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霍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霍氏论坛 >> 新闻公告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丘民溯源(3) 已阅:2249 / 回复:0(楼主)

人类先前是生活在丘陵之上的情形,不仅我国的古代是这样,在世界的其他文明里也有类似的表现。如美国的学者布莱德伍德在研究两河流域的古代巴比伦文明时,就发现那里的人们原先也是生活在丘陵地区的。他发现,在今天伊拉克的北部扎格罗斯山一侧的坡地上,就发现有比两河流域文明更早的、距今一万多年前的农业文明村落的遗址,在遗址里,他发现有栽培植物的种子以及陶器,还有已驯化的家畜如山羊和狗的遗骨。这说明,在这里有着比古代巴比伦人更早的农业居民,有着比古巴比伦更早的农业文明。他把自己的这种发现和认识命名为“侧坡学说”,“侧坡”是什么?很明显,就是山侧面的坡地,是指丘陵而言的。也就是说,这种早于古巴比伦文明,更为早期的农业文明,是出现在丘陵地区的。这是毫无疑义的。

这种人类起先是生活在丘陵之上的原因,应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一种结果。历史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当人类处于蒙昧时期,他们是群居生活于山林之中,穴居野处,茹毛饮血,以狩猎和采集为生。通过原始社会前期漫长的发展,由狩猎发展到畜牧,由采集发展到种植,最后终于确立了以农业种植为主的社会形态,人类这才开始由蒙昧走向文明。这已经是原始社会的后期了。由于农业种植的首要条件是必须有土地,而山林里有的是岩石而缺少土地,人类这才顺应发展,走出山林的。但那时平川地区的水患还未治理,那里被大量沼泽湿地占据。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在阅读古籍的时候,往往会看到有大量“泽”存在并有记录的原因。而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人们对平川地区的水患还束手无策。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出土材料中的那些原始、简陋的工具上就可以看得出来。所以种植农业的第一步,便是在既走出山林,还未能走向平原时,在丘陵上进行的。所以,那时的种植农业我们可以称之为“丘陵农业”,那时的人,也就可以称之为“丘民”了。由于平川地区水患的限制,那时的农业生产是局限于一个一个孤立的、狭小的丘陵之上进行的,丘与丘之间的联系往来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在我国流传有那时的社会是“小国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纪录。在原始社会的后期,由于丘陵农业生产的发展,丘陵农业经济的逐步兴盛,经济的繁荣兴盛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人口的增加。所以,丘民的人口也渐渐增加。以至于到了后来,到了原始社会的末期,在狭小的丘陵上的丘民社会,出现了人满为患的程度。可以说,就在那个时候,中国的社会,第一次地产生了人口过剩的危机。在人口的压力下,居住在丘陵上的丘民们不得不把自己居住的界线,逐步向丘陵的下部推移,以至于推进到接近平川地区的程度。这样,一旦平川地区的水患大了,便会首先危及到这些居住在丘陵下部之丘民的生活和生存。随着人口压力的不断增大,居住在丘陵下部的丘民越来越多,这种洪水危害人类的事情也便会越来越严重,终于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首领尧就对洪水危害人们的事曾经大声疾呼:“汤汤洪水方割,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尚书 ·尧典》)多么大的洪水啊!那么大的洪水向着丘陵扑过来,住在丘陵下部的那些人们可真让人担心啊!首领禹在回顾自己治水的经过时,也说过类似的话:“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尚书·皋陶谟》)在这里,我们应该特殊地注意“下民”这个词语的运用。这里的“下民”不是一般地指所有的丘民,而是特指居住在丘陵的下部、接近平川地区、受到洪水危害的那一部分丘民的。这些居住在丘陵下部的丘民,深受洪水的危害,许多人还被洪水夺去了生命。但他们在丘陵的下部居住,却有了一个重大的发现,那就是,平川地区的土壤是肥沃的,水利条件是便利的,在那里进行农业种植,发展农业生产,效率是要大大地高于贫瘠的丘陵上的。他们的这一发现,又大大地激起了人们对平川地区生活的向往,于是开发平川地区,建设新的美好的家园便成为那时侯人们的一个越来越强烈的呼声。同时,经过原始社会后期的发展,人们掌握的生产能力,也发展到了能够对平川地区的水患进行治理的程度。特别是这些居住在丘陵下部的“下民”,他们在和洪水的斗争中,应该是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的。这样,条件具备了,愿望产生了,于是就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在父系氏族的那个时期,丘民们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对平川地区的水土治理工作。从流传下来的纪录看,这种水土治理工作是从和黄帝同时的共工氏时代就开始了。


作者:2201696768@qq.com (2014/2/11 11:22:01)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5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霍氏论坛  执行时间:132.8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霍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