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源流:湖南唐氏源流(长沙卷)(三)

    中华唐氏网 2008年11月9日 唐承德


                          湖南唐氏源流(长沙卷)(三)

宁乡石滩唐氏
        先世出自晋阳,唐代南浦公膺醴陵县令,著籍湘潭。至十三世明指挥使伯徵公,字遂良,性喜山水,爱石滩之清胜,遂结庐而居。生四子:珍、珠、瑞、玙。子孙繁衍,散居长、潭、安、湘、宁各邑。明成化中叶五邑合修族谱,清康熙36年(1697)、嘉庆12年(1807)、咸丰10年(1860)、光绪33年(1907)续修,1931年合宁乡伯微公支、湘乡伯徽公支六修。乾隆9年(1744)建宗祠于石滩。班序:伯宝涵全楚,清桂兴添住,仲允崇世万,继希志方启,钟济植耀达,锡安新煌基,镇淑相照载,钦治乐鸣培,克绍彰先泽,诗书迪俊贤,传家惟孝友,福寿自连绵,鉴溯荣光运,钧求本烈坚,钜沛材勋重,镕深业炳垂。


宁乡石壁潭唐氏
       始祖隆道公,原籍江西庐陵县,元至正间任湖南宝庆路总管,元至正24年(1364),明兵攻宝庆,公率众战于东关桥外,阵亡。四子避乱梅城,后泰钟徙邵邑,泰赐留梅城,泰复徙武冈,泰济归江西故里。泰复长子汝先,汝先长子世彝,明永乐元年(1403)父子同徙武冈梅树田。传四世分荣、明、智、政、受、旺、华七房。智裔至十二派继金、继祥,于清顺治18年(1661)由武冈托坪团唐福庙沙刀山徙居宁乡丝茅冲石壁潭。清嘉庆8年(1803)建宗祠于石壁潭。乾隆12年(1747)与武冈合修族谱,道光19年(1839)、光绪6年(1880)、1916年、1942年、1997年宁乡独修。派语与武冈同:世仲安宗祖昔友思孝试中继(按)名(再)仕昌。自十五世起:锡禄维贤俊,鸿禧泰运明,传家敦俭让,兴国显经纶,忠厚怀先哲,诗书教后人,纲常千载肃,作述万年新。


宁乡罗仙峰唐氏
       伯徵公弟伯微公,字魁一,明时由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徙居潭州,后裔一支居宁乡五都罗仙峰。1931年与宁乡石滩唐氏合谱。


宁乡洋泉唐氏
       始祖隆道公,子泰复徙居武冈陡溪安乐东乡恒乐里。至十六世崇福公,号新禄,清康熙年间率子如胜、如清,徙居宁乡洋泉三都二区世家冲。咸丰4年(1854)始修墨谱,同治5年(1866)续修支谱。派语:锡禄维贤俊,宏谟启盛明,周孔垂训教,夔龙仰直寅,齐家敦礼义,开国显经纶,纲常千载肃,作述万年兴。


宁乡唐氏
       始祖允景公,明正德间自江西丰城迁荆州监利。四世孙朝选转迁长沙。朝选之子遇桂于明末徙宝庆,继徙邵阳,终于清康熙间落业宁乡。子孙分居宁乡二都青山冲、一都贴紫塘(又名碟子塘)及益阳十三里七坵田。1927年五修族谱。


宁乡铁冲唐氏
        衡阳祖永公,至十一世喜爵,清乾隆10年(1745)由宝庆武冈州移居宁乡铁冲龙湾潭开宗立户。乾隆37年(1772)建祠于龙湾潭。至今仅100余人。班序:祖永毕而文,思源停曾学,喜爵兴万年,才德光先集,作述朝圣明,道愿开帝业,天地与同流。


分享按钮>>家谱源流:湖南唐氏源流(长沙卷)(二)
>>中华唐氏研究资料集萃——湖南唐氏源流(常德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