世纪。在这一段时期内,有关鲍姓族子活动的史迹,在各种正史上基本上没有什么记载。进入族系发展的第三阶段,鲍姓族子又活跃于社会历史舞台,名人辈出,从西汉末年的鲍宣、东汉前期的鲍永、鲍昱到三国时期的鲍信、鲍勋,直至西晋时期的鲍伸、鲍泉,虽然其历史背景条件各不相同,在为社会所作出的贡献上各有其丰富多采的内容,然而纵观各代先人的业绩中,普遍地都闪射出非常耀眼的一点,那就是:心系百姓疾苦,生性秉直、刚正不阿,不怕直言上谏而获杀身之祸,一腔正义,忠直敢言。
关于第三阶段起迄时间,大致以西汉末年鲍宣公的诞生(约为公元前50年)作为开始,截止于东晋咸和己丑年,即公元329年,延续近380年。成和已丑年据记载是鲍弘公受晋成帝派任赴新安任太守之年。从此,鲍弘占籍新安郡,成为迁徽鲍氏一世。按安徽新馆鲍氏著存堂宗谱及安徽和州鲍氏谱略等宗谱的谱系排列资料,鲍弘为始祖敬叔公以下第32代。在弘公迁徽以前,鲍氏族子繁衍活动地域基本上都在长江以北,从此以后,活动主要地域扩展到长江以南,而且以弘公为迁新安一世的新安派族支,繁衍发展成为鲍氏最大的一个族支,其后代又陆续分迂到东南沿海各省,甚至有迁徙到云南、贵州的。故此,以公元329年作为族系发展演化阶段的一个时间分界面,自此以后,进入族系发展的第四阶段。
现按前期、中期、后期三个时间段来分别介绍该阶段内涌现的主要人物和事迹,以及值得记叙的情况和遗存的主要问题。
一.族系发展第三阶段前期的主要人物和事迹
谈及第三发展阶段前期最为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迹,那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汉代三司隶”,鲍宣、鲍永、鲍昱祖孙三代先后都担任过同一官职——司隶校尉,以其刚正不阿的风骨,心系百姓疾苦,敢于直言上谏,抨击腐败,在我国古代监察史上树立起光辉的榜样,留下了不朽的业绩。
今年正好是鲍宣公逝世两千周年,本期文苑是纪念宣公的专刊,为了避免内容上的重复,有关宣公的生平和事迹等内容在此不作详细介绍,只是重点补充几点:
1、鲍宣在朝中担任谏大夫和司隶校尉时,当时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
宣公最初在基层担任县乡啬夫,后又任县丞、功曹、和议郎等职,受大司空何武的赏识,推荐给汉哀帝,被任为谏大夫。在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升任司隶校尉。
汉朝自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政权开始,以后经历文帝和景帝两代前后39年的统治(公元前180一公元前141年),休养生息,经济获得空前繁荣,史称“文景之治”。以后汉武帝即位,雄才大略,击败了强敌匈奴,开拓了通往西域的商路,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疆域的大扩展。而到公元前48年汉元帝即位开始,西汉的政治进入了衰亡期,外戚、宗室、大官僚等一大批有权势的人物成为上层豪强,他们互相之间在政治和经济利益上激烈争夺,对老百姓则残酷剥削,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到年轻的汉哀帝即位以后,他的背后有四位皇太后(傅、王、赵、丁)在争权夺利,千方百计要控制哀帝。每一位太后的外戚都受到重要的分封,如哀帝自己的生母丁太后的外戚有二人获得封侯,一人封大司马,封为将军、九卿、二千石、侍中、诸曹者竞达六十余人。可见当时外戚专权之盛。在当时这样一个黑暗、腐败、复杂的社会环境下,鲍宣公担任了极难开展工作的官职一一谏大夫和司隶校尉,他绝不愿也不能随着当时的黑暗政治而浮沉,而是坚定地走着另一条路,凭着他一身正气刚正不阿,不知畏惧甘冒杀身之祸,多次上书切谏,为朝政的得失而猛烈抨击。尤以指斥外戚佞幸专权,揭示人民痛苦生活根源,言辞更为切直。只有了解当时这样一个社会历史背景,才能更深深地崇敬鲍宣公心贴百姓疾苦,敢于抨击时弊的巍巍风骨。
2、鲍宣公最著名的两篇进谏
一篇是在汉哀帝建平四年戌午年(公元前3年)八月《论董贤诸奸进何武书》,亦有称之为《上哀帝书》。在这篇谏书中,宣公竟然对哀帝直言不讳地写道:“……过去汉成帝时外戚专权,个个都把自己的亲朋塞进朝迁做官,使贤者无路可进,导致国家污浊混乱。贵族的奢侈无度,而老百姓穷困不堪,因此才经常出现日蚀、彗星等现象,这是国家危亡之征兆,是陛下亲眼所见的,现在为什么要更加严重地重走汉成帝时的老路呢?”鲍宣更以责问的口气写道:“朝中已无骨鲠之士,只有董贤之流的佞臣,陛下要同这帮人来共同承担经天纬地的大业,安定海内,这是难上加难的。”为了使哀帝认清社会的现状和大势,他把当时人民的悲惨状况归纳为“七亡”和“七死”,人民生活在这种水深火热之中,还有不逃亡的吗?鲍宣尖锐而深刻地指出:“农民有七亡和七死,归根到底都是公、卿、守、相贪残成风的缘故。而公卿、诸侯、郡守如此,皇帝又该负什么责任呢?”鲍宣在上书中又愤慨地指出:“天下乃皇天之天下,……如今贫民菜食不足,衣不遮体,陛下不救将如何归命?为何只私养外戚与佞臣如董臣之辈,赏赐数以万计,使得他们连奴仆与宾客都整日饮酒食肉如同汤菜,这绝非天意。陛下取非其官,官非其人,而欲天悦民服,岂不难哉!”对朝中正直大臣被无端罢黜,鲍宣更有一腔悲愤,他写道:“治天下者当用天下之心为心,岂能自专快意?否则,上有皇天谴责,下有黎民怨恨,诤臣之怒,陛下欲自薄而厚恶臣,天下犹不从也。”鲍宣这番毫无顾忌的诤臣,确实是一篇垂史名篇。
另一篇是写于汉哀帝元寿元年己未年(公元前2年)的《复论董贤书》。这是鲍宣针对董贤又向哀帝上的一篇极谏。董贤以容貌取悦于哀帝,出则骖乘,入则侍寝,爵封高安侯,官任大司马,赏赐无算。还为他建造大府第,楼台亭阁,装金饰银,极其奢华。鲍宣在上疏中写道:“海内进献当养一君,今皆入董贤家,岂天意与民意邪!天不可久负,如此厚爱董贤,反害之也。诚欲哀怜董贤,宜先谢过天地,解仇海内,免官就国,收回乘舆器物,还之州县,如此方可终其性命。”
3、鲍宣无故被诬下狱,由此激发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学生运动。
鲍宣的多次冒死直言上谏,似乎感动了哀帝,将他升任为司隶校尉,让其督察京师百官。而实际上哀帝对鲍宣的梗直非常憎恨,伺机报复。不久就抓住了一个把柄,起因是丞相孔光去祭扫汉家天子的陵园,其官属奉丞相令行驰于专供皇帝驰行用的驰道的中央,恰好被鲍宣遇上,即令人将丞相的椽吏拘留起来,没收了车马,并“语侵丞相”。为此,却被哀帝以“摧辱丞相”的罪名让御史问罪。鲍宣下令不许开门,把御史拒之于司隶衙门之外,事情就闹僵闹大,终被定了个“拒闭使者,无人臣礼,大不敬不道”的死罪,被逮入狱。这时举朝显贵噤若寒蝉,消息传到太学,博士弟子王咸义忿难平,就举起一面大旗,立于太学门口,大声疾呼“欲救鲍司隶者会此旗下”。不多久,就有一千多名太学生云集起来,为鲍宣请愿。这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学生运动了! (发生于公元前1年)次日,太学生们于上朝的路上拦住丞相孔光,向他提出强烈抗议;又浩浩荡荡地前往皇宫,伏阙上书。在太学生们强烈呼吁下,哀帝只得将鲍宣免了死罪,但还是残暴地让处以“髡钳”(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鲍宣被刑后徙往上党。
同年不久,哀帝一命呜呼,年仅九岁的平帝即位,由王莽秉政。王莽早有篡国之心,就抓住一起“狗血污邸”案大做文章,借机大批诛杀朝廷内外豪杰之士及忠于汉室不肯阿附于他的直臣,鲍宣亦被卷入该案,收捕入狱。宣公是一位高节之士,不甘受辱,遂在狱中自杀身亡,结束了自己光辉俊洁的一生,时在公元3年。
鲍宣生有二子,鲍永和鲍升,长子鲍永出生年月不详,卒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鲍宣被害后,王莽亟欲灭其子孙,以斩草除根。上党太守苟谏是个正直的官员,受到他的保护才免于灾难。鲍永素有大志,先随更始帝,后又随光武帝刘秀征讨,建立东汉。汉光武帝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鲍永从鲁郡太守的任上被征调入朝为司隶校尉。他上任不久,就以弹劾赵王刘良而轰动京师。刘良是光武帝的叔父,曾亲手抚育刘秀兄弟长大成人,后又随刘秀起兵推翻王莽建立东汉。是当时首屈一指的皇亲贵戚。当刘良大耍王爷威风,肆意羞辱有关官员时,鲍永不避权贵,严于执法,上疏劾奏,赵王刘良因此被降为赵公,使朝廷风纪肃然。鲍永任司隶时,不仅纠治不法官吏,还不怕触怒龙颜。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大司徒韩歆因陈直言而被免官。鲍永认为韩歆敢讲真话,不应受此不公正待遇,在朝廷上与光武帝争执了起来。刘秀大为不快,将鲍永贬出朝廷,出任东海相。后又念其昔日功劳,任兖州牧,鲍永在兖州任事三年病卒。
“汉代三司隶”的第三代为鲍昱。鲍昱为鲍永之子,从小跟随父亲读书学习,继承了鲍家风骨。少有谋略,当时太行山中有“群贼”,太守戴涉亲自登门造访,请昱出任高都县长。昱率众讨击群贼,诛其魁首,由此而知名。汉光武建武中元元年(公元56年),荆州刺史上表举荐昱入朝,光武帝拜之为司隶校尉。光武帝还让鲍昱在颁发公文时署上自己的姓,要使天下的人都知道忠臣之子又为司隶。果然,鲍昱不负众望,在职期间“奉公守正,有父风”。以后鲍昱出任汝南太守,筑石渠灌溉田亩,使当地人民很快富裕起来。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鲍昱被召任司徒(由丞相演化而来,主管民事)。汉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天大旱,当时章帝初即位,问鲍昱:“天旱太甚,何以消灾?”昱建议章帝推行仁政,事从宽厚,避免大狱一起,冤者过半。章帝在位十四年,社会民生比较安定,生产也有所发展,这与鲍昱的规谏是分不开的。鲍昱后改任太尉(主管兵权),活至七十余,高龄寿终。
以上是第三阶段前期,我鲍氏族系中所涌现出的璀璨夺目的人物和事迹。
二、族系繁衍分枝迁徙发展方面的情况和问题
族系繁衍分枝迁徙发展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正像一棵参天大树一样,从几人合抱的主干分枝发展到细梢末端,组成一个有联系的完整整体。由于文字记载上的缺乏,鲍姓虽然是一个小姓,但要理清其繁衍分枝迁徙发展的主要脉络,也是一件极端困难的事情。有待于共同努力,细致查考,争取能理出一个大致的眉目来。
l、从始祖敬叔公开始,至鲍宣公这一代以前,在现有的有关谱系等方面的资料上,还没有见到有分枝迁徙方面的记载。公元前1年,鲍宣被刑后徙往上党郡,感到当地环境尚可,宜于田牧,遂安家于山西上党长子。这是我鲍姓族系上有记载的第一次族系分枝迁徙,鲍宣公成为迁上党鲍氏的始祖。
2、现有的各地族谱中多数都提到鲍宣是本族支的祖先。宣公是从渤海高城分迁到山西上党的,那末原高城鲍氏除了宣公这一支分迁出去以外,留下的鲍氏族系如何演化发展,现在还查不到资料,有待于今后查考。
3、鲍永任司隶时,将扶风人鲍恢调来任都官与他共事,这件事在后汉书鲍永传中亦有清楚的记载。鲍恢也是一位“抗直不避疆御”的刚正之士,与鲍永一道纠劾不法。就连汉光武帝刘秀也常对身边的人说:“贵戚宜敛手,以避二鲍。”足见这二位刚正不阿的人物对当时政坛风气的影响。这里就又提出一个族支分支分迁方面的问题一一鲍氏族系中何人、何时、从何地分迁到陕西扶风?
4、在《鲍氏文苑》第三期,鲍贤昌先生所撰写的《宁波鲍氏分派和各支迁地考述》一文中提到:“汉司隶鲍宣次子鲍升(汉光武帝时任会稽太守)后裔鲍盖自会稽迁明州。”希望能考证资料,作较详细的介绍。因为这里提出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即将近两千年以前,我鲍氏族子就跨越长江,在江南任职并徙家繁衍。
5、还有一个很大的存疑问题,就是鲍姓与包姓的关系问题。在有的宗谱中曾提到:鲍宣公被王莽所害后,其族人有奔丹阳者,为避莽难,改鲍为包。按鲍宣有二子,鲍永和鲍升,他们都没有改姓,也没有逃避去丹阳。这里所指的“族人”不知是何人?未知包姓的宗谱上能否考证到这方面的历史记载,目前也只能作为一个问题来存疑。
分享按钮>>文苑五期 姒鲍本是同根生
>>文苑五期 鲍氏源头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