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兴屡衰,往事如烟 —— 记诸暨郦姓宗祠永思堂

    中华郦氏网 2009年3月15日 郦林春


在诸暨横街南面,有一座古老而又宏大的殿堂式建筑,名叫“永思堂”,那是诸暨一百三十余村郦姓宗族的总祠堂。如今,永思堂已经踪影难觅,门前的二十二尊石狮子也远离宗祠,被强行搬走,只留下小半个郦祠湖,在冷风中诉说着如烟的往事……

带着一个个问号,我在宗亲的引导下,来到一座诸暨西部一个同样被拆迁的郦姓村落,看到了诸暨目前仅存的一套《浣江郦氏宗谱》,这无疑是我们研究郦姓宗族五千年沧桑变化的珍贵史料了。当我们在香烛前祭拜了历代祖先之后,打开那只古朴的宗谱箱,轻轻拂去那厚厚的历史尘埃,一部全套的《浣江郦氏宗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整整六十一卷!

随着我一卷一卷地翻阅,一幕幕悲壮的往事,像潮水般地涌现在我的眼前。从河南,到河北,从扬州,到诸暨。当我翻到《浣江郦氏宗谱》第五十七卷,终于看到了关于诸暨郦姓宗祠永思堂屡兴屡衰的真实记载……
南宋绍兴二十四年甲戌(1154年),朝廷任命郦元亨担任诸暨学正,遂迁居诸暨,建造郦姓家庙于县城,是为诸暨郦氏始祖。到了元末明初,郦姓家庙由于长年失修,逐渐荒废。明代前期,郦姓家庙已经完全坍塌。
明嘉靖年间,族内长老郦生、郦琥、郦界等六人,率领族人购得城中背市面湖之地,各家出资出力,始事于明万历五年丁丑(1577年),越五年,于万历十年壬午(1582年)落成。中堂楼五间,南向;厅东西向,各三间;前为正门,大厅内祭祀郦姓始祖考妣,其余祖先以序排列。别院有二,左院右院各有厅房三间,每岁三祀,清明、七月望、冬至,同姓者居左院,异姓者居右院。其规模居全县各姓宗祠之首。

其后,清顺治年间,族内长老郦伯任、郦心培等人,带领族人进行扩建,营造了乡贤祠、祧庙各三间。

清乾隆中期,永思堂已经破损严重,族内长老郦毓理、郦欣、郦毓鹏等六人,联合族人筹集财力,于乾隆四十三年戊戌春二月(1778年3月)开工,重修中厅五间,以及东西二厅所有厢房院落,至乾隆四十七年壬寅冬十一月(1782年12月)竣工,费银四千三百余两。

清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年)秋,西匪寇邑(长毛占领诸暨);同治元年壬戌(1862年),永思堂被毁。同治三年甲子(1864年),寇平(长毛失败)。族内长老郦如俊、郦邦濡、郦之瀛等十四人,痛惜先灵之无依,复聚集族人派捐集资,于同治八年己巳冬十月(1869年11月)开工,至同治十一年壬申冬十月(1872年11月)告竣,耗银八千余两。

清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年)夏季,连日大雨,江水暴涨,从城墙坍塌处直冲永思堂,宗祠损毁严重,郦步云、郦应等十七人,分头向各房各村筹集银两,自光绪二十七年辛丑秋八月(1901年9月)动工,至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冬十月(1903年12月)告竣。

共和国五年甲午(1954年)秋季,郦姓宗族的末代族长郦述先被处决,永思堂从此无人管理,被他人占领。十年动乱期间,永思堂被林彪江青的爪牙作为关押和迫害革命前辈的场所。共和国三十三年壬戌(1982年),永思堂部分被拆毁,改建成诸暨总工会办公楼;共和国四十七年丙子(1996年),永思堂门前的二十二尊石狮子,被搬运到诸暨博物馆陈列;共和国五十八年丁亥(2007年),诸暨市政府开始全面的旧城改造,永思堂的剩余部分连同总工会办公楼,和诸暨旧城区其他建筑一样,都被夷为平地。

至此,历时八百五十余年的诸暨郦氏宗祠永思堂,从诸暨的土地上永远消失了,只留下宗祠门前的郦祠湖,向后人诉说着如烟的往事……

                                               永 思 堂 旧 址


分享按钮>>中华燕氏宗亲联谊会四川省分会筹委会的贺电
>>全国各地主要的郦姓宗祠的通用对联艺术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