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家冀朝铸:见证中美关系史上关键时刻

    中华冀氏网 2009年1月20日 新华网


2007年02月20日10:25 



  12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参加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美国总统布什的特别代表、财政部长保尔森等美方代表团主要成员。新华社记者饶爱民摄






  12月14日,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和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作为两国元首的特别代表共同主持此次对话。这是吴仪在会前会见保尔森。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新华网海口2月20日电(记者周正平 刘东凯)1972年2月21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与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一起,共同打破了中美两国关系的“坚冰”,成为20世纪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最深远的事件之一。

  日前,记者采访了退休的著名外交家——中国外交部前大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冀朝铸。



35年前,作为周恩来总理的英文翻译,冀朝铸亲历了中美关系史上的破冰时刻。他认为:当初中美两国领导人为化解历史积怨所展现出的理智和智慧,仍值得人们今天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借鉴。

  震惊世界的历史性访问

  1971年7月9日,在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的安排下,一架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的专机,将一位美国客人秘密送到了北京,他就是尼克松政府的国家安全助理基辛格。

  基辛格北京之行的目的很明确——为尼克松访问红色中国铺平道路。

  当天下午,中国总理周恩来就接见了基辛格博士。冀朝铸回忆说,会谈刚开始,基辛格显得有些紧张,他告诉周总理,非常高兴来到神秘的中国。周总理回答说,只要美国加深对中国的了解,就会发现中国并不是一个神秘的国家。

  与周恩来的初次会面,给基辛格留下了深刻印象。基辛格后来在回忆录中描述说:“周恩来外弛内张的神情、钢铁般的自制力使举座注目。”

  7月11日上午,就在基辛格离开中国前几个小时,中美双方就尼克松访华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两天前,对北京之行能否有结果还感到忐忑不安的基辛格,最终松了口气。

  7月15日,中国和美国同时宣布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声明——美国总统尼克松将于1972年5月前应邀访问中国。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总统乘坐的“空军一号”专机飞抵北京,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国旗首次在北京上空飘起。

  周恩来总理为尼克松在首都机场南机坪举行了欢迎仪式。在场的冀朝铸还记得当时的每一个细节。他告诉记者,飞机舱门打开后,尼克松和夫人先行走下舷梯,在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尼克松就身体前倾,向周总理伸出手说:“我非常高兴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周总理意味深长地回答说:“你的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我们25年没有交往了!”

  尼克松对中国的访问为期7天。期间,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都会见了他。

  冀朝铸评价说,尼克松访华是中美关系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页,它标志着中美在对抗20多年之后,开始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为以后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以理智、智慧和谦逊化解中美对立

  由于尼克松总统的访华,长期对立的中美关系在1972年夏天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

  冀朝铸透露说,其实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开始,中美双方就一直保持着秘密对话渠道,两国先后在日内瓦、华沙进行了长达10多年的大使级会谈,但因台湾问题及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会谈进行了100余次,中美关系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1969年1月,尼克松就任美国第37任总统后,开始调整外交政策,决定发展对华关系。尼克松政府发出一系列信息,表示愿意同中国进行接触和高层对话,并主动建立了通过巴基斯坦、罗马尼亚与中国互传口信的渠道。

  上世纪70年代初,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也通过请美国作家斯诺传话、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等方式,发出愿与美方接触、争取打开中美关系僵持局面的信号。

  冀朝铸分析说,上世纪70年代初中美两国开始改善关系,一方面是因为中美两个世界主要大国谁也无法忽视对方的存在;另一方面,随着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两国领导人认识到,有必要也有可能进行改善中美关系的谈判。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许多年中,美国一直都以新中国为其意识形态的大敌,但是意识形态的分歧到底敌不过地缘政治的巨大诱惑力。在尼克松政府看来,美国既受制于美苏对立的严重问题,又面临越南战争无法避免的败局,从发展“均势外交”的需要出发,有必要改善同中国的关系。

  而在中国看来,面对中苏关系恶化、国内台湾问题、恢复和扩大国际交往这三大突出矛盾,也有必要同美国进行和解,建立中、美、苏大三角关系。

  因此,在意识形态存在重大分歧的中美两个大国,发现了共同的利益,确立了发展双边关系的基础。

  亲历了中美关系解冻全过程的冀朝铸评价说,中美两国结束长达20多年的对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时,中美双方内部都存在着许多反对声音。毛泽东、周恩来以及尼克松、基辛格等中美老一辈领导人展现了高超的外交艺术和政治智慧,也展示了各自的人格魅力,化解了敌意,推动了两国关系的改善。

  冀朝铸向记者谈了中美领导人相互接触的几个细节。他介绍说,周总理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在中国政府为美国代表团举行的所有宴会场合,总理都会端着酒杯四处走动,和代表团的成员一一碰杯问候,亲切交谈。尼克松率领代表团访问上海时,当地接待人员不清楚基督教徒对“13”的避讳,将美国国务卿罗杰斯安排在了锦江饭店13层,周总理一到上海,就发现了这一问题,马上指示上海方面为罗杰斯调换楼层,并个别宴请了罗杰斯一次。

  尼克松总统也十分尊重中国的领导人,当周恩来到钓鱼台拜会尼克松时,站在楼厅门口迎候的尼克松满脸笑容地走到周恩来身后,主动为右臂不很灵活的周恩来脱下了呢子大衣。

  尼克松访华最重要的成果是中美双方签署了《上海公报》。冀朝铸透露说,在磋商起草《上海公报》的过程中,中美双方在许多重大的原则性问题上存在着分歧,要达成一个协议困难重重。横亘在中美双方之间的最大难题是在《上海公报》中表述台湾问题,而台湾问题又是《上海公报》回避不了的问题,中美双方如果在台湾问题上找不到共同点,尼克松访华只能被认为是一个失败,这是中美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最后,中美双方都做出了妥协让步,公报既表述了双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共同立场——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并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公报也坦率表述了各自在台湾问题上的不同观点。

  公报在阐明双方对重大国际问题的各自看法和立场、承认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区别的同时,又强调指出,双方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以史为鉴开创中美关系新局面

  抚往追昔,今年已届78岁高龄的冀朝铸感慨万分。他认为,中美关系最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两国关系从总体而言,在向好的方面和稳定的方面发展,但也应清醒地看到,中美双方在一些领域还存在着不少的分歧。

  冀朝铸分析说,中美在冷战时期,双方的分歧主要体现在意识形态和政治领域,而目前,中美双方在经济领域的摩擦和分歧则十分突出。

  他指出,和冷战时期的中美对立相比,中美之间已不存在更难解决的问题,经济上的矛盾,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双方可以通过互谅互让、协商谈判来解决矛盾。

  冀朝铸说,尼克松访华和《上海公报》的诞生,体现了中美老一辈领导人的理智和智慧,以及求同存异的务实精神,这为改善中美两国关系铺平了道路,从那个时期开始,中国从孤立环境中突破出来,美国实现了三角战略的均衡目的,双方都获得了各自的利益,这一历程值得后人深思和借鉴。   分类管理 中美关系新特征

  环球时报: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举行表明,在中美高层对话中,经济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中美关系也出现了“分类管理”的新特征。

  瞭望: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12月14日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和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作为两国元首的特别代表共同主持此次对话。作为历史上规格最高的中美经济主管官员的交流活动,对话引起各方瞩目。


分享按钮>>冀朝铸 回忆中美关系30年
>>联合国的四位中国副秘书长 冀朝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