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氏家谱源流】婺源洪氏考源

    中华洪氏网 2015年1月10日 洪群雄


婺源洪氏考源

洪群雄

       婺源地处皖赣浙三省交界处,有吴头楚尾之称,其建县历史有1200多年,历史上没有发生过严重的旱、涝、虫、震等自然灾害。本县地域在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属江南东道歙州休宁县地(部分属江南西道饶州乐平县地置),隶江南东道歙州(今歙县)。历唐宋元明清皆属歙州、徽州、徽州路、徽州府,民国元年废府留县直属安徽省,民国23年(1934年)改隶江西省,36年(1947年)复隶安徽,38年(1949年5月)又划至江西,现属江西省上饶市管辖。历史上,它既是古徽州府六县之一,也是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和“最后的香格里拉”。这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它既是朱熹故里,也是中国铁路始祖詹天佑和现代武侠小说家香港金庸的故乡,更是伟人扬州的江泽民、绩溪的胡锦涛的祖籍所在。殊不知,胡适、汪精卫、秦桧祖籍也都在婺源。

       婺源现有人口34万多,姓氏有50多个,其中大都分皆因先祖为避战乱或避祸端或迷恋风水隐居迁徙到婺源定居。洪姓虽属婺源姓氏中的大姓,系望族,但婺源毕竟是弹丸之地,过去交通不便,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资料有限,大部分洪氏成员或仕或商或投奔亲友到外地发展,世居在婺源的并不多,人口仅2万余人。共洪人口集中或有代表性的村落目前有大鄣山乡的车田(古称黄荆墩或轮溪)、云塘、洪岭下、古坦、岭下、张溪、九阄,清华镇的清华洪村、小源口、上堡、戴村洪家、项村、方村、里村、陂坑,赋春镇的戴坞洪源、洪家,珍珠山乡的洪冲坦,中云镇的霞港,思口镇的河山坦、江湾镇的岭背等;弘洪居住的村落则有段莘乡的官坑(古称官源),溪头乡的城口洪、青石、山背、九土太、东溪里庄、方思庄,江湾洪村(鸿川)、茅坦、深渡、江庄、龙宅、晓起、大碣,秋口镇的秋口村、沙城洪、水沫洪、港头,思口镇的洪家,浙源乡的洪家等,洪姓居住的村落共计有有50多个,人口以共洪居多。

       婺源的洪氏始从唐迁入,按姓源分为二支:

      (一)敦煌共洪氏。宋绍兴十七年丁卯(1147年)丞相文惠公洪适序《洪氏宗谱》曰:“洪氏之先,盖共工氏之后也。考于传记,虽不详其得姓之始,窃忆古者赐姓,或以功,或以官,族字谥洪之文,从水从共,而共氏尝以水德霸九州,其因此得姓焉。”明恩选进士文林郎江西赣州府宁都县知县一源撰《姓源考异》载:“吾洪受姓出自共工氏,历羲农以迄三代并居共城,逮汉武徙豪杰巨族,以实边而共氏乃家墩煌矣。汉季避仇易姓,以先世有水德因加水左方而共氏始姓为洪矣。”张九龄姓原及林宝姓纂诸书,谓:洪氏祖共工而家敦煌者此也。厥后转徙青齐,分布淮泗浙历舒宣,其从舒而之歙者,则自唐学士孝昌之孙苪公,始苪受学陆参参刺歙,苪从之,游因于歙之附郭寓焉,其从歙而迁婺者,则自唐长史延寿公,始长史奉其父秘书郎师敏公夫妇,葬于婺,遂于婺之黄荆墩家焉。至监公玉避黄巢之乱乃留其孙献彖居守祖茔,又徙于乐平之丰化桥。淳熙元年文敏公洪迈也撰曰,“吾族之先,家于泗洲之盱眙,后徙歙之婺源黄荆墩,监公曰玉者,始迁乐平丰化桥。”也就是说,敦煌郡洪氏,上古时期系 “共工”氏之后,由“共工”氏而“共”氏,再由“共”氏而 “洪”氏。敦煌,自然成了该支洪氏的郡望地,洪氏由歙居婺者,当以长史延寿公为始。

        从上述可知,敦煌共洪氏自唐从歙迁入婺源。《敦煌郡洪氏通宗谱·共洪源流》亦记载:东汉时,有名共勋者,年少忠勇。出仕任江汉长史时,以平黄巾功封武阳侯。生子普,世居敦煌。汉末,共普因避宦官之祸,从父偕隐,以上世水德,加水于共为洪,谓洪普,徙居青州(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始祖四世子孙迁辽阳(东北辽宁)、彭城(今江苏徐州),六世迁盱眙(江苏淮阴一带)、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七世迁宣城,八世又迁下邳。至二十五世苪公 ,生于唐至德丁西(公元757年)。清赐进士第翰林院侍读学士兼礼部尚书太子太傅提督江西全省学政钱塘江赵大鲸在为婺源老谱所作的序中也说:“世产哲人,唐学士孝昌公之孙苪,自盱眙游学新安,遂家于歙(《唐谱》载苪公墓在黄石潭西山下)。越二世,唐长史延寿公,卜葬乃父护国太师师敏公,于婺源银峰上市,旋葬母夫人于婺北清华。欲近祭扫,乃卜密尔之黄荆墩。”共洪自此迁居婺源,后元中公从乐返迁婺源将黄荆墩改称轮溪(现名车田,旧属浙源乡,现属大鄣山乡)。黄荆墩,自然成了历史上共洪迁徙的重要一站。婺源轮溪辑修的《敦煌郡洪氏通宗谱》世系全图中为此将苪公列为洪氏第一世祖,至二世祖师敏公生子延寿列为第三世祖。

       对婺源共洪氏始祖洪延寿,《敦煌郡大通宗世系全图》介绍:“延寿,迁婺源黄荆墩,即今浙源乡轮溪也。官至长史,唐贞元壬午九月初六寅生,殁葬于三十七都福亭仙桥今并附四十三都,更名潘英坞西瓜形。”

       除一世祖洪苪因家歙之黄墩(今安徽省歙县域内),唐谱载墓在黄石潭西山下(今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内)外,共洪前世祖大都葬在婺源,如二世祖洪师敏卜葬婺之游汀乡银峰上市(今婺源中云镇龙山),三世洪延寿葬婺之三十七都福亭仙桥(在现婺源县赋春镇洪家村委会域内),四世洪汉宗葬婺之三十八都怀金乡漏溪(在婺源赋春镇域内),五世洪古雅葬婺之金竹园(亦在婺源赋春镇域内),等等。

洪延寿之裔孙除在婺源繁衍外,转徙外地居住甚多。如四世汉超居黄石,五世古愚子孙居歙(今歙休诸派多出其后),六世金迁浙江遂安,玉迁乐平(长子华居湖围,中子蔚居岩前,季子茂居洪源是为三大派),其后由婺源直接迁出或由洪延寿裔孙各派迁出者不计其数,它们先后或迁浙江遂安(今淳安)、严州府,或迁池州,或迁泾县,或迁泉州晋江,或迁潮州海阳,或迁嘉应州石坑堡,或迁花县,等等。宋乾道四年(1168年),十五世孙洪遵曾说:“今严、婺、福、宣(安徽境内)、徽、池(安徽境内)、饶、抚、温处诸郡,皆有洪氏。”明景泰四年(1453年),湖广按察前翰林五经博士沈庆也说:“洪氏支分派别,散居杭、睦、宣、歙以及饶、抚、池、明、台”,可见共洪裔孙分布之广。

      (二)毗陵弘洪氏。对此支洪氏,文安公洪遵乾道四年戊子为洪氏作序说到:“自唐避孝敬讳,改弘为洪者,高宗时监察御史察,察生侍御史子舆,子舆生黜陟使经伦,后稍复其故国,初避宣祖皇帝讳,又改焉,丹阳(属江苏,西邻常州)豫章(今江西南昌)之洪其胄也。”民国《飞山洪氏宗谱》说:“溯吾洪氏,实出夏禹之后,世居敦煌。春秋之世,演公事卫以忠尽著,始姓弘氏,徙迁毗陵(今江苏常州一带)。下逮察公事唐为监察御史,避帝讳改氏曰洪。”对此派最早改姓的洪察其人,《元和姓篡》中亦有记载:“毗陵监察御史洪察,常州人,本姓弘也,避孝敬讳改姓洪氏。生子舆,起居舍人;舆生经纶,谏议大夫。后世居丹阳,为望族。”从上述的记载可知,该支洪氏系弘演之后,因避讳由“弘(又称“宏”)氏改为“洪”氏。

       关于宏改洪和弘改洪,一般的说法是,唐朝豫章宏姓,为避讳唐太子宏而改为洪姓,宋朝宋太祖的祖父叫赵弘,江西、江苏的弘姓、刘姓人因避讳改为洪姓。

        那么,毗陵郡洪氏是何时迁入婺源的呢?明弘治《徽州府志·寓贤》记载:“洪经伦,本淮阳人。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擢进士,官谏议大夫。建中元年(公元780年)二月为河北黜陟使。强藩田悦,招致贤才,外视恭顺,内济其奸;经伦至,闻田悦养士七万,下符罢其四万。议罢方镇兵朝廷恐召乱,左迁他为宣歙观察史。时国家多难,赋敛繁重,经伦对之以镇静。稍暇,与士人讲论,为歙宣文化首倡。虽老年,犹与林塘观察使范传正论止善之义。初寓休宁之黄石,复与子洪全游婺源官源(今段莘乡官坑村)居之”,仙逝后亦在此安葬。为此,洪经伦被徽州的毗陵郡洪氏后人尊为新安洪氏始祖。

对洪经伦其人,《官源洪氏总谱》婺源官源世系图载:“大唐有讳经伦者,乃御史察公之孙,著作郎子舆公之子,于天宝十六年擢进,士第官谏议大夫。德宗朝拜,河北黜陟使承志,罢方镇田悦兵税,左迁宣歙观察史,是为徽之寓贤,按志可知也。其子若孙回居婺源之官源,嗣裔浩大”。因歙之洪氏甚多,洪浩父子系洪氏的杰出代表,其谱特别强调,“徽之六邑,饶之三洪,皆本于此,”后谱载之“洪组迁浮梁、洪望迁鄱阳,洪贞迁歙东园。四世佃迁洪源乐平风化桥,”并注明“皓公出此祖支下”相呼应。鉴于旧谱始从弘演有记载,该谱遂将洪经伦(又称观察公)列为第一世祖,其三子旦、迁、全为二世祖。谱载:洪旦居淮阳下邳,洪全值唐衰中原溃乱,承父之志定家官源,与父经伦定居三世洪三携妻子迁官源,与叔洪全共居。四世迁如前述,五世洪再文迁光州固始。至八世洪镌迁淳安黄莲土太、洪钧迁淳安鸭村、洪钱迁秀州花桥、洪钦迁绩溪横土太、洪钹迁休宁黄石、洪钅咸迁于潜天目山。弘洪家族不断扩大。 

       婺源洪氏裔孙枝繁叶茂,人才辈出。共洪氏裔孙洪皓(1088一1155)与其长子洪适(1117-1184)次子洪遵、幼子洪迈为洪氏历代之楷模,更有辗转至广东花县的洪秀全建号太平天国,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侍御洪觉山(婺源人,弘洪氏)发展出以生意为心学归宿的生机(几)之学,在明代心学中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关于共洪和弘洪的渊源关系,宋乾道戊子(1168年)学士文安公洪遵、淳安县甲辰(1244年)进士洪震老在作《洪氏宗谱》序时,曾明确指出:丹阳之洪,弘演其胄也,非共工之后矣。但光绪《梅溪洪氏支谱》记载 “弘”氏也是源自共工氏。该谱记载“共工氏有一支食采于弘(古函谷关一带),子孙遂以弘为姓。周幽王时(公元前781-771年),有弘献为诸侯,世居弘农(今河南灵宝北)。周幽王为讨妃子褒姒欢心,烽火戏诸侯,数次后诸侯不复至,独弘献到且犯颜直谏,幽王重之。以烽有敦煌之义,遂封弘献为敦煌公。……传至其孙演,仕卫为大夫,徙居毗陵。”按此记载,弘氏也出自远祖时的共工氏。

       既是共洪和弘洪均出自共工氏,为何不能撰修洪氏统谱呢?前明有觉山洪侍御,系经伦公之后,以为婺源官源是洪氏祖先始迁地,著《洪氏通表》,欲合两洪为一族议修统谱,时轮溪大夫率阳公以为不可,觉山遂合他族诸洪作统谱,将其尽收为经伦公后裔,并复作《姓源辨疑》,此举遭到了婺鄱乐浮庐杭等地共洪的反对。清进士文林郎江西赣州府宁都县知县一源在著《姓源考异》中反映了当时的一些情况:“共宏漫无别白似失受姓之源矣,大夫以为不可,于是侍御乃合他族流统谱之,复著《姓原辨疑》,称参刺歙卒于道,谓苪无至歙之,由称孝昌世居舒城,谓徽无孝昌之后,因以长史为经伦,五世孙而婺乐诸洪尽指为经纶后矣,又以经伦之八孙分迁别派,而徽郡诸洪,尽收为经纶后矣,又谓文惠三公当的,然以为出自共工,斥震老遂仁之说,为无掳面欲徽饶诸洪当以官源为宗矣。”一源经考证后认为“双考经伦之官歙也,在德宗贞元间延寿之迁婺也,在宣宗大中初相去仅五十余年耳,岂五十余年之近而继承已历五世乎?世代既然非邈远,迁徙又属同郡,果祖孙一脉,又何至判隔竟燕越也。”淳安县震老在《洪氏源流》亦认为,“汉末黄巾贼起,东土骚动,自青州分其族,一徙徐州之彭城,一徙扬州寿春州,今寿为袁术部将,术败死徙术妻子渡江依孙策于宣城。有曰矩者,仕吴为庐江太守。又有曰明曰时者而居歙,至五代时居歙者,又分迁临川州分抚,今宣、歙、抚,诸洪皆其派也。迁彭城曰平者再徙下邳州,今有曰元之者,平曹盱眙令,因家于盱眙,唐初自盱眙迁歙之黄荆墩,唐宋迁饶州之乐平居七世,再迁鄱阳,乐平洪皆其派也。其居下邳,曰雅者,因晋永嘉之乱,乃举家族迁丹阳之京口镇江府,至东晋元兴间,一徙四明之临海州今台,一徙新安之遂安州今岩,徙临海者,唐末复徙天目,今台、杭诸洪皆其派也。迁新安者,分徙诸县。今建德、淳安、遂安、寿春洪,皆共其派也。西汉居敦煌不迁者,以唐使高丽,因家人仕城,至元初有官,辽东名信封齐公遂遂居于辽阳。”

       根据历史上洪氏迁徙之轨迹,文林郎原任镇远府镇远县恩在《荣臣公序》中曰:“新安之有洪也,自苪公迁歙始;婺源之有洪也,自长史延寿公由歙迁黄荆墩始;鄱乐之有洪也,自监公由黄荆墩而迁岩前。始由黄荆墩之重迁也,则自宋进士元中公始。”清赐进士钱塘江赵大鲸在为婺源老谱所作的序中称:“若浙闽,若荆楚,若琴川,若姑苏,皖城,若池阳、抚州,未易更数。夫徽之有洪,自苪公迁歙始;婺之有洪,自长史延寿公迁黄荆墩始;饶邑之有洪,自雅公父子迁乐平之岩前始。”

        除共洪失联的歙州大部和一些地方响应洪侍御外,有些地方莫衷一是,或延寿或经伦同谱,或共洪与弘洪同源,舍而附之,存而合之皆有之,似驴似马,未有详谱者不知其然。

       观其两洪总谱,婺源共洪与弘洪后裔迁徙一处重叠不少,既有自然重叠,亦有谬误,笔者以为当以历代官方记载的史料和族群持有的明初及以前较为完整的谱谍综合考证较为客观。

       无论孰兄孰弟,“洪氏一家亲”的理念已深得人心,愿各家各派抛开世俗的观点,在洪氏大家庭这棵参天大树的庇荫下,在姓氏林园的肥沃土壤中生长得更加枝繁叶茂!更加生机勃勃!

 


分享按钮>>【廖氏网新闻】歌唱家廖昌永广东中山传经送宝
>>【师氏网新闻】“文化名村”子洲县马岔乡师家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