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氏文化古迹】艾氏源流和现状研究(六)

    中华艾氏网 2013年4月8日 万家姓


七、注释
为了使正文相对简明扼要,对艾姓源流涉及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及其相关的时间、地点、典故等等,在正文中往往只写出经考证和辨析后的结论性意见,对于史书、典籍、族谱或其他资料中的错误、抵牾或尚不能确定之处,只是点到为止,详细的考证和论述性文章放在本注释之中。毋庸讳言,《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正文吸收了前人和当代学者的大量研究成果,本人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本注释之中。

注1:关于艾氏得姓始祖汝艾
所有的姓氏书籍都说汝艾是艾姓的得姓始祖,各个艾氏宗族也都公认汝艾为艾姓的第一始祖,还都公认汝艾的故乡—甘肃天水郡为艾姓的祖籍或发祥之郡。那么,汝艾原为何氏?汝艾大约生于何年?何时改姓艾,即艾氏最早起源于何时?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考证,以搞清艾姓的最早源头。

注1-1:汝艾的祖籍为甘肃天水郡
经查,汝氏起源有三:①女娲氏之后代有汝氏,汝氏祖籍甘肃天水郡;②周平王姬宜臼之少子封于汝州(今河南汝州市),其后代以封邑名“汝”为氏;③另一说古有汝水(今汝河的上游,流经河南省上蔡、汝南诸县,注入淮河),居住在汝水两岸的氏族以汝水名为氏。
艾氏得姓始祖汝艾是夏朝人,在周朝之前,故与②无关,只能出自①、③。由此可以推断,汝艾的祖籍为甘肃天水郡或河南汝南郡。经进一步考证,汝艾的祖籍为甘肃天水郡。(详见注11)
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探讨,汝艾是少康帝恢复家国的大功臣和大臣,因此,汝艾及其子孙当居住在夏都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即艾姓的祖籍应该在今河南省禹州市,而为什么是其故乡天水郡呢?难道汝艾或其子孙又回到了故乡?据传,河南省禹州市现有不少艾姓人口,不知其中是否有汝艾的嫡传后裔?

注1-2:以汝艾为始祖的艾氏源出风姓
《中国姓氏?三百大姓》称:这支艾姓源出风姓。经查,女娲氏为风姓,故其后代汝氏出自风姓。

注1-3:汝艾的活动年代及以汝艾为始祖的艾氏宗族的起始年代
《中国历史大事编年》称,夏朝少康帝约于公元前1868—1848年在位。汝艾是少康帝复兴家国的大功臣和重臣,在公元前1868年时应有30岁左右,据此推测,汝艾生于公元前1900年前后,主要活动于公元前1878—1848年间。
这支艾氏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汝艾之孙“以王父名为氏”,另一说是“因汝艾功高,少康帝赐姓艾”。若是汝艾之孙“以王父名为氏”,按每两代间隔30年计,则这支艾氏约起源于公元前1840年前后;若按少康帝赐汝艾姓艾,则这支艾氏约起源于公元前1868年前后。这支艾氏的历史有3850—3878年,是各支艾氏起源中历史最悠久的一支,各支艾氏宗族皆尊奉汝艾为艾姓得姓始祖。既然各支艾氏宗族皆尊奉汝艾为艾姓得姓始祖,而不是尊奉汝艾之孙为艾姓得姓始祖,则说明“因汝艾功高,少康帝赐姓艾”更合乎实际。据此,这支艾氏的起源时间应为少康帝复兴家国、封赐功臣的公元前1868年。这支艾氏已有1868+2010=3878年历史,无疑是最古老的中华姓氏之一。

注2:关于商朝修水艾侯国第一任艾侯
以商朝修水艾侯国第一任艾侯为始祖的艾氏宗族是一支历史悠久、人才辈出、且当今后裔人数众多的重要艾氏宗族。令人遗憾的是,所有古今姓氏辞典竟无一提及这支艾氏的起源;值得庆幸的是,唐元和《括地誌》、南宋《罗泌?路史》、《黄长睿?钟鼎遗文》等典籍及江西省修水县征村《艾氏宗谱》和江西省东乡县《礼洞艾氏宗谱》记载了有关商朝修水艾侯国及其艾侯和艾子的宝贵史料,使得我们有可能弄清这支艾氏宗族的起源、发展和现状。艾侯国因何而得名?封建于何时?周初的艾佚侯与修水艾侯国有何关系?修水艾侯是否被周武王俘虏过?最后一任艾侯主动朝见周武王,俯首称臣,因何被连降两级?修水流域后来为什么称艾子国?当今修水流域已找不到艾侯的后裔,那么,艾侯的后裔迁徙到哪里去了等等,现有史料(包括史书、典籍、艾氏族谱等)对这些问题的记载均十分简要,对某些问题的记述可以说是只言片语,致使一些问题的答案不是一目了然,不是肯定无疑,而是需要推测,甚至会引起人们的误解。这就需要我们下大气力一一加以考证和研究,以使这支重要艾氏宗族的源流比较清晰地呈现在艾姓族人的面前。

注2-1:江西省修水流域是艾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熊耐久先生主编的江西省修水县《渣津镇志》(2004年出版)和《古艾寻踪》(2007年出版)称:商朝在修水流域封建艾侯国,都城在今江西省修水县渣津镇龙岗坪,辖地包括修水流域的铜鼓县、修水县、武宁县和永修县一带;以原艾侯国都城龙岗坪为中心的地域即今修水县,春秋晚期(公元前504年)改称艾邑;秦汉时在艾邑设置艾县(始见诸文字在汉高祖6年即公元前201年,属豫章郡),直到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除艾县,归入建昌县(县治为今永修县艾城镇),此地域一直以艾为名。熊先生在《商时有艾侯国—古艾国》一文中转载了《罗泌?路史》对艾侯及其艾侯鼎和《黄长睿?钟鼎遗文》对艾侯鼎的记载。《罗泌?路史》云:“艾,商侯爵,有艾侯鼎。” 《黄长睿?钟鼎遗文》载:“商艾侯鼎铭云:维元祀,王命艾侯作鼎曰:锡尔侯,丰尔稼穑,使尔子子孙孙永保用享。”修水《艾氏宗谱》也有关于商艾侯鼎的记载:“《罗泌?路史》云:商有艾侯鼎,古鼎录艾侯鼎铭云:维元祀,王命艾侯作鼎曰:锡汝艾侯,丰汝稼穑,介汝眉寿,子子孙孙永宝。” 修水《艾氏宗谱》引用的唐元和《括地誌》云:“汉艾县有地名龙岗坪,即古商艾侯之陵。”这些典籍记载的古商艾侯鼎和古商艾侯陵都是商朝时期在修水流域封建艾侯国的有力证据。(详见注2-7)
2009年9月3日在电子网络上见到了艾华的文章《古艾城》,文中转述了《旧志附注》:“按罗泌《国名记》,艾为商国,其封爵甚远。武王克商俘艾侯,君俘则国易,是周世已无艾侯国。”接着说,“旧志称:周平王以后,武宁地属艾子国者,不知何所本。详其文义,艾子国为周平王始封。” 罗泌《国名记》认定在周朝时已无艾侯国;《旧志》的推断是,周平王始封原艾侯国地域为艾子国。
《宋史?郡县志》云:“分宁古艾地也,县西120里龙岗坪有艾城焉。”说明宋朝时称龙岗坪为艾城。
综上所述,自从商朝在修水流域封建艾侯国,周平王改封艾子国,春秋晚期改称艾邑,秦汉时设置艾县,直到隋朝废除艾县,归入建昌县,到宋朝时,龙岗坪仍称艾城,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以修水龙岗坪为中心的修水流域一直以“艾”为名。根据傅说(公元前1268年任商朝武丁帝的国相,辅佐武丁中兴,史称贤能之相)所居之地曰傅岩,严光(又名遵,字子陵,东汉余姚人。与刘秀同学,少有高名。刘秀即帝位后,严光隐姓埋名,隐身不见。光武帝设法找到光后,授其谏议大夫,光坚辞不受,躬耕于富春山)隐居之地曰严滩(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南富春山下、钱塘江上,又名严光濑,严子濑,严陵濑,又作严陵钓台,严陵台),杜甫所居之地曰杜陵,自古以来多以居民的姓氏为其居住地的地名,说明以艾侯国、艾子国、艾邑、艾县、艾城相沿为名的修水流域自商朝至宋朝一直有许多艾姓人口居住,是艾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熊先生说,渣津镇乃至修水县境内至今还有以艾为名的地名。查《江西省地图册》,修水县现有黄沙镇艾村,永修县现有艾城镇(修水北岸,隋开皇9年为建昌县县治,公元1949年前为永修县县治)。武宁县艾施仪来信说:“武宁县历史上有古艾,现代还沿用古艾镇之名,直到“文革”时才改古艾镇为新宁镇(即武宁县城关镇)。”这说明修水、武宁、永修一带自古至今一直保存着自商朝第一世艾侯以下艾姓先民的许多历史遗迹。
熊先生还说,他查阅《熊氏族谱》时发现,宋、元、明、清各朝均有艾姓先妣。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一地域直到近古时期仍有较多艾姓人口居住。当然,这些艾姓人口大多已不是艾侯的后裔,而是以海清公为始祖的浙江省金华县艾氏宗族的外迁后裔。

2-2、商朝修水艾侯国因何而得名?
商朝修水艾侯原来姓甚名谁?艾侯国因何而得名?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商朝艾侯原本姓甚名谁,不得而知。抑或是以汝艾为始祖的艾氏后裔,因有功于商朝,被某位商帝封为侯爵,其封地在江西修水流域,从此修水流域因国君姓艾而得名,称为艾侯国;抑或是如同被封于河南汤阴艾国的艾侯,被封于修水的侯爵也是某位商帝的后裔,因其国都名“艾城”(今龙岗坪),因而称其封地为艾侯国,其子孙以国名为氏。这里提出了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即修水艾侯国是因国君姓艾而得名,还是因国都所在地名艾而得名?据本人推测,第一种可能性较大。因为龙岗坪在宋朝时名艾城,在商朝时名龙岗坪,以龙岗坪为国都的侯爵国不可能因国都名而称为艾侯国,只能因国君姓艾而称为艾侯国。有人可能会问,封于江西修水艾侯国的艾侯是否是先被封于艾国(故地在今河南汤阴)的艾侯后来被改封于江西修水,或其子孙被封于江西修水,为与河南汤阴艾国相区别,另命名江西修水侯爵国为艾侯国?
沈长云编著的《中国历史?先秦史》对“商代政治区划—内服与外服”的介绍基本上可回答上面几个问题,现转述于下:“内服”是由商王直接统治的商王朝中心地区,这个地区又称作“王畿”。王畿即王都附近地区,其范围在千里左右,主要包括今河南省的安阳市、商丘市、郑州市、洛阳市地区,还有山东省西南部、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东南部、安徽省北部的各一小部份。王畿内的族邦∕方国主要由商王的同姓族邦∕方国或姻亲族邦∕方国构成。“外服”是“内服”周围区域,外服区域的面积和族邦∕方国的数目不是一成不变的。外服区域内的族邦∕方国由异姓族邦∕方国构成,他们与商中央王朝的关系并非固定不变,随着商王朝的兴衰而变化。有的外服族邦∕方国在商王朝兴盛时归服,商王朝衰弱时叛离,时服时叛。到“武丁中兴”之时,商王朝对时服时叛的族邦∕方国进行了征讨,并对江汉流域开展了大规模经营。随着这种经营,商朝的势力必然深入到江汉流域地区。据最新考古发现,湖北省大部、湖南省北部、江西省鄱阳湖与赣江下游地区到“武丁中兴”之时均属于商外服区域。据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被封于外服区域—修水流域的艾侯肯定不是商王的后裔,当然不会是艾国的艾侯及其子孙,只能是艾氏族邦的首领或艾姓方国的国君。由此可知,修水艾侯国是因国君姓艾而得名。

2-3、商朝修水艾侯国封建于何时,或曰以第一任艾侯为起源始祖的修水艾氏宗族起源于何时?
商朝修水艾侯何时被封于修水,或曰修水艾侯国封建于何时?弄清了这个问题,以第一任艾侯为起源始祖的艾氏宗族的起始时间就清楚了。
为了弄清修水艾侯国封建于何时,有必要弄清修水艾侯及其族邦从何而来。据我分析,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艾氏得姓始祖汝艾是夏朝少康帝的功臣和大臣,汝艾及其后裔当居住在夏都阳翟(今河南省禹县/禹州市)地区,处于商“内服”区域内。商灭夏时,此艾氏族邦可能有功于商朝,被封为侯爵,因为与商王异姓而被安置到外服区域—江西修水流域;也可能因是夏朝大臣后裔而被驱逐出“内服”区域,他们一路南迁到了江西修水流域,并在此地区定居下来,繁衍生息,人丁兴旺,艾姓人口遍布于修水流域。在武丁帝经营江汉流域时,艾氏族邦有功于商朝,其首领(族长)被封为侯爵,艾氏族邦的聚居地—修水流域被封建为艾侯国。另一种可能是,因盛产北艾而形成的河南汤阴艾氏族邦或因盛产蕲艾而形成的湖北蕲春艾氏族邦,基于相同的原因,南迁到了江西修水流域,并在此地区定居下来,繁衍生息,人丁兴旺,艾姓人口遍布于修水流域。在武丁帝经营江汉流域时,艾氏族邦有功于商朝,其首领(族长)被封为侯爵,艾氏族邦的聚居地—修水流域被封建为艾侯国。据此又可得出一个结论:修水艾侯国封建于商朝初到武丁帝在位期间,即公元前1562—1213年期间。不过,依愚所见,在商朝初期,商朝的势力尚未达到江汉流域,即江西修水流域还不是商朝的外服族邦/方国,至多是时服时叛的外服族邦/方国,因而不大可能将艾侯分封到江西修水流域,武丁帝南伐荆楚、经营江汉流域时封建艾侯国的可能性大。据此可以认定,修水艾侯国封建于武丁帝在位期间(公元前1271—1213年)的中后期。
经进一步研究获悉,武丁帝继位3年后方求访到贤人傅说,任其为国相,从此,君臣同心同德,励精图治,使得商王朝的国力逐步得到复兴。依本人看,起码需要20多年的时间才能实现真正的复兴,达到“中兴”商王朝的程度。只有到了这时,武丁帝才能有实力征讨背叛商王朝的外服方国,并大规模经营江汉流域。也就是说,武丁帝南伐荆楚、大规模经营江汉流域、封建艾侯国在其即位20多年后,即约公元前1250年后。据此可以较准确地认定,修水艾侯国封建于武丁帝22年(公元前1250年)后。查阅柏杨著《中国历史年表》获悉,武丁帝即位于公元前1325年(武丁元年),公元前1322年(武丁4年)任傅说为相,于公元前1291年(武丁35年)率军攻鬼方,历经3年,于公元前1288年(武丁38年)方征服鬼方。换算成《中国历史?先秦史》年代体系,武丁帝继位于公元前1271年(武丁元年),公元前1268年(武丁4年)任傅说为相,于公元前1236年(武丁35年)率军攻鬼方,历经3年,于公元前1233年(武丁38年)征服鬼方。《中国历史大事编年》称,武丁约于公元前1271—1213年在位,武丁在位期间“用兵四方:西北伐鬼方,三年克之;北边打败土方和  方;南伐荆楚,深入其阻;东征夷方,西击羌方。”由此可知,武丁帝征服鬼方后,接着攻打土方和  方,大约需用3年以上时间,然后再南伐荆楚、经营江汉流域。由此可推知,武丁帝当在公元前1230年(武丁41年)后方能南伐荆楚、开始大规模经营江汉流域,约经5年大功告成。据此可以更准确地认定,武丁帝于公元前1225年(武丁46年)前后封建修水艾侯国,修水艾侯国的历史约有1225+2010=3235年。这支艾氏宗族的历史比艾侯国的历史长得多,与以汝艾为始祖的艾氏宗族相同或与更早的河南汤阴艾氏宗族或湖北蕲春艾氏宗族相同。这只是推论,难以定论。还是按照编修族谱的小宗之法来认定这支艾氏宗族的起源始祖及其起源时间为宜。这支艾氏宗族应以艾侯国第一任艾侯为起源始祖,假设第一任艾侯于公元前1225年(武丁46年)被武丁帝封为侯爵时35岁,则以艾侯国第一任艾侯为起源始祖的修水艾氏宗族约起源于公元前(1225+35=)1260年前后,距今约有1260+2010=3270年历史。

2-4、艾侯鼎铸于何时?
艾侯鼎及其铭文是商朝在江西修水流域封建艾侯国的重要证据,也是搞清艾侯国封建于何时的重要依据,因此有必要对艾侯鼎铭文的内容进行研究,对艾侯鼎铸于何时进行考证。
修水《艾氏宗谱》转载的艾侯鼎铭文与《黄长睿?钟鼎遗文》对艾侯鼎铭文的记载虽有一些不同的地方,但两者的含义基本相同。艾侯鼎铭文的大意为:某(商)王元年,王命艾侯作鼎曰:封(赐予)你为侯爵,保佑你庄稼茂盛,五谷丰登,健康长寿;保佑你子子孙孙世袭侯爵,永享太平和富贵。维,助词。祀,商称年为祀,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元祀即元年,人君即位称元年。锡,通赐,赐予。丰,意即茂盛,丰收;稼,泛指田中作物;穑,指成熟庄稼。介,意即保佑,相助;眉,意为老;眉寿,意为长寿。读此铭文后,只知艾侯鼎铸于某位商王元年,但不知到底是哪位商王,因而不知艾侯鼎到底铸于何年。铸造艾侯鼎的时间跨度长达近500年。
2009年7月初阅读了沈长云著《中国历史?先秦史》,该书对金文—青铜器铭文的介绍可帮助我们弄清铸造艾侯鼎及其铭文的大致时间。该书称:“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青铜器铭文出现在商代中期,属氏族徽记性质。到了殷墟时代,作铸铭文的青铜器多了起来,然多属简单的祖先庙号及氏族徽记。只是到了商末子乙、子辛时期,金文才显示出初步发展迹象,有了十多个字乃至数十字的较长篇的记事金文。”据此可知,有27/28字铭文的艾侯鼎当铸于商帝子乙元年(约公元前1105年)或子辛(商纣王)元年(约公元前1078年)。铸造艾侯鼎的时间跨度一下子缩小到1105—1078=27年。
艾侯鼎铭文中有“锡汝艾侯”或“锡尔侯”(封赐予你侯爵)之语,给人的直接感觉是,某商王封赐艾侯和命艾侯作鼎是同时发生的。若果真如此,则艾侯国封建于商帝子乙元年(约公元前1105年)或子辛(商纣王)元年(约公元前1078年)。到底艾侯国封建于子武丁46年(约公元前1225年)前后,还是封建于子乙元年(约公元前1105年)或子辛(商纣王)元年(约公元前1078年)?值得进一步探讨。但是,封建艾侯国的时间跨度可以确定下来了:子武丁41年(公元前1230年)至子辛(商纣王)元年(约公元前1078年),即公元前1230—1078年间。本人还是倾向于修水艾侯国封建于商帝子武丁46年(约公元前1225年)前后,第n任艾侯奉商帝子乙之命,于子乙元年(约公元前1105年)铸艾侯鼎。艾侯鼎至今已有1105+2010=3115年历史。
自公元前1225年封建艾侯国至公元前1105年第n任艾侯奉命铸艾侯鼎,历经1225-1105=120年。若按每两代艾侯平均间隔30年计,则120/(N-1)=30,N=5,即奉命铸艾侯鼎者为第5任艾侯。(参见附录11)
就算某商王封赐艾侯和命艾侯作鼎是同时发生的,据此可推算出以第一任艾侯为起源始祖的修水艾氏宗族的起始时间:假设第一任艾侯于公元前1105年(子乙元年)被子乙帝封为侯爵时35岁,则以艾侯国第一任艾侯为起源始祖的修水艾氏宗族约起源于公元前(1105+35=)1140年前后,至今已有3150年历史。
综合2-3和2-4,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以艾侯国第一任艾侯为起源始祖的修水艾氏宗族约起源于公元前1260—1140年间,已有3270—3150年的历史。本人仍然倾向于修水艾侯国封建于商帝子武丁46年(约公元前1225年)前后,以艾侯国第一任艾侯为起源始祖的修水艾氏宗族约起源于公元前1260年前后,至今已有3270年历史。

2-5、艾侯的后裔迁徙到哪里去了?
我曾问过《古艾寻踪》的主编熊耐久先生,是否寻找到了以商朝修水艾侯国第一任艾侯为起源始祖的这支艾氏后裔的踪迹?他说至今还没搞清楚,本地没有艾侯的后裔,不知以艾侯为起源始祖的修水古艾的后裔迁往何处去了。
修水《艾氏宗谱》虽然认定商朝艾侯、周初艾佚侯和艾子等修水古艾为艾氏祖先,但第9修《艾氏宗谱》已经申明该宗族与修水古艾没有直接关系。当今修水艾氏大多为以海清公为始祖的浙江省金华县艾氏宗族的外迁后裔,该宗族的堂号为“天水堂”,认定本宗族是汝艾的后裔。
修水《艾氏宗谱》记载:“周武王克殷时,艾侯来朝,降为艾子,封于艾山。今泰山牟县东南有艾山,春秋鲁隐公二年(编者按:应为鲁隐公六年,即公元前717年),隐公会齐侯(编者按:应为齐僖公),盟于艾,即此地也。”这就是说,商朝修水艾侯国的最后一任艾侯被周武王降为艾子,并另封到山东牟县东南艾山一带。修水艾侯国最后一任艾侯即周初艾子不会是一人独自前往新领地,其家属和嫡系族人会随同迁徙到山东牟县东南艾山一带。这是从修水流域迁往外地的第一支艾侯后裔。自公元前1225年的第1任艾侯到最后一任艾侯于公元前1066年被周武王降为艾子,共经历159年。若按每两代艾侯间隔30年计,则159/(N-1)=30,即(N-1)=159/30=5.3,所以N=6.3,即最后一任艾侯—山东艾子为修水艾侯国第6任艾侯。(详见注2-6、参见附录11)
我后来在查阅东乡《礼洞艾氏宗谱》时发现,宰(九)公第12世孙庭晖公于元朝至元戊寅(1338年)在《礼洞艾氏族谱(三修)序》中开宗明义地说,“艾氏郡望自天水,上祖世代修水古艾也。”正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却原来东乡艾氏宗族是商朝修水艾侯的后裔。修水德彬曾问过我,江西省历来是艾姓大省,是否与商朝修水艾侯有关?不知是不是艾侯的后裔从修水流域迁到了外地,后来又迁回了江西省?当时,我还不知道如何回答德彬提出的这个问题。现在,我已找到了这个问题的一部份答案:东乡县艾氏宗族就是从修水流域迁到了外地—浙江省睦州寿昌县,后来又迁回了江西省的艾侯后裔。这是迄今所知的从修水流域迁往外地的第二支艾侯后裔。这也说明德彬在提出这个问题前,已经过了深思熟虑,他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寻找修水流域古艾踪迹的思路。这是不无道理的,因为中国人大多留恋故乡,怀有浓浓的乡土之情,纵使浪迹天涯,也总想落叶归根;即使本人无法实现落叶归根的愿望,也会寄希望于子孙后代有朝一日回归桑梓故里。

注2-6:被周武王降为艾子、封于山东牟国艾山的艾侯是汤阴艾侯还是修水艾侯?
商朝武丁帝时期有两个艾侯,一是都城为江西省修水县龙岗坪的艾侯国的艾侯,二是封于艾国(故地在今河南省汤阴县)的艾侯。那么,“周武王克殷时,艾侯来朝,降为艾子,封于艾山”的艾侯是哪个艾侯呢?经分析后,我认为是修水艾侯。其根据是,河南省汤阴艾国距离商朝都城(今河南省安阳市)不远,处于王畿内,且是商王武丁的后裔,周武王进攻商朝都城时,艾国的最后一位艾侯随同商王朝进行了抵抗,被周武王俘虏,艾国遂灭。因此,周武王不大可能给被俘的商王后裔艾侯分封爵位和领地。而修水艾侯国离商朝都城较远,修水艾侯得知商朝被周武王灭掉的消息后,亲赴周武王帐前,朝见周武王,俯首称臣。修水艾侯朝见周武王,意味着商朝艾侯国向周朝投降,商朝艾侯国宣告灭亡。周武王对主动来降且与商王异姓的修水艾侯分封爵位和领地,在情理之中。出于政治需要,周武王将修水商朝侯爵降为子爵,并另封于牟国(今山东莱芜市)艾山一带。
综上所述,被周武王降为子爵、另封于牟国艾山的商朝艾侯肯定不是河南省汤阴艾国的艾侯,只能是江西省修水艾侯国的艾侯。(详见注2-9)
这里又产生了一个问题:周武王为什么将主动来朝、俯首称臣的商朝修水艾侯连降两等,由侯爵降为子爵,并另封于牟国艾山,令其背井离乡呢?(详见注2-8)
经查阅《中国市县大辞典》和《中国地名大辞典》获悉,山东省莱芜市在周朝时称嬴邑或牟国,秦时置为嬴县,西汉始改置莱芜县,北齐时并入博城县,其治所在今山东省莱芜市东20里;几经易名,至唐武后长安3年(公元704年)将嬴县和牟县合并,定名莱芜县,前不久改为莱芜市,“莱芜”之名自公元704年一直沿用至今。若从西汉始置莱芜县算起,莱芜县已有近2200年历史;若从704年将嬴县和牟县合并,定名莱芜县算起,则也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

2-7、受封于陕的艾佚侯为何死在修水,并葬在修水?
修水《艾氏宗谱》还有关于艾佚侯的记载:“古艾县有土墩,旧名陕君墩,艾佚侯之陵也。曰陕君者,周武王都陕,艾侯受封于陕,故名之。”
艾佚侯受封于陕,何以葬于修水,即何以来到修水,是受周武王之命接任商朝艾侯国国君之位,还是另有原因?若是受周武王之命接任商朝艾侯国国君之位,则分宁在周朝时应仍称艾侯国,而不会“世称分宁为艾子国”,也不会有周平王封此地为艾子国的事件发生。看来艾佚侯葬于修水应是另有原因,这又是一个待解之谜。
2009年9月3日拜读熊耐久先生在电子网络上发表的《商时有艾侯国—古艾国》一文,文中转载了《汲象周书?世浮解》中一句话:“乙巳,陈本新、荒蜀磨至告禽霍侯,艾侯俘佚侯。”据此推测,周武王于征伐商朝前在都城封赐艾佚侯;周武王在亲率周军主力征伐商朝王畿的同时,派遣艾佚侯率领一支偏师征伐商朝修水艾侯国。艾佚侯在征伐艾侯国的战斗中被艾侯打败,并被艾侯俘虏,后死在修水,并葬在修水。

2-8、周武王为什么将主动来朝称臣的商朝修水艾侯连降两等,降为子爵?
“周武王克殷时,艾侯来朝,降为艾子,封于艾山。”先前对主动来朝的修水艾侯何以被周武王连降两等,由侯爵降为子爵,并由修水另封于牟国艾山,令其背井离乡一事,感到令人费解,不知是何缘由,只好用含糊的“出于政治需要”加以解释。“艾侯俘佚侯”五个字顿时令真相大白于天下:商朝艾侯主动来朝,俯首称臣,周武王出于政治需要,不能不表示欢迎,给予适当封赐,但对于商朝艾侯抗拒周军征伐,打败并俘虏周军主将艾佚侯,又不能不给予适当处罚以示惩戒,于是乎将艾侯由侯爵降为子爵,并另封于牟国艾山,令其背井离乡。

2-9、周武王俘虏的艾侯是汤阴艾国的艾侯,而不是修水艾侯国的艾侯
“艾侯俘佚侯”与“周武王克殷时,艾侯来朝,降为艾子,封于艾山”两个历史事件证明:商朝修水艾侯国的艾侯没有被周武王俘虏,而且打败并俘虏了奉周武王之命率一支周军偏师前来征伐的艾佚侯。商朝修水艾侯国的艾侯虽然获得了局部胜利,但商王朝最终被周武王推翻了。艾侯国的艾侯审时度势,主动前往周营大帐朝见周武王,俯首称臣。由此可见,《舆地指掌图》和罗泌《国名记》中所说的“周武王克殷时,艾侯被俘”中的艾侯应该是商武丁帝的后裔—河南汤阴艾国的艾侯,而不是修水艾侯国的艾侯。这与《中国姓氏?三百大姓》关于河南汤阴艾国艾侯被周武王俘虏的说法是一致的。

2-10、为什么世称江西分宁(即今修水县)为艾子国?
修水《艾氏宗谱》称,“世称分宁为艾子国”。既然艾子被封于牟国艾山,理应山东牟国艾山一带称为艾子国,为什么“世称分宁为艾子国”呢?我的推测是,修水艾侯入朝拜见周武王,并被另封于山东牟国艾山,其妻室和嫡系子孙及其本支家族随同去了山东省,但人口众多的其它艾氏分支家族仍留在江西省分宁。商朝艾侯降为周朝艾子后,其原属国不能再称为艾侯国,留在修水流域的艾氏宗族不得不将原艾侯国改称艾子国,故“世称分宁为艾子国”。
2009年9月3日在电子网络上见到了艾华的文章《古艾城》,文中转述了《旧志附注》:“按罗泌《国名记》,艾为商国,其封爵甚远。武王克商俘艾侯,君俘则国易,是周世已无艾侯国。”接着说,“旧志称:周平王以后,武宁地属艾子国者,不知何所本。详其文义,艾子国为周平王始封。”据此可知,“世称分宁为艾子国”是在周平王始封艾子国之后,即东周之后,而不是西周之初。本人的上述推测可能与历史事实不符。但是,既然“艾子国为周平王始封”也是一种推测,不能因此而说本人的推测毫无道理,故两种推测并存,供后来者考证时参考。
编者按:我曾问过浙江省丽水市的宗亲碧波,是否知道经常在网络上发表文章的艾华和艾中华等人?他说,艾华和艾中华都是他的筆名。

2-11、山东牟国艾山因何而得名?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探讨:艾子被封于山东牟国艾山,此地原名艾山,还是因艾子被封于此地而得名?经分析后,我认为是后者。其理由是,居民居住地地名往往以居民的姓氏为名,陵地或坟山名往往以墓主的姓氏为名,此地在此前没有出现过艾氏人口,此山在此前没有埋葬过艾氏名人,因而此山不大可能以艾为名,曰艾山。艾山的得名,最大可能是第一任艾子死后埋葬于此山,即艾子陵墓所在地,称为艾陵。此山从此成为历代艾子及其族人的坟山,人们便称之为艾山。这里的艾陵或艾山是同地异名。由此可以推断,艾子封于此地在先,艾山因是艾子及其族人的坟山而得名于后。
2010年5月19日到莱芜市调研,查阅了《莱芜市志》,其中没有涉及艾子的内容。有关人士说,莱芜东南确有艾山,山不太大,在城东南约20公里处还有一个艾山办事处。由此可见,艾山自从周初得名,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历史悠久而与艾姓息息相关的有名小山
读者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今人说,艾山及艾山办事处在莱芜市东南约20公里处,即约40里处,史书上说艾山在牟县东南约20里处,岂不是有矛盾?初看起来,似有矛盾,经仔细分析后,却是一致的。何也?因为牟县的县治在今莱芜市城东南约20里处,20+20=40,今人说的和古人说的艾山距今莱芜市都是约40里。

2-12、山东5个艾陵/艾山/艾邑/艾县的来历
综合多部书籍记载,山东境内的艾陵/艾山/艾邑/艾县有5处:一是今莱芜市东南,二是今泰安市东南,三是今沂源县西南,四是今栖霞县西北,五是今郯城县与江苏邳县交界一带。为什么山东有5个艾陵/艾山/艾邑/艾县?这5个地域因何以艾为名?
先说前3个艾陵/艾山/艾邑。因为爵位是世袭的,自周初艾子(约公元前1066年)到艾孔(字季梁,约公元前537年隐居于泰安艾陵)500多年间,历代艾子及其子孙有多个居住地和陵地不足为奇。一般说来,所有与艾子国有关的艾陵/艾山/艾邑皆应在艾子国领地内。前面已说明泰山牟县(今莱芜市)东南艾陵/艾山/艾邑属艾子国。泰安市位于莱芜市西,沂源县位于莱芜市东,均与莱芜市为邻,泰安市东南和沂源县西南的艾陵也在周朝艾子国领地内是完全可能的。莱芜市东南与泰安市东南和沂源县西南的3个艾陵/艾山/艾邑是异地同名。有关资料称,泰山牟县东南有艾山,牟县县治在今莱芜东20里,其东皆艾山。周朝曾在艾山附近设艾邑。又称,艾山绵亘数十里,与沂水县即今沂源县接界。由此可知,莱芜东南之艾山与沂源县西南之艾山是连接在一起的同一山脉。在周朝,也曾在沂源县设艾邑。由此可推断出,山东周朝艾子国的领地包括今泰安市东南、莱芜市东南到沂源县西南一带。因此,泰安市东南—莱芜市东南—沂源县西南一带是晚于江西修水的另一个艾氏重要发祥地。
2010年4月22日查阅顾东高于清乾隆13年(1749年)编辑的《春秋大事表?春秋列国都邑表》,其中“齐地”一节介绍了艾山和艾陵。“艾,鲁隐公6年,公与齐侯盟于艾。杜注:‘泰山牟县东南有艾山。’不言齐地,尚疑地在齐、鲁间。在今蒙阴县西北。”“艾陵,鲁哀公11年,与齐师战于艾陵。孔氏曰:‘艾陵在博县南60里’,在今泰安府泰安县东南。张守节谓艾山与艾陵为一地,误。”顾东高认为艾山与艾陵不是一地,艾山在牟县东南,即今莱芜市东南,艾陵在博县南60里,即在今泰安府泰安县东南。值得进一步商讨。该书在介绍山脉和河流时更详细地介绍了艾山:“鲁隐公6年,公与齐侯盟于艾。杜注:‘泰山牟县东南有艾山。’高氏曰:‘今沂州府蒙阴县西北120里有艾山。汉牟县属泰山郡,晋因之,在今莱芜县东20里。蒙阴正在莱芜东南。又桑氏《水经》:沂水出泰山盖县艾山,汉盖县在今沂水县西北70里。沂水县与蒙阴县相邻,以地势准之,亦相近也。’”《春秋大事表?春秋列国爵姓及存亡表》称,春秋时,今莱芜县东20里为牟国地。综上所述,泰山牟县即是春秋时牟国地,亦即今莱芜县。
再说后两个艾山/艾县。栖霞县位于烟台市南,郯城县位于山东省最南部,这两地离莱芜市太远,不可能也在周朝艾子国领地内(编者按:最初的诸候国方圆百里左右)。因此,这两地的得名与艾子没有直接关系。经查阅《中国历史地名词典》,栖霞县西北之艾山因盛产艾蒿而得名,并非因有艾氏人口居住或有艾氏人士陵墓而得名。据此,《中国姓氏辞典》称艾孔的食邑艾陵为栖霞县西北之艾山是错误的,本文将艾孔的食邑“艾陵是今栖霞县西北之艾山”删除。至于郯城县与江苏邳县交界一带的艾山因何而得名,现在只能是推论,可能是艾子的一支后裔迁徙到这里,也可能是艾孔的一支后裔迁徙到这里,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久而久之,成为当地巨姓大族,这个家族的陵地便被称为艾山;这里因艾姓人口众多,又有地名艾山,因而东魏武定8年(公元550年)在此设置艾县。
在“艾姓的起源”一节中说到,季梁以隐居地名艾为氏,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至于季梁或裔款即艾孔的隐居地或食邑是莱芜市东南的艾陵/艾山/艾邑,还是泰安市东南的艾陵或是沂源县西南的艾陵/艾山/艾邑,或者包括这三个艾陵/艾山/艾邑,值得进一步探讨。但是,这三个以艾为名的艾陵/艾山/艾邑是周初艾子和各代世袭艾子及其裔孙的居住地或陵地,应是无疑的。也就是说,这3个以艾为名的艾陵/艾山/艾邑因周初艾子及其子孙居住或埋葬在此而得名。按前述顾东高的观点,艾孔的隐居地或食邑艾陵应是泰安府泰安县东南的艾陵。(编者按:从地理位置看,泰安县东南的艾陵与莱芜市东南的艾陵和沂源县西南的艾陵相比,距离鲁国国都曲埠最近,泰安县东南的艾陵应是齐国与鲁国交界之处,因而,季梁离开鲁国到此隐居比到另外二地隐居的可能性大得多。顾东高的观点是有道理的,基本上是可信的。)
2009年5月上网查阅几个艾氏宗族的族谱,一些族谱的序言也提到了艾子,如浙江省丽水市艾氏宗族的《艾氏族谱?天水艾氏源流序》称:“至田齐,艾子封于艾山,养性修真,迄今云岳山中石崖之壁,篆文犹存,可见仙迹不泯。”又如四川省泸县立石镇《艾氏族谱》称:“祥开胜境,岱宗旧迹犹存。”这也证明自从周初(约公元前1066年)至上文提及的田氏齐国艾子所处时代即齐宣王时期(约公元前320—301年)的700多年间,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莱芜市东南—沂源县西南一带确实是艾子国的领地,世袭的各代艾子中出现过一些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留下了他们的轶闻和遗迹。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周初艾子是山东省泰安/莱芜/沂源艾陵/艾山/艾邑艾氏宗族的始迁祖,比周初艾子晚500多年的艾孔是山东泰安艾陵艾氏的第二始祖。或者说,山东泰安/莱芜/沂源艾陵/艾山/艾邑艾氏宗族原本有两支,一支起源于周初艾子,另一支起源于春秋艾孔。至此,已找到修水流域商朝艾侯的两支后裔:山东省泰安/莱芜/沂源艾陵/艾山/艾邑艾氏宗族和江西省东乡县艾氏宗族及其外迁后裔。作为江西省修水流域商朝艾侯的外迁后裔,东乡艾氏宗族于公元895年从浙江省睦州寿昌县迁回了江西省,不知有无以艾子为始迁祖的山东省泰安/莱芜/沂源艾氏宗族的后裔从山东省迁回了江西省?

注2-13:罗泌是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著名历史学家,一生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于1176年撰成名著:《路史》,共47卷,收入《四库全书》“别史类”中。商朝修水艾侯的后裔应该感谢罗泌在《路史》中记录了艾侯国、艾侯和艾侯鼎等珍贵的史实,使得我们得以弄清起源始祖是何时、何地的人,本宗族起源于何时、何地。

注3:《中国姓氏?三百大姓》称:起源于河南汤阴艾国的这支艾姓源出子姓。经查,商朝汤、武丁诸帝均为子姓,故其后代为子姓。

注4:关于艾孔
艾孔是一支人才辈出、当今后裔宗派和人数众多的重要艾氏宗族的起源始祖。一些姓氏书籍、有关典籍和多个自称是艾孔后裔的艾氏宗族族谱对艾孔来历的叙述可谓五花八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5种说法:一是季梁因不满国内现实,于公元前537年离开鲁国隐居于齐国艾陵,更姓改名,以隐居地名艾为氏,以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二是裔款为齐景公三大大夫之一,食邑于艾陵,以食邑名为氏,取名艾孔;三是当田氏于公元前379年篡夺姜姓齐国时,齐国国君姜贷的子孙及其族人—周初齐国国君姜尚的后裔外逃避禍于艾山,改姜氏为艾氏,以孔为名,取名艾孔;四是另一支艾氏宗族的起源始祖庆忌公之子,事齐宣王(公元前320年—301年在位),官拜大夫;五是孔子之后在战国时因避秦乱(秦国于公元前285年始攻齐国)而伏于艾蒿之中得免于难,遂改姓艾,以原姓孔为名。5个艾孔的来历,时间跨度竟长达252年。仅仅从这一点就可判断出,肯定其中有些说法是错误的。还有一篇网络文章将艾孔写成孔艾。有关史料和各艾氏宗族的族谱对艾孔的原来姓氏、活动年代、相关地点等及其祖先的介绍也是五花八门,艾孔原来到底姓什么?季梁、艾孔和裔款三个名字是何关系?季梁于何时自鲁隐于齐国艾陵?艾孔到底是齐国大夫还是鲁国隐士?到底是季梁以隐居地名艾为氏,以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还是裔款以食邑名艾为氏,以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艾孔的六世祖名孔父嘉还是孔嘉父?孔父嘉是微子的第几世孙?裔款的食邑到底是哪一个艾陵?艾孔与孔子是何关系?孔父嘉是艾孔的几世祖等等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于上述问题,有必要一一加以考证、研究和辨析,以便得出比较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让其后裔看清自己起源始祖的真实面目。

注4-1:艾陵是齐国领地,而不是鲁国领地
裔款与宴婴、梁丘据同为齐景公的重臣。《左传》魯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1年)大事记中记载了裔款和梁丘据一起向齐景公提建议的事。联系到注2,又出现了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曲阜为魯国国都,泰安、莱芜和沂源位于曲阜的东北部,都距离曲阜不远,似应隶属魯国。公元前521年魯国尙存,泰安东南的艾陵或莱芜东南的艾陵/艾山/艾邑或沂源县西南的艾陵/艾山/艾邑何以成为齐国大夫裔款的食邑?难道泰安、莱芜和沂源当时已归属齐国?
经查,张习孔主编的《中国历史大事编年》记载:“鲁隐公六年(公元前717年),齐僖公、鲁隐公盟于艾(齐邑,今山东沂源县西南)。”何兹全主编的《中国大事典》记载:“公元前484年5月,鲁哀公会合吴王夫差攻下齐国的博地(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25日,到达嬴地(今山东省莱芜市西北)。27日,两军在艾陵交战,吴王率领中军大败齐军。”上述史实充分证明,泰安、莱芜、沂源艾陵/艾山/艾邑在公元前717—484年间确实归属齐国,即艾子国隶属于齐国。
齐宣王时的艾子是齐国大臣,此艾子当是周初艾子的世袭后裔,这也证明艾子国隶属于齐国。此艾子的出现,还印证了“周武王克殷时,艾侯来朝,降为艾子,封于艾山”这一史实是真实可信的。
浙江省丽水市艾氏宗族《艾氏族谱?天水艾氏源流序》称, 季梁在鲁国“三家僭乱,君弱臣强”之时“遂去国隐于艾陵”,这也间接说明艾陵当时确实不是鲁国领地,故需“去国”即离开鲁国隐于齐国艾陵。
齐国的国都为临淄。查看地图,泰安、莱芜和沂源分别位于临淄的西南部或南部,距离临淄不远,且比距离曲阜更近些。
注4-2:《宴子春秋》中的艾孔即是《左传》中的裔款
宋朝郑樵著《通志?氏族略》称,艾氏系“《宴子春秋》大夫艾孔之后,(艾孔)即《左传》裔款也。”
电子网络上有一篇文章称:刘师培校补云:“《元和姓纂》十四‘泰艾姓’条云:艾姓系‘《宴子春秋》齐大夫艾孔之后。’ (艾孔)即《左传》中的裔款也。” 刘师培经考证后认定,《宴子春秋》中的艾孔即是《左传》中的裔款。
综上所述,唐朝《元和姓纂》十四‘泰艾姓’、宋朝郑樵著《通志?氏族略》和现代刘师培校补均认为:艾孔即是裔款。本人认为,唐《元和姓纂》是持此论的源头,宋朝《通志?氏族略》及现代刘师培先后肯定了这一观点。
编者按1:《宴子春秋》是后人采集晏婴行事及其谏诤之言而成。晏婴或称晏子,是历史上有名的贤相。晏婴与梁丘据、艾孔三人同时为齐景公大夫,且均得到齐景公的信任,三人经常同齐景公一起商讨国家大事,故《宴子春秋》中多次提到艾孔,但没有提到裔款。《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为左丘明所著。《左传》中没有提及艾孔,但提到了裔款。《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都认定,《宴子春秋》中的艾孔即是《左传》中的裔款;刘师培经考证后肯定了艾孔即是裔款。
编者按2:刘师培,1884年闰五月初二生,1919年11月20日病逝。1897年起研究《宴子春秋》,19岁中举,经学大师,对《左氏春秋》、《周礼》等均有深入研究,成果颇丰,著述颇多,编著的《中国中古文学史》受到了鲁迅先生的肯定。对《宴子春秋》和《左氏春秋》均有深入研究的经学大师刘师培经考证后认定艾孔即是裔款,具有极高的权威性。(详见网络文章:《2004年索引—历史学人:刘师培》)

注4-3:季梁、艾孔、裔款同为一人的字、名、号
2009年5月初在电子网络上看到,上海《浦东姓氏宗族》称:“艾氏,相传为山东孔子之后。战国时因避秦乱而伏于艾蒿之中得免于难,遂改姓艾,以孔为名,故其(浦东川沙艾氏)始祖为艾孔。”(详见注4-4、注4-6)浙江省丽水市艾氏宗族《艾氏族谱?天水艾氏源流序》称:“夫艾氏之源,肇自春秋始。因周武王克殷而有天下,封微子于宋(详见注4-10),其八代孙名孔嘉父者,易姓曰孔,仕鲁为大夫(详见注4-11—注4-15),传五代至名季梁者,因三家僭乱,君弱臣强,遂去国隐于艾陵,易姓曰艾,以原姓为名,故曰艾孔。”这两篇文章都说艾孔原姓孔。据筆者分析,艾孔原姓孔是可信的。
《艾氏族谱?天水艾氏源流序》称,季梁去国隐于艾陵后改姓艾,取名艾孔,从注4-2已知,裔款即是艾孔,可见季梁、艾孔、裔款是同一人的三个不同名字。产生了两个新的问题,问题之一是,季梁、艾孔和裔款这三个名字有何关系?问题之二是,《艾氏族谱?天水艾氏源流序》称,季梁离开鲁国隐于齐国艾陵,易姓曰艾,以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而一些姓氏书籍和艾氏族谱说,裔款为齐国大夫,食邑为艾陵,裔款以食邑名艾为氏,取名艾孔。究竟艾孔是鲁国隐者还是齐国大夫?究竟是季梁以隐居地名艾为氏,以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还是裔款以食邑名艾为氏,以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
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弄清了古代人取名、取字和取号的时间先后次序和有关规则,即可弄清季梁、艾孔和裔款这三个名字的关系。据考证,春秋时期在幼儿出生三个月时取幼名,供长辈呼唤;二十冠而字,供外人呼唤;功成名就后取号。字与名相比,是美称、尊称,而号比字更是美称、尊称。艾孔的幼名,不知;从孔子的父亲名叔梁纥(名纥,字叔梁)可以得知,季梁是改名艾孔前的字,在鲁国时一直使用其字季梁;季梁离开鲁国隐于齐国艾陵后,便更姓改名,以隐居地名艾为氏,以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此后对外不再使用原字季梁,即“隐”去原名,以致外界不知艾孔曾字季梁。春秋时认为以二字为名不合礼仪,故人名大多为单名,“裔款”二字不会是幼名;季梁隐居齐国艾陵时已过而立之年,不会再取字,因此,裔款只能是艾孔的号。何时取号裔款?本人以为,应在艾孔仕齐为大夫之后才取号裔款。原字季梁在前(20岁时冠而字,即在公元前567—547年间取字),公元前537年隐居齐国艾陵更姓改名艾孔为其次,取号裔款又在更姓改名若干年之后。季梁隐居齐国艾陵后一直使用姓名艾孔,出仕齐国后,则使用姓名艾孔或号裔款这两个名字,所以《左传》中记载裔款为齐景公的大夫,《宴子春秋》中多次提到大夫艾孔,姓氏书籍—唐《元和姓纂》则称泰“艾姓系《宴子春秋》中齐大夫艾孔之后,(艾孔)即《左传》中裔款也。”季梁在仕齐为大夫之前还没出名,故“季梁”没能出现在任何史书中。原字季梁只有其后裔知道,只出现在其后裔—浙江省丽水市艾氏宗族的《艾氏族谱?天水艾氏源流序》中。 由此可知,浙江省丽水市艾氏宗族及其祖籍江西省崇仁县六家桥乡艾坊村艾氏宗族确系艾孔的后裔。(详见注36)

注4-4、应是季梁以隐居地艾为氏,而不是裔款以食邑名艾为氏
再来回答第二个问题,即究竟艾孔是鲁国隐者还是齐国大夫?究竟是季梁以隐居地名艾为氏,以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还是裔款以食邑名艾为氏,以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据本人推测,季梁离开鲁国后,先隐于齐国艾陵,后来出仕齐国,官至齐景公的大夫,取号裔款,齐景公将裔款的隐居地封赐给他作为食邑。所以,季梁先是由鲁国隐于齐国艾陵的鲁国隐者,裔款后为齐国齐景公的大夫,或者说,艾孔既是鲁国隐者,又是齐国大夫,先后两种不同身份集于艾孔一人之身。至于到底是季梁以隐居地名为氏,还是裔款以食邑名为氏,没有实质性差别,反正都是以其居住地艾陵之名为氏,只是时间先后不同而已。依愚所见,第一种情况可能性大,而且更合乎情理,即季梁离开鲁国隐居于齐国艾陵后,更姓改名,以隐居地名艾为氏,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等艾孔出仕齐国、官至大夫后,取号裔款,齐景公将裔款的居住地艾陵封赐给裔款作食邑。季梁隐于艾陵在先,隐居齐国艾陵更姓改名艾孔为其次,仕齐后取号裔款在最后。根据上述对季梁、艾孔、裔款三个名字的时间先后关系的分析可知,不会发生“裔款以食邑名艾为氏、以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的历史事件。一些姓氏书籍和艾氏族谱说“裔款以食邑名艾为氏,以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是将季梁先改名艾孔,而后取号裔款的时间先后弄倒置了。这些姓氏书籍和艾氏族谱之所以出现这种时间先后倒置的错误,原因是注4-3中提到的“季梁在仕齐为大夫之前还没出名,故‘季梁’没能出现在任何史书中”,他们不知道季梁去鲁隐居齐国艾陵后,以隐居地名艾为氏,以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的史实,便臆断“裔款以食邑名艾为氏,以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依据上述分析,本文删除“裔款以食邑名艾为氏,以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的说法,认定“季梁以隐居地名艾为氏,以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的说法。本人以季梁由鲁国隐居于齐国艾陵的公元前537年为以艾孔为起源始祖的艾氏宗族的起始时间,即以艾孔为起源始祖的泰安艾陵艾氏宗族起源于公元前537年,至今已有537+2010=2547年的历史。(详见注36)

注4-5:艾孔“因避秦乱而伏于艾蒿之中得免于难”的故事纯属虚构
2010年1月15日查阅《中国历史大事编年》获悉,在公元前285年,“齐国势盛,威胁三晋和秦楚。秦欲合纵伐齐……乃使蒙武攻齐,夺九城,以为九县。”这是秦国首次派兵攻打齐国的记录。经考证,艾孔生于公元前587—567年间,殁于公元前514年前,活动于公元前537—514年间,是春秋晚期人,比秦国首次派兵攻打齐国早两百多年。由此可见,《浦东姓氏宗族》所言孔子之后在“战国时因避秦乱而伏于艾蒿之中得免于难,遂改姓艾,以孔为名”的故事纯属杜撰的子虚乌有。

注4-6:以艾孔为起源始祖的泰安艾陵艾氏宗族的得姓始自艾孔本人
《中国百家姓解说辞典》称艾氏“家族的得姓,不是始自夏臣汝艾的第四代,就是始自大夫艾孔的第四代。”这一句话有两个错误。错误之一是汝艾之孙以王父名为氏,而不是其曾孙以曾祖父的名为氏;《现代汉语辞典》对“王父”的释义是“祖父”而不是“曾祖父”。另外,季梁以隐居地名艾为氏,以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更不是其孙或曾孙以其隐居地名或食邑名为氏。因此,以艾孔为起源始祖的山东泰安艾陵艾氏宗族的得姓,既不是始自大夫艾孔的第三代,更不是第四代,而是始自艾孔本人。错误之二是艾姓的起源始祖除了汝艾和艾孔外,还有两位艾侯和吴公子庆忌等多人。因此,不能说艾氏家族的得姓,不是始自夏臣汝艾,就是始自大夫艾孔,除此别无他人。

注4-7:艾孔不是孔子之后,而是孔子之叔
上海《浦东姓氏宗族》称:艾氏相传为山东孔子之后。实际上是说艾孔是孔子之后。这是错误的。浙江省丽水市艾氏宗族的《艾氏族谱?天水艾氏源流序》称,孔嘉父“传五代至季梁”;《中国人名大辞典》称,孔父嘉之子“五传而生孔子”。将《中国人名大辞典》与《艾氏族谱?天水艾氏源流序》关于孔父嘉与季梁和孔子关系的介绍加以对照可知,季梁即艾孔是孔父嘉的第6世孙,而孔子则是孔父嘉的第7世孙。这就是说,艾孔是孔子的叔叔,而并不是如《浦东姓氏宗族》所说艾孔是孔子之后。另外,从二者的出生时间上看,艾孔约生于公元前587—568年间,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艾孔比孔子至少早出生17年。(详见注4-9)
季梁是艾孔改名前的字,孔子之父叔梁纥,字叔梁,名纥。按照伯仲叔季排序,季梁应是叔梁的弟弟,即艾孔是孔子的叔叔。这与《中国人名大辞典》与《艾氏族谱?天水艾氏源流序》关于孔父嘉与季梁和孔子关系的介绍暗合。这恐怕不是巧合,而是历史的真实反映。叔梁与季梁是否是同胞兄弟,尚不得而知,但从他俩的字来看,不是同胞兄弟,就是同父异母兄弟。
至今尚未查到提及艾孔与孔子有亲属关系的史料。《中国历史大事编年》记载,“公元前514年,孔丘赴齐,学《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但没提及孔子与艾孔是否见面。也许此时艾孔已经去世,不然孔丘在齐国数月,叔侄同处一城,不可能不相见。如果“艾孔于公元前514年前(设为公元前515年)已经去世”这一推测正确,则艾孔可能生于公元前587—583年间,享年68—72岁,与叔梁纥和孔子的寿命相当。由此看来,季梁真可能是叔梁的同胞兄弟。(详见注4-9)

注4-8:季梁于公元前537年离开鲁国隐居于齐国泰安东南的艾陵
浙江省丽水市艾氏宗族的《艾氏族谱?天水艾氏源流序》称:鲁国季梁“因三家僭乱,君弱臣强,遂去国隐于艾陵,易姓曰艾,以原姓为名,故曰艾孔。”《中国历史大事编年》记载:“公元前537年(鲁昭公5年),鲁三桓季孙、叔孙、孟孙四分公室,季氏择其二,叔孙、孟孙各得其一,皆尽征之,而贡于公。于是三桓益强,公室益弱。”由此可知,鲁国“三家僭乱,君弱臣强”始于公元前537年,季梁“去国隐于艾陵”当在公元前537年或稍后,设为公元前537年。
2010年5月19日到莱芜市和泰安市调研,想弄清季梁的隐居地或者裔款的食邑究竟是泰安的艾陵还是莱芜的艾陵,并了解关于艾孔的更多信息,《莱芜市志》、《泰安市志》和《泰安区志》均未涉及艾孔或裔款其人,更不用说他的居住地点了。姑且以清朝顾东高的观点为准,艾孔的隐居地或食邑艾陵是泰安府泰安县东南的艾陵。(详见注2-12)

注4-9:艾孔生殁时间的推算
艾孔生于何年?史无记载,只能根据相关参考时间点加以推算。可选择以下3个参考时间点:一是裔款与晏婴、梁丘据同为齐景公三大重臣的时间;二是其兄叔梁(纥)的出生时间;三是季梁离开鲁国隐于齐国艾陵的时间。
除了王亲国戚、世袭官宦之家的子弟外,普通士人要做到国君主要辅臣这等高官,一般应在40岁以上。此前,我曾根据裔款在公元前521年已是齐景公大夫、成为三大主要辅臣之一的事实推算其出生年份为公元前560年之前。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中“家语”云:“叔梁纥娶顔徵在在64岁后,曰野合。”我们姑且设定叔梁纥娶顔徵在时刚好64岁,到生孔子的公元前551年是65岁,则叔梁纥出生于公元前551+65=公元前616年。根据叔梁(纥)与季梁的名字看,他俩不是同胞兄弟,就是同父异母兄弟。如果是同胞兄弟,按当时女人的生育年龄(7*2=)14—(7*7=)49岁计算,则两人最多相差49-14=35岁,即季梁最早生于公元前616-2=公元前614年,最晚生于公元前616-35=581年。如果是同父异母兄弟,根据当时男人生育年龄为(8*2=)16—(8*8=)64岁间,则可推算出艾孔最晚生于公元前616-(64-16)=616-48=568年,即艾孔最晚生于568年。
孔子说他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意即他30岁时,已经完成学业,思想成熟,有了参与治理国家的强烈愿望和齐家治国的足够能力。季梁在鲁国“三家僭乱,君弱臣强”的公元前537年毅然离开鲁国,隐居于齐国艾陵,表明了他对鲁国三桓季孙、叔孙、孟孙四分公室强烈不滿的政治态度,已经是一个思想成熟并有政治主见,达到了“而立之年”的成年人,即已至小30岁。在当时,人的平均寿命较短,人若年过50,即已进入老年,一般不会甘冒去国离乡、流离失所之风险,宁愿留在本地苟延残年。据此推测,此时季梁最大不会超过50岁。由此看来,艾孔应生于公元前537+(50—30)=公元前587—567年之间。
综合上述3个参考时间点推算出的艾孔出生时间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艾孔生于公元前587—560年之间。有两种可能的情况,如果季梁与叔梁(纥)是同胞兄弟,则艾孔生于公元前587—581年间;若是同父异母兄弟,则艾孔生于587—568年间。综合上述两种情况,艾孔生于公元前587—568年间。艾孔在公元前521年是大夫,此时47—66岁间,合乎情理。
艾孔殁于何年?史亦无记载。如注4-7所推测,可能在孔子赴齐的公元前514年前已经去世。假设艾孔殁于公元前515年,则艾孔享年53—72岁之间,亦合乎当时男人寿命的实际情况。叔梁(纥)殁于孔子3岁时,至少活到68岁以上,孔子享寿73岁,艾孔最多活到72岁不足为奇。姑且认定艾孔殁于公元前515年。
与艾孔同为齐景公大夫的晏婴生于公元前578年,殁于公元前500年。与上述艾孔生殁年份的推算值比较,可以说,晏婴与艾孔是同龄人。这间接地验证了“艾孔生于公元前587—568年间,殁于公元前515年”是接近于历史真实的。

注4-10:艾孔不是姜氏神农炎帝和周初齐国国君姜尚的后裔
我于2009年5月在网上《侠氓博客》中看到了埠溪艾氏宗族的《艾氏流源族谱序》,谱序作者认姜氏神农炎帝和周初齐国国君姜尚为本宗族之祖先。本人阅读后,认为该谱序错误多多,不可信,没有抄录下来。后来想进一步研究,却查不到了。所以只是凭记忆提及“有一篇电子网络文章说艾姓起源于炎帝,姜姓;周初姜太公(名望,字子牙,被周武王封为齐国国君)的后裔有改艾姓者。因无据可查,均没列入艾姓起源中。”
2010年5月5日,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姚墟镇河埠村(原名喻东埠溪)的艾立发来了埠溪艾氏宗族的《艾氏流源族谱序》。该序言称:艾氏出自姜氏神农炎帝。及殷末,子牙公归周,封采于齐。景公之后,被田氏篡夺而失其国,子孙遂避世于沂州西二十五里之艾山,见石崖上有一孔,光瑩自若,又生绿艾数枝,秀色芳新,悦其祥瑞,指艾为姓,以孔为名,仕齐为大夫。对此谱序进行认真研究后,可以得出结论:艾孔不是姜氏神农炎帝和周初齐国国君姜尚的后裔,或者说姜氏神农炎帝和姜尚不是艾氏之祖先。艾孔,号裔款,是在史书中可以查到的历史人物,我在前面已进行了翔实的考证。艾孔生于公元前587—568年间,活动于公元前537—521年间,殁于公元前515年;原姓孔,字季梁,于公元前537年去鲁隐于齐艾陵,改姓艾,以原姓孔为名;后为齐景公的大夫,取号裔款。该序言说艾孔是子牙(即姜尚)公的后裔,在田氏篡齐时改姜姓为艾姓,取名艾孔,仕齐为大夫。显然与史实不符。田氏篡齐在公元前379年,距艾孔去世的公元前515年有136年以上,距季梁改名艾孔的公元前537年更有158年之久。而且,从情理上讲,姜姓齐国国君的后裔是不会去当仇家—田氏齐国的大夫的,田氏齐国的国君也不会重用姜氏国君的后裔为大夫的。由此可见,该谱序关于艾孔的来历纯属子虚乌有的杜撰,这个所谓的“艾孔”是不存在的。因此,据此可以否定艾氏出自姜尚,进而也可否定艾氏出自姜氏神农炎帝,或者说艾孔不是姜氏神农炎帝和周初齐国国君姜尚的后裔。
电子网络《艾姓  百度百科》中《姜太公后裔姓氏排名前36》等文章称,艾姓是姜太公后裔姓氏之一,也将姜太公(姜尚)说成是艾姓的始祖之一。不知这些文章是受到埠溪艾氏宗族的《艾氏流源族谱序》的影响,还是埠溪艾氏宗族的《艾氏流源族谱序》受到《姜太公后裔姓氏排名前36》的影响?
2010年7月20日,重新查阅《永丰艾氏十修大成族谱》摘录,第一修主编元康公在《代图序》中称,“吾艾姓著姓于齐,初自姜姓,自公族大夫艾孔之后,以艾为姓。”看来“艾姓源自姜姓”的说法,不仅仅喻东埠溪艾氏宗族一家,江西省永丰县艾氏宗族也是其中之一。因而,能否定艾孔源自姜姓,但不能随意否定以姜姓为原姓的艾氏宗族是艾孔的后裔。

注4-11:艾孔既不是田孔,也不是艾子
2010年5月14日上网查询有关艾姓的信息,《艾姓  百度百科》中《姜太公后裔姓氏排名前36》在介绍艾姓时称,“齐国大夫、齐景公的宠臣名田孔,封于艾山(今山东省泰安县),世称艾子或艾孔,他的后代就以地名艾为姓。”有类似内容的文章还有6篇,令我感到十分惊讶。《姜太公后裔姓氏排名前36》从文章的题目到关于艾姓的内容几乎全是错误。先说题目,将艾姓归于36个姜太公后裔姓氏之中,注4-10已论证,这是纯属子虚乌有的杜撰。再说内容,其错误有二,一是史书记载,齐景公的宠臣名裔款或艾孔,而不是田孔,裔款即艾孔,而不是田孔即艾孔。二是艾孔并非艾子,前已考证清楚,艾子是周初被周武王降为艾子的商朝修水艾侯国最后一任艾侯,此艾子被周武王另封于牟国(今山东莱芜市)东南之艾山,艾山因艾子而得名。艾子的后裔世袭子爵,直到齐宣王时,还有一位任齐宣王大臣的艾子。艾孔比第一任艾子晚500来年,比齐宣王时的艾子早200多年。期望这类张冠李戴的谬误不要再以讹传讹、误导世人了。

注4-12:艾孔原来不姓姜,也不姓田,而是姓孔,源出子姓
《中国姓氏?三百大姓》称:以齐国大夫艾孔为始祖的这支艾氏源出姜姓。经查,周初姜太公(姜尙)受封于齐国,齐国为姜氏国。这只是说齐国国君及其家族姓姜,如齐桓公名姜小白。全齐国人是否都姓姜,值得商榷。事实上,齐景公的司马名田穰苴姓田,国相晏婴姓晏,大夫梁丘据姓梁,可见齐国人不都姓姜。所以,说这时的艾孔源出姜姓有点牵强。如果这一结论是依据埠溪艾氏宗族的《艾氏源流族谱序》或《姜太公后裔姓氏排名前36》或《永丰艾氏十修大成族谱?代图序》等得出的,注4-10已经断然予以否定。
经查,姜氏齐国到齐康公(姜贷)27年(公元前379年)灭亡,尔后为田氏齐国。可能因为齐国于公元前379年后为田氏国,以致某些电子网络文章和个别资料称齐国大夫艾孔原姓田。毫无疑问,这也是错误的。一是因为艾孔所处时代的齐国即使是田氏国,国中之人也不都姓田,更何况艾孔所处时代的齐国为姜氏国,还不是田氏国,所以说“艾孔原姓田”是毫无根据的;二是艾孔原字季梁,后号裔款,未见任何史书说裔款姓田。
如果说“艾孔原姓田”是依据《姜太公后裔姓氏排名前36》所谓“齐国大夫、齐景公的宠臣名田孔,封于艾山(今山东省泰安县),世称艾子或艾孔,他的后代就以地名艾为姓”而得出的结论,注4-11已经予以否定。
《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称:“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姓孔氏。”艾孔是孔父嘉的第6世孙,即原姓孔。孔父嘉的第10世祖微子是商帝后裔,子姓。所以,这支艾姓和河南汤阴艾侯一支同为商帝之后,也源出子姓。

注4-13:关于艾孔的祖先微子
《中国历史大事编年》记载,微子,名启,纣王庶兄(系商帝子乙之长子,因为庶出,未能继位),受封于微(今山东省梁山西北),位列子爵,故称微子。初,微子因见商将亡,数谏纣王,王不听,遂出走。及周武王灭商,乃肉袒而缚,向周乞降。至是,周公于周成王3年(约公元前1061年)封微子于宋,都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南),以治殷之遗民,以奉殷祀。微子能仁贤,故殷之遗民甚爱戴之。
2010年1月26日查阅《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获悉,“微子开者,殷帝乙之首子,而帝纣之庶兄也……周公乃命微子开代殷后,奉其先祀……国于宋。”《史记》称微子名开,而不是名启。
商纣王于公元前1078年即位,设为20岁,则生于公元前1098年。微子是纣王的长兄,应生于公元前1098年之前。自公元前1078年到其卒年(公元前1061年后),是其主要活动年代。

注4-14:艾孔的六世祖的名字是孔父嘉,而不是孔嘉父
《中国人名大辞典》称:“孔父嘉,春秋宋国缗公(共)五世孙。以亲尽别为公族,仕为司马,为华督所杀。其子奔鲁,五传而生孔子。”《中国历史大事编年》记载,“公元前720年,宋穆公疾,召大司马孔父(名嘉)”商讨立继承人之事。又载,“公元前710年,宋大夫华督杀司马孔父嘉。”再载,“公元前551年,孔丘诞生。丘先世为宋贵族,及孔防叔,因华氏之逼,自宋奔鲁。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名纥,字叔梁),叔梁纥娶顔氏之女(顔徵在),生孔丘。”《中国人名大辞典》与《中国历史大事编年》对孔父嘉的名字及其身世和孔子是孔父嘉的第7世孙的记载是完全一致的。
《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记载,“穆公9年,病,召大司马孔父……”“殇公九年,大司马孔父嘉妻好,出,遇太宰华督……十年,华督攻杀孔父,取其妻。”这与《中国历史大事编年》所言“大司马孔父,名嘉”是一致的。
由上述引文可见,孔父、嘉、孔父嘉是同一人的三个不同名字,嘉是名,孔父是字,孔父嘉是名字全称或曰字—名连称。字孔父或字—名连称孔父嘉都是当时人的尊称,符合大司马孔父嘉的身份,也符合当时对有身份的人的称呼习惯。浙江省丽水市艾氏宗族的《艾氏族谱?天水艾氏源流序》所说的孔嘉父当是孔父嘉之误称。(详见注36、附录18:艾秋颖撰写的《孔嘉父之名字考究》及本人写的《编者按》)

注4-15:孔父嘉是宋国大司马,而不是鲁国大夫
浙江省丽水市艾氏宗族的《艾氏族谱?天水艾氏源流序》称:孔嘉父仕鲁为大夫。经查《中国历史大事编年》,孔父嘉任宋穆公和宋殇公的大司马,于公元前710年被宋国太宰华督所杀。由此可知,孔父嘉一直是宋国的大司马,从来没有“仕鲁为大夫”。

注4-16:孔父嘉是微子第10世孙,而不是第8世孙
浙江省丽水市艾氏宗族的《艾氏族谱?天水艾氏源流序》称,孔嘉父是微子的第八代孙。《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记载,“微子开卒,立其弟衍,是为微仲;微仲卒,子宋公稽立;稽卒,子丁公申立;申卒,子缗公共立;缗公卒,弟焬公熙立;缗公子鲋祀弑焬公而自立,是为厉公……”《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中“家语”称:“孔子,宋微子之后。宋襄公(似应是缗公)生弗父何,以让弟厉公。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姓孔氏。”为清晰起见,将自微子至孔父嘉各代传承关系列成世系表:第1世微子及其弟微仲—第2世微仲之子宋公稽—第3世丁公申—第4世缗公共—第5世缗公之子弗父何—第6世宋父周—第7世胜—第8世正考父—第9世孔父嘉。由此世系表可认定,孔父嘉是微子之弟微仲的第9世孙,而不是微子的第8世孙。
孔父嘉是宋穆公和殇公的大司马,宋穆公于公元前728年即位,设孔父嘉此时30岁,则生于公元前758年前后;孔父嘉于公元前710年被华督杀害,公元前728年至公元前710年是其主要活动年代。
《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称,孔父嘉是微子之弟微仲之后;而《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中“家语”称,孔子是微子之后;浙江省丽水市艾氏宗族的《艾氏族谱?天水艾氏源流序》称,孔嘉父是微子的第八代孙。这里产生了一个问题:孔父嘉到底是微子之后,还是微子之弟微仲之后?
2010年1月28日查阅清朝梁玉绳撰《史记志疑》对《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中“微子开卒,立其弟衍,是为微仲”加的按语称,“仲乃微子之子,非弟也。”上述问题得到了解决,孔父嘉确实是微子之后。据此,自微子至孔父嘉各代传承关系世系表应为:第1世微子—第2世微仲(仲衍)—第3世宋公稽—第4世丁公申—第5世缗公共—第6世缗公之子弗父何—第7世宋父周—第8世胜—第9世正考父—第10世孔父嘉。由此世系表可准确无误地认定,孔父嘉是微子的第10世孙。
本人赞同梁玉绳的意见,“仲乃微子之子,非弟也。”这不仅使孔父嘉是微子后裔得到了认定,而且另一个问题也有所改善。微子生于公元前1098年之前,孔父嘉生于公元前758年前后,两者相距340年以上,原为相隔9代,平均每两代间隔为340/8≌42.5年,太长了点;现为10代,平均每两代间隔340/9≌38年,虽仍嫌长了点,但有了不少改善。看来孔父嘉是微子后裔中繁衍速度较慢的一支。(参见附录11)

注4-17:孔父嘉是孔子的七世祖,而不是六世祖
《辞源》对“孔父嘉”的注释是:“春秋宋缗公五世孙。穆公时为大司马,殇公二年(应是十年)为太宰华父督所杀。其后裔逃奔鲁国,至叔梁纥而生孔子,为孔子六世祖。”
《中国人名大辞典》记载,孔父嘉之“子奔鲁,五传而生孔子。”即孔父嘉是孔子的七世祖。
2010年1月26日《辽沈晚报》刊登了《百家讲堂》主讲纪连海的《孔子的父亲和母亲》。纪先生说,孔子的六世祖名孔嘉父,并列出了自孔嘉父至孔子(丘)的世系表:第1世孔嘉父—第2世木金父—第3世祈父—第4世孔防叔—第5世伯夏—第6世叔梁纥—第7世孔子(丘)。据此世系表可知,孔子是孔嘉父的第7世孙,反过来,孔嘉父应该是孔子的第7世祖。(编者按:孔嘉父是孔父嘉之误称,不知纪先生何所本。看来,浙江省丽水市艾氏宗族的《艾氏族谱?天水艾氏源流序》将孔父嘉说成孔嘉父不是筆误,也不是印刷错误,而是同纪先生一样,是所依据的史料错误。)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中“家语”称:“孔父生子木金父,金父生睪夷,睪夷生防叔,畏华氏之逼而奔鲁,故孔氏为鲁人也。”列成世系表:第1世孔父嘉—第2世木金父—第3世睪夷(祈父)—第4世孔防叔—第5世伯夏—第6世叔梁纥—第7世孔子(丘)。据此世系表,孔子是孔父嘉的第7世孙,反过来,孔父嘉也应是孔子的第7世祖。

注4-18:最初自宋奔鲁者是孔父嘉之子木金父,而不是其曾孙孔防叔
《中国人名大辞典》称:“丘先世为宋贵族,及孔防叔,因华氏之逼,自宋奔鲁。” 又称,孔父嘉“仕宋为司马,为华督所杀,其子奔鲁。” 自相矛盾。《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中“家语”也称“防叔,畏华氏之逼而奔鲁。”到底是孔父嘉之子木金父自宋奔鲁,还是其曾孙孔防叔自宋奔鲁?值得进一步探讨。
查阅清梁玉绳撰《史记志疑》对《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所加的按语云:“孔子六代祖孔父嘉则为公族,故其后以孔为氏,则叙孔子先世当始孔父嘉,不得始防叔。其所以始防叔者,岂缘防叔始奔鲁之故欤?而孔氏之奔鲁,实非防叔始……夫孔父为华督所杀,则孔氏应即避难出奔,奚待三世而后适鲁?……唯杜注昭七年传云:‘孔父嘉为宋所杀,其子奔鲁’最为明确。《路史》后纪十从之。是奔鲁者乃孔子五代祖木金父,防叔之祖也。”本人同意梁玉绳的意见,最初自宋奔鲁者是孔父嘉之子、防叔之祖木金父,而不是孔防叔。

注4-19:孔氏始祖是孔父嘉,而不是孔防叔
有的资料称,孔防叔因华氏之逼,自宋奔鲁,以其曾祖父孔父嘉第一字为氏,改姓孔。《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中“家语”称,防叔畏华氏之逼而奔鲁,故孔氏为鲁人也。这就是说,孔防叔是孔氏的始祖。梁玉绳撰《史记志疑》对此论予以纠正云:“孔子六代祖孔父嘉则为公族,故其后以孔为氏,则叙孔子先世当始孔父嘉,不得始防叔。”本人同意梁玉绳的观点,孔氏始祖是孔父嘉,而不是孔防叔。

4-20、只有齐大夫艾孔,而没有齐大夫孔艾;泰山艾氏系齐大夫艾孔之后,而不是孔艾之后
2010年9月14日上网查阅关于艾姓起源的资料,又有了一个新的“发现”:“艾氏为‘春秋大夫孔艾之后’。”《梦之恒星?关于艾氏的来源》称:“春秋时期,齐国有位大夫名孔,因为住在艾陵(今山东泰安东南),人们叫他孔艾。他的后代便以居住地名的第一字‘艾’作为自己的姓氏。故《通志?氏族略》说,艾氏为‘春秋大夫孔艾之后’。”
我查阅了多部姓氏书籍和许多关于艾姓起源的资料,从来没有见到过有人说齐国有位大夫叫孔艾,也没有见到过有人说“艾氏为‘春秋大夫孔艾之后’”。既然齐国大夫以居住地名“艾”为氏,名孔,则其姓名应该是“艾孔”,这位先生/女士为什么称其姓名为“孔艾”呢?!中国人的姓名历来是姓氏在前,名字在后,从来没有听说过名字在前,姓氏在后的称呼法。前面已经非常详细地考证了艾孔的来历,也引用了宋朝郑樵著《通志?氏族略》的原文:“艾氏系《宴子春秋》大夫艾孔之后,(艾孔)即《左传》裔款也。”我们权且将这位先生/女士的奇谈怪论当作笑谈罢。奉劝那些想在网络上发表关于艾姓起源文章的先生/女士们,请你们仔细查阅资料并认真研究后,再动筆写作不迟。作为在网络上发表任何文章的作者,都应该对读者负责,对后代负责,不能随心所欲,信口雌黄。

注5:关于吴公子庆忌
《中国姓氏?三百大姓》称:吴公子庆忌居于艾邑(今江西修水),其后代以邑名“艾”为氏。
经查阅多部姓氏辞典,未查到吴公子庆忌之后代以居邑名“艾”为氏的记载,而多部姓氏辞典称庆忌之后代以其名“庆忌”为氏。《古艾寻踪》主编熊耐久先生说,《修水县志》等史料有关于吴王僚之子庆忌出居于艾的记载,但未见到其后代以地名为氏的记载,也没听到这种传说。姑且将这一支艾氏起源删除。
2009年7月21日接到湖南省邵阳市(原宝庆府)邵阳县艾顺东发来的邮件,文中称:“庆忌公,吴公子也。周元王元年迁居艾城,以城名为氏,实艾氏之始祖也。” 该宗族自称是吴公子庆忌的后裔。2009年10月31日到重庆市大足县调研,又找到一支庆忌公的后裔,其始迁祖为庆忌公第73世孙荣藩公,迁自江西省筠州(今高安县)。2010年5月6日,江西省高安县栎山艾氏宗族后裔艾杨发来《栎山艾氏宗谱》有关部份。栎山艾氏宗族也是庆忌公的后裔,其始迁祖为庆忌公第56世孙世法公,宦名宗正,字伯安,号言显,南宋嘉定16年(1223年)任显谟阁侍制兼摄江西参理军政事,由原籍四川省成都府迁居筠南泉水坑,复由泉水迁居栎山。既然庆忌公有众多后裔分居全国各地,则证明这一支艾氏起源的的确确是存在的,故予以恢复,详见“艾姓起源”第6款。
关于庆忌公的出居地点、时间、原姓及与艾孔的关系等问题,各种典籍和该支宗族的族谱众说纷纭,有必要进行认真考证和研究,一一予以核实,以得出比较符合实际、且能为多数宗亲所接受的结论。

注5-1:庆忌于公元前515年出居卫国艾城,而不是于公元前475年出居吴国艾邑
查阅《中国历史大事编年》获悉,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吴王夫差21年)第一件大事为“吴人杀公子庆忌”:“庆忌谏吴王改变吴国政令,曰:‘不改,必亡。’吴王不听,庆忌出居于艾(吴邑,今江西修水西)。是时,闻越人将伐吴,庆忌请归吴,与越媾和,遂归,欲除吴国侫臣,为吴人所杀。”有一篇网络文章《要离刺庆忌》称,阖闾于公元前515年派专诸刺杀吴王僚、登上王位后,吴王僚之子庆忌逃往卫国艾城,招兵买马,结连邻邦,伺机报杀父之仇。阖闾与伍子胥定计,派勇士要离到卫国艾城投靠庆忌,施苦肉计取得庆忌的信任,伺机刺杀了庆忌。阿蒙编著的《闲品吴越春秋事》中“两大刺客”关于“要离刺庆忌”的故事与网络文章《要离刺庆忌》大同小异。(详见附录9)不知卫国艾城今为何名,也许是卫国都城(今河南省淇县)附近的汤阴县(商武丁帝时艾国的都城)。这两种说法在时间和地点上相抵牾,两者在时间上相差40年,出居地点也不同,一是吴国的艾邑(今江西省修水县),一是卫国的艾城(可能是今河南省汤阴县)。公子姬光派专诸刺杀吴王僚后,登上了王位,号阖闾(或阖庐),大权在握,首先大力铲除吴王僚的残余势力,用军事手段除掉了逃亡在外的吴王僚的两个同胞弟弟掩余和烛庸。依愚所见,阖闾不可能放过智勇双全的吴王僚之子庆忌,更不可能让庆忌留在国内40年,使得庆忌能于夫差21年(公元前475年)劝谏吴王夫差。因此,《要离刺庆忌》一文记叙的历史故事更合乎情理,也更接近于历史真实。即庆忌被要离刺杀于公元前515年后不久,而不是于公元前475年回到吴国时为吴人所杀。
2010年1月15日查阅《中国历史年表》获悉,“公元前514年,吴王吴光遣要离刺杀前王吴僚之子庆忌。”这证明我的上述推断“庆忌被刺于公元前515年后不久,而不是于公元前475年回到吴国时为吴人所杀”是正确的。如果认定庆忌公于公元前515年逃出吴国,于公元前514年被要离刺杀,则其出居地应该是卫国的艾城,而不会是吴国的艾邑,因为现修水县于公元前504年才改称艾邑,在公元前515年还称艾子国。(编者按:《中国历史年表》的作者柏杨称“吴王吴光”和“前王吴僚”不准确,因为吴国被越国灭亡后,吴王的后裔才以国名为氏,改姓吴;在吴国时,吴国王族应姓姬,因此,即使要在国王的名前加姓,也应是“吴王姬光”和“前王姬僚”。)
2010年7月26日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大争之世》,摘自张惠诚编著的《天变:中国历代宫廷政变全景》。该文说,伍子胥为公子光定计,先让吴王僚派庆忌出使郑国和卫国,然后派专诸献鱼腹剑刺杀吴王僚。庆忌在奔郑、卫途中得到其父被杀的消息后,慌忙改道逃命。该文没有指明庆忌逃往何国,似应是卫国。这篇文章说,在吴王僚被刺杀之前,庆忌受父王之命出使,已不在吴国之中了。
庆忌公的后裔所传庆忌于“周元王元年迁居艾城”在时间上与《中国历史大事编年》的记载相符,都说是周元王元年即公元前475年。出居于何地?似与《要离刺庆忌》一文相同,都说是艾城。实质上不同,《要离刺庆忌》一文明确指出是卫国艾城,庆忌的后裔虽说庆忌公出居地是艾城,但他们解释说,艾城即是修水艾邑,与《中国历史大事编年》表面有异实质相同。也就是说,庆忌公的后裔与《中国历史大事编年》关于庆忌公出居时间和地点是完全一致的。这是否可以认定庆忌公于周元王元年即公元前475年出居吴国艾邑?本人还是认为,庆忌公于公元前515年逃到卫国的艾城,而不是于公元前475年出居吴国的艾邑。关于时间,前面已经详细论述,不再赘述。关于地点,有必要再啰嗦几句。因为吴国的艾邑在阖闾的直接控制之下,对庆忌来说仍是不安全的,达不到避难的目的,而且居住在吴国的艾邑,不便于结连邻邦,取得各诸候国的援助。另外,“吴人杀公子庆忌”称,“庆忌出居于艾(吴邑,今江西修水西)。是时,闻越人将伐吴,庆忌请归吴。”既然庆忌在吴国的艾邑,即在吴国内,何言“请归吴”?岂不自相矛盾!这间接说明庆忌出居地在国外,因为只有在吴国之外,才需“请归吴”。吴国之外的艾城即是卫国艾城,故址在今河南省汤阴县境内;吴国之外的艾城只能是卫国艾城,因为当时还没有别的艾城。
仔细想来,还有一个问题没有搞清楚,或者说不能自圆其说。《大争之世》说,庆忌带着大批人马,沿长江水路,顺流而下,打算偷袭吴国。如果如《要离刺庆忌》所说,庆忌逃至卫国艾城结连邻邦、招兵买马,制造战船,训练士卒,那么,卫国艾城距离长江甚远,中间还隔着一些国家,从卫国艾城至长江又没有水路相通,庆忌是如何将几百条战船弄到长江里来的? 只有得到楚国的援助才有这种可能。但是,吴王僚才派掩余和烛庸统兵攻打楚国,楚国不大可能立即援助刚被刺杀的吴王僚之子庆忌兴兵伐吴,为吴王僚报仇。单从庆忌统大军顺长江而下,偷袭吴国而言,他出逃到修水艾邑招兵买马,制造战船,训练士卒,似乎更符合实际情况。

注5-2、以庆忌公为起源始祖的艾氏宗族源出姬姓,而不是芈姓
《中国姓氏?三百大姓》称:以庆忌公为始祖的这支艾氏宗族源出芈姓。
经查,芈姓与艾姓没有渊源关系;芈姓与吴姓也没有渊源关系。若因吴公子庆忌之出居地艾邑后来属楚国,而楚国的国君姓芈,故庆忌也姓芈,岂不是所有楚国人的后代都姓芈?!另据史料记载,艾邑(今修水县)先为吴国领地,越国于公元前473年灭吴后,改为越地;公元前334年,楚国打败越国后,方为楚地。因此,当地有“吴头楚尾”的说法。庆忌公所处时代,艾邑(江西省修水县)属吴国,与楚国芈姓毫无关系。而且,庆忌的出居地可能是卫国的艾城,不是吴国的艾邑。所以说这支艾姓源出芈姓无疑是错误的。因为吴王是周王后裔,周王姓姬,所以,吴国王族源出姬姓,即以庆忌公为起源始祖的这支艾氏宗族也源出姬姓。

   注5-3、齐大夫艾孔不可能是吴公子庆忌的儿子
2009年10月31日在重庆市大足县见到了庆忌公后裔的族谱《艾氏家谱(五修)》,谱中列出了自庆忌公以下各代的世系表:第一世庆忌→第二世孔……在孔公名下注明:仕齐王,官拜大夫。经考证,仕齐且官拜大夫的艾孔,即裔款,为齐景公的大夫。再没有第二个仕齐且官拜大夫的艾孔。艾孔生于公元前587—568年间。而庆忌公于公元前514年被要离刺杀,设庆忌公此时为30岁,则他约生于公元前544年前后。可见,艾孔比庆忌大20岁以上。2010年7月26日,在网上看到了另一篇文章《要离刺庆忌》。该文称庆忌公当时“年方十八,有万夫不当之勇,号称吴国第一勇士。”若果真如此,则庆忌公生于公元前514+18=532年,比艾孔小36岁以上。因此,艾孔不可能是庆忌的儿子。据本人推测,庆忌公的儿子可能也名孔,但不是仕齐且官拜大夫的艾孔。因为仕齐且官拜大夫的艾孔大名鼎鼎,以庆忌公为起源始祖的艾氏宗族后人将此艾孔误为本宗族第二世祖了,也可能是为了提高本宗族的社会地位,有意将第二世祖孔说成为仕齐且官拜大夫的艾孔。
江西省高安县栎山艾氏宗族第20世、庆忌公第75世孙以增公于清康熙壬寅岁(1722年)撰写的《栎山艾氏本源录并诗》称,吾族之先,始于吴公子庆忌公……传说庆忌公生孔,“孔公事齐宣王,官拜大夫”。前已考证清楚,庆忌公殁于公元前514年,而齐宣王元年为公元前320年, 前后相差194年;纵使如该宗族族谱所言,庆忌公于公元前475年为吴人所杀,到公元前320年也有155年,庆忌公与其子竟间隔155—194年,这是违背生理常识的大笑话,是完全不可能的。仅此充分说明,作者缺乏春秋战国史的知识,否则不会杜撰出如此荒谬的故事,以致闹出了这样的大笑话;同时也间接地证明,“庆忌公生孔”,“孔公事齐宣王,官拜大夫”的传说纯属子虚乌有的杜撰。其实,庆忌公虽是悲剧性历史人物,但也是流传千古的盖世勇士,其父僚更是一代吴王,这样的门庭足够显赫了,用不着再借齐国大夫艾孔的光。
建议庆忌公后裔修改自己的族谱,将齐国大夫艾孔是庆忌公之子的内容删除;若实在要保持“庆忌公之子名孔”的传承关系,则要删除“孔公仕齐王,官拜大夫”,尤其要删除“孔公事齐宣王,官拜大夫”一类的提法。因为只有这样做,才是对艾氏起源始祖之一的孔公的尊重,也是对历史的尊重。而且,这样做不仅无损于该宗族的社会地位,反而会因为知错必改而提高该宗族在艾姓族人尤其是艾孔后裔中的声誉。
注6、关于北魏鲜卑族去斤氏改为艾姓
一支艾氏宗族起源于北魏鲜卑族去斤氏,北魏鲜卑族去斤氏改为艾姓应是河南郡成为艾氏郡望的主要原因。但不少姓氏书籍说,北魏鲜卑族俟斤氏和艾斤氏也改为艾姓,有悖于历史事实。
注6-1、北魏鲜卑族去斤氏于公元496年改为艾姓
北魏(386—534年,先建都平城,即今山西省大同市,494年迁都河南洛阳)孝文帝拓跋宏(471—499年在位)因平城冬季严寒、夏天酷暑,以攻打南齐为名,于494年统大军和百姓共100多万(另一说几百万)人南下,迁都河南洛阳,移居中原。孝文帝率鲜卑族在中原定居后,即大力推行汉化政策,于496年下诏将2字复姓乃至3字以上的多字姓改为单姓,孝文帝带头将皇族拓跋氏改为元姓,将本人姓名改为元宏;代北118个复姓和多字姓绝大多数改为单姓,其中的去斤氏改为艾姓。(详见《魏书?官氏志》)

注6-2、北魏鲜卑族俟斤氏和艾斤氏改为艾姓纯属子虚乌有
《姓氏词典》称“北魏去斤氏、俟斤氏”改为艾姓,《中国姓氏辞典》称“北魏鲜卑族复姓艾斤氏改为单姓艾氏”。经查阅《魏书?官氏志》,鲜卑族118个姓氏中根本就没有俟斤氏和艾斤氏,何来鲜卑族俟斤氏、艾斤氏改为艾姓一说?!
在国家图书馆查阅陈连庆编著的《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一书,“俟斤为北方各民族酋长之一种名称。突厥大官有俟斤,高车亦有其官。”突厥和高车族俟斤的后代以官名为氏,便有了俟斤氏。“俟伏斤氏乃俟斤氏的全称,亦作奇斤氏。”该书又云:俟分乃俟斤之误。《魏书?官氏志》118个代北姓氏中有俟伏斤氏,但俟伏斤氏改为伏姓,而不是改为艾姓。
《姓氏考略》亦无“俟斤氏改为艾氏”一说。
综上所述,北魏鲜卑族中无艾斤氏,俟斤氏即俟伏斤氏改为伏姓,所以俟斤氏(含俟伏斤氏、奇斤氏和俟分氏)和艾斤氏改为艾姓是不成立的,故本文将俟斤氏和艾斤氏改为艾姓两支艾氏起源删除了。

注6-3:北魏鲜卑族去斤氏改为艾姓是河南郡成为艾姓郡望的主要原因
河南郡成为艾姓的郡望之一应该与北魏鲜卑族去斤氏改为艾姓有直接关系。河南郡成为艾姓郡望当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下诏改鲜卑族复姓为单姓之后,即公元496年之后。
2008年11月寄信给洛阳市地方志办公室,了解这支艾氏的情况。市志办将信转给洛阳市姓氏研究会,崔副会长来电话说,查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电话簿,全市有14位艾姓人士,由于改了电话号码,一个也没找到;查洛阳名人录,一个艾姓人士也没有。据崔会长说,姓氏书籍上只有“去斤氏改为艾姓”一句话,没有发现介绍这支艾姓的其他文字。这支艾姓后来是否受到汉族的排挤乃至镇压,被迫迁回代北地区,或者因为生活不习惯而自动迁回代北地区,无从考证。至今尙未找到宣称是这支艾姓后裔的艾姓支派。
2010年5月23日到洛阳市伊川县和嵩县调研,多方打听鲜卑族艾姓及其后裔的消息,一无所获。
这支艾姓宗族的变迁和现状,寄希望于这支艾姓的后裔现身说明,也寄希望于精通鲜卑族历史的专家学者提供帮助。

注7:关于回鹘族爱里八都鲁改爱姓为艾姓
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年),西域回纥可汗顿莫贺上书唐朝,改回纥为回鹘。唐武宗会昌2年(842年),回鹘国相爱邪勿等降唐,唐朝廷赐爱邪勿姓爱,赐名弘顺,诏拜爱弘顺宁塞郡公、右领军大将军、归义军副使、检校右散骑常侍。(详见《姓氏考略》、《旧唐书?武宗纪》)
爱弘顺的后裔爱里八都鲁于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率将士百余名、老少115人、马260匹向时任南宋四川宣抚使兼夔州知州的孟珙投诚,创“飞鹘军”,暂充任总辖,等待朝庭补官。爱里八都鲁改爱姓为艾姓,取名艾忠孝。艾忠孝是载入史册的艾姓起源始祖之一,在诸多的姓氏辞典中,竟没有任何一本记录下这支艾姓起源!(详见《宋史》35/412/12377)
程溯洛教授于2007年9月25日在电子网络上发表的《维吾尔族历史文化专帖》称,回鹘族是今维吾尔族的重要族源。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的丁零,亦即狄历或勅勒;《魏书?高车传》称袁纥,或写作乌护、乌纥;隋唐称韦纥,《新唐书?回纥传》称,“袁纥者,亦曰乌护,曰乌纥;至隋曰韦纥。”唐朝中后期称回纥,788年改回纥为回鹘,直到元朝初的500来年间,均称回鹘;元、明时期称为畏兀儿或畏吾儿;清朝初称緾回;1934年,新疆省政府决定废除以前对维吾尔族的各种汉文写法,统一改用维吾尔这一名称。今天大多数专家学者都认为,“维吾尔”一词的含义应该是“联合”、“同盟”、“团结”,这比较符合维吾尔族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详见程溯洛等著《维吾尔族简史》)

注8:彝族绞姓于1872—1873年间改为爱姓,后演绎成艾姓
云南省洱源县县志办杨树星先生发来邮件称,经查《洱源县志》,洱源县有两支艾姓,其中一支为彝族,其祖先姓绞。因一绞姓人士在一次战役中救过总兵杨玉科,杨大人认为“绞”与狡猾之“狡”同音,不好听,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亲相爱,建议改绞姓为爱姓。绞姓族人接受了杨大人的建议,改绞姓为爱姓,后来爱姓演绎成艾姓。
《中国历史年表》记载:“1872年,云贵总督岑毓英、参将杨玉科攻大理……明年,再克腾越,即云南腾冲,云南战乱,历时凡18年,始靖。”由此可见,彝族绞姓改爱姓当在1872—1873年。不知爱姓于何时演绎成艾姓。

注9:经查,汝氏的祖籍和郡望也是天水郡,根据注1,汝艾可能生于此地,其后裔也可能在此定居。艾姓的祖籍与汝氏的祖籍同为天水郡,艾姓的望出之郡汝南郡则是汝氏的另一发祥地,由此可见,艾姓中的一支源自于汝氏是可信的。
《中国姓氏?三百大姓》称:“后来史书上未见这支艾姓的去向。”2008年8月接江西省修水县征村艾军来信,信中说:本支艾氏族谱(清光绪和1992年重修谱)均记载了夏朝汝艾和春秋艾孔,汝艾至艾孔49代,艾孔至唐朝海清公(浙江省婺州金华县艾氏宗族始祖)46代。只是自汝艾至艾孔再至海清公无辈分传承关系。我于2008年10月11日到修水县征村查阅了《艾氏宗谱》,成于明永乐三年(1405年)的《艾氏族谱旧序》和明崇祯四年(1631年)的《宗谱旧序》均有上述记载。在《艾氏历朝祖先世系表》中,依次将夏朝汝艾、商朝修水艾侯、周初艾佚侯和艾子、春秋艾孔列为艾氏的祖先。该宗族的堂号为“天水堂”。由此可见,这一支艾氏宗族认定汝艾为其起源始祖。
2009年1月中旬,江西省吉安市艾新东来电话告知,他的原籍为福建省建宁县,建宁县艾氏宗族的祖籍为甘肃省天水郡。建宁艾氏宗族应是艾氏第一始祖汝艾的后裔。
2009年4月19日查阅建宁县《官庄坊艾氏族谱》时获悉,建宁县艾氏宗族及其外迁后裔是浙江省金华县艾氏宗族始祖海清公第9世孙荣岱公的后裔,其始迁祖淑南、淑义公于宋末元初由江西省金溪县逃难到福建省建宁县。
2010年5月26日到甘肃省甘谷县调研,本想寻找汝艾的后裔,但是,甘谷县虽约有4000艾姓人口,却是于明初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徙而来的移民,无一是汝艾的后裔。到天水郡地区实地寻找汝艾后裔的努力无功而返。

注10:“东乡堂”指引我追根溯源,弄清了竹溪艾氏的源流
我于2005年10月—2006年10月主持编修湖南省永州《竹溪艾氏族谱(二修)》期间,得悉永州竹溪艾氏宗族的堂号为“东乡堂”,但不知典出何处。若以永州府府治所在地为参考点,竹溪艾氏宗祠所在地处于永州北部,应称北乡;若以湘江为参考点,竹溪祠在湘江西边,只能称西乡。竹溪艾氏宗族为什么以东乡为堂号,令我百思不得其解。请教年长者,也都说不知底里。自2008年3月起开展艾氏源流研究,在一个多月查阅资料中获悉,江西省抚州东乡县自宋朝以来出了不少艾姓名人,这里应是艾姓人口较多的地区。联系到竹溪艾氏“东乡堂” 典出何处这一疑问,在我脑海中突然产生了“竹溪艾氏始迁祖癸二公是否与东乡艾氏宗族有渊源关系”这样一个待解之谜。
2008年5月中旬到北京国家图书馆查阅宗稷辰(又名绩辰)著《躬耻斋文钞》中《艾勉斋墓表》(见编者按1)。写于1834年的《艾勉斋墓表》称:“艾氏自江西迁永州,盖与东乡同系。”这明确无误地解开了上述待解之谜。但是,由承恩(字勉斋)公于1805年撰写的《宗祠碑序》中称,“我族自癸二郎肇基,二世甲七、甲十、福三公来自南京,埠名马船,迁居於兹土。”出自于同一人的前后两则信息不一致,一时令人莫衷一是。经分析,勉斋公于1805年从前辈口中得到的信息是“癸二公来自南京”,尔后从别的渠道得悉“艾氏自江西迁永州,盖与东乡同系”,并将这一信息告诉了他的好朋友宗稷辰,宗后来将此信息写进了《艾勉斋墓表》中。另一种可能是,宗稷辰于清道光5年(1825年)接受永州郡守吕恩湛聘请,负责编辑《永州志》,在对永州境内巨姓大族进行研究后获悉,“艾氏自江西迁永州,盖与东乡同系。” 宗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进了《艾勉斋墓表》中。前后这两条信息并不矛盾,联系起来看,竹溪艾氏宗族与东乡艾氏宗族的关系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癸二公的先辈自江西省东乡县迁南京市,癸二公再从南京市迁湖南省永州竹溪;另一种可能是,癸二公的先祖与东乡艾氏宗族始祖同宗,东乡艾氏宗族始祖从南京市迁江西省东乡县,癸二公从南京市迁湖南省永州竹溪。根据竹溪艾氏宗族以“东乡”为其堂号分析,第一种可能性大。为了搞清这个问题,需要查阅南京市马船埠艾氏宗族或东乡艾氏宗族的老谱书。
鉴于南京市从元末明初至今变化极大,查遍古今地名辞典,均未查到马船埠这个地名,而已与江西省东乡县艾顺才取得联系的实情,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决定先到东乡县调研。我于2008年10月14日到达东乡县,认真地查阅了段墟艾家的《礼洞艾氏宗谱》。查遍所有名录,既未见到癸二公的名字,也未见到癸一、癸三等名字,令我大失所望。但我并不死心,转而认真地阅读首卷中的各修族谱序言和其他资料,期望从中得到有益的线索。当我在《分寓例》中见到迁往外县和外省的各支后裔名录时,顿觉眼前一亮。当我查到“九世千六公,徙吉安,子孙迁南京城”时,更是兴奋不已。再查阅与千六公有关的世系录,虽未查到千六公的出生年月,但其胞弟千十公生于1181年,千六公当生于1179年或此前几年。东乡艾氏宗族自第1世至第20世(约公元800—1400年间)均以数字(本人在兄弟中的排行)为名,有的直接以数字为名,如九公、十七公等等,有的是在数字前加上天干地支字,如丙一公、庚五公、亥二公等等,有的在数字前加一个吉利祥瑞字眼,如禄一公、福二公、贤三公等等,或者在排行前加上百、千、万,如千六公、万二公等等。竹溪艾氏宗族始迁祖名癸二,其子孙还延续了这种取名方式达3代之久,如甲七、乙三、丙四、福三、受三、荣贰等,与东乡艾氏宗族前20代的名字如出一辙。据此基本上可以认定,东乡艾氏宗族第9世千六公是湖南省永州竹溪艾氏宗族之先祖,江西省东乡县是湖南省永州竹溪艾氏的祖籍。查阅与千六公有关的世系图(吊图)还得知,他属于上坊支派。当时因去上坊路途较远,又正在修路,路不好走,且找不到车,以致未能成行,事后追悔莫及。我已请顺才找上坊艾氏后裔查阅上坊本谱,以进一步搞清千六公至癸二公几代的详情。
2008年12月2日,收到了同为千六公后裔的观明来信。他查阅了上坊本谱,抄录了自第1世至第15世与千六公有关的世系录。我急切地读完后,得悉了千六公的生平事迹及婚姻状况:“生于南宋淳熙丙申(1176年),以寿明仁福慈惠皇后庆寿恩特授迪功郎,广西宪使范应铃辟为节度推官(见编者按2)。原配吴氏,继配李氏。子一,二公。”但在其第10世至第15世子孙名录中仍未见到癸二公的名字,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根据上述分析,本以为在第12世至第14世至多第15世的名录中能查到癸二公的名字,这是我最希望看到的结果。现实令我的希望落空了,又使我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有的人可能会说,虽然“艾氏自江西迁永州,盖与东乡同系”,但是癸二公不一定是东乡礼洞宰公后裔,可能是别支艾氏宗族后裔。我在东乡县时曾问过顺才等宗亲:“东乡县是否还有别支艾氏宗族?”他们都说,没听说过有别支艾氏宗族,全县40多个艾氏村庄,全是宰(九)公后裔。而且,癸二公及其子孙的取名方式与东乡礼洞艾氏宗族的取名方式一脉相承,这不会是巧合,而是迁徙外地的后裔对先辈传统的继承。据此,我认定癸二公是东乡礼洞宰公的后裔。有的人可能会说,虽然癸二公是宰公后裔,不一定是千六公的后裔,可能是另一支派。我非常认真地查阅过两遍礼洞艾氏后裔外迁名录,迁往本省外县74人和外省64人中,只有千六公一人迁吉安,其子孙迁南京城,再也没有第二人迁南京城。经过冷静思考和认真分析后,我仍认定癸二公是千六公的后裔。那么,为什么在千六公的后裔名录中没有癸二公的名字呢?我的分析如后:千六公生于1176年,其长子亥(二)公于1229年考中进士,根据男人最早可于16岁结婚生子和最早20岁左右才能考上进士的常情,可以推断出,亥(二)公约生于1192—1209年间,取中间值1201年,比千六公小25岁,系千六公原配夫人吴氏所生。千六公任节度推官当在45岁左右,即在1220年前后迁吉安。亥(二)公及其母吴氏没有随千六公去吉安,亥(二)公随母留在原籍,继续攻读,以考取功名。观明后来来信称,《礼洞艾氏宗谱?分寓例》第2页记载,“千六公,九世,居上坊”;第6页记载,“千六公,九世,居吉安,子孙迁南京城。”这就是说,千六公先由礼洞迁上坊,再于1220年前后从上坊迁吉安。观明在信中还说,千六公确实不只一子,除长子亥(二)公外,还有一子名晋,行细四,过继给千二公为嗣。已知晋公于宋咸淳辛未(元世祖8年,即公元1271年)考中举人。根据男人生育能力达70岁左右(编者按:一般认为古代男人的生育年龄为8*2=16岁至8*8=64岁,本人见到过一位比其父小72岁的当代人,此人已近80岁,至今还健在。这就是说,男人的最高生育年龄可达8*9=72岁,我们姑且将男人的最高生育年龄设定为70岁),千六公生于1176年,据此可推知,晋公最晚生于1176+70=1246年前后,即晋公于25岁左右考中举人,合乎情理。再者,亥(二)公于1229年考中进士,比晋公于1271年考中举人早42年,由此也可以推知,亥(二)公比晋(细四)公大42岁左右。亥(二)公生于1201年前后,晋(细四)公当生于1243年前后,这与前面推算出的“晋公最晚生于1246年前后”基本相符。在亥(二)公与晋(细四)公之间,当还有一个兄弟。为便于叙述起见,姑且设其名为细三公。细三公当生于1244年之前。由此可推知,千六公娶继配夫人李氏当在1243年之前。这时千六公接近67岁,原配夫人吴氏已在此前去世,亦合乎情理。千六公继配夫人李氏在吉安生育的细四公过继给千二公为嗣,细三公及其子孙再迁南京城。由于当时通讯和交通不便等原因,迁到南京的这一支千六公的子孙便与老家东乡艾氏宗族失去了联系,以致第10世文叔、可叔诸公于1274年编修《礼洞艾氏宗谱(二修)》、第12世庭晖公于1338年编修《礼洞艾氏宗谱(三修)》和孟思公于元朝至正壬辰(1352年)编修《礼洞艾氏宗谱(四修)》时,因为编谱者不知在吉安出生、迁往南京的这支千六公子孙的名字及其生平详情,故没有将他们录入《礼洞艾氏宗谱》世系录中,千六公派下世系录中只有其长子亥(二)公派下一支。但是,修谱者知道千六公迁吉安后除了生有晋(行细四)公外,确实还另有子孙,而且知道这些子孙迁徙南京城,故在《分寓例》即外迁后裔名录中注明:“九世千六公,徙吉安,子孙迁南京城。”这就是说,《礼洞艾氏宗谱》证实了生于吉安、迁往南京的这支千六公后裔的的确确是存在的。在吉安出生的千六公次子(或名细三)生于1244年之前。若按每两代平均间隔20年计,则第11世约生于1265年,第12世约生于1285年,第13世约生于1305年;若按每两代平均间隔30年计,则第11世约生于1275年,第12世约生于1305年。根据我在2005年对竹溪艾氏始迁祖癸二公的考证,他生于1306年前后,这与千六公的曾孙(第12世)或玄孙(第13世)的出生年份相当,即癸二公为第12世或第13世。我看到了观明于1996年主编的《礼洞艾氏宗谱》,该支派最小辈分为第38世,自始祖宰公(约生于公元800年)至第38世(1996年)共约1196年,平均每两代间隔1196/37≌32.3年。据此可认定:癸二公为千六公的曾孙、宰(九)公第12世孙。竹溪艾氏最小辈分已传至第26世,即相当于东乡艾氏宗族第37世。细三公比亥(二)公小40来岁,二者的后裔相差1代,合乎情理。本人为竹溪艾氏第22世,相当于东乡艾氏宗族第33世。不知东乡艾氏宗亲是否同意我的上述分析?也不知千六公派下宗亲是否承认并愿意接纳以癸二公为始迁祖的湖南省永州竹溪艾氏为其同宗同派?
观明在2008年12月24日的信中说,“竹溪艾氏同是千六公之后裔应该是无疑的。”这就是说,千六公派下宗亲已承认并愿意接纳以癸二公为始迁祖的湖南省永州竹溪艾氏为其同宗同派。
2009年1月中旬,我又认真地重读了一遍各修《礼洞艾氏宗谱》序言的摘录,从中获得了一个重大发现:东乡艾氏是修水古艾的后裔。宰公第12世孙庭晖公于1338年在《礼洞艾氏宗谱(三修)序》中第一句话就开宗明义地说:“艾氏郡望自天水,上祖世代修水古艾也。”东乡艾氏宗族于672年前就在最重要、最权威的宗族文献中庄重地宣称:本宗族是修水古艾的后裔。这就是说,商朝艾侯国(国都为今江西省修水县龙岗坪)第一任艾侯是有文字记载的东乡艾氏宗族的起源始祖。东乡艾氏的历史已有3270年左右。(详见注2-4)
2009年4月21日二赴东乡县调研,查阅东村宗派的《礼洞艾氏宗谱?分寓例》时获悉,东乡艾氏宗族后裔迁往南京者除了千六公的子孙外,还有两支:第10世万二公徙吉安,子孙从军迁南京;第11世胜九公任崇仁县教谕,徙崇仁,子孙分南京。现在看来,癸二公不一定是千六公的后裔,也可能是万二公或胜九公的后裔。后到进贤县池溪艾家查阅族谱时得知,胜九公之父第10世九公(讳德秀,字文叔,号至轩)是千十公之三子;胜九公子一:秉道,行恭六;孙三:旺,行九二、鼎孙、忽孙,后四者仅有名字,生平不详。据此可以推断,他们已迁往南京,且与老家失去了联系,故老家修谱时,只知他们的名字,不知其生平。查阅胜九公的世系录获悉,胜九公“殁于天历己巳(1329年),年62。”由此可推算出,胜九公生于(1329-62=)1267年,从而可推知其子秉道最早生于1284年,其长孙旺生于1301年之后。癸二公的出生年代与胜九公之子或长孙的出生年代相当。胜九公的1子3孙中无癸二公,据此可以认定癸二公不是胜九公的子孙。癸二公只可能是千六公或万二公的后裔。
江西省崇仁县六家桥乡艾坊村建辉在电话中说,据他所知,崇仁县只有六家桥乡艾坊村,没有别的艾坊村。而六家桥乡艾坊村艾氏宗族是艾孔的后裔,其始迁祖名孟春,汉末时任崇仁把总,遂家焉。这就是说,在崇仁县没有胜九公的后裔了。这说明胜九公的子孙都迁往南京去了,而不是其中几个“分南京”,另几个留在崇仁县。不过,也可能是留在崇仁的胜九公子孙后来迁出了崇仁县,或者失传了。
据新东说,他向吉安市史志办和吉安县史志办都进行过咨询,均找不到艾姓村庄,因而无法找到千六公和万二公可能留在吉安地区的后裔。
综上所述,可以确定的是,湖南省永州竹溪艾氏始迁祖癸二公是以宰(九)公为始祖的东乡艾氏宗族的后裔;不可确定的是,癸二公可能是千六公的后裔,也可能是万二公的后裔。经查世系图(吊图),千六公、胜九公的祖父千十公和万二公的父亲千四公都是第6世世英(三三)公的曾孙,据此可以确定,癸二公肯定是第6世世英(三三)公的后裔。
至此,我已经弄清了湖南省永州竹溪艾氏的源流:起源始祖江西省修水商朝艾侯国第一任艾侯→艾侯的一支后裔不知于何时迁浙江睦州寿昌县(今建德县寿昌镇)→睦州寿昌艾氏后裔宰(九)公于公元895年迁江西省抚州临川县礼洞(今属东乡县)→宰(九)公第9世孙千六公和第10世孙万二公先后迁江西省吉安县→千六公和万二公的子孙从吉安县迁江苏省南京(元朝时称集庆路,1356—1368年称应天府,1368年始称南京)→千六公或万二公的后裔癸二公于公元1356年前后从南京迁湖南省永州府零陵县高溪司镇竹溪(今属永州市冷水滩区牛角坝镇)→癸二公的后裔从竹溪迁往全国各地。
编者按1:原以为承恩(字勉斋)公是竹溪艾氏宗族裔孙,我曾查遍老谱书,却未能在族谱世系录中查到其名,感到很奇怪。2009年11月16日查阅永州市零陵区马回村《艾氏族谱?勉斋艾先生传》后方知,原来承恩公不是竹溪艾氏宗族裔孙,而是零陵区马回村艾氏宗族的裔孙。承恩不是其谱名,因为承恩不可能是1917年续定的新字辈中第19世“承”字辈。承恩公生于1784年,写《宗祠碑序》时年仅21岁。由此可见,承恩公才华出众,在当时拥有几千人的竹溪艾氏宗族中无人能与其比肩。不然,竹溪艾氏宗族是不会请同姓不同宗、年仅21岁的承恩公代写《宗祠碑序》这样重要的文章的。我得悉这一信息时,脑海中曾经出现过这样的问题:既然承恩(字勉斋)公不是竹溪艾氏宗族裔孙,那么《艾勉斋墓表》中提到的“艾氏自江西迁永州,盖与东乡同系”中的艾氏似应是勉斋公所在的宗族,即应是承恩公所在的零陵区马回村艾氏宗族迁自江西,与东乡艾氏同系。便查阅零陵区马回村《艾氏族谱?序言》,该序言明确记载,该宗族迁自江西省高安县。也就是说,该宗族虽也迁自江西,但与东乡艾氏宗族不同宗,而是与高安艾氏宗族同宗。承恩公代写竹溪艾氏《宗祠碑序》时用的是第一人称,宗稷辰先生误认为他是竹溪艾氏宗族后裔。因此,《艾勉斋墓表》中提到的“艾氏自江西迁永州,盖与东乡同系”中的艾氏确实指的是竹溪艾氏宗族。
编者按2:“宪使”应为“宪司”。宪司是宋朝诸路提点刑狱公事官的别称。因掌一路刑狱案件并弹劾所属官员,故称宪司。

注11:关于山东泰安/莱芜/沂源艾陵艾氏宗族
注11-1:山东泰安/莱芜/沂源艾陵艾氏宗族应该包括以周初艾子为始迁祖和春秋艾孔为起源始祖的两支艾氏宗族
“陵邑新世第  天水道脉长”这副对联标明了艾姓的两个主要发祥地:甘肃省天水郡和山东省泰安/莱芜/沂源艾陵。上联典出季梁以隐居地名“艾”为氏,以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为一支艾氏宗族之起源始祖。以艾孔为起源始祖的这支艾氏宗族与以汝艾为起源始祖的天水艾氏宗族相比是“新世第”。下联指天水郡是艾氏得姓始祖汝艾的故乡,艾姓的发祥之郡,艾姓的祖籍,以汝艾为起源始祖的天水艾氏宗族比以艾孔为起源始祖的山东泰安艾陵艾氏宗族早1300多年,道脉更长。
根据注2,山东省泰安/莱芜/沂源艾陵/艾山/艾邑一带有两支艾氏宗族,第一支以周朝初年艾子为始迁祖,第二支以春秋晚期艾孔为起源始祖。因此,将“陵邑新世第”仅仅理解为以艾孔为起源始祖的泰安艾陵艾氏宗族有失偏颇,应该包括以周初艾子为始迁祖的艾氏宗族和以春秋晚期艾孔为起源始祖的艾氏宗族。
以艾孔为起源始祖的这支艾氏宗族的历史有2547年,在此之前出现的三支艾姓是:以夏朝汝艾(距今约3878年)为起源始祖的艾氏宗族、以商朝封于修水的艾侯(距今约3270年)为起源始祖的艾氏宗族和商朝武丁帝之子艾国艾侯的子孙(距今约3070年)以艾为氏的艾氏宗族,两个艾侯分封于今江西省修水县和河南省汤阴县,由此可推断出,只有汝艾这一支艾氏出自天水郡。这副对联可能是艾孔的后裔撰写。若是,则从这副对联可以看出,起源于艾孔的这支艾氏宗族认定汝艾为艾姓的得姓始祖。
2010年5月19日到莱芜市和泰安市调研,本想通过查阅地方志和实地采访,获取关于艾子和艾孔的更多信息,并寻找他们的后裔,如前所述,滿怀希望而去,落得空手而归,这些希望都落空了。

注11-2:汝艾与艾孔没有直接传承关系
江西省修水县征村艾军在信中说,本支艾姓的堂号为:天水堂,且认定汝艾为第1始祖,艾孔为第49世祖。据此推断,“陵邑新世第  天水道脉长”这副对联可能是以海清公为始祖的浙江省金华县艾氏宗族的后裔所撰。
江西省修水县征村艾氏宗族认为,汝艾与艾孔有直接传承关系。本人不敢苟同。从“艾姓的起源”一节可知,汝艾和艾孔是两支艾氏宗族的起源始祖。经考证,艾孔原字季梁,于公元前537年自鲁国隐于齐国艾陵,更姓改名,以隐居地名艾为氏,以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仕齐后取号裔款。可见,艾孔不可能是汝艾的裔孙。如果艾孔是汝艾的裔孙,本来姓艾,又何来以隐居地名艾(陵)为氏呢?岂不是多此一举或曰画蛇添足了。而且,如果艾孔是汝艾的裔孙,则艾孔就不能算作一支艾氏的起源始祖,正如山东省莱芜艾子不能称之为艾氏起源始祖一样。依愚之见,他们两者之间应该没有血源关系,即无直接传承关系。江西省修水县《艾氏宗谱》称“汝艾至艾孔49代”,可能是按他俩相距的时间推算出来的。汝艾生于公元前1900年前后,艾孔约生于公元前587—568年,俩者相距约1320年,经历49代,平均每两代间隔1320∕48=27.5年。
汝艾是在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艾氏第一起源始祖,尔后出现的各支艾氏起源虽然与他没有直接血缘关系,都公认他为整个艾氏的得姓始祖,应是众望所归。汝艾的故乡天水郡成为各支艾氏的祖籍或发祥之郡,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几经努力,均告失败,在汝艾的故乡天水郡乃至相邻的陇西郡没能找到汝艾的嫡传后裔。2010年5月26日到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大像山镇艾家村等地调研,找到了一支4000人左右的艾氏宗族,令人欣喜之余,又令人感到些许遗憾,因为他们虽居住在汝艾的故乡,却不是汝艾的嫡传后裔,而是于明初由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来的外来移民。

注12:上联“乾德著倕和之绩”典出浙江省金华县艾颖2,下联“治功膺纶玺之褒”典出艾仲儒。仲儒是颖2的孙子,可以认定,这副对联是他们的后代对先辈功业的颂扬。有的资料将“乾德”解释为“天的品德”。从字面上看,乾即天,乾德即“天的品德”;依本人之愚见,“乾德”一词语义双关,“乾德”实际上隐指艾颖2在宋朝乾德(963—968年)间经廷试拔中首选这一典故。倕、和皆为人名,相传倕是唐尧时的能工巧匠,始造钟、准绳、规矩等,和发明弓。艾颖2任过宋朝工部侍郎,有功于手工业生产的发展,故赞扬他“著倕和之绩”。膺,荣获;纶玺之褒,指皇帝降玺书褒谕艾仲儒等8人功绩之史实。

注13:“受<左传>而擢甲科”者是山东艾颖,而不是浙江艾预
上联“试宏词以登首选”典出真州(今江苏省仪征市)艾晟。在宋朝政和(1111—1118年)间的宏词考试中,艾晟名标头等,擢升秘书省校书郎,并编修六典文字,后任隰、沣、越三州判官,所至皆有佳名。
下联“受<左传>而擢甲科”典出何人?《登科记考》称典出艾颖,《中国姓氏辞典》称典出艾预,江西省修水县和东乡县的《艾氏宗谱》及江西省新余市姚墟镇埠溪《艾氏族谱》也称典出艾预。看来非常有必要写一篇文章澄清一下,弄清楚“受<左传>而擢甲科”究竟典出何人?以免继续以讹传讹。这篇文章的题目姑且定为:
谁是“受<左传>而擢甲科”者?
《登科记考》25/34B记载:艾颖于后唐长兴2年(931年)赴考途中,有一老村儒授予他《左传》第10卷。艾颖认真地阅读了这本书。知贡举(主考官)李愚出的试题为《铸鼎象物赋》,事在《左传》第10卷中。艾颖按《左传》所叙,一挥而就。李愚爱其文,擢艾颖为甲科进士,即状元。这就是“受<左传>而擢甲科”的典故。(详见附录3-1)
江西省修水县征村《艾氏宗谱》记载,艾颖和艾预是同胞兄弟,前者生于后唐长兴中(约931年),后者生于后周(951—959年)间,分别官至宋朝工部侍郎和户部侍郎,都是浙江省婺州金华县人。修水《艾氏宗谱》和东乡《礼洞艾氏宗谱》也都记载了“赴考途中遇村儒的典故”,但其中的主人公不是艾颖,而是艾预。与《登科记考》所述的故事情节表面上看大致相同,但实质上有三大区别:一是隐去了艾预赴考的时间,二是删除了艾颖回答村儒的话:“贱子家于郓(州),无师友,加之汶上少典籍,今学疎寡聊……” 三是删除了知贡举李愚试《铸鼎象物赋》的内容。(详见附录3-2)
与“赴考途中遇村儒的典故”有关的人不仅仅是艾颖和艾预两个人,而是牵涉到两个艾颖和艾预三个人。我在《艾姓源流和现状综述(第三稿)》中将两个艾颖当作了一个人,并得出了“艾颖和艾预是兄弟,将艾颖的故事写到艾预头上,情有可原”的结论。这是因为当时还不知道浙江省金华县艾颖和艾预兄弟的出生时间等情况。
经认真研究后认定,于后唐长兴2年(931年)赴考的艾颖与修水县征村《艾氏宗谱》中的艾颖不是同一个人。其根据有五:一是籍贯不同,修水《艾氏宗谱》记载的艾颖是浙江省婺州金华县人,而《资治通鉴》称时任后周左散骑常侍的艾颖是须城人。艾颖本人对老村儒说“贱子家于郓(州),无师友,加之汶上少典籍……”初看起来,须城和郓(州)似乎是两个地点,二者相互矛盾。其实须城和郓(州)是指同一地方,郓为州名,须城是郓州当时的治所,即今山东省东平县城,实际上二者是相互印证。后唐东平郡(治所在须城)在唐朝时曾名郓州(原治所在今山东省郓城县,后移至须昌县,须昌县在后唐时改名须城县)。从艾颖对老村儒说的话分析,艾颖应是汶上县人。汶上县当时属治所在须城的东平郡,故《资治通鉴》称艾颖是须城人。二是年龄不同,山东省艾颖于后唐长兴2年(931年)考中进士,至小已20岁,而浙江省艾颖生于后唐长兴中(约931年),二者相差20多岁。三是家境贫富悬殊,山东省艾颖对老村儒说的话,意即家贫,而浙江省艾颖自始祖海清公至祖父景新公四代均为高官,是官宦世家,不可能因家贫而少典籍。四是仕途不同,山东省艾颖考中状元,取得做官的资格,尔后步步高升,而浙江省艾颖没有通过考取进士而取得做官资格的途径,直接通过廷试,一步擢升太常侍少卿。五是任职工部侍郎的时间不同,山东省艾颖在宋太祖建隆(960—963)年间任工部侍郎,而浙江省艾颖在宋乾德(963—968)初通过廷试,拔中首选,出任太常寺少卿,多年以后方能升任工部侍郎(编者按:由从五品太常寺少卿升至从三品工部侍郎至少需要15年时间),二者任工部侍郎的时间相距20多年。为区别起见,在名人录中将山东省艾颖写成艾颖1,浙江省艾颖写成艾颖2。此外,江西省东乡县还有一个艾颖,就写成艾颖3。后来又发现一个艾颖,即贵州省麻江县的艾茂,字颖,就写成艾颖4。顺便说一下,不同历史时期或基本同一时期同名的艾姓单名还大有人在,如有多个艾伟、多个艾兴、多个艾华等等。这是不用字辈、只以单字为名的最大弊病。人们往往喜欢用吉祥喜庆的字为名,所以艾颖、艾伟、艾兴、艾华、艾强等等重名特多。由于先祖同名,导致一些宗族之间弄混了源流,最典型者,莫过于本注中山东省艾颖和浙江省艾颖,他们的当代后裔还有联合修谱者;其次是江西省修水县的“朝名”与湖南省平江县的“朝明”,只因两人的名字同音,便令以中庸公为始祖的平江艾氏宗族曾一度认海清公为始祖。
那么,“赴考途中遇村儒的典故”的主人公究竟是山东省艾颖1还是浙江省艾颖2或艾预呢?可以肯定地说,是山东省艾颖1,而与浙江省艾颖2或艾预毫不相干。其根据有四:一是记载“艾颖赴考途中遇村儒的典故”的《登科记考》是专门记述或考证唐朝及五代时期举人考取进士情况的书,此书中的故事只能与活动于五代到宋初的山东省艾颖1有关,既与生于后唐中(约931年)、活动于宋初乾德年间以后的浙江省艾颖2无关,更与其弟、生于后周(951—959年)、居地属于南唐(937—975年)、活动于宋真宗时期的艾预无关。二是浙江省艾颖2没有考过进士,故不可能发生“赴考途中遇村儒的典故”。这可能是将“赴考途中遇村儒”的艾颖改为艾预的原因所在。因为浙江省艾颖/艾预的后代不知还有一个山东省艾颖,而浙江省艾颖又没有考过进士,便灵机一动,将艾颖改为其弟艾预。三是《中国人名大辞典》第431页详细地记载了知贡举(主考官)李愚的生平:后唐无棣(隋开皇六年分阳信、饶安二县地置,治所在今河北省盐山县旧庆云东南。唐贞观元年废入信阳县,八年复置。北宋治平元年移治保顺军,即今山东省无棣县西北)人,梁末帝时(913—923年)进士,拜崇政殿直学士;后唐庄宗时(923—926年)拜主客郎中,翰林学士;后唐明宗时(927—933年)为宰相。在他担任宰相期间的931年出任知贡举,这与《登科记考》的记载完全相符。从其考中进士的年份推算,李愚生于893年前后,不大可能活到宋真宗即位(998年)时,更不可能当宋真宗的宰相,也不可能当宋真宗咸平(998—1003年)时的主考官,因此,艾预不可能被李愚擢为甲科进士。(编者按:2010年8月28日,上网查询李愚的生平,获悉李愚病逝于935年。)这是证明艾预与“赴考途中遇村儒的典故”毫不相干的最有力证据。四是从时间上看,艾预生于后周(951—959年)间,比后唐长兴二年辛卯科(931年)至少晚20年,一个尚未出生的人居然参加了20多年前的科考,岂不滑天下之大稽!杜撰这个故事的人虽然绞尽了脑汁,隐去了艾预参加科考的时间,但他无法改变艾颖2和艾预兄弟的出生年代以及艾预参加科考的时间,更无法改变艾颖1参加后唐长兴二年辛卯科(931年)考试的史实,结果还是露出了马脚。
2010年6月10日查阅《中国状元殿试卷大全》,第126页记载:
后唐长兴二年(931年)辛卯科
   本科状元艾颖,取进士4人
   殿试皇帝后唐明宗李嗣源
   知贡举太常卿李愚
   殿试题
铸鼎象物赋
遗憾的是,《中国状元殿试卷大全》中却没有收录颖公的《状元殿试卷》。
   《中国状元殿试卷大全?五代十国进士登科表》记载,后唐明宗长兴二年辛卯科(931年),知贡举李愚,状元艾颖,进士数4。
《中国状元殿试卷大全》与《登科记考》对艾颖参加科考的时间—后唐长兴二年(931年)、知贡举的姓名—李愚、殿试题—铸鼎象物赋、状元姓名—艾颖、进士数量—4人等方面的记载完全相符。
综上所述,《登科记考》记载的艾颖赴考途中遇村儒、“受左传而擢甲科”的典故是正确的,而《中国姓氏辞典》、修水县《艾氏宗谱》、东乡县《礼洞艾氏宗谱》及埠溪《艾氏源流族谱序》等所记载的艾预赴考途中遇村儒、“受左传而擢甲科”的典故纯属子虚乌有的杜撰,杜撰艾预“受左传而擢甲科”的作者导演了一幕“张冠李戴”的滑稽闹剧。事实胜于雄辩,“受<左传>而擢甲科”者是山东省艾颖1,而不是浙江省艾预。
根据杜撰的“受<左传>而擢甲科”者是艾预可以推断出:这副对联可能是艾预的后裔所撰写,因为修水县《艾氏宗谱》将“受<左传>而擢甲科”者说成是艾预,其目的是为了将艾预说成是状元,藉以抬高艾预的地位。
2010年6月10日查阅《中国状元殿试卷大全?宋代进士登科表》还获悉,宋真宗咸平(998—1003年)间6年考了4届,998年状元孙仅,999年状元孙暨,1000年状元陈尧咨,1002年状元王曾,艾预仅是4届共587名进士中的一员,并未如其子孙所希望的那样考中过状元。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姚墟镇埠溪《艾氏源流族谱序》称,五代时,予始祖颖,字寅清,生梁龙德辛巳(921年),居郓州汶水谷城山……后唐潞王清泰乙未(935年),赐进士第。据此,山东省颖公14岁实际上应是10岁时即考上了进士,可谓天才中的天才。山东省颖公生于何年,史无记载,但他考取甲科进士—状元的年份931年是有史可查的。前已提及,《登科记考》25/34B记载:艾颖于后唐长兴2年(931年)擢为甲科进士(即状元)。96位艾姓进士中,最年轻者是养蒙公和益(字师孟)公,19岁中进士。设颖公也是19岁中进士,他当生于912年,而不可能是921年。我在前面的注4-10中说埠溪《艾氏源流族谱序》错误多多,这也是证据之一,竟将自称为其始祖的山东省颖公的出生年份和考中进士的年份都弄错了。
写完《谁是“受<左传>而擢甲科”者?》后,感触良多。虽说族谱不同于史书,史书照实直书,善恶并录,族谱只写善不记恶,或曰扬善隐恶,但在族谱中随意杜撰子虚乌有的故事来美化祖宗,以提高本宗族的声誉和地位,则大可不必。奉劝后来的艾姓族谱主编们要做老实人,不要自以为聪明,为自己的祖宗杜撰出种种美好的故事,以免落得个贻笑大方的下场。杜撰典故美化祖宗,本意是颂扬祖宗,提高本宗族的声誉,殊不知“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事与愿违,适得其反,既给祖宗脸上抹了黑,也给本宗族平添了些许污点,这是对祖宗的最大不敬。

注14:伯坚公虽仅仅是孝廉,但他的出现,意义非凡,故将他收入艾姓先贤名录中。一是因为他是艾氏族谱中出现的上古晚期(汉朝末年)的艾氏人士,二是因为他是汝南人,他的出现,证明汝南郡在上古时期就有不少艾氏人士居住,汝南郡后来成为艾氏的望出之郡不是偶然的。

注15:艾毅虽是淮陵小吏,但他是除汝艾、艾侯和艾孔以外在史书中出现的艾姓第一人;艾秀虽是被《晋书》称之为“贼帅”,但他是除汝艾、艾侯和艾孔以外在史书中出现的艾姓第二人,故不以官职品级大小、地位高低为标准,一併收入艾姓先贤名录中。

注16:王万邦主编的《姓氏词典》称唐朝的艾钦宜为名人,但在辽宁省图书馆和沈阳市图书馆所藏各部历史名人辞典中未查到其人,不知其生平事迹。东乡艾氏先贤可叔公于1274年写的《礼洞艾氏族谱?序》只提到“唐有御史钦宜”,其事迹仍不详。艾钦宜的生平事迹、籍贯等待考。

注17:注13中提到了4个艾颖,这里又遇到了两个艾敬直。为什么说有两个艾敬直呢?其主要根据有三:一是两人的出生和活动时间不同,一个是活动于唐武后中至玄宗末年(约695—755年)期间,当生于675年之前,而另一个生于唐大历(766—779年)间,二者相差90岁以上;二是二者籍贯不同,前者是北平人,后者是浙江省婺州金华县人;三是二者官职品级相差甚大,前者官至御史大夫,正三品职官,授上柱国,正二品勋阶,后者为殿中侍御史,从七品下职官,赠朝奉大夫,正五品下散官。为区别起见,在“历代先贤”名录中将北平艾敬直写成艾敬直1,将浙江艾敬直写成艾敬直2。

注18:宰公携二子于895年由浙江省寿昌县迁江西省临川县石羊市,于896年再由石羊市迁礼洞
东乡《礼洞艾氏宗谱》记载,宰(九)公于唐元和辛丑(821年)中进士,将年号弄错了。《中国历史大事编年》称,“庚子(820年)正月,宦官陈弘志杀宪宗,太子李恒即位。”这就是说,唐宪宗元和年号的终止年是公元820年。按照新即位皇帝于次年改元的惯例,辛丑(821年)应是唐穆宗长庆元年。所以,在本文中将“元和辛丑”改为“长庆辛丑”。2010年6月18日查阅《中国状元殿试卷大全?唐代进士登科表》获悉,公元821年科考的“科别”为“长庆元年辛丑科”,状元是杜师礼,进士数37人。这证明我的上述考证是正确的。
《礼洞艾氏宗谱》宰公世系录称,“唐僖宗时(875—879年)董昌作乱,为避战乱,迁江西临川石羊市。昭宗幸歧州,李茂祯移檄郡县募骁勇,以兴复。公惧,携二子再迁礼洞。”经查阅柏杨著《中国历史年表》获悉,《礼洞艾氏宗谱》对上述历史事件的时间记载与该年表有不相符之处。该表称:“唐乾宁二年(895年),义胜(今浙江省绍兴市)节度使董昌称帝,国号罗平。三年,镇海(今杭州市)节度使钱鏐击董昌,围攻越州(今绍兴市),董昌出降,执送至杭州,并家属300余口俱斩之。”据此,董昌作乱当在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而不是唐僖宗时(875—879年)。该表又称:“乾宁三年,凤翔节度使李茂贞起兵攻长安,唐昭宗李晔奔华州,依镇国节度使韩建。”据此,李茂贞募兵当在896年。又查阅冯君实主编的《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和张习孔主编的《中国历史大事编年》,这两部年表对董昌称帝及被斩和李茂贞攻长安及唐昭宗奔华州两个历史事件的记载,与《中国历史年表》大同小异,基本一致。本文以《中国历史年表》等三个年表记载的年份为准,认定宰公携二子于895年由浙江省寿昌县迁江西省临川县石羊市,于896年再由石羊市迁礼洞。
明正德8年(公元1513年)划出临川县东部,始设东乡县。礼洞属东乡县,故由礼洞迁出者俱以东乡艾氏宗族始祖宰(九)公为祖宗。自895—1512年共618年间礼洞属临川县,故在史书和各类典籍中,此期间的礼洞艾氏先贤均为临川县人,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为将1513年后的临川县与此前的临川县区别开来,在本文中将895—1512年间礼洞的临川县人均写为临川县(今东乡县)人,这并不违背历史事实,只是同一事实的两种表述而已。

注19:《宋史》9/2945称“御史大夫艾仲孺”,其它处为“艾仲儒”,修水《艾氏宗谱》也为仲儒,故本文以仲儒为准。

注20:君瑜公为宋宝元己卯(1039年)而非元符己卯(1099年)进士
修水县征村《艾氏宗谱?艾氏原始》称:“襄,字君瑜,元符己卯(1099年)进士,授鄂州司户。”臧励龢主编的《中国人名大辞典》称:“艾君瑜,宋,永丰人。性至孝,母疾,割股和药以进,果愈。母丧墓庐侧。大观中(约1108年)郡守以闻,诏复其家。”
经分析,上述两处的君瑜是同一人。其根据有二,一是籍贯相同,都是江西省永丰县;二是,活动年代相吻合,君瑜若于1099年中进士,郡守已知其名,此后郡守闻知君瑜孝顺母亲,便奏报朝廷,约于1108年下诏令其回家。两文的要旨不同,各取所需,《艾氏原始》记其功业,而《中国人名大辞典》记其孝道。本文则合二为一,既记其功业,又记其孝道。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尚未解决:其胞兄君潮生于宋祥符2年(1009年),君瑜若于1099年中进士,设此时30岁左右,则君瑜生于1069年前后,兄弟二人相差60来岁,不大可能。君瑜中进士的时间似应在1040年前后;君瑜若于1040年中进士,则距1108年近70年,也不大可能。或许有两个君瑜,待到永丰查阅族谱后方可确定。
2009年4月16日到永丰县八江乡华溪艾家村查阅《永丰艾氏十修大成族谱》,该谱书详细地记载了襄公的生平事迹:“襄,字君瑜,号乐天,宋祥符5年(1012年)3月15日生,宝元2年(1039年)进士,任鄂州司户。据邑志记载:性至孝,母疾,割股和药以进,遂愈。母丧,庐墓3年,哀毁逾礼,服除不改。监司郡守以事闻,上嘉之,命复其家。皇祐5年(1053年)7月16日殁。”这说明“两处的君瑜是同一人”的推论是正确的,但是《艾氏宗谱?艾氏原始》关于君瑜中进士的年代和《中国人名大辞典》关于君瑜为其母守墓的年代都是错误的。这也是一种巧合,如果有一处是正确的,我便无法得出“上述两处的君瑜是同一人”的推论。用其兄君潮生于宋祥符2年(1009年)6月12日相印证,谱书的记载无疑是正确的,故先贤名录中君瑜的生平事迹以谱书的记载为准。

注21:庆长、庆增兄弟可能是钦文的孙子
《至顺镇江志》19/23记载,南宋名医艾钦文之子谦是举人,其二孙皆中进士,但没有注明二孙的名字。
《至顺镇江志》18/16记载了庆长和庆增兄弟中进士的年份,没有注明二人之父和祖父的名字。
经过分析,本人推断,艾钦文的两个孙子可能是庆长和庆增兄弟。其理由有三:一是按钦文、谦、庆长和庆增兄弟活动的年代看,似是祖孙三代人;二是庆长和庆增兄弟同是进士,满足钦文“二孙皆中进士”的已知条件;三是钦文的籍贯为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其子谦的籍贯为丹徒(今镇江市),庆长和庆增的籍贯为金坛(今江苏省金坛县)。虽然他们的籍贯从表面上看各不相同,钦文及其子谦的籍贯为镇江府,庆长和庆增兄弟的籍贯为金坛县,但是,当时金坛县隶属镇江府,也可能是不同作者在写籍贯时选择了不同级别的地名,前两人的籍贯选取了府级地名—京口或丹徒(均为镇江府治),而庆长和庆增兄弟的籍贯选取了县级地名—镇江府金坛县,实际上他们可能都是镇江府金坛县人;也可能是他们都是镇江府人,庆长和庆增兄弟后来迁徙到了金坛县,遂为金坛县人;也有可能《至顺镇江志》将庆长和庆增兄弟的籍贯误写为金坛县。上述分析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庆长和庆增兄弟到底是不是钦文的孙子?有待进一步研究。
2009年10月19日在镇江市地方志办公室查阅《至顺镇江志?郡县表》获悉,金坛县在宋朝时隶属镇江府,而今归常州市。故在镇江市没查到《金坛县志》,只好再到常州市查阅《金坛县志》。《金坛县志》记载,金坛籍人士在历代科举中登第者228人,其中竟无庆长和庆增兄弟二人。试图通过查阅《金坛县志》了解庆长和庆增兄弟二人的更详细情况,以弄清他俩是否是钦文的孙子的意图落空了。不过,在《至顺镇江志》中查到了庆增之子去病的生平事迹:“仕宋承信郎,镇江府节制司准备差遣。归附(元朝)初,授西津巡检,掩骼埋胔以千计;道旁病锇者,给以粥、药,全活甚众。迁金坛、溧阳、武康主簿,除承事郎、衢州路龙游县丞。子坚,试郡曹,大德丁未岁饥疫,奉府檄赈饥民,瘗(掩埋)遗骸,具著劳绩。授丹阳县儒学教谕,以父荫入仕。”从去病对“道旁病锇者,给以粥、药,全活甚众”和其子坚“奉府檄赈饥民,瘗(掩埋)遗骸”分析,父子二人似都会医术,好像是名医钦文的后代。在上述三条理由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条理由。由此推断,去病之父庆增兄弟是钦文的孙子的可能性很大。
《金坛县志》记载的228名进士中没有庆长和庆增兄弟二人,由此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庆长和庆增兄弟不是金坛县人,《至顺镇江志》18/16说庆长和庆增是金坛县人是筆误。《至顺镇江志》18/16记载了庆长和庆增兄弟考取进士的史实,由此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庆长和庆增兄弟是今镇江市人。如果上述两个推论正确,则基本上可认定庆长和庆增兄弟是钦文的孙子。
究竟庆长和庆增兄弟是否是钦文的孙子?希望他们的后裔出面予以澄清。

注22:《艾氏原始》考证
江西省修水县征村艾氏宗族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修成的《艾氏宗谱(四修)》转载的《艾氏原始》是一篇记述一支艾姓宗族源流的重要文章,因无作者名和成文时间,不知为何人在何时写成,特作如下考证:
1、《艾氏原始》的作者:应是江西省永丰县艾氏宗族后裔,其活动年代与先贤艾朴(号阳溪)同时或稍晚些,明嘉靖45年(1566年)至万历19年(1591年)间,是其主要活动时期。
2、《艾氏原始》的成文年代:从文章的内容可以推断出大致成文年代。该文记述的历代先贤中,湖南省平江县艾穆是最晚者,该文未记载穆公于明万历19年(1591年)擢升右僉都御史的事迹,说明该文写于1591年之前;记载了穆公于万历11年(1583年)“累官至光禄寺少卿”,说明该文写于1583年之后。可以断定该文写于1583—1591年期间,距今已有420多年。
3、《艾氏原始》的重要价值
3-1、历史价值
《艾氏原始》记载了39位永丰县艾氏宗族先贤的功名和官职,入选本文历代先贤名录者28位,其中23位是史书和其他资料中查不到的,约占历代先贤总数189人的12.1%。
综合《艾氏原始》和其它资料,永丰艾氏宗族及其外迁后裔所出历代(唐、宋、元、明、清)先贤名列艾氏各宗族之首,其中永丰县35,米脂县25,还有平江的艾穆和上海川沙的可久,共62人,约占艾氏历代先贤总数189人的33%。
该文还简要记载了该宗族族人自北宋中期(1068年)至明万历19年(1591年)500多年间的迁徙情形。
仅以上两点可见,该文在记述艾氏源流方面填补了史书的空白,保存了一支重要艾氏宗族—以中庸公为始祖的永丰一都滑石滩艾氏宗族的历史资料,记载了这支艾氏宗族自宋朝初期(974年)至明朝万历19年(1591年)600多年间的迁徙情形和39位先贤的功名和官职,其重要历史价值可见一斑。
2009年4月16—17日,我到永丰县八江乡华溪艾家村调研,认真地查阅了《永丰艾氏十修大成族谱》,28位入选本文历代先贤名录者,只有文学和南亩2人未查到,但新增了5人:元2(字铭心)、继、潮2(字直润)、子仁、翰,也许遗漏的2人是新增的5人中同人异名者。这说明《艾氏原始》确实是一篇有重要价值的历史资料,而且,其作者应是江西省永丰县艾氏宗族后裔,因为外宗族的人是无法看到《永丰艾氏族谱》的,也就是说,是无法知道这39人的生平事迹和族人迁徙情形的,因而是不可能写出《艾氏原始》的。不知以海清公为始祖的修水艾氏宗族是如何得到《艾氏原始》一文的?为了避免同人异名者重复出现,决定以《永丰艾氏十修大成族谱》为准,在“历代先贤”中加进元2(字铭心)、继、潮2(字直润)、子仁、翰5人,删除文学、南亩2人。这样,永丰艾氏历代先贤达到31名,约占先贤总数的16.4%。
3-2、现实价值
该文记载了永丰艾氏宗族族人的迁徙情形,为其外迁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重要线索。有为在《陕北米脂艾氏宗族史略?艾氏姓源考略》中称,米脂“小艾”始迁祖旺公原名贺老二,原籍安徽,为避仇人杀害逃至山西离石,后见米脂风情地貌俱佳,遂落籍米脂。我曾打算在“艾姓起源”一节中单列一支:“贺改艾”。当我读到“景泰三年,一枝问追(迁)陕西省米脂县”时,尤其当读到“又据阳溪公寄永宗派云:徙陕西派希淳,嘉靖中进士,兵部侍郎;杞,嘉靖中进士,副使;梓,嘉靖武进士,总兵”时,如获至宝,激动异常。我之所以如此兴奋,是因为这一信息是可靠的,以这一信息为线索便可弄清米脂“小艾”宗族的源流。阳溪公即本文“历代先贤”名录中的艾朴,与希淳公是同年进士;阳溪公以县令擢河南道监察御史,后升十三道总都御史,与希淳公同为朝廷大官,又是同宗宗亲(阳溪公为中庸公第21世孙,希淳公可能是中庸公第22 世孙),两人一定是好朋友。上述信息肯定是阳溪公从希淳公口中得知。希淳公是米脂艾氏宗族第4代裔孙,从始迁祖旺公到希淳公之间只相隔2代,旺公约殁于1488年,希淳公生于1514年,两者只相隔了26年,到希淳公于1531年中举,也只相隔43年,希淳公对其曾祖父的生平和来历等虽不能说是了然于胸,但应该是相当清楚的,他提供给阳溪公的信息应是准确无误的,是相当可靠的。而且,文章中提到的“景泰三年”,即1452年,与有为在《陕北米脂艾氏宗族史略?艾氏人口与迁徙》中所说“旺公于1465年入籍米脂”基本相符,期间的13年为旺公从永丰县到安徽省,自安徽省迁山西省离石,再从山西省离石徙陕西省米脂县所花的时间。阳溪公历任河南道监察御史、十三道总都御史,他在1566年(梓任总兵的年份)后写信回老家永丰,向与米脂县艾氏宗族同一支派的永宗派报告了从希淳公口中得到的信息。《艾氏原始》的作者于1583—1591年期间将这些信息写进了文章之中。我看到这条信息后,便打算去永丰调研,并托东乡县经贸委主任艾国平与永丰县经贸委联系,请他们帮助寻找艾氏宗亲,可惜未能如愿。我一回到沈阳立即给有为写信报告了这一喜讯,因为我知道,有为知此信息后会比我更高兴。如果找到永丰艾氏宗族后裔,只要查阅老谱书,找到永宗公支派,即可弄清陕西省米脂县“小艾”宗族的来龙去脉。到那时,有为就会重写《陕北米脂艾氏宗族史略?艾氏姓源考略》。我早已给永丰县地方志办公室和艾氏宗亲去信,可惜至今(2009年3月底)未见回音。
弄清米脂县“小艾”宗族与永丰艾氏宗族的渊源关系是我二赴江西省调研的重点之一。2009年4月16-17日,我认真地查阅了《永丰艾氏十修大成族谱》,遗憾的是,既没有查到阳溪公寄永宗派的信,也没有查到《艾氏原始》一文。我当时想,于1583—1591年之间修成的《永丰艾氏族谱》应该刊登《艾氏原始》一文,也有可能收录了阳溪公寄永宗派的信。我期望看到尽可能早的老谱书,可是于1998年参加过续谱的月启说,不知哪里保存有老谱书。所幸的是,在族谱中查到了《艾氏原始》中提及的一个人:永宗。谱书记载:君琠公派下总第19世(中庸公第17世孙)复安,生于明洪武15年(1382年),生子一:贞保;贞保生子一:永宗,生殁葬缺。永宗以下没有传人。《艾氏原始》中提及的另一个人名问追,在族谱中没有查到此人,但中庸公第19世孙中有多名以问字为班辈的人,如《永丰艾氏族谱(六修)》主编名问仁,说明“问追”其人是存在的,只是没有收入谱书中。按每两代相隔25年计,永宗当生于1432年前后,到问追于1452年迁米脂县时20岁左右。永宗和问追都是中庸公第19世孙,是同一支派兄弟。经分析,为躲避仇人耳目,问追改姓易名,对外声称姓贺名旺,排行老二,对内的真实姓名是艾问追;其兄(贺老大)的真实姓名可能是艾永宗。问追、永宗已外迁,与老家失去了联系,老家修谱时无法将他们收入谱中或者生殁葬缺。至于旺公这个迁出老家后改的名字,修谱者根本不知道,不可能写进族谱中,在族谱中查不到是无疑的。如果说能够从修水《艾氏宗谱》中找到《艾氏原始》这篇文章的话,那么只有从1583—1591年间修成的永丰艾氏族谱中才有可能找到阳溪公寄给永宗派的信。这封信是确定米脂县艾氏宗族与永丰艾氏宗族渊源关系的最直接证据。期望永丰艾氏宗亲,尤其是西房子孙尽最大努力找到尽可能早的老谱书,查到阳溪公寄永宗派的信。只要找到这封信,米脂县艾氏宗族与永丰艾氏宗族渊源关系就会迎刃而解。如果查不到这封信,则寄希望于查到外迁名录中有问追、永宗等人的名字。我反复查阅《永丰艾氏十修大成族谱》,竟没有查到1583—1591年间的族谱序言。第6修在1501年(主编:问仁),第7修为1714年(主编:开芬),其间相隔了213年。对于人才辈出的永丰艾氏宗族来说,相隔213年才续修族谱是令人难以理解的。查阅朴(号阳溪)公世系录时发现,不仅朴公的生平事迹十分详尽,而且画有朴公肖像,这不像是朴公去世(1596年)118年后的人所能做到的,而是与朴公同时或稍晚的人所为。据本人推测,永丰艾氏在1583—1591年间续修了族谱,与此同时撰写了《艾氏原始》一文,《艾氏原始》是族谱首卷中的重要文章,族谱主编可能就是《艾氏原始》的作者。
2009年3月10日收到湖南省平江县艾氏宗族第27世孙隆辉发来的邮件,文中说,该宗族源流曾有混淆,一说是中庸公后裔,一说是海清公后裔。《艾氏原始》极有助于弄清该宗族源流的真相。据我对《艾氏原始》和先贤穆公撰写的《熟宾公传》综合分析,平江艾氏宗族应是中庸公后裔。隆辉兄赞成我的意见。2010年5月22日查阅《乐安县志?历代县籍职官学位表》,其中有“明万历  艾穆  举人  四川巡抚”。这说明艾穆的原籍为江西省乐安县,而不是修水县,即艾穆的始迁祖不是以海清公为始祖的江西省修水艾氏宗族的后裔,而是以中庸公为始祖的江西省永丰县艾氏宗族的后裔。
编者按:湖南省平江县艾氏宗族已确认本宗族是永丰艾氏宗族的外迁后裔,陕西省米脂县“小艾”宗族和上海川沙艾氏宗族是否确是永丰艾氏宗族的外迁后裔,尚未得到这两个宗族的回应,有待进一步研究。2010年1月18日重读张正明先生撰写的《重修艾氏家谱序》,序中转述了《艾可久墓志铭》中的一段话: “艾氏之先,家江西抚州。自明初而别,一徙陕西省米脂县,一徙江苏松江北郭,其地因名艾家桥,是为始迁祖舟梩公。”由此段话可知,可久公生前认定陕西省米脂县艾氏宗族(指“小艾”)与上海川沙艾氏宗族是同宗,祖籍同为江西抚州,但未说明是否是永丰艾氏的外迁后裔。不然撰写《艾可久墓志铭》的礼部尚书王锡爵怎么能知道“艾氏之先,家江西抚州。自明初而别,一徙陕西省米脂县,一徙江苏松江北郭”?王锡爵只能从生前的可久公及其同宗那里得到这些信息。《艾氏原始》写于1583—1591年间,先贤朴(阳溪)公还在世,《艾可久墓志铭》写于可久公去世时的1592年或1593年,二者成文时间前后相距不到十年,二文所记载的史实应该符合当时的真实情况。将《艾氏原始》关于陕西省米脂县“小艾”宗族和上海川沙艾氏宗族是永丰艾氏宗族外迁后裔的介绍与《艾可久墓志铭》中的这一段话联系起来分析,基本上可以认定陕西省米脂县“小艾”宗族和上海川沙艾氏宗族是永丰艾氏宗族的外迁后裔。这是本人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得出的结论,究竟陕西省米脂县“小艾”宗族和上海川沙艾氏宗族是否是永丰艾氏宗族的外迁后裔,最终应由陕西省米脂县“小艾”宗族、上海川沙艾氏宗族和江西省永丰县艾氏宗族确认。
2010年5月30日到米脂县对“老艾”和“小艾”两个宗族进行调研。“小艾”宗族有为对我说,本宗族现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同意你的上述分析,认为是江西省永丰县艾氏宗族的外迁后裔;另一种意见认为,还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是江西省永丰县艾氏宗族的外迁后裔,或者有证据否定原姓贺。“老艾”宗族宗亲说,自从明朝至今一直传说,贺老二为躲避仇人追杀而隐姓改名,依附“老艾”而改姓艾,故称“小艾”。言外之意,他们也不同意“小艾”宗族是江西省永丰县艾氏宗族的外迁后裔。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要隐姓改名以遮人耳目,躲避仇人追杀,为何又将原姓贺公诸于众?既要隐去原姓,而又将原姓公诸于众,这岂不是自相矛盾!一种合乎逻辑的解释是,旺公原本姓艾,对外宣称原姓贺,既起到了改姓和躲避仇人追杀的目的,又恢复了自己的真实姓氏,可谓一箭双雕、一举两得。这间接地说明,米脂县“小艾”宗族很可能是江西省永丰县艾氏宗族的外迁后裔。
为了便于永丰艾氏宗族外迁后裔寻根问祖,将我从《艾氏原始》中摘录的一部份附于后。
附件:《艾氏原始》摘录及注释
“艾氏出春秋时艾孔之后。孔仕齐为大夫,食邑于艾,遂为艾氏。后分二派,一自陇西,一自成都。其在永丰滑石,分吉水、新淦、乐安、临川者,成都派也(注解1)。滑石中庸公者,以赀雄,称十万公,讳正己。五季间,由陇西徙永丰一都滑石滩,遂家焉(注解2)。生四子,列为东西南北四房。长冲霄,东房祖,传25世内,讳宗,任东平教授,遂家焉,后徙上海(注解3)。次冲虚,西房祖,生五子:长夭,次君潮,居滑石滩后,景泰三年,一枝问追(迁)陕西省米脂县;三君瑜,生三子,次广,居冷陂,后十世内一枝徙浙江定海,即今虎山派,一枝徙平江,十九世内,又一枝徙平江;四君珪,生三子:长宪,元祐庚午徙新淦渐源;五君琠,生一子,曰宣,虔化令,熙宁中徙乐安望仙源。三冲和,南房祖,子孙居永丰一都南房。四冲汉,北房祖,子孙居一都江口。
至考历代簪缨,则东房子孙泰伯(注解4),天禧中乡荐,京山令;召伯,临川教授;观,祠部郎中;修,新淦教授;遵,虞部郎中;震,至和进士,衡山令;宗,太平教授;琠,绍圣进士,常山令;敬内,崇宁进士,钱塘令……潮,宣和进士;文学,隆兴中韶州刺史;龙,大观己丑进士。西房子孙君潮,庆历中拜大理评事,迁岭南节度使,银青光禄大夫,御史中丞,上柱国……      璧,治平进士,保昌令;襄,字君瑜,元符己卯进士,鄂州司户;宪,嘉祐进士,洪州团练使…… 节,绍兴进士,翰林直学士、承正郎;居中,绍兴进士,宣城令;益,嘉定进士,虞部郎中;养蒙,淳熙进士…… 惟有,绍兴进士…… 南亩,进士,知县……  广,永乐乙未进士,选翰林庶吉士,改授给事中,差广东巡抚,升大理寺副…… 朴,号阳溪,嘉靖乙未进士,河南道御史。南房子孙君琦,庆历进士,汉阳令。北房子孙冲汉,天圣中登科,官司户;公立,熙宁中进士,嘉兴令;国泰,绍兴中进士;麟,嘉定中进士,山阴令 …… 必正,进士;应,嘉定中进士,衡州尉;守义,熙宁中进士。又据阳溪公寄永宗派云:徙陕西派希淳,嘉靖中进士,兵部侍郎;杞, 嘉靖中进士,副使;梓,武进士,总兵。其上海派,可久,嘉靖进士。 ……平江派穆,嘉靖戊午乡荐,累官至光禄寺少卿 ……。”
注解1:永丰艾氏宗族不存在陇西派和成都派
《永丰艾氏十修大成族谱》转载的第1修主编元康公于南宋绍兴丙子(1156年)写的《代图序》和《艾氏族谱序》称,中庸公第10世祖德容公始占籍应天府(今南京市),因第9世祖朋澄和朋清兄弟获重罪,抄籍,全家30多人逃离应天府,流落到江西省吉水县县。从《天水郡艾氏族谱祖远源流图》和世系录中获悉,自中庸公第10世祖德容公至曾祖父仲信公等7代均居江西省吉水县县,仲信公的兄弟子侄及其他宗派仍居江西省吉水县县,只有中庸公的祖父、仲信公之子爽公一人由吉水县迁甘肃陇西,生子一:贞,爽公和贞公均葬于陇西;贞生5子:正心、正意、正己、正模、正德,长、次、四、五子均留居陇西,三子正己,字中庸,生于952年,于974年外出经商,途经四川成都,同年到达庐陵之丰阳(即吉水)一都滑石滩,遂定居于此。由上述可知,中庸公仅仅是经商途中路过成都,短暂停留而已,不可能在成都留下自己的儿子;而且,中庸公当时年仅22岁,可能尚未婚配,即使早婚,且有了儿子,儿子也刚出生不久,不可能将在襁褓之中的儿子留在成都。由此可见,永丰艾氏宗族根本不存在所谓成都派。而且,以爽公为始迁祖的陇西艾氏宗族是吉水艾氏宗族的外迁后裔,不能称其为陇西派。因此,以德容公为始迁祖的吉水艾氏宗族“后分陇西、成都二派”无从谈起。应该说,中庸公祖父爽公的原籍为江西省吉水县县,而非甘肃陇西,祖籍为江苏应天府。
之所以《艾氏原始》称永丰艾氏宗族后分陇西、成都二派,可能与周必大写的《丰阳艾氏二修族谱序》有关。周必大说:“自祖爽始居蜀之成都,至三世曰正己者,始为吉阳之庐陵人。正己兄弟5人,其四居成都……艾之谱传自成都……”
元康公于公元1156年说爽公和贞公均葬于陇西,贞公长、次、四、五子均留居陇西;周必大于公元1188年说爽公始居蜀之成都,贞公长、次、四、五子均居成都。谁是谁非,后辈难以作出定论。写于公元1583—1591年间的《艾氏原始》的作者则不偏不倚,索性认为二者都对,便编造出了吉水艾氏宗族或永丰艾氏宗族之前曾分为陇西派和成都派之说
我们不能再象《艾氏原始》的作者那样搞折衷,继续以讹传讹了,应该在认真考证的基础上得出一个合理的结论。到底是元康公说的对,还是周必大说的对?毋庸置疑,元康公说的对。因为元康公依据从火中掇拾到的老谱书残页而写成本宗族的源流和世系录,是征而有信的,而周必大所言,只能是听二修主编益(字师孟)等人的介绍。益(字师孟)公为什么推翻元康公的定论,不得而知。既然“爽始居蜀之成都”,爽及其子贞何以均葬于陇西?爽、贞及其长次四五子要么居成都,要么居陇西,不可能既居成都又居陇西,他们难道有分身术么?仅此一点即可否定《艾氏原始》作者编造的“后分陇西、成都二派”之说。(参见注33)
注解2:中庸公于974年回迁江西省吉水县,应是于宋朝初而非五季(907-959年)期间。
经查阅地名辞典,永丰县境原归吉水县,于北宋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分吉水县置。可见,中庸公于974年应是回到原籍吉水县一都滑石滩,而不是永丰县一都滑石滩,因为当时还没有永丰县。据元康公在《艾氏族谱序》中说,乐安县境也原属吉水县,于1148年割创乐安。由此可知,宣公于熙宁(1068—1077年)中徙乐安望仙源,实际上望仙源当时还隶属于吉水县。
注解3:经查《永丰艾氏十修大成族谱》获悉,宗为中庸公第5世孙,《艾氏原始》误为第25世。
注解4:《永丰艾氏十修大成族谱》以爽公为第1世,中庸公为第3世。本文中均以中庸公为永丰艾氏宗族的始祖,即第1世。所以,本文中出现的中庸公子孙的世次与族谱中的世次相差2。以中庸公为第1世,文中所列中庸公子孙的世次如下:第2世冲霄、冲虚、冲和、冲汉;第3世泰伯、召伯、君潮、君瑜、君琦、君琠;第4世遵、璧、宪、宣、公立;第5世观、震、敬内;第6世琠;第7世龙、潮1(安民)、国泰;第8世节(又名鼎,字元康);第9世居中、潮2(直润)、守义;第10世养蒙、必正;第11世惟有、益(字师孟)、麟、应;第17世广;第20世穆;第21世朴。
(详见江西省修水县征村《艾氏宗谱?艾氏原始》)

注23、上联“祖孙双进士”典出米脂县“小艾”宗族、明朝希淳公与其曾孙毓初公先后考中进士。下联“兄弟两贤儒”典出云南省邓川州、明代学者自新和自修兄弟俩均精通理学,自新尝纂《希圣录》,得宋儒宗旨;自修尝纂其要,著有《理学纂要》,学者皆从其说。事闻于朝,旌曰:“当代贤儒”。

注24、此联由米脂县“小艾”宗族后裔有为推荐,为陕西省米脂县“小艾”宗族第12世孙、清嘉庆7年(1802年)进士、文林郎肇端公为宗祠题写的17字长联。此联的主旨是,米脂县“小艾”宗族自从希淳公于1535年考取进士后,百余年(泛泛而论,实际上是两百多年)来之所以人才辈出,后代能继承和发扬先辈的功业,关键是重视并下气力培养和教育子孙。

注25、此联为湖南省永州竹溪艾氏外迁后裔—湖南省东安县新墟艾氏宗族的宗祠楹联,作于1920年前后。其中的“北应”指新墟艾氏宗祠所在地,当时地名为东安县北应乡,“东乡”指湖南省永州竹溪艾氏的祖籍—江西省东乡县。据小高叔记忆,原联为:
族开北应长流水
派衍东乡世泽长
2009年11月21日偕《竹溪艾氏族谱(二修)》理事会会长寿元和副主编上真等6人访问新墟艾家时,交谈中听小高叔脱口背诵出此联。本人听后顿足道:“两年前若得悉此联,岂不能省我许多思虑和考证时间!”因为下联明确注释了湖南省永州竹溪艾氏宗祠的堂号—东乡堂的由来,指出江西省东乡县是湖南省永州竹溪艾氏宗族的祖籍地,湖南省永州竹溪艾氏宗族是江西省东乡艾氏宗族的外迁后裔。
上真叔说“长流水”对“世泽长”不大工整,姑且莫说音韵,连词性都不对仗。本人也有同感,便建议将“长流水”改为“家声远”。上真叔说“家声远”对“世泽长”贴切,无论是词性、词义,还是音韵,都对仗工整。小高叔等新墟艾氏宗亲也无异义,但小高叔希望保留原联,故在此录出作为备忘录。
为慎重起见,上真叔后来专门就此联请教了湖南省郴州市楹联学会主席、湖南省楹联学会副主席、年届耄耋的艾振民先生。振民老先生也认为“长流水”与“世泽长”对仗不工,可能因为祠堂已毁,原联不存,记忆有误。因为当时新墟艾氏宗族和竹溪艾氏宗族人才济济,绝对不会写出这样对仗不工的祠堂楹联的。他说,改“长流水”为“家声远”改得好。上联“族开北应家声远” 表明了撰联者对本宗族美好前景的展望和对子孙后代的殷切期望;下联“派衍东乡世泽长”彰显了外迁后裔不忘祖籍、不忘祖宗、不忘根本、尊祖敬宗的传统美德。

注26、艾氏并非出自犹太人—与张正明先生商榷
张正明先生在为上海川沙艾氏宗族撰写的《重修艾氏家谱序》中称,“艾氏由来,旧谱存二说……俱属晚出,全无实据,碍难信从。《姓氏考略》以为艾氏之先远在夏后之世,尤为无稽。今考,艾氏之先,实出犹太。”还加按语称,“一赐乐业者,今译以色列也。一赐乐业改汉姓虽在元明之际,但来华不久即以汉字译犹太姓名如俺都剌者,后乃有俺氏,艾氏亦然,故《百家姓》有艾氏,而先则无艾氏踪影可寻。” 张正明先生是上海川沙艾氏宗族第17世中信公之外甥,第18世民言之表兄,自称是清华大学潘光旦先生(编者按:潘先生,江苏省宝山县人,1899—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留学美国,曾任多所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务长和图书馆馆长等职,是社会学家、优生学家和民族学家。撰写过《中国境内犹太人的若干历史问题》一文,1953年写成,1983年发表,是精通中国犹太人历史的著名学者)的学生,治史成癖。2009年10月22日,我在民言兄家见到张正明先生的上述观点后,认为不符合艾姓源流历史事实,并向民言兄指出:上海川沙艾氏宗族的祖籍是江西省抚州而不是河南省开封市,贵宗族应是汉族而不是犹太人后裔。民言认为表兄是学历史的,又是潘先生的弟子,言必有据,对张正明先生的上述观点深信不疑,坚持认为老谱书对本宗族源流的叙述是错误的,认定川沙艾氏宗族是犹太人后裔。如果只是民言认定川沙艾氏宗族是犹太人后裔,本人不便多加评论。但是,张正明先生的观点是“艾氏之先,实出犹太”,“先则无艾氏踪影可寻”,这是对整个艾氏起源的认定。对于这一明显有悖于历史事实的观点,本人实难苟同,相信大多数艾氏宗亲也难以接受。
史实胜于雄辩。据有关资料称,在北宋中期来到中国的犹太人,其祖先在公元前2世纪70年代离开本土,流徙到印度孟买地区,在那里定居1100多年后,于11世纪中叶遁海道东进,到达中国,散居于都城汴梁(今开封市)、洛阳、北京、南京、杭州、宁波、泉州等地,以开封为最多。网络文章《开封犹太后代艾田》称,根据明弘治二年(1489年)《重修清真寺碑记》记载,开封犹太人至少自北宋年间就开始在这里繁衍生息了。该文还说,“开封是当时中国犹太人的三大聚居地之一,对比江浙一带的南京、杭州、镇江和西北的陕西、宁夏,它显然是中国犹太社团的中心,犹太人在这里存留时间最长,留下的遗迹也最多。”这就是说,有较多的犹太人来到北宋都城汴梁(今开封市)在公元1050年前后。此前果真如张正明先生所言“无艾氏踪影可寻”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我在“艾姓起源”中列出的艾姓得姓始祖汝艾(夏少康帝时期)、江西省修水流域艾侯国第一任国君艾侯(商朝中晚期)、河南省汤阴县艾国艾侯的子孙以国名为氏(周朝初年)、山东省泰安—莱芜—沂源一带的艾子(周初)、山东省泰安市东南的艾孔(春秋晚期)、吴公子庆忌的后裔以出居城名艾为氏(春秋晚期)、北魏鲜卑族去斤氏改为艾姓(南北朝时期的公元496年)等支艾氏起源均远远早于有较多的犹太人来到中国的公元1050年前后,而且均有史可考,并非如张正明先生所言‘全无实据’的无稽之谈。怎能说在有较多的犹太人来到中国的公元1050年前“无艾氏踪影可寻”呢?!我在“历代先贤”中列出了44位先于公元1050年的艾氏历代先贤,如战国时齐宣王的大臣艾子,唐玄宗时期的御史大夫、上柱国艾敬直和唐文宗时明经艾居晦,后唐状元、后周左散骑常侍、宋初工部侍郎艾颖等等,他们的名字和事迹均可在史书、典籍或艾氏族谱中查到,其中居晦公于公元831—837年书写的唐《开成石经》(共114石,228面,650252字)至今仍整齐地、完好无损地矗立在西安碑林一室中,“书石学生前四门馆明经臣艾居晦”14个楷书字十分清晰地呈现在观瞻者的眼前,又怎能说在有较多的犹太人来到中国的公元1050年前“无艾氏踪影可寻”呢?!再则,居民的居住地往往以居民的姓氏为名,上古和中古时期有多个以艾为名的地域,如今河南省汤阴县在商朝武丁帝时称艾国,在春秋时是卫国的艾城;今江西省修水县在商朝晚期称艾侯国,东周平王封为艾子国,春秋时名艾邑,秦汉时置艾县,艾侯国的都城龙岗坪(故址在今江西省修水县渣津镇)在宋朝时名艾城;今山东省泰安东南—莱芜市东南—沂源县西南一带在周朝至南北朝时有艾邑/艾陵/艾山,至今仍有绵亘数十里的艾山,莱芜市东南20公里处有艾山办事处;今山东省郯城县至江苏省邳县间有艾山,南北朝时东魏置为艾县;还有许多以艾命名的县城、乡镇和村庄,如江西省武宁县县城在“文革”前一直名古艾镇,今永修县艾城镇在隋唐时为建昌县县治所在地,后为建昌县县治,浙江省建德县寿昌镇在唐末至南宋末有艾原、艾水等等,许许多多以艾命名的地名是艾氏先民们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历史遗迹,又怎能说在有较多的犹太人来到中国的公元1050年前“无艾氏踪影可寻”呢?!我在“艾姓起源”及其相关注释和附录及“历代先贤”中对以上史实作了详细介绍、考证和论述,毋需赘述。
至于张正明先生认为因有犹太人艾姓的出现,《百家姓》中才有艾氏,则是历史常识性错误。因为在有较多的犹太人来到中国70多年之前,《百家姓》就已经问世了。《辞源》对《百家姓》作了注释:“村塾杂字书,以姓氏编成四言韵文,其数有百,故名。书无编者姓氏。通行本共472字。宋朝王明清《玉照新志三》云:‘如市井间所印《百家姓》,明清尝详考之,似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何则?其首云:赵钱孙李,盖钱氏奉正朔,赵乃本朝国姓,所以钱次之;孙乃忠懿(钱俶)之正妃;又其次,则江南李氏。次句云:周吴郑王,皆武肃(钱鏐)而下后妃。’”经查《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获悉,钱镠受后梁太祖(908—911年)之封,始称十国之一的吴越国国王,到978年钱俶献两浙诸州于宋朝,吴越国亡。由此可知,最早的《百家姓》成书于宋朝建立的公元960年至吴越国灭亡的978年之间,比有较多的犹太人来到中国的公元1050年前后早70年以上。艾氏在最早的《百家姓》中位列第334位。这足以证明,在有较多的犹太人来到中国的公元1050年之前,艾姓在国人中已经有相当大的影响,致使编著《百家姓》的、偏居东南一隅的吴越国“小民”都能将艾姓列入《百家姓》中,而不是什么“先则无艾氏踪影可寻”,更不是因有犹太艾姓的出现,《百家姓》中才有艾姓。
为了证明川沙艾氏宗族确系犹太人后裔,张正明先生将“先世居江右”解释为“即进西洋布之犹太人留居汴京也。” 即将川沙艾氏宗族的先世认定为留居汴京的犹太人。这里涉及一个地理概念,即“江右”究竟指的是哪个地域?张正明先生认为“江右”指汴京。我们知道,汴京位于黄河南岸,即使要区分左右,也只能说是 “河右”,而非“江右”;顾名思义,“江右”一般指长江两岸的某一地域。《辞源》称:“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故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又云:“长江在安徽境内向北斜流,直达江苏镇江,这一水路两岸,唐以前有江西、江东之称。”《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解释:“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盖自江北视之,江东在左,江西在右耳。”又云:“江右本指安徽芜湖至江苏南京市长江以西地区,后又为江西省的别称。” 《辞源》也云:“江右指长江下游以西地区。后来称江西省为江右。” 《辞源》和《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都说唐以后称江西省为江右。由此可见,张正明先生认为宋朝时的“江右”指汴京(今河南开封)是没有根据的。张正明先生又犯了一个地理概念性错误。《艾可久墓志铭》云:“艾之先,家江西抚州。”清嘉庆18年的《艾氏家谱序》云:艾氏“先世居江右。” 《艾可久墓神道碑》云:“公先世出抚州……先代从江右徙松江北郭。”《艾可久墓志铭》、《艾氏家谱序》和《艾可久墓神道碑》对上海川沙艾氏宗族祖籍地的称谓与《辞源》和《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对“江右”的解释是一致的。这就是说,川沙艾氏宗族的先世是家居江西省抚州或江右的艾氏宗族,而不是什么留居汴京的犹太人。《艾可久墓志铭》由明万历年间礼部尚书王锡爵约于1594年撰写,《艾可久墓神道碑》由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张位于万历23年(1594年)撰写。王锡爵和张位是可久公同时代人,同为朝廷大官,他们对可久公的生平和家世了然于心,他们对可久公祖籍的认定应是正确无误、信而有征的。400年后的张正明先生武断地推翻了他们的定论,是经不起推敲的。
自诩“治史成癖”的张正明先生竟犯了上述简单的历史常识性错误和地理概念性错误,只能说明张正明先生对艾姓的起源和历史并没有进行过认真的考证和研究,不然就不会对大量的史实视而不见,一叶障目,以片概全。这不能不引起专业或业余的治史者们的高度警惕:一切历史结论应该建立在经过认真考证的史实之上,切不可自以为是,信口雌黄。
有一篇网络文章《艾姓犹太人—犹太人的经商智慧》称,编于明崇祯15年(1642年)的开封犹太人家谱记载,当时有7姓8家:艾、赵、张、石、金、高和两家李姓;有男性453人。由此可知,当时犹太人男女共约906人,平均每姓906/7≌130人。我们还知道,1662年全国艾姓人口为68000人,开封犹太艾姓人占艾姓人口总数的比例不到0.2%,整个艾姓怎么可能出自犹太人?!(参见附录6)
我真诚地希望民言兄不要再受张正明先生的蛊惑,以免失足于数典忘祖的泥淖之中。

注27:关于夏、商、西周时期的起止年代问题
柏杨著《中国历史年表》和张习孔主编的《中国历史大事编年》关于夏、商、西周的起止年代有较大差别。《中国历史年表》称:夏朝公元前2205—1766年,商朝公元前1766—1122年,西周公元前1122—722年,而《中国历史大事编年》称,夏朝公元前2033—1562年,商朝公元前1562—1066年,西周公元前1066—771    年;《中国历史年表》称,夏朝少康帝于公元前2079—2058年在位,而《中国历史大事编年》称,夏朝少康帝约于公元前1868—1848年在位,二者相差211年;《中国历史年表》称,商朝武丁帝于公元前1325—1266年在位,而《中国历史大事编年》称,商朝武丁帝约于公元前1271—1213年在位,二者相差54年。据说,各代历史学家对周武王灭商的年代推算结果达数十种。柏杨和张习孔所依据的史料不同,对同一历史事件给出的年代大相径庭也就不足为奇了。
2009年6月下旬,借阅了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沈长云教授编著的《中国历史?先秦史》(2006年6月第一版)。该书采纳了近期的考古成果,认定夏朝公元前2070—1600年,商公元前1600—1045年,西周公元前1045—771年,与《中国历史大事编年》比较接近。本文中涉及夏、商、西周的年代,原来多依据柏杨著的《中国历史年表》,从2009年9月23日起,改为多依据《中国历史大事编年》,少数参考柏杨著的《中国历史年表》和《中国历史?先秦史》。不管以哪个年表为主,都难免有相互抵牾之处。奉劝各位读者,对本文中涉及的夏、商、西周年代不要过于认真,知道大概时间就行了。

注28:关于山东省颖公后裔
我一直在寻找山东省颖公的后裔,但未能如愿。秋颖于2010年2月27日来访,提供了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艾氏族谱》摘录,遂了我的夙愿,不仅使我找到了一支山东省颖公的后裔—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艾氏宗族,而且使我弄清了湖南省汉寿县艾氏宗族的源流,找到了山东省颖公的另一支后裔。
以汇公为始迁祖的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艾氏宗族第13世孙永松,字青万,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撰写了本宗族的源流考。本人认真阅读该文后认定,该宗族是山东省颖公之后裔。根据此文可列出该宗族的部分世系表:昭,字德明(隋末唐初)—莘—懋训—洞—廷杰—焕—嘐—珍—德辅—封—  敷—縯—虔—颖(宋乾德初)—皋、韪。该文说,焕公官于河南省封邱县,遂家焉。皋公第7世孙陶公出仕江西省酆城县县令,由原籍河南省封邱县迁居江西省酆城县。陶公第11世孙汇公于明正德丙寅(1506年)由江西省酆城县迁居湖南省澧阳(今石门县)。若以颖公为第1世,则汇公以上世系表为:第1世颖—第2世皋—……—第8世陶—第18世汇。颖公约生于公元910年,汇公约生于公元1480年,二者相距570年,平均两代间隔570/17≈33.5年。
该文还说,韪公第6世孙君说偕其父延秀于两宋相交之际扈从渡江,君说于绍兴(1131—1162年)中任江西省吉水县县教授,遂居坪上。君说第5世孙尚德于南宋宝祐四年(1256年)修成族谱,刻于石上,请文天祥为其作序:《赠职方员外郎艾公延秀序》。若以颖公为第1世,则君说以上世系表为:第1世颖—第2世韪—……—第6世延秀—第7世君说。
此前已知以文升、文鼎、文昊为始迁祖的湖南省汉寿县艾氏宗族的世系表为:延秀—君悦—邦基—伯通—世华—从善—季谊—明卿—本隆—文升、文鼎、文昊。此前不知延秀以上世系,今根据石门县《艾氏族谱》,由延秀—君悦(即石门县《艾氏族谱》中的君说)可知,该支艾氏宗族也是山东省颖公之后裔,文升以上世系表为:第1世颖—第2世韪—……—第6世延秀—第7世君悦—第8世邦基—第9世伯通—第10世世华—第11世从善—第12世季谊—第13世明卿—第14世本隆—第15世文升、文鼎、文昊。石门县《艾氏族谱》使我不仅弄清了汉寿县艾氏宗族的源流,而且找到了山东省颖公的另一支后裔。颖公约生于公元910年,文升公约生于公元1380年,二者相距470年,平均两代间隔470/14≈33.6年。
延林于2010年4月28日发来湖南省临湘县清光绪29年(1903年)《艾氏族谱(四修)》摘录,该谱是依据江西吉水县折桂冠山坪上《艾氏族谱》编修而成的。从该族谱序言中获释,该宗族也是君说公后裔。祥一公于明洪武庚午(1390年)中举,官至武昌府知府,家武昌马跡乡,致仕后,于永乐二年(1404年)迁居湖南省临湘县,是为湖南临湘艾氏宗族始迁祖。以祥一公为始迁祖的临湘县艾氏宗族的世系表为:第1世颖—第2世韪—……—第6世延秀—第7世君悦—第8世邦基—第9世伯远—第10世世荣—第11世从道—第12世季明—第13世长卿—第14世觉民—第15世用济(实)—第16世祥一。
石门县和临湘县《艾氏族谱》序言均追述了本宗族的源流,认定艾孔为本宗族始祖;自隋末唐初昭(字德明)公起,其中的一支宗派传承关系清楚,自昭公至五代到宋初颖公的世系表为:第1世昭—莘—懋训—第4世廷杰(北京)—炳、焕(河南封邱)、炜、烨—焕之子嘐—珍—丽—德辅—封—  敷—縯—虔—第14世颖。若以颖公为第一世,石门艾氏宗族的世系表为:第1世颖—皋(颖长子)—……—第8世陶—……—第18世汇(石门艾氏宗族始迁祖);汉寿艾氏宗族的世系表为:第1世颖—第2世韪(颖次子)—……—第6世延秀(余杭)—第7世君说(吉水)—第8世邦基—第9世伯通—第10世世华—第11世从善—第12世季谊—第13世明卿—第14世本隆—第15世文升、文鼎、文昊(汉寿艾氏宗族始迁祖);临湘艾氏宗族的世系表为:第1世颖—第2世韪(颖次子)—……—第6世延秀—第7世君悦—第8世邦基—第9世伯远—第10世世荣—第11世从道—第12世季明—第13世长卿—第14世觉民—第15世用济(实)—第16世祥一(临湘艾氏宗族之始祖)。
从石门县和临湘县《艾氏族谱》序言获悉,这支艾氏宗派可谓人才辈出:昭(字德明)官唐初四川节度使;敬直(北平)为唐朝中期御史大夫,授上柱国;颖公擢后唐甲科进士(即状元),历任后周散骑常侍、宋初工部侍郎;延秀为北宋末年职方员外郎;君说于南宋初任吉水县教授;实(字用济)是元朝进士,历任元朝赣州同知、明初奉议大夫;祥一是明洪武庚午(1390年)举人,官至武昌府知府。此前不知敬直公和实公是哪个宗族的,原来敬直公是廷杰公的后裔,实公是君说公的后裔,其远祖亦是廷杰公。
对照石门县《艾氏族谱》和临湘县《艾氏族谱》,两谱对该宗族源流的叙述,多有不一致之处,如石门县《艾氏族谱》称隋末昭公官唐初四川节度使,而临湘县《艾氏族谱》说昭公为唐镇国辅国将军,是陕西麟遊祖;又如石门县《艾氏族谱》称焕公为河南封邱艾氏宗族之始祖,而临湘县《艾氏族谱》说炜公(字昭训)为河南封邱艾氏宗族之始祖,等等。有必要查阅河南封省邱县艾氏宗族的老谱书,一一予以核实。
这里产生了一个问题:《资治通鉴》说官后周散骑常侍的颖公是山东省须城人,上述3支宗族的族谱说任宋朝初年工部侍郎的颖公是河南省封邱县人,究竟孰是孰非,有待进一步考证。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认定此颖公是山东省颖公而不是浙江省颖公?理由有三:一是浙江省颖公之父名绍宁,此颖公之父名虔;二是浙江省颖公之子名本高,浙江省金华县人,此颖公之子有二,长名皋,次名韪,是河南省封邱县人;三是石门县《艾氏族谱》登载的、文天祥撰写的《赠职方员外郎艾公延秀序》称,此颖公是宋朝乾德初年工部侍郎,只能是自宋初建隆元年起任工部侍郎的山东省颖公,因为浙江省颖公在乾德年间廷试中拔中首选,擢太常寺少卿,至少15年之后才能升为工部侍郎。以祥一公为始迁祖的湖南省临湘县艾氏宗族与浙江省金华县颖公后裔福一公等所在宗族联合修谱实是一场误会,这是将两个颖公合二为一所导致的错误结果。
2010年5月赴山东省、河南省等地调研的目的之一是,弄清山东省颖公和河南省颖公是否是同一人。但几经努力,屡屡受挫,令我大失所望。2010年5月19日,查阅山东省《东平县志》,该县历史人物中没有提到颖公。看来颖公是郓州汶上县人。2010年5月20日,到汶上县调研,遗憾的是,该县档案馆正在搬迁中,没能查阅《汶上县志》或其他有关文史资料。2010年5月21日到河南省封丘县调研,本想通过查阅颖公所在宗族的族谱以澄清上述问题,但是据传艾坟村艾氏宗族迁自山西省洪洞县,是明朝进士维新公的后裔,而不是颖公的后裔,而且据说除艾坟村艾氏宗族外,目前封丘县再也没有别的艾氏宗族了,即在封丘县找不到颖公的后裔了。要澄清上述问题,还得另谋他途,如到江西省酆城县或吉水县坪上等地寻找颖公的后裔,查阅他们的族谱。期望江西省的宗亲伸出援手,帮助寻找山东省汶上县/河南省封丘县颖公的后裔及其族谱并提供相关信息。

注29、关于以海清公为始祖的浙江省金华县艾氏宗族的起源
该宗族于明永乐三年(1405年)编修的第二修《艾氏宗谱?序》称:“夏帝少康臣女艾灭浇复鼎,因功高赐姓艾氏,至49世生孔,于春秋时佐齐景公,其后子孙最著名者,唯孔之46世孙海清公,居婺州金华县,中唐贞元进士……”由此可知,该宗族认定艾孔是汝艾的第49世孙,既认定艾孔为其始祖,又认定汝艾为其始祖。由“艾姓起源”一节可知,汝艾和艾孔是两支艾氏的起源始祖;我在注11-2中论述了汝艾与艾孔没有直接传承关系。那么,该宗族为什么既认定艾孔为其始祖,又认定汝艾为其始祖呢?该宗族究竟是汝艾的后裔,还是艾孔的后裔呢?久思未得其解。
2010年3月22日重新翻阅修水征村《艾氏宗谱》摘录,清光绪庚子(1900年)第十修《艾氏宗谱?凡例》中的一段话令我茅塞顿开。该《凡例》称:“自商艾侯以后至唐海清公以上,固属荒谬难稽,至海清公以下,则源源本本,脉络分明。今以前届道光辛丑谱定,以海清公为一世祖。”由此可知,该宗族道光辛丑(1841年)第9修谱以前的第一至第八修谱采用大宗之法,由海清公上溯至春秋艾孔、商朝修水艾侯,直至艾姓得姓始祖—夏朝汝艾。这是造成该宗族既认定艾孔为其第46世祖,又认定汝艾为其始祖的原因所在。这也是该宗族将商朝修水艾侯列为艾氏祖先的原因所在。《艾氏宗谱(十修)》继承九修谱的写法,改大宗之法为小宗之法,以海清公为始祖,认为前八修宗谱关于“自商艾侯以后至唐海清公以上”这段历史的记述“固属荒谬难稽”,即否定了本宗族是商朝修水艾侯和春秋艾孔的后裔。考虑到该宗族的堂号为“天水堂”,该宗族间接地认定了本宗族是艾氏得姓始祖汝艾的后裔。原来该宗族在110年前乃至170年前就回答了我提出的上述两个问题。

注30、关于柯尔克孜族艾姓的来历
2010年5月3日,查阅《艾姓吧?搜狗说》,其中一篇《北京、乌鲁木齐市的柯尔克孜族—艾姓》映入我的眼帘,我怀着极大的兴趣读完了全文。现将与艾姓有关的段落摘录如下:
共和国成立后,有一些柯尔克孜人在祖国的首都北京从事各种工作……。
在北京的柯尔克孜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一部分人除有按柯尔克孜族习惯起的名字外,还有一个依照汉族、回族习俗起的有姓有名的汉名或回名,其中大多数是以原柯尔克孜汉语名字的首字的谐音与字音相同的汉姓为己姓,如“加依肯”用“贾”姓,“司马义”用“司”姓,“艾赛提”用“艾”姓,等等。不仅他们自己用这些姓,其后代也以这些姓氏命名。

注31、自新和自修兄弟究竟是汉族还是白族?
《百度贴吧?艾姓历史名人》称,云南省邓川州艾自新和艾自修兄弟是白族学者。但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地方志办公室杨树星先生来函告知,该县有两支艾姓,一支为汉族,始迁祖艾福,约于明朝弘治(1488—1505年)间从江西省临川县随屯军进入云南省邓川州(今洱源县)中所,是当时境内名医,其后裔现有300人左右;另一支为彝族,现有500人左右。江西省临川地区有史以来没有白族人,艾福的确应是汉族,其曾孙自新和自修二公也应该是汉族。据我分析,可能是自新和自修二公的后裔因某种原因改为白族,《百度贴吧?艾姓历史名人》的作者往上推演,将自新和自修二公说成是白族了。自新和自修究竟是汉族还是白族,或者自新和自修的第几代后裔由汉族改为白族,值得进一步研究。
我给杨树星先生发函求助,请他帮忙查证自新和自修兄弟究竟是汉族还是白族?2010年8月12日,杨先生回函说:“我对洱源县中所艾氏是否是白族进行了查证,艾自修确实是汉族,现今的艾氏后人报的也是汉族。可能是由于长期生活在白族地区,被人误认为是白族。”根据杨先生的查证,认定自新和自修兄弟是汉族。因此,将白族艾姓删除。

注32:唐朝孔颖达改姓艾不成立
陕西省米脂县“老艾”宗族第21世孙如棠编写的《古银州艾氏家谱》称:“唐孔颖达食采于艾,因姓艾氏。” 在电子网络上也见到过米脂“小艾”宗族有类似说法,《意九公墓志铭》云:“艾氏之先自齐大夫艾孔始,而关中有艾也,又自唐学士孔颖达食采于艾,因赐氏艾,上世为名旺者……” 米脂县“老艾”和“小艾”两宗族均认孔颖达为其祖先。
在我查阅过的所有姓氏书籍中,无一提及孔颖达改姓艾。自从秦汉设置郡县以后,不再分封异姓诸候王,官府给官员发放俸禄,不再给官员封赐食邑。由此可知,唐朝孔颖达不可能食采于艾,因此不可能以艾为姓。另外,孔颖达是隋末明经,学冠国子秘书学士之上,唐初官至祭酒,得到过唐太宗的赏识,是一位才学出众的名士,孔姓又是令人景仰的著名姓氏,是名门望族,孔颖达没有改孔姓为艾姓的任何理由。综上所述,孔颖达改姓艾不成立。
现将《中国人名大辞典?孔颖达》转录于后:孔颖达,衡水人,字仲达。少聪敏,记诵日千余言。隋末举明经。隋焬帝召天下儒官集东都,诏国子秘书学士与论议,颖达为冠,又年最少。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遣客刺之。匿杨传感家得免。入唐,累官国子司业,迁祭酒。尝受太宗命撰五经正义,即今注疏本之五经疏也。卒谥宪。

注33:《丰阳艾氏二修族谱》的主编若是师孟,则《丰阳艾氏二修族谱序》不可能出自周必大之手,反之亦然
《永丰艾氏十修大成族谱》列出的族谱编修情况表中,二修族谱主编是师孟,时间为宋淳熙戊申(1188年);周必大写的《丰阳艾氏二修族谱序》也说是“师孟求予序其首”,由此可见,二修主编的确是师孟。周必大落款时间是:皇宋淳熙戊申(1188年)五月吉日。查世系录,师孟生于宋嘉泰元年(1201年),不可能于1188年成为二修族谱主编,并请周必大为其写序。
元康公于宋淳熙戊申即1188年也写有《丰阳艾氏二修族谱序》,似乎二修族谱仍是元康公任主编。查世系录,元康公生于宋宣和元年(1119年),殁于乾道8年(1172年),也不可能于1188年成为二修族谱主编。
查阅《中国人名大辞典》,周必大是庐陵人,于南宋绍兴(1131—1162年)年间中进士,在孝宗朝(1163—1189年)历任起居郎、给事中、秘书少监、右丞相等职,又经光宗(1190—1194年)、宁宗(1195—1224年)两朝,于宁宗庆元(1195—1200年)初以少傅致仕。2010年7月27日,在网上《百度百科》查到了周必大的生平:生于1126年,于绍兴21年(1151年)中进士,27年(1157年)举博学宏词科,官至左丞相,封益国公,殁于1204年,卒谥文忠。根据周必大的生平,他于1188年是62岁,官居右丞相/左丞相,德高望重,又是同乡,永丰艾氏宗族请他撰写《丰阳艾氏二修族谱序》合情合理。如果这是真实的,则二修族谱的主编既不是元康公,也不是师孟公,因为1188年时元康公已去世,而师孟公还没出生。那么,二修族谱的主编到底是谁呢?另外,周必大说“师孟求予序其首”又作何解释?如果“师孟求予序其首”是真的,则是世系录将师孟公的生平写错了;如果二修族谱主编确实是生于1201年的师孟,则是别人冒名顶替周必大撰写《丰阳艾氏二修族谱序》。不是别人以周必大的名义撰写《丰阳艾氏二修族谱序》,就是世系录将师孟公的生平写错了,二者必居其一。根据四修族谱序所言,“赖十世祖元康公创为编帙于前……其后师孟、明素、庭秀公继而增修。”二修族谱主编应该是师孟。由此看来,是别人冒名顶替周必大撰写《丰阳艾氏二修族谱序》。目的何在?无非是想借周必大的名气提高本宗族的声誉和地位。

注34:元康公说老族谱“概遭五季兵火”有误
元康公在《代图序》中说本族老族谱“概遭五季兵火”,“康掇拾于灰烬之余”。显然有误。后五季为907—959年,中庸公生于952年,到五季最后一年的959年只有7岁,中庸公的第8世孙元康公生于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距959年160年,一个在五季160年以后出生的人怎么能遭遇到五季兵火呢?若说族谱在南宋之初、宋金交战之时遭兵火,还勉强说得过去。但金兵是否打到过江西省永丰县,有待查证。2010年7月21日查阅《中国历史年表》获悉,1129年11月,完顔宗弼(金兀术)率10万金兵渡过长江,攻取建康(今南京市);12月陷临安(今杭州市),下宁波,一直将宋高宗赵构赶到海上;1130年2月焚临安北返;至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纵火焚掠,屠50万人;3月至镇江,遭韩世忠和梁红玉夫妇率8000将士顽强阻击,不得已自南岸西进,将至黄天荡(今南京市东北),掘老鸦河故道50里,遂出建康。尔后直至元康公编修族谱的1156年期间,再也没有金兵渡过长江的战事发生。可见金兵只扫荡了“江左”,并没有打到地处“江右”的永丰县。真不知元康公所言的兵火指的是哪一次战事。难道为了说明中庸公及其以上9世的生平事迹和传奇故事本于老族谱,是有依据的,以此来提高族谱的可信度,元康公杜撰了一个实际上不存在的故事?若果真如此,则中庸公“富比陶朱,时人以艾十万称之”的故事以及其上9代世系录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就大打折扣了。另外,周必大或别人借周必大之口说“艾之谱传自成都”,也是错误的。(详见注22中注解1:永丰艾氏宗族根本不存在成都派)

注35、明素公能活到一百多岁吗?
《丰阳艾氏四修族谱序》称,“赖十世祖元康公创为编帙于前……其后师孟、明素、庭秀公继而增修。”可见明素公是三修族谱主编。《艾氏历代儒宦录》称,应,字明素,必正之子,宋嘉定(1208-1224年)间进士,任衡州尉。《艾氏历代儒宦录》又称,必正,宋绍兴癸丑(1133年)进士。由江西儒学副提举临川吴澄撰写《三修族谱序》,落款时间为:皇元大德8年岁次丙午(1304年)桂月谷旦。
假设必正公在20岁时中进士,则生于1113年,即使72岁时生明素,则明素生于1113+72=1185年,1304—1185=119年,也就是说,明素公编修三修族谱时至少已119岁,这是不大可能的。这里又留下了一个难解之谜。
我在本文“艾姓传统文化?家谱”一节的前言中称赞永丰《艾氏族谱》的质量最高,经重新认真研究后发现,该族谱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我们不能苛求前人尽善尽美,但是,在进行学术研究过程中,又必须严谨认真,是非分明,有疑问必质,有错误必纠。诚恳地希望中庸公后裔踊跃参加研讨,看看能否解开老祖宗们在族谱编修史方面留下的一个又一个难解之谜?

注36、关于中国古代人的名、字和号
2010年8月19日,读了秋颖发来的《孔嘉父之名字考究》后,很受启发,写了一篇读后感,以《编者按》的形式附在秋颖的文章后面,进一步认定“孔父嘉”是正确的。秋颖看了我的《编者按》后,仍坚持“孔嘉父”是正确的。我们俩人各持己见。我感到有必要加强对中国古代人取名、取字、取号和名—字连称或字—名连称规则和习惯的学习和研究。几天来,上网查阅了《中国古代姓、氏、名、字、号的由来及演变》、《古代人的名、字、号各指的是什么?》等多篇文章,现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写出来,供读者参考。

(1)、名
所谓“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即个人在社会上的符号。《礼记?檀弓》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
在上古,人的名字为天干地支字。随着社会的前进,语言文字的发展,意识观念的加强,人名越来越复杂,给人起名成了一门学问。春秋时起名有五个原则:“名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后来又提出了“六不”:“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取名。另外,取名还反映出明显的时代特征。
周朝至秦汉时期,单名多于双名,且大多为单名。《公羊传》云:“二名非礼也。”认为以二字为名是不符合礼仪的,这可能是当时单名多于双名的重要原因。

(2)、字
“字” 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
《礼记?曲礼》云:“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可见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时才能取字。男子到了20岁成年,要举行冠礼,这标志着本人要出仕,要进入社会了。女子长大后也要离开母亲而许嫁,未嫁时叫“未字”,亦可叫“待字”;15岁时举行笄礼,笄而字,供朋友呼唤。《仪礼?士冠礼》云:“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可见“字”是名的尊称。“字”只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不是人人都有的。也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取字的,男人只有在年滿20岁时才能取字,也只有在20岁时取字。
古人取字十分讲究,情况也非常复杂,但经仔细分析和研究,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一是按本人在兄弟排行中的次第—伯、仲、叔、季或孟、仲、季取字,在表字前加上本人在兄弟排行中的次第,如孔子排行老二,所以字仲尼,其兄字孟皮/跛。还有在表字前加“子”的情况也很多,因为“子”在古代是男子的美称或尊称,如司马迁字子长,苏轼字子瞻等等。实际上,伯、仲、叔、季或孟、仲、季和子字不是真正的表字,而他们后面的那个字才是表字的主要成份。这个主要成份与本名意义是有联系的。概括起来,字与名有5种关系:意义相同、相近、相反、相顺、相延。
字除了在主要成份之前加前缀—伯、仲、叔、季或孟、仲、季和子字外,还在其后面加后缀,如父、甫等,因为父、甫等字眼也是古代男子的美称或尊称,因而孔子的字的全称是仲尼父。在称呼或书写时,可以省略前缀,也可以省略后缀,但不能同时省略前、后缀,如孔子的字可以是尼父,也可以是仲尼,但未见过称孔子的字为孤零零的一个“尼”。可见春秋时期男人的字有3种形态:全称“伯某父”,或省略后缀称“伯某”,或省略前缀称“某父”。

(3)、号
在古代,有的人除了名、字外,还有“号”。号是人的别称,所以又叫“别号”。号的实用性很强,除了供人呼唤外,还用作文章、书籍、字画的署名。
号的形成有两种情况,一是自己起的,二是他人所起且得到公认的。别人起的号叫作“别号”、“绰号”或“混号”、“浑号”。“绰号”等是名、字、号的一种补充。
《周礼?春官?大礼》云:“号为尊其名,更美称焉。”可见“号”是比“字”更尊贵的美称或尊称。正因为号是最尊贵的美称或尊称,因而往往是有身份的人在事业有成、声名鹊起、较年长后才起号。由此可见,号是有身份的人在功成名就后才取的,不是人人都可以取号的,也不是随时可以取号的。
起号没有严格的规则,相当自由。一些名人的号有多个,如苏轼有59个号。

(4)、古时怎样称呼名、字和号?
在古代,由于特别重视礼仪,所以人们对名、字、号的称呼是十分讲究的。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谦称或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在多数情况下,提到对方或别人时,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平辈之间相互称字、称号,则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下对上、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可以称字或号,但绝对不能称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的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否则就是“大不敬”或“大逆不道”。因此产生了我国特有的“避讳”制度。
在古代,名和字或字和名连起来称呼,也是为了表示对被称呼者的尊敬。有两种情况值得我们注意:第一种情况是,在先秦之前,当名—字连称时,要先“字”后“名”,如孔子的7世祖“孔父嘉”,“孔父”是字,“嘉”是名;又如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是字,“纥”是名。第二种情况是汉朝以后,名—字连称时,先“名”后“字”,如“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直到近现代,名—字连称也是先“名”后“字”,1920年前编修的各宗族族谱序言作者的落款基本上都是这种格式。如果作者是本姓人,则不书姓,只书名和字,如《永丰艾氏族谱(四修)序》的落款为:17世孙熙庭秀序,熙是作者的名,庭秀是熙的字;又如《永丰艾氏族谱(六修)序》的落款为:渭溪21世孙雍问仁序,雍是作者的名,问仁是雍的字。经进一步研究后发现,上述两种情况只是一般而言,并非绝对,事实上,孔父嘉的父亲正考父,名“正”在前,字“考父”在后。

(5)、自微子至孔子各代人的名、字或字—名连称分析
据《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可列出微子至第10世孔父嘉的世系表:第1世微子—第2世仲衍—第3世宋公稽—第4世丁公申—第5世缗公共—第6世缗公之子弗父何—第7世宋父周—第8世胜—第9世正考父—第10世孔父嘉。据《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中“家语”可列出自孔父嘉至孔子的世系表:第10世孔父嘉—第11世木金父—第12世睪夷(或祈父)—第13世孔防叔(或防叔)—第14世伯夏—第15世叔梁纥—第16世孔丘。从上述世系表可看出,这16世中,有的是官爵名,有的是名,有的是字,有的是字—名连称,也有名—字连称。其中官爵名有:第1世微子;名有:第3世稽、第4世申、第5世共、第8世胜、第12世睪夷、第16世丘;字有:第2世仲衍、第12世祈父、第13世防叔、第14世伯夏;字—名连称有:第6世弗父何、第7世宋父周、第10世孔父嘉、第15世叔梁纥;名—字连称有:第9世正考父、第11世木金父。
从自微子至孔子的世系表还可看出,在春秋时期,名—字连称时不只是先“字”后“名”,也有先“名”后“字”的情况,如正考父、木金父。

(6)、孔氏宗族的姓名自孔子起称氏
孔氏以孔父嘉为始祖,但从其子木金父到第6世孙叔梁纥,只有其曾孙孔防叔的姓名中含有氏“孔”,其他4人的姓名中不含氏“孔”,这可能是春秋时人的称呼习惯,往往不称氏,只称字或字—名连称。孔氏宗族的姓名自孔子起称氏,其后就固定下来了,姓名中第一个字均为“孔”氏,氏后为名,如孔子的姓名为孔丘,其子的姓名为孔鲤。

(7)、关于季梁、艾孔和裔款的关系
根据上述名、字和号的定义以及取名、取字、取号的时间先后关系,能更加清楚季梁、艾孔和裔款三者的关系。至今尚不知艾孔的幼名。二十冠而字季梁。从鲁国隐于齐国艾陵后,更姓改名,姓名艾孔。那么,裔款是幼名,还是字,亦或号?因为汉朝以前的名大多是单字,因此可以确定“裔款”二字不会是幼名;又因为二十冠而字,季梁隐居艾陵时已过而立之年,而且“裔款”不符合当时“字”的格式,因此,也可以肯定“裔款”不是字。“裔款”只能是号。此号是何时取的?因为号比字更尊贵,有身份的人在事业有成、声名鹊起、比较年长之时才取号,可以想见号裔款不是与艾孔同时取的,应该在此后一段时间取的。据本人推测,艾孔仕齐为大夫后取号裔款。“裔款”出现在《左氏春秋》中,本人只查到了裔款同梁丘据于公元前521年向齐景公提建议的事。这时裔款已是大夫。由此可以推断出,艾孔取裔款为号当在公元前537年之后,公元前521年之前。
根据上述对季梁、艾孔、裔款三者先后关系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不会发生“裔款以食邑名艾为氏,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的历史事件。一些姓氏书籍和艾氏族谱说“裔款以食邑名艾为氏,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是将季梁先改名艾孔,而后取号裔款的时间先后倒置了。因此,应该删除“裔款以食邑名艾为氏,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的说法,并认定“季梁于公元前537年自鲁国隐居齐国艾陵时,更姓改名,以隐居地名艾为氏,以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的说法是合乎情理的,也是符合历史真实的。据此,决定对以艾孔为起源始祖的艾氏宗族的起源及其相关的注释(如4-3、注4-4等)加以修改。

                          (写于2010年8月23日)
八、附录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与艾姓起源、发展、迁徙、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及与艾姓源流相关的历史事件、典故、历代先贤功名和业绩等内容,而又不使正文显得拖泥带水,便将与艾姓源流和现状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及有关文章等列入本附录中,供读者参考。
附录1  相关的历代官职、勋阶、爵位名称及其品级
历代官职、勋阶、爵位名称相当繁杂,各朝不一,有些虽名称相同,但职权范围有别,品级也不一样。官职中分职官、散官、文官、武官、文官兼武官、教官、医官等。职官或职事官,即是有职守、有实权的官;散官,即是闲散、没有职事的官。散官称号表示官的级别,职事官称号表示官的职务。唐朝以散官定班次,以职事官定其职守。同一人所任职事官的品级与其所授散官的品级也许一致,也许不一致。散官按资而叙,职事官则由君主量才任职,故有时职事官品级高,而其散官品阶则较低,这一般是年富力强、才能出众者;清朝也有高品阶之衔而任低品阶之官者,这一般是资格老而才能中庸者。文、武散官各有多级,一般为18级,文散官名称为╳╳大夫、╳╳郎,如光禄大夫、文林郎,武散官为╳╳将军、╳╳尉,如振威将军、武毅都尉、昭武骑尉、奋武校尉等。
爵位在春秋战国时分卿、大夫、士三级,隋唐至宋多分为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9等,明分为王—公—伯—子—男5等,清朝除了给宗室封王等爵位外,世爵分为公—侯—伯—子—男(以上又各分三级)—轻骑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9等,还有滿语名称。
除了封爵外,自隋朝起,又加封勋官,勋阶的名称各朝不一,级别也多寡不一,隋分11等,唐、宋12等,明朝分文勋10阶和武勋12阶,如唐、宋的勋官名称及品级为:上柱国(正二品)—柱国(从二品)—上护军(正三品)—护军(从三品)—上轻车都尉(正四品)—轻车都尉(从四品)—上骑都尉(正五品)—骑都尉(从五品)—骁骑尉(正六品)—飞骑尉(从六品)—云骑尉(正七品)—武骑尉(从七品)。
介绍历代官制的书籍也很多,辽宁省图书馆有7套,对历代官职、勋阶、爵位的解释大同小异,但也有少数不一致之处。
本附录只选取本文中涉及的官职、勋阶、爵位及其品级;不按部门或品级大小为序,而以在本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序;同一朝代同一官职、勋阶、爵位,只在第一次出现时列出一次。主要参考资料为《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辅以另外6部辞典。本文引用史书或其他典籍涉及的少数官职、勋阶、爵位名称,上述辞典没有标注出对应的品级,本附录只好避而不提。
本附录列出文中涉及的官职、勋阶、爵位及其品级,其目的是让读者能更清晰地了解艾氏历代先贤所取得的功名和建立的业绩大小及得到的相应褒奖级别。

? 大夫:殷、周至战国官爵名。周代贵族爵位分卿、大夫、士三级,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官职名。秦汉时期爵位分为二十等,大夫为第五等。比照九品十八级官制,大夫的品级比正三品。
? 四门博士:教官名,北魏太和20年(496年)始置四门博士,管教七品以上侯伯子男的子弟及有才干的庶民子弟。北齐为正九品上,唐朝为正七品。
? 牙门将:武官名号,简称牙门。魏、晋皆五品;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年)用以取代旧建威将军,地位较前低。南朝宋之建威将军为五威将军之一,四品,北魏亦置,从四品。南燕与北魏同时,南燕牙门,当为从四品。
? 南北朝太守:上郡正四品,中郡正五品,下郡从六品。南燕东平太守可能是正五品。

? 唐朝翰林学士:专掌内命诏敕,是皇帝的机要秘书。由于亲近皇帝,得闻密命,故权任极重,时人目之为内相。唐代翰林学士大约6人。宋朝正三品。
? 唐开封府事:府的长官,唐称府牧或府尹,宋朝以京官充任,称为知某府事,简称知府。唐府牧从二品,府尹从三品。
? 唐朝奉大夫:文散官。宋朝从三品。
? 唐州司马:大州从五品下,中州正六品上,下州从六品下。
? 唐朝议郎:正六品上。
? 唐御史大夫:御史台长官,正三品。
? 唐州长史:大州从五品上,中州正六品上。
? 唐殿中侍御史:从七品下
? 唐上柱国:十二等勋级中最高一等(十二转),正二品。
? 唐治事别驾:州职官,刺史的属吏,上州从四品下,中州正五品,下州从五品;都督府别驾,正四品。
? 唐工部侍郎:工部次官,正四品。
? 南唐浙西判官:判官为节度使司副长官,品秩自从八品至正五品不等。
? 南唐江都少尹:唐朝设置,为都城或地方重要府级行政副长官,从四品下。
? 后周左散骑常侍:掌侍奉规劝,备顾问应对,为皇帝侍从官。唐朝属门下省,正三品下;后周从九命,比从一品。

? 宋工部侍郎:从三品。
? 宋虎贲校尉:八校尉之一,秩二千石,正五品。
? 宋安抚使:隋朝有安抚大使,为行军主帅的兼职,由二品以上官员担任。唐朝前期临时派大臣巡视各省,负责处理省或路一级地区的军民事务,称安抚使。宋朝则为一方军事和民政的官员,称安抚使或经略安抚使,常由知州、知府兼任,有“帅司”之称。知府正四品,知州正五品。由二品以上官员充任时称安抚大使。
? 宋都总管:守郡官。宋英宗时将都部署(隋唐时为行军统帅,宋时为地方的军事长官)改称都总管。宋朝某些军事要地以知府、知州等地方官兼马步军都总管之职,掌军旅屯戍、营防、守御之事,督捕盗贼,肃清治安。知府正四品,知州正五品。一路管辖多府,故路都总管的品级应在四品或以上。
? 宋太常寺少卿:掌管礼仪事务,从五品。
? 宋户部侍郎:户部次官,从三品。
? 契丹节度副使:宋节度使为从二品,与宋同时的契丹节度副使似是三品。
? 宋观察使:正四品
? 宋监察御史:正八品至正五品。
? 宋转运使:宋朝在各路设转运使和都转运使,掌一路或两路以上财赋的收入、监察各州官吏。《中国历代官制辞典》注明都转运使管理两省以上,五品以上;各部《中国历代官制辞典》均未标明转运使的品级。根据艾仲儒由转运使擢升户部员外郎分析,员外郎为正七品,当时转运使的品级当为八品至从七品。
? 宋太子洗马:东宫官,北魏四品上,唐从五品下。
? 左谏议大夫:宋朝置谏院,以左、右谏议大夫为谏院之长,掌规谏讽谕。唐为正四品。
? 宋司户:司户参军的简称,掌管户口等。
? 宋大理评事:大理寺属官,从八品下。
? 宋节度使:都督带使持节者。总揽一道或数州的军、民、财政。剌史、郡守为其下属。从二品。
? 宋节度使推官:唐朝始设。宋朝诸州幕职皆有节度使推官,负责审判案件。正七品至从六品。
? 宋银青光禄大夫:散官,从三品。
? 宋御史中丞:宋御史大夫不常设,只为加官,从二品;御史中丞为台长,从三品。
? 宋上柱国:正二品。
? 宋县令:正七品。
? 宋团练使:地方武官,掌管本州军事,高于剌史。宋朝剌史为正五品,团练使似应是从四品。
? 宋给事中:内廷官,备皇帝顾问。唐朝正五品,金从五品。
? 宋秘书省校书郎:负责校勘书籍,订正漏误。从八品。
? 宋员外郎:宋朝设置六部24司,各司主官为郎中,次官为员外郎:正七品。考功员外郎是吏部第四司—考功司次官。
? 宋兵部侍郎:兵部次官,从三品。
? 宋节度判官:宋朝设置府、州、军、监等地方行政机构,军与府、州平级。节度判官,唐末五代藩镇佐属,位行军司马下;宋元丰改制,定为从八品。
? 宋翰林直学士:从三品。
? 宋剌史:宋朝政和以刺史为武官,正五品。
? 宋吏部天官冢宰:吏部尙书的别称,吏部长官。冢宰即太宰,明朝称吏部尙书为太宰,因为吏部尙书居九卿班首,地崇权高。正二品。
? 宋虞部郎中:隋唐后,郎中为六部24司诸司的长官,分掌各司事务,为正五品以上清要官。虞部为工部四司之一。
? 宋枢密副使:后唐清泰元年(934年)置,宋朝沿置,枢密院副长官。宋朝文武宰相、副相合称“宰执”。宰相和枢密使为从一品,副相(参知政事)和枢密副使为正二品。
? 宋礼部正奏:礼部尙书的别称。正二品。
? 宋通义大夫:文散官名。正四品下。
? 宋防御使:唐宋武官名。宋制,防御使官阶高于团练使,团练使高于刺史,似应是正四品。
? 宋迪功郎:宋朝无此名,明朝迪功郎为正八品。
? 宋司农少卿:正六品。
? 宋朝议大夫:文散官名。正五品下。
? 宋奉直大夫:宋朝无此名,明朝奉直大夫为从五品下。
? 宋宣议郎:从七品下。
? 宋儒林郎:正九品上。
? 宋登仕郎:正九品下。
? 宋教授:学官名。府学、太学设教授,负责教授生员。正七品。
? 南宋太子中书舍人:东宫侍从官。宋神宗元丰改制后,始掌职事,从七品。
? 南宋翰林学士承旨:翰林院主官,正三品。
? 南宋西台中丞:西台,御史台的别称,中丞即御史中丞。宋神宗元丰改制后成为正员职事官,从三品。
? 南宋朝议郎:正五品下。

? 元朝巡检、县尉、主簿、承事郎、县丞:均为九品。
? 元朝翰林院检讨:官名。唐集贤殿有知检讨官,史馆有检讨,掌修国史。宋朝崇文院、史馆均有检讨,掌修国史。明清翰林院设编修、检讨。一甲进士授编修,三甲进士多授检讨。一经授予编修、检讨,即为翰林官。明清编修为正七品,检讨为从七品。

? 明卫指挥使:明代卫所制度,大约5600人为一卫。正三品。
? 明府同知:正五品
? 明知府:正四品
? 明刑部郎中:掌一府之政,正五品。
? 明左卫指挥僉事:正四品。
? 明左卫指挥使:正三品。
? 明都指挥僉事:正三品。
? 明都指挥同知:从二品。
? 明都指挥使:掌一方之军政,正二品。
? 明都督僉事:明朝都督府长官,正二品。镇守或出征时则充总兵、副总兵。
? 明都督同知:明朝五军都督府副长官,从一品。
? 明浙江右布政使:从一品。
? 明巡抚:省级地方政府长官,兼理军民,例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从二品;兼兵部侍郎,正二品。
? 明大理寺副:大理寺属官,正四品。
? 明各司员外郎:正六品。
? 明各司郎中:正五品。
? 明僉都御史:正四品。
? 明监察御史:十三道监察御史,正七品。
? 明光禄寺少卿:正四品。
? 明光禄寺卿:从三品。
? 明礼部右侍郎:正三品。
? 明光禄大夫:从一品。
? 明各部司主事:正七品。
? 明通政使司右通政:正四品。
? 明右副都御史:正三品。
? 明太医院御医:医官,正八品。
? 明教谕、学正、教授:学官名。府学和太学设置教授,州学设置学正,县学设置教谕。明教谕、学正、教授均为从九品。
? 明大理寺丞:正五品。
? 明给事中:备皇帝顾问。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各1人,正七品。
? 明福建左参政:明朝最高省行政机关为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为最高行政长官,主要属官参政、参议分管本省各道。从三品。
? 明按察使司僉事:正五品。
? 明布政使司左、右参议:布政使的佐官,从四品。
? 明按察使司副使:正四品。
? 明布政使司右参政:从三品。
? 明提督:明代京营设有提督,文臣、武臣和宦官并用。明中叶后,巡抚多兼提督军务衔,总兵也有加称提督衔。万历后,专设提督,为总兵以上武官名,节制全省各镇总兵。从一品。
? 明户部侍郎:正三品。明朝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户部主管财政、民政。户部尚书为最高长官,尚书的主要属官为左、右侍郎。
? 明总兵:明清统兵武官。明制,总兵、副总兵无品级、无定员。总兵本为差遣的名称,征伐则命将充任总兵官,既旋上交所佩官印。后逐渐演变为常驻武官,高级武官,正二品。
? 明骠骑将军:武散官,明置,正二品。
? 明太僕寺少卿:正五品。
? 明武节将军:武散官名,正五品。
? 明知州:掌一州之政,从五品。
? 明副总兵:为边防军之副统兵官,其职位与副将同,从二品。
? 明参将:正三品。
? 明火器营中军守备:正三品。

? 清牛彔章京:官爵名。“章京”系滿语,是汉语“将军”的谐音。滿语“牛彔章京”是基层组织“牛彔”的首领,既是军官,又是行政长官。汉语为“佐领”,是清代八旗基层组织军官,武职正四品。
? 清定国将军:武散官名,从二品。
? 清怀远将军:武散官名,从三品,初曰怀远将军。
? 清定远将军:武散官名,从三品,升授定远将军。
? 清行人司行人:正八品。
? 清精奇尼哈番:精奇尼哈番是滿语音译,清代世爵世职名,乾隆元年改为汉语名,称一、二、三等子,秩视一品。
? 清顺天府府尹:掌宣德化、岁巡属县、观风俗、录囚、恤鳏寡。正三品。
? 清昭毅大将军:武散官名,正三品。
? 清武德将军:武散官名,正五品。
? 清弘文院检讨:从七品。
? 清左春坊庶子:正五品。
? 清侍讲学士:从四品。
? 清秘书院学士:从四品。
? 清东阁学士:从二品。
? 清礼部右侍郎:正二品。
? 清户部左侍郎:正二品。
? 清左都御史:从一品。
? 清刑部尚书:从一品。
? 清刑部郎中:正五品。
? 清按察司副使:正四品。
? 清昭武都尉:正四品。
? 清武显将军:武散官名,正二品。
? 清副都统:清代高级武官,正二品。
? 清武德骑尉:武散官名,正五品。
? 清知县:正七品。
? 清武翼都尉:从三品。
? 清总兵:正二品。统制一镇(二协)。
? 清中军:从二品。为提督管理军务,由副将担任。
? 清副将:从二品。统领一协(二标),亦称协台或协镇。
? 清振威将军:清武官名,从一品。
? 清参将:正三品。统带一标(三营)。.
? 清游击:从三品。
? 清都司/营管带:正四品。管带一营(四队)。营管带由都司担任。
? 清守备:正五品。
? 清城守尉:清代驻防将军或副都统统帅下分驻一地的八旗军军官之一。武职正三品,一般领有几百官兵。共有16个城守尉。

主要参考资料:
? 《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      孔令纪等主编
? 《中国历代官制词典》        徐连达主编
? 《中国古代职官大辞典》      张政烺主编
? 《中国近代官制词典》        邱远猷主编
? 《中国历代职官辞典》        贺旭志编



分享按钮>>【艾氏文化古迹】艾氏源流和现状研究(五)
>>【艾氏文化古迹】艾氏源流和现状研究(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