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姓在历史上的分布和迁移

    中华戴氏网 2012年6月15日 摘自中国苍南


一、戴姓在历史上的分布和迁移

戴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八十个姓氏之一,尤其在江苏地区中最有影响。戴姓人群大约占了当代人口的0.39%,即每10000个中国人中姓戴的人至少有39个,总人口大约近470万。
先秦时期,戴氏世为宋国上卿,活跃在河南地区。秦汉时期,戴姓向东迁移到安徽、山东、江苏、浙江等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戴姓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广为分布,并向西散播到湖北等地。唐朝时期,戴姓在华北、西北、四川等地有定居点,中原几次南下移民潮中,戴姓进入福建、广东等地区,清初进入台湾省。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戴姓大约有11余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O.15%,排在第一百零七位。浙江为戴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戴姓总人口35%,占浙江总人口O.7%。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这两省戴姓占戴姓总人口的47%;其次分布于湖南、江苏、山东、河南、湖北,这五省的戴姓又集中了37%。全国以浙江为中心向西、向北散发,形成浙赣湘鄂苏豫鲁七省联成一片的戴姓人口聚集区。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戴姓大约有3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O.4%,为明朝第六十五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戴姓人口增长超过全国人口增长的速度,600年中戴姓人口净增长率为230%,纯增加了26万。浙江仍为戴姓第一大省,约占戴姓总人口2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18%),这两省戴姓大约占戴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江苏、山东、安徽、湖北、福建,这五省的戴姓又集中了36%。宋、元、明期间,戴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不大,其人口主要向北方向东、东南、南方迁移。由于戴姓的主力早已进人江南,在这600多年中得到稳定和发展。人口繁衍迅速。全国仍以浙江为中心向三个方向散播,形成了浙赣鄂皖苏鲁闽七省联成一片的戴姓人口聚集区。戴姓的重心开始向北(江苏)移动。
当代戴姓的人口已达468万,为全国第五十四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9%。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戴姓人口由37万增到468万,近13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戴姓人口的增加速度同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近1000年戴姓人口增加率是呈上升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湖北、四川三省,大约占戴姓总人口的42%;其次分布于贵州、安徽、浙江、湖南,这四省又集中了28%。江苏居住了戴姓总人口的16.9%,为戴姓第一大省,占省总人口的1%。全国形成了以东部江浙为首,沿长江向西延伸到川贵的戴姓聚集区域。在近600年间,戴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较大的区别,其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西部的回迁和移民是主流,同时,向东北的移民成为新的流动方向。

二、当代戴姓的分布

戴姓分布密度示意图表明:戴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江浙皖、鄂川贵大部、赣湘北部、鲁豫南部、辽宁大部、吉林南部地区,每平方公里的戴姓人口达到1人以上,中心地区可达3人以上,其地区占国土面积仅仅15%,戴姓人口大约211.5万;0.5—1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24%,戴姓人口大约169.9万;不足0.5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61%,戴姓人口大约86.6万。
戴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戴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戴姓在长江流域地区是比较常见的姓氏之一。戴姓在江浙沪皖赣鄂湘川贵云十省市、闽北、桂北、豫陕南部、辽宁、内蒙古东南和东北地区,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34%以上,中心地区可达到1%以上,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5.2%;在闽粤桂大部、台湾、陕甘宁大部、青海东部、晋东南、豫鲁大部、冀东北、黑吉大部地区,戴姓频率在O.17%—0.34%。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5.5%;在其他地区,戴姓频率不足O.17%,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49.3%,其中频率不足O.1%的地区占了31%。

三、戴姓历史名人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收人了戴姓历代名人175名,占名人总数的0.39%,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六十位;戴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32%,排在并列第六十七位;戴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史医学家总数的0.32%,排在第六十五位。
历史上戴姓名人有:汉代有戴圣,官江西九江太守;戴宏,官酒泉太守;戴孟,官殿中将军;戴封,官中山相;戴涉,官上党太守;戴野,官将军,击燕、代,有功封台侯;戴崇,官少府九卿;戴德,官信都王太傅,世称“大戴”;戴遵,官侍御史,家富而尚侠,时人称为关东大豪;戴恐,官侍中。晋代有戴洋,官扬州刺史、庐江太守;戴渊,官征西将军,都督兖、豫、幽、冀、雍、并六州军事;戴缘,官龙骧将军、沛郡太守,以军功封广信侯;戴勃,善鼓琴,工书画,作曲多部。南北朝有戴明宝,官南青河太守、太中大夫;戴法兴,官南郡太守,兼中书通事;戴僧朔,官巴州刺史;戴僧静,官北徐州刺史、淮南高平太守。唐代有戴护,官先锋突将都押衙兵马使;戴孚,官饶州录事参军;戴胄,官尚书左丞、民部尚书,以检校吏部尚书主选事;戴元益,治家楷模,五世同居;戴司颜,官太常博士;戴至德,官西台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戴休璇,官仓部郎中;戴休颜,官盐州刺史、奉天行营节度使;戴叔伦,容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戴峄,画家。五代有戴安,官饶州刺史、检校国子祭酒;戴思远,官太子少保。宋代有戴兴,官定武军节度使、京兆知府;戴栩,官太学博士;戴溪,官太子詹事兼秘书监、工部尚书;戴翼,官邕州知州;戴庆炣,官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戴良齐,官秘书少监;戴昺,官赣州法曹参军。元代有戴思恭,官御医,医学家。明代有戴中,历官河南巡按、广东按察使;戴仁,官镇远知府;戴弁,官广东参政;戴纶,官兵部侍郎;戴金,历官御史,巡按川、贵,兵部尚书;戴经,官泰安知州;戴珊,官南京刑部尚书;戴科,历官四川叙州知府、广州知府;戴珙,官布政使;戴恩,官陕西布政司参议;戴浩,历官雷州太守、巩昌知府;戴铣。官兵科给事中、追赠光禄少卿;戴绶,官河州学正;戴琥,历官南京监察御史,广西布政司右参政;戴新,官云南右布政使;戴缙,官南京工部尚书;戴豪,官广东右参政;戴颙,官大理少卿;戴德,官湖广行省参知政事;戴璟,官佥都御史巡抚广东;戴羲,官光禄寺典簿;戴鳌,官浔甸知府;戴暨,官四川巡抚;戴士衡,官陕西盐课副提举,赠太仆少卿;戴光启,官河南布政使;戴庆祖,官太常少卿;戴时宗,官左佥都御史,总理河道;戴君恩,官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戴嘉猷,官湖广左参议;戴德孺,历官临江知府、云南右布政使;戴德彝,官左拾遗,赠太常卿。清代有戴玑,官广西右江道;戴屺,官胶州知州;戴熙,官兵部右侍郎;戴槃,官浙江严州知府;戴震,官纂修;戴璐,官太仆寺卿;戴三锡,官四川总督兼署成都将军;戴圣聪,官淮徐道副使;戴廷熺,官盐场大使;戴延祄,官户部郎中;戴明世,官编修;戴均元,官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戴明说,历官户部右侍郎、户部尚书;戴宗骞,官威海卫陆路统领,抗击日军,战败,吞金自杀;戴第元,官太仆寺少卿;戴鸿慈,官法部尚书;戴联奎,官兵部尚书;戴敦元,官刑部尚书;戴殿泗,官翰林院编修;戴燮元,官户部郎中;戴衢亨,官体仁阁大学士。


分享按钮>>名人风水---蒋介石祖坟风水研究
>>龙川风水—胡锦涛主席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