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姓氏家谱源流】華夏民族炎黃子孫姓氏淵源-安氏
- 中华安氏网 2010年3月5日 安丰松提供
【安姓氏家谱源流】華夏民族炎黃子孫姓氏淵源略攷-安氏
主 题: 中華之骨-華夏民族炎黃子孫姓氏淵源略攷-安氏
姓氏略考-安姓-姓氏渊源
二.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黄帝之孙安的后代,属于以国名为氏。
传说,远古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有个儿子叫昌意,昌意的长子叫颛顼,继承了帝位;次子叫安,被封于西戎,他到西戎后建立了安息国(古帕提亚帝国,今伊朗),其王族后代皆以国名位姓氏,称安帕提亚氏,以后,两相途远,逐渐失去了联系。
到了汉朝时期,汉武帝刘彻派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域抵达安息国以后,中国与安息国又开始有了往来。
安息国王传位到太子安清时,他不愿当国王而向往佛学,想当僧人,于是就将王位让给叔父,自己出家为僧。
东汉桓帝刘志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安清回到祖籍河南洛阳宣传佛教,随后便定居了下来。
安清一生除了宣传佛教,还专门从事佛经翻译,在以后的二十年中,安清共译佛典九十五部、一百十五卷,为中国早期的佛学传入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编译的经典《修行道地经》共三十五种四十一卷,现存二十二种二十六卷,皆属小乘经系列。
在安清的后裔子孙、以及当时随同太子安清一同入汉的侍从随员们,皆以原国名的汉译名称为姓氏,称安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安氏正宗。
有相当一部分安氏族人多尊奉安清为得姓始祖。
本书按:
实际上,安息国(Arsacids),西方史学家称作“帕提亚”,是伊朗高原的古代国家,中国史籍称“安息”、“安息国”;在公元224年被阿尔达希尔波斯萨珊王国代替。
古安息国的疆域最大时,北至里海,南至波斯湾,东接大夏、古印度,西至幼发拉底河即今伊朗、伊拉克、亚美尼亚全境,土耳其、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的部分。作为国家存在的时间约为公元前248年~公元224年(秦庄襄王嬴异人二年~曹魏文帝曹丕黄初五年);其王城的希腊语为Hecatompylos,在史籍《汉书》中称为“番兜”,在史籍《后汉书》中则称为“和椟”。
帕提亚,为取英语Parthia之名的现代汉语音译,而Parthia之名源自波斯游牧民族之帕尔尼部落名(Parni)。帕提亚人属于白匈奴民族的一支,两汉王朝则取其开国者Arsacids的汉语音译作为国名,曾称作“安息兹”、“安息德斯”,后简称“安息”。
今有学者认为,安息,是秦、汉之际起源于塞北地区的大月氏族人的分支,史称白匈奴,后向西迁徙,留居于伊朗高原。而大月氏族人的主体在西汉初期被匈奴逼迫,越过阿尔泰山西迁至位于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泽拉夫善河流域(那密水,即粟特)生息,其族的政治中心在大支(今阿富汗)。
在南北朝时期,白匈奴民族曾与大漠南的北魏政权争雄,并与柔然民族相结,广泛活动于阿尔泰山脉以西的地方,后从索格底亚那越过地水,侵略当时处于衰落中的贵霜王国,并将波斯王朝击败,扩展其势力于整个波斯湾,逼使波斯王称臣纳贡。
从汉武帝刘彻执政时期打通丝绸之路开始,古安息国就一直与两汉王朝关系密切,其境为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民族以安息回马箭而著称。
本书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小知识:
豆科巢菜属植物——蚕豆,相传为西汉张骞自西域引入,实际上是东汉朝时期安息王子安清从伊朗高原带入中国的植物种类,因此,在古汉语中,蚕豆就被称作“番豆”。
蚕豆在中国广泛种植以后,又有了多种称谓,如:胡豆、南豆、马齿豆、竖豆、仙豆、寒豆、湾豆,罗泛豆、夏豆、佛豆等,由于食用多了会促进肠道蠕动,是疏导下焦,通气理肠的一味中药,因此民间又称其为“放屁豆、屁豆”。
至今,保留有大量古汉语发音的福建闽南、闽西北、粤北地区,人们仍旧称蚕豆为“番豆”,闽南语读音作fān-tiù,粤语读音作pān-tiù。这也是史籍《汉书》中称其王城为“番兜”的原因。
目前,中国是蚕豆的重要生产国之一,产量居世界第一,年产总量为二十五亿公斤以上。
作者:安丰松 (2010-3-4 17:04:13)
第二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安迟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吐谷浑部中有安迟氏族,后被鲜卑拓拔部所吞并。
北魏王朝建立后,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在迁都洛阳后实施全面汉化改革措施,将其改为汉姓安氏,其后代多称安氏,后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源于昭武九姓,出自唐朝时期昭武九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唐朝时期有外邦“昭武九姓”,以原国名“安国”为氏留居中原,并逐渐融合到汉族之中,后省文简化为安氏。
在唐朝时期“安史之乱”中的祸首安禄山,原为康氏,是“昭武九姓”中康国人的后裔,后随继父姓冒姓为安氏,其后代遂以安为姓氏,称安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源于奚族,出自唐朝时期奚族人,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唐朝时期,有回鹘民族、奚族人,之中有人以“安”为汉姓留居中原地区,并逐渐融合到汉族之中,世代相传至今。
第五个渊源:源于回族,出自唐朝时期由西域阿拉伯地区来中国传播伊斯兰教的嘎宛思,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安氏是中国回族的古老姓氏之一,为回族著姓。
唐太宗李世民执政时期,有从西域阿拉伯地区来中国传播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嘎宛思,后留居中原,因其名首音与王、安、万音相谐,故其后裔子孙便依汉俗改为汉姓王氏、安氏、万氏。
另外,安息国人(今伊朗)安腓汗之子安附国,于唐贞观初年(公元627年)率部族五千余人来华定居,被唐太宗安置在维州(今四川茂县),后被授封左右卫大将军、定襄郡公,其子孙后代皆以原国名之谐音汉字称汉姓为安氏。
明朝时期来中国的苏禄国(今菲律宾苏禄岛)东王巴都噶•叭喀刺的第三子巴都噶•安都鲁,其后裔融入回族后,也取汉姓为安氏,现其家族主要在山东德州、天津两地繁衍。
第六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朝初期蒙古诸部,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
明朝时期,有前元朝蒙古族人孟格、达色等族人归附大明政府,其后皆被明太祖朱元璋赐汉姓为安氏,意为“安分守己”,其后代子孙以汉姓安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七个渊源:源于彝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明、清两朝时期,在西南地区生息的彝族中有沙玛氏、村密氏、吉巴氏等众多部落,后在中央王朝政府推行的改土归流运动中,均流改汉姓为安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八个渊源:源于达斡尔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黑龙江志稿•氏族志》记载:
达斡尔族阿尔丹氏,世居黑龙江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rdan Hala。
清朝中叶以后,达斡尔族阿尔丹氏多改汉姓为安氏。
第九个渊源:源于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锡伯族安佳氏,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锡伯族,世居普塞屯村(今辽宁大连庄河)。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ngiya Hala。
清朝中叶以后,锡伯族、满族安佳氏多改汉姓为安氏。
第十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作者:安丰松 (2010-3-4 17:04:53)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钦定八旗通志•烈女传》中记载:
⑴.满族额勒赫氏,满语为Elhe Hala,汉义“平安、康泰”,世居绥分(今黑龙江东宁)、爱珲(今黑龙江黑河爱珲)、黑龙江沿岸等地。后改汉字单姓为安氏。蒙古族族中原有阿尔丹氏、德力根氏、安帐氏等,化为满族姓氏后,其后均改汉字单姓为安氏。
⑵.满族昂刚氏,亦称昂冈氏,满语为Aangang Hala,为满族脱谱姓氏之一,世居乌兰塔塔尔(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一带(今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安氏,少数为汉姓刚氏、冈氏。
本书按:
本书笔者疑今称满族的昂刚氏源出喀尔喀蒙古的分支鄂冈部,若如此,则昂刚氏就是源出蒙古族,而非满族。这有待进一步考证。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外夷,出自清朝时期沙俄侵略军俄罗斯族、哥萨克族战俘,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从公元十七世纪中叶起,沙俄殖民者先后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长达数十年之久,入侵范围遍及黑龙江的上、中、下游。
沙俄侵略者在黑龙江两岸强筑城寨村屯,抢劫村庄,勒索毛皮,捕捉人质,奸淫妇女,虐杀居民,策动当地头人归顺沙皇俄国。中国政府多次向沙俄提出抗议,要求停止对中国东北边疆的侵略并引渡逃人,沙俄根本不予置理。
为了保境安民,康熙大帝爱新觉罗•玄烨在平定了“三藩之乱”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国东北边防的措施。
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沙俄侵略军又屡次下窜黑龙江中下游进行强扰。
鉴于雅克萨已经成为沙俄侵略黑龙江流域的前哨阵地,康熙大帝遂于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农历1月谕令都统栋鄂•彭春、副都统郎谈、札萨克•班达尔沙、黑龙江将军富察•萨布素,统兵由水陆两路进取被沙俄侵占的雅克萨城。经两次战斗,沙俄侵略军残败,沉重打击了沙俄的侵略气焰,迫使沙皇政府“乞撤雅克萨之围”,并派戈洛文为大使,前来中国举行边界谈判。农历11月,满清政府为表示谈判诚意,宣布无条件停火,停止攻城。
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农历7月8日,中国政府使臣赫舍里•索额图和俄国使臣戈洛文(Golovin.Fyodor Alekseyevich.Count)在尼布楚开始谈判。在谈判过程中,戈洛文先后提出两国“以黑龙江至海为界”、“以牛满河或精奇里江为界”和“以雅克萨为界”等三个侵略性方案,均被赫舍里•索额图严辞拒绝。经过半个多月的谈判,双方达成协议,于康熙农历7月24日正式签订了著名的《尼布楚议界条约》。
《尼布楚议界条约》条约有满文、俄文、拉丁文三种文本,签字后即行互换。
《尼布楚议界条约》共分六款,其中有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的规定是:两国以流入黑龙江之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为界,再由格尔必齐河发源处沿外兴安岭“直达于海,亦为两国之界”。唯乌第河与外兴安岭之间的地方暂行存放待议(第一款)。条约还规定:“俄人在亚(雅)克萨所建城障,应即尽行除毁。俄民之居此者,应悉带其物用,尽数迁入俄境”(第二款)。条约还就两国互不收纳逋逃、居民不得擅自越界、贸易互市等事宜作了具体规定。
作者:安丰松 (2010-3-4 17:05:46)
在《尼布楚议界条约》中,明确规定了中俄两国的东段边界,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是中国的领土。俄国事实上承认侵略中国黑龙江地区为非法,并将其侵占的一部分领土交还中国。与此同时,俄国通过条约将中国让予的贝加尔湖以东尼布楚一举纳入它的版图,将乌第河与外兴安岭之间的地方划为待议地区,并获得重大的通商利益。
《尼布楚议界条约》是一个平等的条约,是双方经过平等谈判、中国政府作了让步的结果。《尼布楚议界条约》的订立为中俄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奠定了基础,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使中国东北边疆获得了比较长久的安宁。
在《尼布楚议界条约》谈判期间,被清军俘获的俄罗斯族、哥萨克族战俘皆未开释,六百余俄军战俘士兵扣留在黑龙江,另一部分有官职的俄军战俘被清军押解到北京。
关于该佐领的形成,清朝官修史书记载:“第四参领第十七佐领,系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将尼布绰(尼布楚)地方取来鄂罗斯三十一人及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来归之鄂罗斯伍朗各里、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来归之鄂罗斯伊番等二十五人编为半个佐领,即以伍朗各里管理。后二次又取来鄂罗斯七十人,遂编为第四参领第十七正佐领。”
对于俄罗斯战俘,康熙大帝一再谕命给予宽大,妥善安置,并赏给衣帽,授予官职:“宜番,授给骁骑校;鄂噶番、席图颁、机里郭礼(吉礼过里)、鄂佛那西、马克西木,俱授七品官。伍朗各里身为佐领长官(亦称佐领),官居四品。”驻于北京城东直门内胡家圈胡同,还为他们专门设立了一所东正教教堂即“圣尼古拉教堂”(罗刹庙、北馆)。
当然,康熙大帝优待俄罗斯降人,也并非简单的宽大为怀,在很大程度上是着眼于黑龙江流域对俄作战的需要。事实上,这些俄罗斯人在编入满州八旗后,其中的一部分很快又被送往黑龙江的前线。在前线,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侦察敌情和招降。如骁骑校宜番,先曾招降俄罗斯,后受命进入雅克萨城侦察敌情。他们在阵地前向自己的同胞喊话,号召他们投降博格达汗(即康熙大帝)。
这种攻心战在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的“第二次雅克萨之战”中取得了奇效。正是在他们的招降下,固守雅克萨城的哥萨克兵最终决定放下武器:阿尔巴津人看到敌营中已有自己的同伴,又看到对方兵力雄厚,所以非常害怕,此时如不自动投降,就会遭到必然覆灭的下场;而且他们还设想,如不抵抗就投降,也许会得到中国皇帝的赦免。于是他们便听从了叛变投敌者的话,他们把自己的全部武器都集中起来,运至指定的地点。副都统郎谈在收缴了武器以后,即下令烧毁了雅克萨城。“俄罗斯旗人”不仅参加了第二次雅克萨之战,而且在关键时刻立有殊功。
这些俄罗斯“旗人”,后来由康熙大帝赐其姓氏皆为安氏,意为“安卫大清”,押留中国,禁止返俄。这批战俘人数为一百二十九人,其后代遂以安为氏,后逐渐融入汉族、满族,世代相传至今。
若干年后,当一位俄国使节来到北京时,有些俄罗斯“旗人”曾要求把他们带回俄国,但这位使节给他们的答复却很干脆:“把你们带回俄国?除非是要把你们当作叛国者押赴边界绞死,才能把你们的尸体带回俄国去!”
在俄国史籍中,这些俄罗斯“旗人”一般皆被称为“阿尔巴津人”(俄罗斯哥萨克),但在某些特定场合,他们统一被称为“逃人、叛徒、叛变投敌者”或者“俄奸”。
得姓始祖:安清、安禄山、嘎宛思、巴都噶•叭喀刺、巴都噶•安都鲁。
作者:安丰松 (2010-3-4 17:06:17)
本文对安氏渊源说的很详细,确实不错。只是缺少一个中原(安邑)安姓的渊源,如果把这部份写上去就更全面了。这部份的得姓始祖帝启。请参阅《五侯昌后图书本传卷一》。
作者:安生民 (2010-3-4 23:12:19)
分享按钮>>【安姓氏家谱源流】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的安氏寻宗亲
>>转发光程宗亲来信,请江西宗亲提供字辈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