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骨盆景 的 制作管理
- 中华冀氏网 2009年8月18日 养眼怡情
枸骨又名猫儿刺、老虎刺、鸟不宿,为冬青科冬青属多年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株高3至4米树皮灰白色,平滑。叶片硬革质,长圆状四边形,顶端有硬而尖的3个刺齿,两侧也各有硬刺齿1至2个,叶面深绿色有光泽。黄绿色小花4至5月开放。核果球形,鲜红色,直径约1厘米。另有小叶枸骨,叶片细小而稠密,较适合制作盆景。
用于制作盆景的枸骨可在每年春季的2至3月移栽,因其须根少,应带土团,如果土团碎了或根系受到损伤,要对枝叶进行重剪,以减少蒸发,保证成活。然后栽入排水良好的洁净沙质土壤中,并将土压实,浇透定根水,罩上透明的塑料薄膜保温保湿。以后经常观察塑料薄膜内土壤和空气湿度,并及时补充水分。等植株发芽展叶后,通过4 至5天的“炼苗”,逐渐去掉塑料薄膜。
成活后的枸骨可根据树桩的形状制成卧干式、斜干式、曲干式等不同形式的盆景,树冠的造型应视品种而定,对于大叶枸骨可采用潇洒的自然式,注意叶片、树枝和树冠要疏密得当、错落有致,可稍加蟠扎、牵拉,但不必修剪成规整的圆片形;对于小叶枸骨,既可修剪成圆片形,也可加工成稀疏潇洒的自然形。枸骨的蟠扎造型宜初夏进行。制作好的盆景可在第二年的春季移入细盆观赏,盆土宜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壤。
制作过程
(1)取材
枸骨的树材来源以播种繁殖为主,也可进行扦插或分孽繁殖;还可辅以山野挖掘。播种繁殖常于3~4月播种,播种深度为2~3厘米,条播行距15~20厘米,播后盖草或草帘,约20~25天即可发芽出土。出土后揭草搭阴棚,进入正常的苗床管理——浇水、施肥、除草等,2~3年后移植分栽。扦插常在梅雨季节进行,选用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插穗,长度10~15厘米,留4~6片叶,插入深度为插穗的1/2~2/3,插后遮阴,保持土壤湿润, 60天左右即可生根。留床1~2年后,于春季移植。也可挖掘根部分孽繁殖。在长江中下游的山地沟边,常有一些野生老桩,掘回后修剪主根,精心养坯后,上盆加工,可快速制成古朴典雅的观叶盆景。
(2)上盆
①选盆:制作拘骨盆景常采用釉陶或紫砂陶盆,也可用凿石盆;盆色以紫、蓝、淡黄、灰揭均可;不宜用深绿色,因与叶片颜色相近起不到色差的衬托作用。盆形可用长方、正方、腰圆、鼓圆形为宜。
②用土:枸骨宜使用肥沃疏松、透水性好的微酸性土壤。盆土可用腐叶土、田园土,掺砂土配制而成。
③栽植:移栽常于秋后或春季萌芽前进行。由于枸骨主根较少,侧根发达,所以栽植时应带土球移植,以便保护须根。同时对盆上部分枝叶进行适当修剪。
(3)造型
枸骨枝干硬脆,通常在梅雨季节,树液流动旺盛时期进行加工。因其叶片大而硬,一般采用棕丝攀扎为好,不宜用金属丝攀扎,否则易造成枝叶断损。拘骨叶硬而具尖刺,在造型时,可将不必要的枝叶先剪去,对剩下的枝干进行攀扎修剪。枸骨的树形可制成直于式、斜干式、曲于式及悬崖式等。小型盆景以自然式为佳,大型盆景则可将枝叶扎成云片状,古老的桩景则以悬根式、屈干式的美姿出现。
枸骨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半荫,有一定的耐寒力,在黄河以南可露地越冬。生长期保持盆土湿润而不积水,不可过于干旱。空气干燥时注意向叶片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使叶色碧绿光亮。每15至20天施一次腐熟的矾水肥或复合肥。夏季避免烈日曝和闷热干燥的环境,6至7月进行一次修剪整形,剪去枯黄枝、过密枝、徒长枝以及其他影响树形的枝条。养护中要注意打头摘心,掐去过长的嫩枝,以促发新枝,使株形丰满美观。冬季放在零度以上的室内,黄河以南地区也可连盆埋在室外避风向阳处越冬,减少浇水,盆土不过分干燥即可。每年春季换盆一次,盆土可用腐叶土、园土和沙土各一份的混合土,并掺入少量含磷量较高的蹄甲片或骨粉等作基肥。
分享按钮>>小型盆景的制作及养护
>>盆景制作原理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