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唐氏宗族文化研究资料:湖南唐氏源流(永州卷)

    中华唐氏网 2009年5月10日 唐立伟


              湖南唐氏源流(永州卷):湖南永州唐氏 

零陵唐氏
始迁祖孝亲公,字九仪,原籍江西庐陵县,明初迁居湖南零陵郡北鸡笼山。前纂有墨谱,清宣统2年(1910)二修,1940年三修,2000年四修。三修班序:亚澳欧非美,汉满蒙回藏,洲连分种族,黄白自图强。

零陵滩市唐氏
始祖百十公,元末明初因兵乱自江南应天马船渡至永州零陵县崇文里一甲,卜居藤木塘,今属冷水滩市。班序:百千万顷唐,思永宗应福,国学世登明,之友道开昌,祖祚传建业,守德定发祥,孝锡承先泽,相继自联芳。

零陵邮亭圩毛坪唐氏
始迁祖壁三郎,于明季自江西庐陵鹅颈大丘来此。

零陵达村、夏柳村唐氏
谱称隋时居谨公世居长安京兆,孙临公,字李德,仕唐太宗朝,其子维简,维简之后曰子迪者为廉州宪,与廉州太守周崇昌自益都出,徙于零陵之进贤乡鹅颈大丘居焉。又子暹、子罗八房计三百余户,居青州,后因朱泚之乱,流散诸州。子迪公生伽元,为中散大夫;伽元生谌,谌生钦。七世而宋真宗景德间揆公,字以道,以武功升授马步指挥,领镇舂陵,其子紫修、紫丘、紫富因公卒,卜葬于濂源黎碧岐,遂择居于濂滨堡达村坊。今族人分布达村、夏柳、菱角塘、上塘家、井水唐家、石山唐家、新屋场等村。

零陵石岩头唐氏
始迁祖才叟公,明初由江西庐陵县马埠始迁金陵,再迁广西全州大梧江白水底,三迁此地。子孙分居滩头、嘉禾、古里、东鲁塘、蒿草塘等数十村,还有迁居江华、道县及广西全州、兴安、桂林、阳朔、灌阳、龙胜等地。

东安县唐氏
始祖德铭公,籍居江苏南京马船埠,出生书香门第,精通经子史集,出身两榜进士,为德高望重之儒者.当铭公四十三岁时,正是明惠帝允炫筹备宫廷斗争之际,并以削夺诸藩为下马威.事为太祖第四子燕王棣获悉,乃以杀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澄为名,称兵北平,史称“靖难之役”。岂料燕王之声威浩大,如排山倒海之势,却早已震撼首都南京。于是乱象丛生,人心遑遑,全城百姓不知如何是好!铭公睹此无法挽回之危局,遂于惠帝建文元年(1398)八月,即携眷南迁,杨帆直上,经芜湖至九江上岸,卜居于江西鹅公大丘。建文二年(1400)六月,燕王大军陷南京,同时皇宫失火,惠帝不知所终。燕王棣自立为帝,同时布告天下,凡先帝最后一次大考录取人员,一律优先启用,作为国求才起点。
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四月,德铭公奉旨出任古零陵郡太守,直辖零陵、祁阳、东安、道州、永明、江华、新田八县。铭公退休后卜居鹅公大丘,其后世遍及湘桂蜀三省,为东安县一大家族。
谱序:贤庆永子 志喜以廷 道时成茂 克汝中兴 治登上世 定复壹仁 作述继美 福德自贞 若生希祖 有启云仍

东安芦洪唐氏
始迁祖孔彰公,江西吉安府鄂弓大丘人,元初登进士,宦游四川,解组回籍,途经东安,乐其风土,初居牛头寨,旋移居灌脚下,后卜居四方井,五世衍为志龙、志凤、志虎、志彪四房。虎房迁祁阳三官塘,彪房迁武冈黄塘。清咸丰4年(1854)建祠于芦洪镇西街。咸丰8年(1858)四房创修族谱,光绪14年(1888)续修,1924年龙、凤、虎房三修,2001年龙、凤房四修。全族班次:诗书光峻德,礼义振家声,宏绍先贤烈,克绳俭与勤。该族名人唐生智,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解放后任湖南省副省长。弟生明,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全国政协委员。唐之享,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东安陡砂铺田心角唐家唐氏
始迁祖寿卿公,讳仁贵,进士,官居云南永昌府太守,择居东安陡砂铺田心角。1912年创修族谱,1927年合磨房富公裔、五皇万公裔续修,1996年又合贵州毕节芦林赛尧公裔三修。班次:洪应原再得,礼必太承良,京奇民自兆,永守福春芳,运际升平日,庶康庆谱庚,端由熙洽久,万汇致咸亨,宜本纯心孝,用以笃忠贞,勉力为公辅,家瑞定藩生,廉政如北辰,众星拱日生,英雄创伟业,韬略奠乾坤。

东安白牙市镇七甲唐唐氏
始祖世旻公,唐昭宗时为永州刺史。其子孙居零陵南乡黄田铺一带。后嗣冕公自零陵迁东安龙溪(今白牙市镇)。子孙多聚居龙溪周围村庄,俗称七甲唐。

江华沅田塘唐氏
始祖兴朝公,生于明建文、永乐间,自江西吉安府徙湖南零陵升平乡咸阳晓里塘,生子三:德甫、明甫、贵甫。其后徙江华沅田塘等村。

江华唐氏
始迁祖释兴公,字君道。由江西庐陵县马埠迁广西全州大梧江下水底,生子三:才叟、明叟、福叟,再迁零陵石岩头定居。才叟居丰兴里一甲,明叟居丰兴里四甲,福叟居丰兴里七甲,后三公子孙又迁徙江华各地。1997年江华释兴公裔、兴朝公裔、零陵子迪公裔及广西富川太极公裔合修族谱。联宗班序:(男班)江海蔚欢乐,山河水秀波,爱书博异彩,淄略宇宙拓。(女班)湘粤似锦涛,大江南北娇,尽望鹏程策,任趣安邦豪。

宁远九疑舜源峰旁唐氏
先世自零陵三丘田迁道州,由道州迁宁远九疑舜源峰之侧、鲁女峰之旁。子孙散居湾井、麦地、大界、桐山、天堂等乡。

宁远琵琶乡唐氏
先世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集贤村。宋末避金人之乱,迁徙湘南,慕宁远山青水秀,初居平田。因地处要道,兵匪频仍,后迁于东山潮水(今琵琶乡)。子孙散居太平、下坠、禾亭、仁和、冷水等乡。

江永唐氏
始祖行旻公,字昌图,原山西太原人,唐昭宗时为永州太守。四传至伸公,任重庆府知府,解组归转卜居永明县八都唐家村。历十二代至礼瑺公,宋时复由唐家村迁居兴明乡夏湾村。族人分布于江华县及广西恭城等处。至1948年,已传21代,共1100余人。宗祠在夏湾村。

江永城西唐氏
始迁祖朝玉公,元初自青州迁永明,初居富索,再徙层山下底村,三迁城西而奠居于此。迨明末九世祖文章、文豫二公,始编族谱,至清季已续修五次。

蓝山月溪唐氏
始迁祖文朝公,江西泰和人,宋熙宁间偕弟文左、文右来县游览,筑室于南平乡月溪。后子孙散居在大洞、太平圩、毛俊等乡镇。至1931年,凡90户,男190人,女182人,有372人。

蓝山桐木林唐氏
始迁祖国远公,由蓝山月溪迁来。至1931年,凡100户,男218人,女210人,共428人。

蓝山南平乡下岐唐氏
始迁祖文森公,由月溪迁来。至1931年,凡230户,男510人,女498人,共1008人。

蓝山南平乡毛俊唐氏
始迁祖上龙公,清康熙间由江西迁来。至1931年,凡24户,男48人,女35人,共83人。

新田秀峰山唐氏
先世原籍江西吉安泰和县胜十乡五十三都鹅颈塘,宋乾德元年(963)避居湖南蓝山县石角塘,数传又分居宁远县稔塘。至少三郎,卜居新田县北面秀峰山。六传至子昌公,里中有一曰宋继晚者闻其贤,以财产概付昌公,自己则携子归居东安县。昌公不忘恩,乃嘱其子孙:生当从其姓宋,殁则仍复为唐,后人分布于文明坊、车头水等地。至1948年,已传23代,族人约100人。宗祠位于文明坊。

新田石塘铿唐氏
始祖八四郎,宋朝时自江西泰和县迁居湖南新田县明义乡。至子魁公开基于石塘铿。至1949年,已传25代,共300余人。

新田周家村唐氏
始祖必达公,明朝时自江南句容县迁居湖南新田县明义乡。十二世孙宗慧开基于该乡周家村。至1949年,已传8代,共50余人。

新田厚堂坊唐氏
始迁祖寅晚公,北宋时自江西泰和县鹅颈塘迁居湖南新田县明义乡厚堂坊。至1949年,已传31代,共千余人。宗祠在唐家村。

新田崇高山唐氏
始迁祖文经公,清初自零陵县经商来此。至1948年,已传8代,族人约50人。

新田黄家舍唐氏
始迁祖承绪公,原籍江西南昌县,明时因避乱迁湘,开基于新田县仁信乡黄家舍。至1949年,已传21代,共600余人。宗祠设在村内。

新田官富塘唐氏
始迁祖仕联公,清康熙间由零陵县迁居新田县仁智乡官富塘。至1949年,已传10代,共100余人。宗祠在官富塘。

新田鱼尾坊唐氏
始迁祖仕仪公,字文质,原籍零陵县,清康熙年间因贸易迁居新田县仁智乡鱼尾坊。族人分布在新屋塘、乌龟石、三砠平等地。至1949年,已传9代,共301人。

新田乌龟石唐氏
始迁祖三仕公,清初由零陵县因贸易迁居新田县仁智乡乌龟石。至1949年,已传6代,共300余人。

新田肥溪源唐氏
始迁祖文茂公,清乾隆间因贸易事自江西龙泉县迁湘,开基于新田县仁智乡肥溪源。族人分布在人家源、肥溪源、夫人山等地。至1949年,已传10代,共220人。

新田洞头唐氏
始迁祖十二郎公,明崇祯间自零陵迁居新田中和镇洞头村。至1949年,已传13代,共100余人。

祁阳观音滩、麻托湾、李木塘唐氏
始迁祖全克、全俊、全德、全明四公,明洪武年间由江西迁入祁阳。全克定居祁阳观音滩夏乐甸;全俊、全明定居祁阳麻托湾;全德定居祁阳李木塘,其后裔散居祁阳唐家岭、山川塘、八佾塘、大村甸等处。
始迁祖全明公,字仪极,全德公字精极。兄弟于明洪武三年自江右来楚,卜居祁北江湘乡,麻托湾、李木塘其故址也。

祁阳梅溪唐氏
始迁祖大用公,元末明初自江西南昌迁金陵(今南京),再迁至祁阳土桥(今属祁东县),后改居祁阳梅溪。

祁阳三官塘唐氏
明洪武2年(1369),始祖携家逃遁,中途被掳,其妻携三子:贵卿、荣卿、寿卿逃出江西,落址邵阳塘田市镇,寄居水西。贵卿始居大塘竹叶村,后迁祁阳三官塘,现多居三官塘、牛轭塘、大船塘。至2001年,已传24代,共670余人。另一支始迁祖发胜公,明洪武年间迁居三官塘。后裔聪、忠、、宪、惓五房。聪房居同德塘,忠房居文明铺宝塔附近, 房居享塘腊园冲枫树山,宪房居狭江,惓房居三官塘。

祁东泉溪唐氏
始迁祖万三公,家居河南,云游江西。明洪武间访叔父于祁,路遇故知黄寿一、李受二,同落籍祁阳,黄居黄司江,李居石碑江,万三居泉溪江。清乾隆47年(1782)始修族谱,1995年五修。班序:景子初迁祁之阳,添友思应各分房,单名福志天尧后,虞楚忠大仁德良。祖泽开基见,学成愈显扬,克家敦教礼,继序永光昌。


分享按钮>>中华唐氏宗族文化研究资料:湖南唐氏源流(岳阳卷)
>>中华唐氏宗族文化研究资料:湖南唐氏源流(怀化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