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家谱源流】解读“池仲鱼”

    中华池氏网 2013年2月5日 万家姓


我曾以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仅是成语比喻而已,但细查一下,还真觉有点来头: 

《吕氏春秋》系战国末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的“杂家代表著作”,全书二十六卷,内分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它“在议论中引证了许多古史旧闻和有关天文、历数、音律等方面知识”,其中《吕氏春秋·必己》中说:“于是渴池而求,无得,鱼死焉”——《辞海》这样引用了“池鱼”的来历。为何“竭池而求”?看来不是自然现象,而是有“故事”。 

      及至东汉汝南人应劭著有《风俗通》三十卷,他对上述“池鱼”可能作了进一步考证,后人写《百家姓》尤其唐代颜师古注《汉书》“多引用此书”,如北宋李搛等编辑的“《太平广记》卷四百六十六引《风俗通》:旧说池仲鱼,人姓字也,居宋城门,城门失火,延及其家,仲鱼烧死。又云:宋城门失火,人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鱼悉露死”。 可见该成语来源早在战国秦相吕不韦手里就因“古史旧闻”而有了,东汉应劭则说明了它。该故事发生在春秋时宋国,而不是其它朝代。今市场上卖的《中华成语故事》解释此成语时,虽开头提到“一说春秋时······池仲鱼······”,但还是细说了出自南北朝杜弼之《为东魏檄梁文》,其实故事发生要早上千年。 

      为何叫“池仲鱼”?“池”,指护城池之池;“仲”属伯、冲、叔、季排行“老二”;“鱼”,遭殃也。这不知是我的“杰作”还是应劭另有考证,但我想,在春秋仍实行宗法制度下,像池仲鱼这样的庶民是只有名而无姓或氏的,东汉应劭肯定也不知“池仲鱼”的名,故只好以“假说”托出,以方便后人。正因为不是“原汁原味”和门第问题,所以后人不好在《百家姓》之“风俗通”中把“池仲鱼”写出。 

池仲鱼是干什么的?今通行本504姓之《百家姓》引用《风俗通》说是“春秋时······居于池边的人家便以池为姓”。但我觉得范围太广,不如今有人出书认为“护城河叫围池,设专人管理,称池人,日久,有些池人后代即以此为姓”来得合适,故池仲鱼职业是管理护城池的。据04年4月上海人民出版社之专著《春秋史》,管理护城池等的还设有“校人”(即小吏)负责。 

      西周至春秋到底分封了多少国?“谁也说不清”,借近上演电视剧《秦始皇》之口,约一百三十国,但“至春秋末已剩三分之一了”(见《百科·中国史》)。然而又不是所有分封国都是有护城池(河)的,按台湾作家柏杨《中国人史纲》说法,有些小国国都不过就几栋矮房子(没有楼房,据说后为客家人袭传)和只有几张办公桌而已。他们的国都没有城墙和城池,只有大、中诸侯国才有(当然也不能界定得太死)。据《春秋史》,当时“著名的城市”有周天子王城(今河南洛阳)、郑国的新郑(今河南新郑)、卫国的朝歌(今河南杞县)、宋国的商丘,陈国的宛丘(今河南淮阳)、蔡国的上蔡(今河南上蔡)等十几个城市。他们那儿肯定有“池人”。 

      池仲鱼生活的大国“宋”都,“在今河南商丘南”,辖境“相当今河南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间地,它的开国君主是微子。 

      从上我们可清楚地看出,我们经常所说以居住在城池边即以池为姓和池仲鱼都出自《风俗通》,他们都是同时代即春秋时的“池人”,池仲鱼不过是他们“有名有姓”的“代表”而已。他们由于都是管理城池的人,不是名门望族,所以“望”不出来。又由于都生活在宋都(今河南商丘)等一带,是以群体面貌出现的,这就给我们的另一支池氏来源来自河南提供了更直接的根据,以致汉有池瑗等乃至西平、陈留有池氏都可能是“就近取材”,即系从春秋时“池人”衍生发展而来的。有鉴于此,我们似不必苦心地去与生活在咸阳等地的公子华、公子池后代直接挂勾(属另支来源,似源出河西,以后再叙)。至于河南池氏人后来哪儿去了,正如兴开先生所说“十有八成”可能都迁移了——随着“客家”等迁移走了,对不? 

  

  

池上舆 2007.5 

附录: 

  

“来自2500年前的亲切问候” 

  

      20世纪40年代中期,河北平山县一农民发现了一块古老而又刻着怪异符号的石头,一米见方。出于好奇,他把这块石头搬回家,放在屋檐下。三十五年后(即1974年),他让前来考古的专家们看这块石头,结果发现这块被河水冲刷了几十世纪、边缘平整光滑的石头上,记载的是有关战国时的内容。它两边文字大意是:“皇家鱼池的看守者和墓的监工向后人致以亲切的问候”。于是,考古学家发现此地原系中山王国的都城灵寿所在地,并掘得二千多件青铜器······。 

  

  

——以上摘自06年7月言实出版社《古中国简史》 

 附:

    请参见南京池澄《“孤姓”轶事》。 

 


分享按钮>>【池氏家谱源流】质疑渑池之“池”
>>【池氏家谱源流】“城门失火”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