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源流:传承华夏正统的氏族--- 晋昌唐氏

    中华唐氏网 2008年11月9日 唐经棣


                      传承华夏正统的氏族

                              晋昌唐氏


          “唐姓”是传承华夏正统的伟大姓氏,相承始祖黄帝的姬姓,高祖黄帝世传五十七代裔孙姬俱酒晋靖公,为纪念唐晋古国以国为姓,改姬姓唐。此仍晋昌唐氏之来源,唐姓自战国至汉唐,唐太宗李世民为感谢唐叔虞始祖的神灵庇佑,定国号为唐,唐朝贞观之治至武则天、唐玄宗盛世,国威远播海内外,汉民族扬眉于世界,至今外国人称中国为唐山,称中国人为唐人,堂堂皇皇的“唐”成为了汉民族的象征。
       晋昌唐氏渊源久远,历史详实,世系清晰、年代准确,是始祖黄帝的嫡传正统子孙。4600多年前,唐氏始祖轩辕黄帝降生于寿丘(今甘肃天水市东轩辕谷)。祖黄帝因生长于姬水之滨而姓“姬”,公生而神灵,体魄伟健,体恤百姓。善五艺发明指南车、裁制衣服、造车船,命人造文字、制乐器、作干支。公正廉明,志气高远,领族人三战炎帝而胜,九战蚩尤并杀之,成为华夏黄帝,祖黄帝生二十五子,十四子得姓,正妃嫘祖生二子,长玄嚣,号青阳,次意昌,玄嚣继承姬姓,生子姬娇极,娇极生子姬高辛。高辛年三十登基为天子,封帝喾,是五帝之一,帝喾元妃姜源生姬弃(周朝始祖)公善农耕,封为世袭农官“后稷”,继承“姬姓”,次妃简狄生子契(商朝始祖)。妃陈锋氏生子放勋(唐尧帝),妃妫氏生子挚(曾登帝位后让位于尧帝)。姬弃治五谷,善相地,农业技艺为百姓之法则,封农官后稷,传九世至姬公刘,复修后稷之业,周族之兴始于公刘,公刘带领周族人移居幽,夏朝封公刘为诸侯。公刘传十三世至姬檀父,公率周族迁居歧山,周族始成气候,传至孙姬昌,西伯侯周文王,卧薪尝胆,礼贤下士,敬老爱幼,开疆拓土,为灭商建立周朝奠定了基础。姬昌传子姬发,克商建立八百年周朝。《晋昌唐氏高祖世系》简述如下∶
        1少典一2黄帝□3姬玄嚣□4姬娇极□5姬高辛(帝喾)□6姬弃(后稷)□7姬玺□8姬叔均□9姬叔望□10不窟□11姬鞠□12姬陶□13姬亚侯□14姬都□15姬公刘□16姬庆节□17姬皇仆□18姬差弗□19姬渝□20姬公非□21姬高围□22姬侯牟□23姬侯旌□24姬亚围□25姬公父□26姬云都□27姬叔祖□28姬檀父□29姬历□30姬昌□31姬发(周武王元妃邑姜生五子∶涌、于、虞、应、韩)。 
       周武王姬发建立周朝后传位于周成王姬涌,成王年少即位,一日与胞弟叔虞游玩演绎了一个今后世传颂的故事∶成王用剑将一片桐叶削成玉圭状,对叔虞说∶“桐圭赐封于你,封你为唐国诸侯”。史官尹佚在旁听讲后就请成王择吉日封叔虞为唐侯,成王说∶“我刚才是和叔虞开玩笑”尹佚奏讲∶“君无戏言,天子说了,作为史官的我就要记录它,典礼就应完成它,音乐就应歌颂它才是”。于是,周成王就选择了吉日,举行隆重的典礼,正式封叔虞为唐侯。这就是历史传颂的“君无戏言,桐叶封弟”的典故。同时也是晋昌唐氏起源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事实。
        唐侯叔虞仁厚体恤百姓,古唐国在唐叔虞的治理下,百业兴旺,国富民强,叔虞生五子(燮、杼、公明、温叔、良)。长子姬燮即位后改唐国为晋国,唐晋古国历经729年,继二十七世,传三十七位国君。是春秋五霸之首,传颂着诸如∶桐叶封弟、武公继位、晋献公勃兴、骊姬乱晋、晋文公称霸、狭肝义胆介子推、城濮大战败楚国、焉陵大战败楚国、赵盾弑君、麻隧之战败秦军、崤山伏袭败秦军、赵氏托孤、退避三舍、悼公中兴、三家分晋等许多典故,战例。是春秋实力强大的姬姓宗国。 
      唐叔虞至晋靖公姬俱酒一脉相乘二十七世,《晋昌唐氏远祖世系》简述如下∶ 1唐叔虞□2晋侯姬燮□3晋武侯姬宁族□4晋成侯姬服□5晋历侯姬福□6晋靖侯姬宜臼□7晋厘侯姬司徒□8晋献侯姬籍□9晋穆侯姬费王□10姬成师号恒叔□11姬婵号庄伯□12晋武公姬称□13晋献公姬诡诸□14晋文公姬重耳□15晋襄公姬欢□16姬捷号恒叔□17姬淡号惠伯□18晋悼公姬周□19晋平公姬彪□20晋昭公姬夷□21姬雍号戴子□22姬忌□23晋哀公姬娇□24晋幽公姬柳□25晋烈公姬止□26晋孝公姬欣□27晋靖公姬俱酒。

       公元前376年三家分晋,晋靖公俱酒迁居东都洛阳钟鼓楼,改姬姓唐。不曰晋不昌而曰晋昌,靖公期望晋国重新昌盛,立晋昌郡为姬姓唐氏之郡望,此仍我晋昌郡唐氏之由来,中华百家姓秘典指出∶“唐姓郡望主要有∶晋昌、晋阳、北海、鲁国等,其中以晋昌郡望最为着称。”自祖黄帝至晋靖公姬俱酒相承姬姓五十七世,此仍我晋昌唐氏传承华夏正统,姬姓嫡传子孙之史实。 中国汉民族学会副会长,中华伏曦文化学会副会长,着名源流学家何光岳研究员为兴业唐氏宗祠题联,称赞晋昌唐氏是传承华夏正统的氏族∶
祖黄帝启姬周发武王始叔虞蒙服夜郎亮授侯爵贞抗金寇弘扬华夏正统。
封翼城移浍水迁新绛兴曲沃郡望晋昌南居骛州落根玉林开创桂东源流。

晋昌郡唐氏自俱酒公至近祖世系如下∶
1靖公(河南始祖)□2唐仲方□3唐贤□4唐尾生□5唐至康□6唐蒙□7唐子亮(浙江金华始祖)□8唐文忠□9唐公隆□10唐材□11唐九灵□12唐魁熊□13唐卿善□14唐本夔□15唐友良□16唐丰武□17唐添宁□18唐廷乔□19唐文光□20唐朝源□21唐敷仁□22唐景周□23唐素□24唐子洋□25唐季□26唐晋珊□27唐定乔□28唐启俊□29唐质端□30唐高□31唐汉忠□32唐祖隆□33唐显义□34唐汝端□35唐高鸾□36唐仁干□37唐克忠□38唐光宵□39唐加宸□40唐崇介□41唐玄文□42唐世英□43唐洪宽□44唐忠靖□45唐禹□46唐文逵□47唐材熊48唐正珠□49唐邦文□50唐尧景□51唐良朋□52唐友鹏□53唐正□54唐问叔□55唐连元□56唐侯唐荣,梁侯申国公唐华(湖北荆州始祖)□57唐元佐□58唐拱□59唐介(宋参知政事生子六∶淑、试、义、待、嘉、之)□60唐待问(湖南始祖)□61唐恕、唐意生四子唐庚、唐枝、唐茂、唐贞(宋威远将军)

1唐贞(广西始祖)□2唐勋甫□3唐淑文□4唐声可□5唐德儒、唐逊儒□6唐用达、唐用逵□7唐孟琦(资源义林村始祖)唐孟硅、唐孟璋、唐孟瑛(玉林兴业始祖)□8唐明道□9唐弘□10唐监□11唐涟□12唐琏□13唐秉义(兴业榜山始祖) □14唐汝修□15唐鸣熙□16唐桥□17唐子玉□18唐尚谘□19唐维岩□20唐侃□21唐延稷□22唐钟瓒□23唐殿荣□24唐廷宝□25唐应朋□26唐选信…….

         1992年我第一次捧读廷椿祖爷用一生心血保存的《唐氏家乘》。2100多年前汉中郎将唐蒙公编写的《唐氏远祖世系源流考》(即晋图一),金华侯子亮公的晋图二、宋宰相,老外祖公吕蒙正的《唐氏重修世谱旧序》以及历代先祖的序言、功名一次次震撼着我的心灵,先祖富有哲理的预言和家训,历代先祖气宇轩昂灿若繁星,为国为家建功立业的壮举不时在眼前呈现,先祖创造的周礼、律乐、易经、仁、义、孝、礼、智、信等周文化传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瑰宝;先祖安邦定国、上下三军、战车千乘、金戈铁马、逐鹿中原,史诗般的壮丽画卷令人荡气回肠!让我深切地感受到做为一个唐氏儿孙的光荣和自豪!促使我近年一有机会就去寻找祖先生活过的故地和足迹……
      99年参加新编《唐氏家乘》修编,参巧《史记》、《佐传》撰写完成了《晋昌唐氏远祖世系》,填补了《唐氏家乘》中自唐叔虞至晋靖公二十七代先祖空白。
      2000年春,携新编《唐氏家乘》回桂林全州鹤岗寻亲,完成了数百年来兴业唐氏回全州寻亲的夙愿。

      2001年10月,和唐健祖爷等回全州鹤岗为广西始祖宋威远将军唐贞墓重立碑文(碑文由鹤岗宗亲和我一道草议送唐健祖爷审定后,在玉林市刻好运至全州鹤岗)。
     2004年重修兴业唐氏宗祠,我第二次到山西晋祠、北京、山东等地,收集资料,尤其在我国着名源流史学家何光岳研究员的指导下,参考中华源流史系列丛书,编撰完成了自轩辕黄帝至周武王姬发世系《晋昌唐氏高祖世系》,填补了自后稷姬弃至古父檀父之间十一代高祖空白,这一缺陷也是历代史学家关心和多次提出的问题。使晋昌唐氏高祖、远祖、初祖、近祖世系相互连接,班辈、世系历历炳然,在唐健祖爷和宗亲的支持下,用高质量的黑色花岗岩石板镶刻完成了《晋昌唐氏列祖世系》、《晋昌唐氏源流长联》、《唐氏历代功名榜》、对联、诗歌等氏族文化石刻,镶装在唐氏宗祠里。
        2005年十月到湖南新化参加唐氏联宗年会,十二月到南昌霞山看到义问公后裔的《南昌霞山唐氏家谱》,宋朝皇帝的敕命、列代祖先画象、司马光、欧阳修、苏轼、文天祥等众多名人诗文,颂祠墨宝集于谱上,受益菲浅。
        深厚的氏族文化是我族取之不尽的源泉,有待我辈研究、发掘以启迪后人,近年来我撰写的世系、文章、诗词等集编于后,与热心唐氏文化研究的宗亲一道共享,本人水平、学识有限,不免有不正确之处,恳望众宗亲、学者予以斧正。




                                                            宋参知政事唐介公第三十代孙 唐经棣


分享按钮>>中华唐氏研究资料集萃——湖南唐氏源流(益阳卷)
>>中华唐氏研究:各地唐氏家族辈分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