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姓史话之一、羊姓根源

    中华羊氏网 2010年4月6日 羊氏史话


“粤稽吾(羊)族, 肇开于姬姓, 受氏于羊舌, 发祥于山西, 盛衍于东鲁。 ”(清·羊国材[四川三台]《羊氏族谱序》)羊姓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古老姓氏。根据传统的说法,羊姓最早出自中华人文始祖之一的黄帝系统,是黄帝裔孙后稷的后代。羊氏族人自西周之时“桐圭胙土”,“受氏分姓”,在此后三千年的漫漫历史长河之中,其家族伴随着时代巨变、沧桑更迭,时起时伏,或枯或荣,但终如“三羊开泰”,蕃息传宗,生生不止。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袁义达先生曾根据各个时期的人口数据,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对羊姓人口与分布进行过统计。研究表明:在各种宋代史书中出现的两万三千个人物中,羊姓仅二人,均出自浙江省,约占宋朝全国人口的0.0034%,预计人口在2600人。明朝十一万个人的数据中,羊姓占全国人口的0.023%,大约有21400人,主要集中在广东(51%)、江苏(28%)、浙江(11%)、江西落千丈(8%)、河南(2%)等省份。当今羊姓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全国人口0.5‰。随机抽样资料(57万余人)进行统计,可知羊姓占全国总人口0.0072/%,大约有84000人。主要集中在四川(79%)、安徽(10%)、江苏(5%)、甘肃(3%)、湖南(3%)等地。另外,在台港及海外地区也有羊姓繁衍。羊姓一族,称得上是根深叶茂,本固枝荣。
“山水有复迁,高风曷穷已”——正如昔人在这首咏怀羊姓肇兴之地(山东新泰羊流镇)的诗句所感,羊姓一族,在风云变幻的华夏历史上,曾盛极一时,其流风余韵,亦历久不衰。展读羊姓的千秋史卷,您会从中遥见汉魏名贤的伟业丰功、南北英彦的文韬武略,领略到唐宋辞家的华章绮藻、明清闻人的峻节懿行。而羊氏族人清白自守、遗经薪传的家学门风,忠贞报国、坚韧不拔的家族传统,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长予后世以无穷启迪。

 

(1)追根溯源 轩皇苗裔

近代著名诗人康有为在长诗《爱国歌》中写道:“我同胞兮祖轩辕,世本族谱百世传,皆诸侯大夫遗子孙,金枝玉叶布中原,于今兄弟五万万同一源。”正所谓草木祖根,江海祖源,山祖昆仑,人祖轩皇。根据羊姓后人的自叙,羊族正是中华人文初祖黄帝轩辕氏的苗裔,《羊氏魁公六修宗谱》卷首《本姓源流》记称:“余羊氏系出姬姓,开自黄帝。”可知羊姓的远根在于桥山之巅,羊氏的远源在乎姬水之畔。
黄帝是传说中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伟大的部族首领。《史记·五帝本纪》记称:黄帝“姓公孙,名曰轩辕。”相传他即帝位之后,率领部属建宫室,造舟车,创文字,辨天文,置历法,正音律,其妻嫘祖也教民养蚕、制衣裳等,为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被尊为华夏文明的拓荒者。
传说黄帝卒后,葬于桥山。在今陕西黄陵县北桥山之上,还有黄帝的陵墓。墓前黄帝庙的大殿上题额“人文初祖”四字。巍巍巨匾,向人们昭示着人类文明由此开端。
——根据上古史家的最新研究,历史上黄帝部族的发祥地之一,乃在山东泰山南麓的龟山一带。据考黄帝之号“轩辕”即“天鼋”的音转,而“天鼋”顾名思义,当是以龟为图腾的氏族。古人认为“龟甚神灵,降于上天,陷于深渊”,“知人生,知人死”,“是天下之宝也”。考古发现表明,上古崇龟风俗乃源起于东方,且多集中在泰山南侧、汶泗流域,最早可追溯到大汶口文化早期,甚至更早。如在大汶口文化遗址中,有座墓葬曾出土龟甲,这说明当时在泰山之南有一支崇龟部落存在。而黄帝之“黄”,在金文中正为人垂龟甲之象;“黄帝”也就是龟族之为帝者之意。所以大汶口文化中的崇龟部落被认为即是“天鼋氏”,而附近的龟山也被推定为黄帝部族的一个地理标志(参证温玉春《黄帝氏族起于山东考》,载《山东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龟山落处于泰山以南、汶水流域的平阳大地之上(今山东新泰市西南),山形酷似巨龟,《诗经·鲁颂》中的“奄有龟蒙”之“龟”,即指此山。山北土地丰沃,古时称之为“龟阴田”。这方轩辕部族发祥肇始的圣地,日后又成为其苗裔羊姓繁衍勃兴的沃土。
黄帝传子25人,分衍出姬、酉等12姓。其姬姓一系传人有玄嚣、蟜极、帝喾、后稷。此即羊谱《本姓源流》所言:羊氏“开自黄帝,帝四传而生稷。”这位稷,便是《史记·周本纪》中所称的周朝始祖。
后稷原名弃,因培植了稷,而被世人尊称为后稷。他是帝喾的元子,其母姜源,为炎帝后裔有邰氏之女。稷幼年时喜欢试植豆麻,长大后擅长农业,人们纷纷向他学习。帝尧便任命他为农师,管理农业生产。据说他“使教民山居,随地造区,妍营树之术,三年余,行人无饥乏之色”(《吴越春秋》卷一)。稷先后辅佐尧、舜二王,“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人民育”(《孟子·滕文公下》),“有大功于天下”。以功受封于邰(今陕西武功西南)。稷的后裔周人在《生民》一诗中称颂他:“载生载育,时维后稷。”后稷被后世尊为农神,以纪念他在农业种植上的巨大贡献。
由于后稷的辛苦经营,其部族逐渐成为著名的农业氏族。稷之后人公刘率部族由鄙远的邰地迁居于邠地(今陕西旬邑西南),开垦荒地,营造宫室,部族得到进一步壮大。到了第二十五代古公亶父,又举族迁居到岐山之南的周原地区(今陕西岐山县),在这里规划田地,营屋造邑,设置官吏,奠定了国家的雏形。因姬姓部族居于周原,故从此称为周人,所立之国称周国,古公亶父亦被尊为周太王。——八百年周朝王业,由此奠基(参何光岳《周源流史》一至三章)。这也正是羊氏“姓始周君”(《羊祉墓志》云:“始姓氏周君”)的历史远源。

 

(2)周武开国 晋侯肇基

周人的历史自太王之后,又推进百年,到了太王之孙周文王,族势更加壮大。文王名姬昌,商纣王时受封为“西伯”,即西方诸侯之长。姬昌即位后,礼贤下士,励精图治,深得民心,天下诸侯望风归附。所谓“三分天下(周)有其二”的局面逐渐形成。
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名姬发。即位后继承文王事业,用姜太公、周公为大臣,广施德政,扩充实力。在武王锐意求治下,周族一派生机,兴旺发达。
当时商纣王荒淫残忍,民怨载道,诸侯纷纷叛离。周武王觉时机成熟,乃联合西、南方国,起兵伐纣。大军渡过盟津(今河南孟津西南),与诸侯相会;继之陈师于商郊牧野(今河南淇县南),作《牧誓》,号召决战。纣王发兵抵抗。两军战于牧野,商军竞相倒戈,全军溃散。纣王见大势已去,逃回都城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各路诸侯拥戴武王姬发为天子,国号为周。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当武王伐纣之时,曾发生一件奇异之事:征伐大军刚刚渡河完毕,只见一团大火从天而降,坠至武王宝帐之顶时,化作一只乌鸦,颜色火红,发出“魄魄”叫声,飞鸣而去。当时都以为这是上天昭示武王伐纣必胜之征兆。“赤乌流庆”遂成为周族后人羊氏时时追怀的家门盛事。
武王灭商之后,为了控制被其征服的广阔区域,大力推行“封邦建国,屏藩王室”的分封制度。武王、成王及其继位诸君,先后分封70余国。其中周成王之弟叔虞被封于唐(今山西翼城西)。羊氏谱《本姓源流》记称:“稷十六传而生武王发,发生叔虞,虞封于唐,是为唐侯。”这唐国,便是周代名邦晋国的前身。
关于叔虞封唐,还有一段掌文膺命、剪桐封地的掌故:
叔虞字子于,是周武王的庶子,成王的同母弟。传说其母邑姜与武王欢会时,梦到天神宣谕武王:“我将赐汝一个贵子,他名字叫虞,将来要把唐国分封给他,那里是参宿的分野,就让他在那里蕃育自己的子孙。”后来邑姜果然生下一个男孩,他手掌中的纹理宛如一个“虞”字,于是便取名虞。由于他是周武王第三个儿子,又称作叔虞。
又传说叔虞少时,曾与哥哥周成王一同在花园嬉戏,成王一时高兴,便把一片桐叶剪成圭(一种封侯用的礼器)的形状交给叔虞,说:“就用这个来分封你。”跟随一旁的史官史佚立即把此事记录下来,接着请求择日以封叔虞。成王说:“我只不过与叔虞开个玩笑,你怎么能当真呢?”史佚回答:“天子无戏言,所说的言词都应记录下来,既然已许封叔虞,就应该举行典礼,送他就国。”成王听了,允准了史佚的请求,于是便命太卜(宫廷占卜官员)选择吉日举行盛典,封叔虞为唐侯。
据后世史家研究,桐叶封弟仅是一个传说,与史实并不相符。叔虞封唐时并非髫龄,而是其壮年之事。叔虞早岁便追随其兄“射兕于徒林”,在克商与征伐百蛮之役中屡立功勋,由于当时山西一带政局动荡,争战连年,为了巩固周室、藩屏王畿,于是封虞于唐,以镇其土。这乃是“剪桐”故事的历史真相。
姬叔虞受封于唐,开创了晋国的巍巍大业。羊谱述云:“唐侯(虞)传位子燮,燮因南有晋水,改国号为晋。”晋这一周代大国由此崛起。
——公元1993年夏,在山东新泰市羊流镇之羊氏墓群出土了隋代《羊烈墓志》,志石在铭词中追述其先世时写道:“苍帝降精,赤乌流庆;圭桐胙土,掌文膺命。”这十六字铭词,正是对羊姓先代这段兴起往史的深情回顾。

 

(3)羊舌受封 羊姓由起

上引《羊烈墓志》在“掌文膺命”后继之写道:“佐霸兴功,受氏分姓;世笃繁祉,后昆无竞。”此节铭词,追怀的则是羊氏在晋时封邑羊舌、受姓羊氏这一段沧桑史迹。
晋侯立国后,十四传而至晋武公。武公有一庶子,名曰伯侨。公子伯侨之孙名突,被晋侯封于羊舌(邑名),遂以羊舌为氏,世人称其为羊舌大夫。后来的羊姓,便由这羊舌之地而来。
——羊舌之地,在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的范村之东。这个奇特邑名,据说源于一个有关羊舌的故事:晋国有一个名叫李果的人,他的邻居偷窃了一头羊,把羊头送给李果享用,李果不愿接受,又不便当面拒绝,于是就将羊头埋到院中。后来偷羊事发,官吏向李果追查,李果便将羊头掘出,以示差役。这时羊头上肉已尽腐,惟有羊舌尚存。时人无不敬佩李果的清白与厚道,便将其家称之为羊舌之家。羊舌邑便由此而来。(“羊舌”故事,史籍传述不一:或谓系季[一作李]果之事,或谓系羊舌大夫突之事,或谓系羊舌叔向母之事。《太平御览》卷四二六引《羊祜别传》:“昔有攘羊遗叔向母,母埋之,后事发,检羊,肉尽,惟舌存,遂以羊舌为氏族。祜其后也。”又《通志·氏族略》云:“或言羊舌氏,姓季[一作李]名果,有人盗杀羊而遗其头,不敢不受,受而埋之。后盗事发,词连季氏,乃掘而示之以明己不食,惟舌存而得免。”按羊舌为公族,不可能受窃贼之羊头,故用后说。)
第一代羊舌大夫突出任晋献公的军尉,曾追随太子申生征伐东山皋落氏;其子名羊舌职(也作羊殖),为第二代羊舌大夫,历仕晋景公与晋悼公,曾任中军尉之职,二人都是晋国的知名人物。
羊舌职生有四子,长子羊舌赤,字伯华,食采于铜鞮(今山西沁县南五十里古城村),故又称铜鞮伯华;次子羊舌肸,字叔向,封邑于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十三公里古县村),故又称杨肸;三子叔鱼(又作鲋),食邑于乐(今地不详),世称乐王鲋;四子名叔虎。《左传·昭公五年》称:“羊舌四族,皆强家也。”杜预注称:“四族:铜鞮伯华、叔向、叔鱼、叔虎兄弟四人。”其中的羊舌叔向,是广受世人尊仰的一代贤臣。
羊舌叔向少习《春秋》,以才学知名于晋国。晋悼公召其傅太子彪。后太子嗣位(晋平公),任叔向为太傅,位至上大夫,地位仅次于晋六卿,羊舌一族的势力由此渐盛。后晋国内乱,栾、范相残,羊舌叔虎作为栾氏的党羽被杀,羊舌叔向、羊舌赤兄弟都被牵连入狱,只有羊舌叔鲋因党于范氏而免祸。幸有大臣祁奚冒死相救,叔向兄弟才得获释出狱。
羊舌叔向复出后再任太傅,又开始活跃于晋国政治舞台。晋平公十二年(前546),他以副使的身份,随同执政的赵武参加了在宋举行的晋楚十四国弭兵大会,并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世山东新泰出土的《羊祉墓志》和《羊烈墓志》文中都曾写到叔向这一彪炳勋绩:“叠叠公族,茂叶(于)晋;大夫(指叔向)出疆,载扬君信”(《祉志》);“大夫匡霸”(《烈志》)。
羊舌叔向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对当时列国诸侯的变化趋势有着清醒的认识。当齐相国晏婴出使晋国,同叔向论及齐国公室衰落的情形,叔向深有同感:“确实是这样啊。即使我们晋国公室,也已到了季世(末世),战马不驾战车,卿不率领军队,公室的战车没有御者,步兵的行列没有官长。百姓困疫,而宫室更加奢侈;饿殍相望,而宠姬的财富却多得车载斗量。百姓听到国君的诏令,避之不迭,犹如遇到仇敌。栾、卻、晋、原、狐、续、庆、伯这八家公族,已经沦为低贱吏役。政事在于私家,百姓无所依靠。而国君犹不悔悟,只知道以享乐来销去忧患。公室的卑微,还能再等几天?”当晏婴询问他准备如何处置此局时,叔向长叹道:“晋国的公室快完结了。肸听说:公室即将衰败,则其宗族枝叶先尽凋落,公室就跟着凋零了。肸的一宗十一族,只有羊舌氏还在。肸又没有好儿子,公室又没有法度,得到善终就是侥幸,难道还会受到祭祀吗?”(事见《左传·昭公三年》)这便是史书中著名的“叔向论季世”。羊舌叔向虽无法挽救没落公族的灭亡趋势,但他忠于晋室,刚正不阿,力保平公,以至鞠躬尽瘁,赢得时人的无比敬仰。孔子在评论叔向时,对之极力称赞,云:“叔向,古之遗直也。”(《左传·昭公十四年》)。羊舌后人更是盛誉其先祖:“叔向为时名卿, 立心公直, 持身正大, 动必由则, 言必中理, 自是圣贤一类人物。”(四川三台《羊氏族谱》卷三《簪缨录》)
羊舌四兄弟之中,晋平公初年叔虎因党附栾氏被诛,余下的羊舌伯华、羊舌叔向、羊舌叔鱼鼎盛于平公一朝。尔后伯华、叔鱼相继失势,到了晋顷公时期,惟有叔向一门独存。叔向生子伯石,因袭封于杨邑,又称杨食我。
羊舌公族至晋顷公时日益衰落,而属异姓的六卿却渐次壮大。晋顷公十二年(前514),六卿讨灭公族祁氏,杨食我也被认定为祁氏的同党而遭捕杀,羊舌一族遂告灭亡。执握晋政的魏献子把羊舌氏的采邑分为铜鞮(今山西沁县南五十里古城村)、平阳(今山西临汾县西金殿村)、杨氏(今洪洞县东南十八里)三县,分封给六卿的庶子庶孙及所属之大夫(参李孟存、李尚师《晋国史》第一章《西周时期的晋国》)。
羊舌公族被灭后,其族众为避政治迫害,四处流散,其中一支单姓为羊氏。《通志·氏族略三》记云:“羊氏,即羊舌氏之后,春秋末单为羊氏。”又《姓解》卷二云:“羊氏,《左传》羊舌职大夫之后,子孙有单姓者。”浙江缙云《皿川羊氏宗谱序》(宋·蒋通撰)中亦有文追述这段姓氏源起:“羊氏独能推别世系,谱羊舌氏突为鼻祖,按《春秋左传》,羊乃以封邑为氏。唐叔之后,晋之公侯族为大夫,其宗十一,族惟羊舌氏存焉。今平阳、铜鞮乃其故里也。后单其姓。”
——盛极一时的晋国羊舌公族在历史舞台上消失了,但一个新起姓氏“羊”却正在中华大地上崛起。
羊舌氏的一件遗物有幸留存至今,这便是藏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文物室的“羊子戈”。这件青铜戈内长8.5厘米,正面铸有铭文“羊子止(之)造戈”五字。戈之造型厚重,今虽锈斑累累,但刃部依然锐利,不失当年兵器之雄风。据文物专家鉴定:此戈从造型看,属春秋时代车战时常用的长柲(bi)戈;从时代分析,戈铭之“羊子”,应是指晋公室羊舌一族。而此晋国铜戈在山东出现(羊子戈之著录最早见于清代山东潍县金石学家陈介祺之《簠斋藏古目》卷十一),很可能与羊舌后人“徙居泰山”有关。故此一柄金戈,实留记了羊姓族人历史变迁的沧桑陈迹。

 

(4)同姓异源 异姓同根

羊姓主流虽出自羊舌公族,但同时还有几条支派:
夏代羊氏:据清人张澍《姓氏寻源》卷十六考证:夏桀时有大臣名羊莘,“是夏世即有羊氏”。
商代羊氏:其族主要活动在今山东兖州一带。近年在兖州嵫山出土商代铜觯,内底有“羊父辛”三字铭文,又爵的把手内有一“羊”字,说明铜器为羊族遗物。商代羊族铜器在古代金石著述中已有载录,但出土地点均付阙如,这次在兖州嵫山出土的诸多羊族铜器,证明这一带正是这一商代大氏族的生活故地(据商顺华等《历史悠久的兖州》,载《人文与自然》2000年第3期)。
周代羊氏:羊姓中的一支出于周官“羊人”之后。羊对中国人而言,从太古时起,即是很重要的家畜。三千三百年前,曾在黄河三角洲繁荣一时的殷朝,在其使用的占骨上也刻着”用羊十牛二”的文字,这意思是指在占卜事情凶吉的祭典中,用十只羊与两只牛作为牲品。到了周代初期,畜牧业更加发达,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特别是用于作战的马和用于生活的羊,是畜牧业的两个支柱。因此,周王室专门有马官和羊官司掌其事。其中管羊的小吏称为“羊人”,羊人的后代便以官为姓。据《古今姓氏书辩证》卷七考证,春秋时羊斟即为羊人之后。羊斟仕宋国为军将,宋郑交兵,宋卿华元杀羊以享将士,独不予羊斟。羊斟大怒,遂于阵上倒戈奔郑。此为当时有名的事件。同时又有羊罗,出仕邾国。勇猛善战,曾参加攻打鄅国之役,一举破城,立有首功。今出土西周青铜器有“羊卣”及“羊口戈”,为周代羊族文物之遗存。
历史上还有一支羊氏,为姞氏所改。姞氏亦为黄帝之后, 后易姓为羊。另外宋代名族三槐堂王姓一支也曾改姓羊氏。据清人王先谦《平江王氏谱序》记载:北宋三槐王氏王旭之子王质,曾任荆湖北路转运使,居平江县(今湖南平江)南四十里王家坊,他的一支后裔因留居于此。王质的这一支子孙最初改王为羊,是为羊氏。至南宋绍兴年间,本支始祖王孟举始恢复王姓,但所居地仍称羊家坊旧名(参达良等撰《中华姓氏通书·王姓》)。
在数千年的民族大融合之中,羊姓也融入部分少数民族的血统。东汉时期,在零陵(今湖南永州)生活着一支少数民族,被称为“零陵蛮人”。其族中就有羊姓。汉和帝永元五年(公元93年)秋,千余蛮民在首领羊孙的率领下,揭竿而起,他们头著赤帻,焚烧官府。羊孙自称将军,威震一方。州郡官吏仓皇纠集部众,多方进剿,方将这场起事镇压。羊孙是最早见于史册的羊姓少数民族。
明代女真族也有以羊为氏者,据张鸿翔《明代各民族人士入仕中原考》载:明代有二羊哈,一为海西考郎兀卫女真人, 永乐四年内附, 授三万卫指挥佥事, 故后子莽汉嗣(《三万卫选簿》二十); 另一人亦为女真人,归化明朝后, 官至广宁卫都指挥佥事, 故后子羊守忠于正德二年八月袭封指挥使。
在今甘肃境内,也有一支羊姓族人, 据民俗学家考证, 其族可能系古代羌人的后裔。《说文解字·羊部》中云:“羌, 西戎, 羊种也。”指明羌人的祖先为古中原西部的羊种人, 也即以羊为图腾的民族。羌人从殷商时起, 便以牧羊为生, “羌”字即系由“羊人”两字合成, 乃是一养羊而获利的游牧民族, 故后裔有的便以羊为氏。甘肃羊姓出自临夏回族自治州(古称河州)的广河县, 后分迁于省内临洮、兰州、天水、民勤及陕西西安、汉中等地。据兰州市城关区71岁的羊德顺先生追述,兰州羊氏系清代同治年间, 为避“回乱”(指同治二年河州八坊回民反清起义), 由临夏县的太子寺(即今广河县)逃亡至兰州城关拱星墩一带。其命名行辈有“玉德泰子”等字。另外永登县中川镇芦井水村也有羊姓一族, 有可能与河州之羊同出一源。
在当今的各地少数民族之中,也有不少以羊为姓的族人。据《回族姓氏与源流》一书记载:回族中的羊姓,源于地名。为元代名臣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之孙伯颜察儿的后裔,因世居“宛平(今北京丰台区)之羊市,故改羊氏”(《回族人物志·明代》)。元朝被推翻后,其后裔为避战乱与政治迫害,迁居山东益都(今青州市)并改羊为杨姓。(一说改姓羊氏乃迁来山东之后,山东青州《杨氏世谱》云:明太祖攻克元大都后,下令“都人”[元仕宦后裔]一律南迁,其中有回族杨氏一家居于大都羊市角头,亦遵照律令迁往山东。谱中云:“大明洪武元年[1368]兵取大都,大将军徐达令都人南迁,六世祖遂携莫苏及二女奔青州。……以尝居羊市,易姓为羊。”)以羊为氏的回族还有西域回回虎林比失一支,虎林比失于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入附,授官德州卫百户。其子姓羊名羔儿,羔儿之后改羊为杨,“遂成德州回回望族”(《回回历史与伊斯兰文化》)。
又据邓廷良《白马人的姓氏》一文中介绍:生活在青海地区的白马人额珠家,其汉姓中有羊氏(原文载《民族文化》1984年第6期)。除了上述之外,今天的白族、彝族、傣族、黎族、东乡族、僳僳族中都有羊姓。其中白族羊姓主要聚居于云南剑川县一带,著名人物有当代舞蹈家羊雪芳等。羊姓虽在各族所占比例不多,但却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有着广泛的分布。
上述几支羊姓,与羊舌之裔实属同姓异源。另一方面,羊舌族中,由于采邑、封号、名号居地等原因,族人中除有“单其姓为羊”外,还分衍出其他一些支裔姓氏。这些姓氏与羊姓实为异姓同根。据何光岳先生《周源流史》所考,属羊舌支裔的姓氏主要有如下几家:
杨 氏:杨姓中一支系出于羊舌叔向之子杨食我。秦嘉谟《世本辑补》云:“杨氏,有杨石,叔向子食我也,食采于杨,曰杨氏。”注:“平阳杨氏县,今平阳府洪洞县南两里有古杨城,即此。”又《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云:“杨氏出自姬姓,……一云晋武公子伯侨生文,文生突,羊舌大夫也。又云晋之公族食采于羊舌,凡三县:一曰铜鞮,二曰杨氏,三曰平阳。突生职,职五子:赤、肸、鲋、虎、季夙。赤字伯华,为铜鞮大夫,生子容。肸字叔向,亦字叔誉。鲋字叔鱼。虎字叔罴。号羊舌四族。叔向,晋太傅,食采杨氏,其地平阳杨氏县是也。叔向生伯石,字食我,以邑为氏,号曰杨石。”故古代羊、杨两族多自认为同宗,如晋女道萼绿华(俗姓杨)赠羊权诗中自云:“我与夫子族,源胄同渊池;宏宗分上业,于今各异枝。”《比丘尼传》中亦记载女巫杨氏与竺道馨(俗姓羊)攀认同姓。近代以后,留居泰山故里的羊姓后人由于族势单弱,大多改姓为杨氏。故清人蒋大庆《羊公祠》诗有“故里今仍在,子孙谁姓羊”之咏。
扬氏:扬氏亦系出杨食我之后。《姓氏寻源·扬氏》引《汉名臣奏》云:“晋大夫食采于扬,为扬氏。食我有罪,而扬氏灭。”
扬于氏:《姓氏寻源》引《路史》云:“晋后以采邑为氏者,有扬于氏。”
扬干氏:《姓觽 》引《姓苑》云:晋卿采邑,因氏。
杨孙氏:《姓氏寻源》引《英贤传》云:“杨,晋邑也,其先有食于杨者,犹臧孙。”
杨食氏:《姓氏寻源》引《路史》云:“杨食氏,晋后。澍按:叔向子伯石字食石,又曰杨石氏。”
铜鞮氏:此姓出羊舌伯华之后。《姓觿》引《世本》云:“晋大夫羊舌赤食邑,因氏。孔子友铜鞮伯华。”此外还有单姓铜者。
同蹄氏:此姓出羊舌伯华之后。羊舌氏灭后, 铜鞮大夫伯华之后逃入羌中,成为羌族同蹄氏。
鞮 氏:《元和姓纂》上平声十二“齐”条下云:“鞮,晋铜鞮伯华之后,氏焉。”
辶 氏:《通志·氏族略三》云:“辶氏,今同州澄城多此姓,本铜 氏,避事改焉。”
隄氏、堤氏:《路史》以隄出于铜鞮氏。堤同隄同。
叔鱼氏:此姓系出羊舌鲋之后。《元和姓纂》入声一“屋”条下云:“叔鱼,晋大夫羊舌鲋,字叔鱼,因氏焉。”
叔夙氏:《元和姓纂》入声一“屋”条下引《世本》云:“羊舌职生叔夙,为叔夙氏。”
鲋 氏:为晋大夫羊舌鲋之后,以名为氏。
舌 氏:此姓可能为羊舌后人所改。
蹄 氏:《姓氏寻源》引《路史》云:“蹄姓出于铜鞮。”
季夙氏:《世本·季夙氏》:“叔向兄弟有季夙。”又《姓觿》引《姓考》云:“晋羊舌季夙之后。”
羊舌家族虽分衍为上述诸氏,但“羊舌”之姓并未取销,仍为其一支后人所袭用。《汉印文字征补遗》中有汉人“羊舌毋故”印。据元人吴澄《题羊舌氏家传后》,元代有羊舌禧,吴文云:“……羊舌受氏垂二千年,武义将军由东平徙固安,恐坠其世,谆谆然命其孙。孙禧承大父志,南走山阳,访求宗人,旁考谱牒,以明所本。”(《全元文》卷四九O)可证当日在东平(今山东东平)、固安(今河北固安)与山阳(今江苏淮安)等地,尚有羊舌后裔。惟其源出、支系情况当时业已“不获”,而今更不可究考。又据杜若甫、袁义达《中华姓氏大辞典》一书之调查:今辽宁沈阳尚有姓羊舌者。这说明虽历二千余年,而羊舌复姓之族仍衍续不绝。
最后诠说一下羊族改易姓氏的情况。历史上羊姓渊源悠长,且族系庞大,但传至近世,却人丁相对单薄,从全国人口比例上来说已属小姓,与其显赫历史地位不甚相符。这一状况,主要是由于羊氏族人大多改易别姓而造成的。据四川三台《羊氏族谱》卷三《簪缨录》记述:"矧羊之为字,不雅俗观,族先出徙游外者,每讳本姓,而或‘扬’、或‘阳’、或‘杨’以易之。其初藉以饰一时之耳目,久之相沿相袭,昧其本来,遂以伪姓为真。稽诸古,羊肸食采于扬,又名扬肸;考之近今,江右金溪讳鳌者,丁未会试第三,殿试唱名,我世宗皇帝(雍正)至以‘王’字改其姓。故余羊氏一派,存真者少,就伪者实多。”其实不止外徙者如此,留居泰山故里的羊姓后人在近代由于族势单弱,亦大多改姓为“杨”。故清人蒋大庆《羊公祠》诗有“故里今仍在,子孙谁姓羊”之咏。以上史实表明:历史上的羊族的后裔,而今绝大多数已并入杨、阳、扬、王等几个大姓之中了。
不独汉族羊姓如此,少数民族中一些羊姓支系,随着与汉人的逐渐相稔,知道了在汉语里羊、杨同音,而杨又为汉族大姓,于是改从杨姓。俨然汉族血统了。贵州苗族里有支系称作羊家(Thee-Tsai),受汉化影响后易羊为杨,称作杨家。云南扬武鲁魁山的杨姓,正由崇拜绵羊的民族兄弟演变而来。四川安宁河流域的冕山,为彝族聚居之地。这些彝族同胞过去有崇拜动物的习俗,不同的家支往往以不同的动物为其家支名称。比如彝姓“佘母”,意思是母绵羊,最初他们的汉姓为羊,后来大概因为在汉姓中杨比羊显赫得多,遂改姓杨(据《中华姓氏谱·杨姓卷》)。

 


分享按钮>>羊姓史话之二:羊姓流布
>>羊姓史话之六:羊姓胜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