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余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余氏论坛 >> 家谱分支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一门三太守、四代五尚书,余钦公后裔 已阅:8457 / 回复:18(楼主)

我也是一门三太守,四代五尚书的余家,祖籍从大冶金牛镇附近的宫台山迁湖北十堰市,我是良公九世孙程公的后代,我们的辈分是:兴(盛)、文(世)、希(忠)、孔(孟)、道(正)、世(立)、作(守、洪)、师(启、衍)、隆(大)、正(名)、延、锦、策、昌、盛、显、荣、敦、美、万、纪、咸、亨,(括号里的字派是应四公后裔没有合谱前用的字派)按家谱1920年要求,从良公29世起改为:祖代开华胄、名延锦策香、协和时际泰、继述运遐昌、治国惟清正、齐家有义方、思文功德懋、从自启荣光,但是我发现家族内都仍然沿用正延锦策昌盛显荣的辈分,这支家族有迁河南固始、信阳、光山、南阳;陕西安康、山阳、汉阴、西安、洋县等地,还有清朝乾嘉年间迁到四川有很多人,江西的平江、安徽的宣城、舒城、太湖,其余的散布在湖北各地,我的QQ71284261
该帖子被兰花斋主人在2008-2-3 0:58:02编辑过

作者:兰花斋主人 (2008/2/3 0:26:32)   回复此贴
  回复 楼主:一门三太守、四代五尚.. 第 1 楼

哦,宗家好!我是策字辈的.QQ 356167027

作者:61.191.252.* (2008/2/9 21:29:35)   回复此贴
  回复:一门三太守、四代五尚书,余钦公后裔 第 2 楼

祖先堂号新安堂,唐宋年间世居是徽歙地区,唐末迁江西修水长茅,始祖良公,良公之前世系不太清楚,据说是唐大学士余钦之后,相传祖上有“一门三太守,四代五尚书”的说法,良公八世孙珍公生有七个儿子,取唐叔嘉禾之义,取名从禾:稔、穬、穗、秘、稳、稻、程,从江西开始繁衍分支迁徙,我们这一支是七子程公的后代,迁居到湖北阳新县洋港镇潮坑村,程公后裔陆续外迁遍及湖北各地,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家族内陆续有很多族人迁徙到四川,失去联系了,程公后代在清朝乾隆年间重现修了谱,才把陆续失去联系的在湖北黄冈、咸宁地区附近的程公后代续修到一个谱上,在这之前,余程的后代一支字派为:仲、四十、元国百千万,季崇八荣谷,贵宗绍应本,忠丹文守良,启友继先贤(贤字没有用统一为锦字辈)。另一只则为:仲、四十、元国百宗德,高胜辛秀志,伯新(召)应兴文,希孔道世守(作)师隆正延锦,第三个支派字辈是:仲、四十、元国百宗德,高胜应文思,志(这一辈取名没有辈分,全是单字)庭盛世,忠孟正立洪,衍大名延锦策,这样这三个支系合修了一个余氏宗谱,其他还有几枝由于受当时的交通和信息影像失去了联系,没能合修在一起,年前我从老家找到基本老谱,花了两个月功夫,整理成电子版,仔细进行了研究,深感家族的历史与国家民族的历史紧密相连,家族是国家紧密团结的基础,可惜建国以来很长时间没有续谱了,外迁的族人因为历史割裂,很多不知道祖根在哪里,据说大冶余姓根据族谱记载到陕西找到迁徙到那里的族人,可人家说他们是骗子,真是历史的悲哀啊

作者:兰花斋主人 (2008/2/23 17:54:55)   回复此贴
  回复:一门三太守、四代五尚书,余钦公后裔 第 3 楼

我也姓余的,可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那一支,我是河南南阳的,我的辈份是清得(德)占(洛)焕增金.如有相同的请联系QQ459019020

作者:116.24.217.* (2008/9/15 17:04:27)   回复此贴
  回复:一门三太守、四代五尚书,余钦公后裔 第 4 楼

啊.宗家呀.我是昌字辈的.湖北大冶的

作者:61.171.147.* (2008/9/23 14:28:01)   回复此贴
  回复:一门三太守、四代五尚书,余钦公后裔 第 5 楼

良公三世侃公的神像供奉在我们这里,本月21日(太公生日)我们将举行隆重的接太公神像的典礼,届时有大型祭祀及纪念活动!有想寻根的宗家可以联系我,13037151156,我老家是湖北大冶大箕铺的,现居武汉。
有关余氏的简史,我根据族谱做了一些研究,见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laoyu1971,欢迎大家参阅并予以完善!

作者:余元进 (2008/11/12 0:53:28)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7 每页5条 当前1/2页 [1] [2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余氏论坛  执行时间:3,689.5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余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