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縣蓝氏族譜》的解讀

    中华蓝氏网 2012年8月24日 万家姓


嘉靖祭祀禮制改革在客家地區的宗族實踐:《大埔縣藍氏族譜》的解讀

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 譚兆風

摘要
 

以往關於族譜在客家文化研究中的運用,論者的興趣點多在族譜中家規家訓、遷徙源流等諸內容,而對族譜中人物譜傳中的材料較少運用。
本文運用族譜資料結合地方文獻等材料,對大埔藍氏宗族的建立和發展的過程和內容做一粗淺探討,認為修建小宗祠、設立始祖、構建大宗祠、創立蒸嘗祭祀制度是明嘉靖以來地方族群建立宗族制度的模式與內容。
關於明清客家宗族社會的形成,以往的研究將其置於明清以來漢人宗族社會形成的歷史脈絡中進行考察,並注意到通過科舉入仕、經營擴充宗族財產、構建宗族社會元素如修譜、建祠等手段為地方宗族提升族望地位的途徑與方法。同時以往關於族譜在客家文化研究中的運用,論者的興趣點多在族譜中家規家訓、遷徙源流等諸內容,而對族譜中人物譜傳中的材料較少運用。
本文運用《大埔縣藍氏族譜》結合地方文獻等材料,對大埔藍氏宗族的建立和發展的過程和內容做一粗淺探討,認為修建小宗祠、設立始祖、構建大宗祠、創立蒸嘗祭祀制度是明嘉靖以來地方族群建立宗族制度的模式與內容。

一、藍姓宗族歷史源流與族屬身份

大埔縣藍氏主要聚居在今大埔縣湖寮鎮的龍崗村等地,現有人口5434人,為當地一大姓。龍崗村舊屬大埔縣同仁甲之湖寮村,按地方文獻載:“同仁甲在縣城南部,居全邑之中心,東界嚴上、白寨、百侯三甲,西界三河、大麻二甲,北界維新甲,南界源高甲; ……,梅潭河自東向經百侯入境橫貫甲中西北向入三河甲注入大河,甲中諸水東北為莒溪,自嚴上甲發源,經莒村長教至湖寮之楊梅田入梅潭河,南為雙坑水,一自山豐發源,一自崧坑發源,至大塘肚合流至湖寮之舊田入梅潭河。此外另有西南一水發源于石門及聖靠石,經高道庵、坪坑子合黃沙坑之水,至黃坑渡頭入韓江。全甲最大之鄉村為湖寮,眾小鄉環列周圍。”可見龍崗村位於大埔縣的中心位置,為“全邑之中心”,並且境內有諸多的河流將全村與周邊區域相聯繫,是一交通便利,水路發達的鄉村。

大埔藍姓將大興公列為其開基祖。據《古萬川汝南藍氏族譜》記:“(大興公)南宋末避亂攜婦子來自閩汀州寧化之石壁鄉,抵昔潮州之海陽地方,即今大埔縣莒村社,結廬而居,僻土而耕,是為大埔縣肇基之祖。”大興公傳下藍疇、藍統制、藍勉齋三子,其中藍疇、藍統制分別移居漳州、漳浦發展,只有勉齋留在本地繁衍,勉齋傳下恭公、寬公二人,其中寬公遷往饒平,此後直至六世都是單傳。到第七世分成大小兩宗,大宗貴山公、小宗秀山公,其中貴山生四子,秀山生三子,從此藍姓在大埔得到發展壯大。

在藍姓的源流譜系中,從一世祖到六世祖的歷史源流則含糊不清,表現為記載都十分簡單,族譜都沒有他們的生卒時代的記載,最明顯的就是開基祖大興公的生卒年份和身份不詳。
不過如果再往上追溯,則發現大埔藍姓和福建上杭、武平、長汀藍姓的源流是一致的,四地都將吉甫公尊為藍姓入閩始祖。吉甫公傳到第七代時生七子,長子念一郎居長汀水口,次子念二郎、五子念五郎遷武平大禾,三子念三郎遷武平上堡,四子念四郎遷上杭平安里,六子念六郎遷武平林坊,七子念七郎遷上杭廬豐里。其中念六郎曾經攜帶第三妻馬氏和三個兒子到過大埔,但是後來三子又返回上杭,不過夫婦倆死後都葬在大埔。因此可以說在整個粵東、閩西的藍姓在族屬、身份上都是一致的。而據福建學者楊彥傑對上杭藍姓的研究,上杭藍姓在明代以前都屬於畲族,只是到了明代以後,由於國家的賦役徵收、鋪遞、驛站、墟市的設立,上杭藍姓所居地逐漸納入國家的控制之下,而逐漸走上了漢化的道路。

現在大埔藍姓在論及自己的族屬時十分強調自己的漢族血統,十修《大埔縣藍氏族譜》主修在總序中特別對這一點做了宣言式的陳述,強調藍姓的漢民族成分:“天下藍氏,凡奉汝南為郡望的,皆昌奇公子孫,都是堂堂正正的大漢民族”。然而,透過十修《大埔縣藍氏族譜》可以發現,大埔藍氏的源流與福建寧化、上杭、武平的源流是一致的,而上杭、武平的一些藍姓在20世紀80年代恢復畲族民族成分時,也曾致信大埔藍姓,當時由於一些原因,沒有取得大埔藍姓的認同,故此現在上杭、武平的藍姓為佘族成分,大埔藍姓卻認同漢族。不過,據訪談大埔藍姓族眾對於民族成分,年老一代認同漢族,年輕一代卻傾向於認同畲族。

嘉靖祭祀禮制改革在客家地區的宗族實踐:《大埔縣藍氏族譜》的解讀

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 譚兆風

摘要
 

以往關於族譜在客家文化研究中的運用,論者的興趣點多在族譜中家規家訓、遷徙源流等諸內容,而對族譜中人物譜傳中的材料較少運用。
本文運用族譜資料結合地方文獻等材料,對大埔藍氏宗族的建立和發展的過程和內容做一粗淺探討,認為修建小宗祠、設立始祖、構建大宗祠、創立蒸嘗祭祀制度是明嘉靖以來地方族群建立宗族制度的模式與內容。
關於明清客家宗族社會的形成,以往的研究將其置於明清以來漢人宗族社會形成的歷史脈絡中進行考察,並注意到通過科舉入仕、經營擴充宗族財產、構建宗族社會元素如修譜、建祠等手段為地方宗族提升族望地位的途徑與方法。同時以往關於族譜在客家文化研究中的運用,論者的興趣點多在族譜中家規家訓、遷徙源流等諸內容,而對族譜中人物譜傳中的材料較少運用。
本文運用《大埔縣藍氏族譜》結合地方文獻等材料,對大埔藍氏宗族的建立和發展的過程和內容做一粗淺探討,認為修建小宗祠、設立始祖、構建大宗祠、創立蒸嘗祭祀制度是明嘉靖以來地方族群建立宗族制度的模式與內容。

一、藍姓宗族歷史源流與族屬身份

大埔縣藍氏主要聚居在今大埔縣湖寮鎮的龍崗村等地,現有人口5434人,為當地一大姓。龍崗村舊屬大埔縣同仁甲之湖寮村,按地方文獻載:“同仁甲在縣城南部,居全邑之中心,東界嚴上、白寨、百侯三甲,西界三河、大麻二甲,北界維新甲,南界源高甲; ……,梅潭河自東向經百侯入境橫貫甲中西北向入三河甲注入大河,甲中諸水東北為莒溪,自嚴上甲發源,經莒村長教至湖寮之楊梅田入梅潭河,南為雙坑水,一自山豐發源,一自崧坑發源,至大塘肚合流至湖寮之舊田入梅潭河。此外另有西南一水發源于石門及聖靠石,經高道庵、坪坑子合黃沙坑之水,至黃坑渡頭入韓江。全甲最大之鄉村為湖寮,眾小鄉環列周圍。”可見龍崗村位於大埔縣的中心位置,為“全邑之中心”,並且境內有諸多的河流將全村與周邊區域相聯繫,是一交通便利,水路發達的鄉村。

大埔藍姓將大興公列為其開基祖。據《古萬川汝南藍氏族譜》記:“(大興公)南宋末避亂攜婦子來自閩汀州寧化之石壁鄉,抵昔潮州之海陽地方,即今大埔縣莒村社,結廬而居,僻土而耕,是為大埔縣肇基之祖。”大興公傳下藍疇、藍統制、藍勉齋三子,其中藍疇、藍統制分別移居漳州、漳浦發展,只有勉齋留在本地繁衍,勉齋傳下恭公、寬公二人,其中寬公遷往饒平,此後直至六世都是單傳。到第七世分成大小兩宗,大宗貴山公、小宗秀山公,其中貴山生四子,秀山生三子,從此藍姓在大埔得到發展壯大。

在藍姓的源流譜系中,從一世祖到六世祖的歷史源流則含糊不清,表現為記載都十分簡單,族譜都沒有他們的生卒時代的記載,最明顯的就是開基祖大興公的生卒年份和身份不詳。
不過如果再往上追溯,則發現大埔藍姓和福建上杭、武平、長汀藍姓的源流是一致的,四地都將吉甫公尊為藍姓入閩始祖。吉甫公傳到第七代時生七子,長子念一郎居長汀水口,次子念二郎、五子念五郎遷武平大禾,三子念三郎遷武平上堡,四子念四郎遷上杭平安里,六子念六郎遷武平林坊,七子念七郎遷上杭廬豐里。其中念六郎曾經攜帶第三妻馬氏和三個兒子到過大埔,但是後來三子又返回上杭,不過夫婦倆死後都葬在大埔。因此可以說在整個粵東、閩西的藍姓在族屬、身份上都是一致的。而據福建學者楊彥傑對上杭藍姓的研究,上杭藍姓在明代以前都屬於畲族,只是到了明代以後,由於國家的賦役徵收、鋪遞、驛站、墟市的設立,上杭藍姓所居地逐漸納入國家的控制之下,而逐漸走上了漢化的道路。

現在大埔藍姓在論及自己的族屬時十分強調自己的漢族血統,十修《大埔縣藍氏族譜》主修在總序中特別對這一點做了宣言式的陳述,強調藍姓的漢民族成分:“天下藍氏,凡奉汝南為郡望的,皆昌奇公子孫,都是堂堂正正的大漢民族”。然而,透過十修《大埔縣藍氏族譜》可以發現,大埔藍氏的源流與福建寧化、上杭、武平的源流是一致的,而上杭、武平的一些藍姓在20世紀80年代恢復畲族民族成分時,也曾致信大埔藍姓,當時由於一些原因,沒有取得大埔藍姓的認同,故此現在上杭、武平的藍姓為佘族成分,大埔藍姓卻認同漢族。不過,據訪談大埔藍姓族眾對於民族成分,年老一代認同漢族,年輕一代卻傾向於認同畲族。


三、《藍氏族譜》的編修與始祖、大小宗的確立
各房派小祠堂的建立,為藍姓大宗祠的建立打下了基礎,但是要建立自己的大宗祠,就需要構建一個“完整”的宗族發展歷史的譜系,塑造一個共同的世系,最重要的是要找到一個共同的開基祖。然而如何構建一個讓社會“認可”的宗族源流,是藍姓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於是他們聘請了大埔的地方文化“權威”廖廉齋編修族譜。關於廖廉齋的身份,地方誌有載:“廖欽熏字書紳,湖寮人,郡庠生。聞父客死胥江,棄藍衫千里奉遺骸歸。哀毀骨,立作續招魂之賦,終身不出,子見一亦去邑庠,箬笠草履,日事藏山之業。凡所紀載,雖纖瑣必資,采史者資焉”,族譜載;“欽訓字書紳,號廉齋,諡文源,生弘治己酉,卒嘉靖己酉(1489-1549),壽61歲,明正德16年辛巳(1521),經宗師張公選如府學第一名,庠生,開湖鄉斯文之始。翰林院編修王思公旌表博士匾額‘文憲開先’”。家族編修族譜本來是家族內部的事,為何要請一個外姓人參與?關於其中原委,廖廉齋的侄子廖複一在萬曆年間為藍姓續修族譜時作了一個簡短的說明,“以先伯父鄉之文人,諳于譜牒者也”,而實際上其中更深層的原因卻是藍姓為自己宗族源流的建構尋求一個地方社會的認同,因為此次修譜中的發起人並非目不識丁者,大宗四派的雲疇、雲林公一支是富甲一方的商人,小宗的思齋公是一個地方仕宦,“田學,子于程,號思齋,烈長子,生正德庚午六月十三未時,天資英邁,學問淵通,嘉靖己亥入邑庠,庚子補廩,乙丑應歲貢廷試,初授福建安溪學訓,升廣西思恩府教授。當道一卓異題薦,擢騰縣知縣,未蒞臨而卒。少負經濟才,與吾鄉黃及泉、吳少柏諸公先後齊名,為諸生時既以民物為己任,觀其投書綠林,賊眾受撫,經濟可見一斑。乃謹以明經仕宦,未任民社,不能大展其學而終,時論惜之。事載郡邑二志。公于萬曆己卯九月十二卯時故於思恩署中,壽七十”。於是在嘉靖二十一年(1542),也就是夏言上書開放民間祭祀禮儀的第六年,大宗四派中的十三世孫雲疇、雲林聯合小宗七派的十四世孫思齋聘請廖廉齋創修了藍氏族譜。根據萬曆譜序的記載,嘉靖藍氏族譜的編修只是確定了族譜的體例,“其體裁一 准歐陽世五宗九世之法,考傳記而圖世系,稽生平而著行實在”,其內容只是“諱諡之稱,謂年壽之修短,生故之先後,嫁娶之往來,墳塋之坐向”,而對藍姓開基祖和大小宗的確立不清楚,於是1616年藍姓聘請廖廉齋的侄子廖複一續修了藍氏族譜,在《續修藍氏族譜序》中,廖複一對續修原因做了解釋:“越今七十餘載,其生齒之繁,視前不啻十倍,不有所修,而遺忘之患又不終無也。十五世孫聚所,十六世孫畸人、還嬰深為此懼,延余續修之”。進而又說明了此次續修族譜的主要任務“餘實不堪第屬親故,不可以不才辭,溯其源之所自出,衍其派之所流傳”。顯然這次續修族譜主要是要確立藍姓開基祖和大小宗。於是修譜著者對藍姓的來源及大興公的來歷作了一番考證,“粵觀士庶家之有譜,所以著源流,存考複,昭勸戒,當有而不可無者也。及稽姓氏,所自藍姓者,其初不可知,傳雲春秋楚大夫藍尹檀後也。湖寮之藍,宋末有之”。顯然藍姓源流只是一個傳說,接著修譜者又講“興公者,避亂來自閩汀寧化之石壁鄉,抵今大埔之莒村社止焉。曆元而明,凡四世,移居湖寮古城里,興公,湖寮藍氏肇基之鼻祖也,迄今十有八世矣。顧上世端蒙無譜牒,故世次、履歷與諱、諡、年壽及生故、嫁娶、墳塋,多有所遺忘,雖或記之薄書,傳之故老,亦莫得其詳”,在這段話中,修譜者含糊其詞地為藍姓找到了開基祖大興公,不過由於藍姓上世沒有族譜記載導致遺忘,所以大興公的生平履歷資料。同時修譜者也為藍姓分立了大小宗,所謂“溯其源之所自出,衍其派之所流傳,斷自貴山、秀山公分為大宗、小宗,上統六世之同,下別七派之異。”。

四、始祖蒸嘗的設立與大宗祠的鼎建

隨著藍姓各房祠的設立與宗族源流譜系的構建,藍姓開始了建立大宗祠的宗族實踐。首先藍姓認為“數百年來,瓜瓞滋蕃,億千萬計,光祖而耀宗者,代不乏人”,藍姓能有今天的發展,要歸功於開基祖的開創之辛勞,“千枝萬葉莫不同出根源,則我始祖與二世祖之報祀,宜歷百世而不祧也”,應該對一世、二世祖進行定期的祭祀,然而由於祠堂沒有興建,不能正常祭祀祖先,所謂“第薰槁未設,祠宇為鼎,寒食之候,虔酎宿草而已”,於是在1660年小宗五派的十六世祖侶島公“集族之老幼,量力捐金,得銀數十有奇,經眾生息”,創立了始祖蒸嘗, 作為祭祀先祖的經費,但是由於大宗祠還沒有興建,藍氏於是從庚子年(1660)開始,每年冬至日在大宗四派的英莊公祠祭拜始祖大興公、二世祖勉齋公,同時配祀七世祖貴山、秀山。這一宗族活動實際上是嘉靖十五年(1536)十一月夏言“如程子之議,冬至祭厥初生民之始祖”的准允臣民祭祀始祖、先祖的言論在民間的宗族實踐。到清初大宗四派十九世遠亭公子超總理蒸嘗時,經過四五十年的經營,嘗業得到增殖,“所置田租,貳百有奇”,於是藍姓開始大興土木,“彌增式廓,方興未艾,遂僉謂鼎建大宗,妥侑先靈。由於當時小宗五派的十八世淡齋“為人耿直嚴正,族兄坦齋公器重之”,被族人推選主持修建大宗祠事務,藍姓於是選定城東田背為大宗祠的基址,開始修建祠堂。從康熙辛卯(1711)開始經過九年的營建,到1719年祠堂初具規模,但是還未完全竣工。在此期間發生三件事,一是在康熙己亥年(1719),“營築化台,為吳姓阻撓,構訟公堂”,一是雍正乙巳(1725)漳浦總戎藍瑗緣家難逃遁,經過湖寮,入祠拜祖,福建官吏“遂以知情贈送誣捏”,藍姓因而捲入官司;三是雍正己酉年(1729)二世祖墳被廖姓盜葬事件,這三件事使藍姓糾纏於官司,導致“從前所置嘗租,幾無餘矣”。乾隆時期在與外姓的衝突與競爭中,藍姓宗族經濟受到很大打擊,不過由於得益于小宗五派十八世繩雲與十九世紹高、大宗四派二十世采寅的宗族精英的努力,族譜記載:“繩雲,字子騰,號衡野,生康熙癸亥。生平孝友成性,……,開店本鄉中心,公正和平,遠近胥倚任之。念一宗蒸嘗耗盡,糾集族中知義叔侄,慘澹經營,以圖恢復,積有餘費,始重修大宗祠,……,至於經理近祖歷代蒸嘗,俾無失祀,率皆稱是。晚年尤力行善事,如倡建路會及厲祭會、募設河頭加渡工食,種種美舉,不可闡述。推為族正十餘年,爭競岔難,胥平於公一言,真可謂完人矣”,“采寅,字協自,號懷遠,子超次子。生康熙丁卯,少年力學,屢試未酬。。雍正甲寅,援軍需例充國學,為人通曉大義,時始祖嘗業耗費幾盡,協同族叔繩雲,悉心經理,漸見恢復”。經過二十餘年的慘澹經營,藍姓總共贖回田租並新置租工壹百四十余石,“將所積余費,修整大宗祠,鼎建門樓,黝堊丹般,備極壯麗。至始祖及二、三世祖墳,亦經修築鞏固,並北坑北崗三處田居,重新改造。諸凡營建,次第修舉,歲時祭祀,複漢官威儀矣!於是合族中紳耆,齊集大宗祠,議立祭規,依前冬至一日,溯其本也。增設秋祭一日,報其成也”,至此在乾隆乙卯年(1759),藍氏宗族修整了大宗祠和一、二、三世祖墳,並制定了秋嘗冬蒸的祭祖制度,完成了宗族的制度化建構。

五、結語
通過對《大埔縣藍氏族譜》的解讀,我們基本上可以看到明清以來華南客家宗族建構的歷史脈絡與內涵,即一個地方族群如何在國家的制度空間通過一系列的文化創造和文化經營,來實現族群的整合與發展,這個整合與發展的過程同時也是明代嘉靖以來地方族群宗族化實踐的內容、策略與模式。




 


分享按钮>>英西长径背老鼠塆石下墩蓝氏族谱世系
>>蓝氏族谱惊现大英 蓝采和两千子孙在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