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氏后人赴原平班政铺村寻根祭祖

    中华班氏网 2012年12月11日 万家姓


水有源,树有根,幸福不忘祖先恩,2010年4月3日,来自上海、贵州、河南、安徽、内蒙古等全国10省22市(县)的班氏后裔赶赴忻州原平市班政铺村,参加“全国班姓首届三班故里祭祖大典”。

上午10时班姓后人一行48人,汇聚原平市沿沟乡班政铺村,大家一起瞻仰了三班古墓,缅怀了班氏先祖的丰功伟绩。下午3时在忻州市五台山大酒店召开中华全国“三班”故里祭祖大典暨班氏宗亲联谊会,在会上班姓后人互相交流了各地的家谱,共同研究班氏文化。大家一致认为;原平班政铺是全国班氏的“源头”,班懿是现已知班氏最古老的祖宗,历史真实地展现了班氏家族人丁兴旺后继有人的辉煌。 
 

 


班氏家族历史悠久,就应该从班氏家族的历史说起;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载,春秋时楚国,楚王若敖生子名斗伯比,斗伯比之子名斗谷于菟,字子文。这名字起的有点来头:子文年幼时,曾被弃于野外荒地,遇猛虎哺乳未死。当时楚国人称猛虎为于菟,称乳为谷,故名谷于菟。又因虎满身斑纹,斗谷于菟取字子文(文与纹古通用)。谷于菟的子孙用祖上经历的重大事件命氏,为不忘猛虎救命之恩,因虎身有斑纹,遂命为斑姓。古时斑与班通用,后用班。班懿是历史上记载班氏的第一人。据《万姓统谱》载:“班懿者,秦末避地楼烦,以牧起家。当惠孝、高后时,出入游猎,旌旗鼓吹,以财雄边”。那是在始皇末年,班懿因楚破灭由楚北迁楼烦,以经营畜牧业致富。班氏富财仗义,颇得民拥戴。班懿子班孺任侠;孺生班长,长为上谷郡守;班长生班回,回为长子令;班回生班况,况以孝廉名,升任左曹越骑校尉;班况生三子一女,子伯、游、稚,都是当代的著名学者,伯为定襄太守,游拜谏议大夫,稚官广平太守。汉成帝时班况女被选入后宫,即班婕妤,其贤才通辩、知礼识体,因《怨歌行》而名,被誉为宫体诗之祖。楼烦即今原平市崞阳以北一带,现离班政铺村约1.5公里远的茹岳村还留有楼烦寺遗迹。班懿是历史上记载班氏的第一人。班政铺村曾有“三班故里”的石匾嵌于铺城门楼上,后移到原平市古碑林内。“三班”是指汉朝班彪、班固、班昭(女),他们都是汉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以其父子、兄妹撰写《汉书》著称于世。班政铺村西有三座高大土丘,靠北面的两座相距极近,几乎连为一体,西墓直径10米,高2.5米;东墓直径20米,高6米。专家考证:此三丘为三班古墓。今分析:很有可能是一世祖班懿及其子班儒、孙班长之墓穴。因为四世班回“生于汉武帝年间,性喜文章,举为茂才,官至长子县令,迁居扶风之平陵”(今陕西)。七世祖班彪迁居扶风安陵,后班固、班超因入朝为官,迁居都城洛阳或洛阳附近。


此次祭祖对班氏后代尊祖敬宗、弘扬祖德的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班氏宗亲寻根问祖﹑结识宗亲架起了友谊的桥梁。

 


分享按钮>>东汉班氏三兄妹
>>班氏土司与青岩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