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氏网新闻】东小村巩氏家族

    中华巩氏网 2013年5月9日 万家姓


巩氏源渊


巩氏先祖

元末,巩氏之祖巩善于泰定元年(1324)生。至正十四年(1354)参加朱元璋军,参预机要,裁决如流。明洪武初,监修《元史》,编《祖训录》、《大明集礼》等书,并参与制订典章制度。洪武三年(1370)任左丞相,封韩国公。故于永乐四年。

巩善之子巩树超,生于元至正八年(1346)。他先任河南行省左丞相,续任湖广行省左丞相,后任中书右丞相。巩树超在朝中任职,经常为皇帝出谋划策,深得蒙古族王公的信任。

巩树超之子巩珍(1371-1457),既学得其父的文智武工,又秉承其父之正直,忌恶如仇,体恤民生,于是跟随燕王朱棣起兵灭元。朱棣取得大明皇帝后,命巩珍为郑和下西洋总制之幕即幕僚,由于战功卓著,遂擢升为礼部尚书、左丞相。著有《西洋番国志》书一卷。

元明两朝,巩氏父子三代为丞相,遂由河南巩县移居江苏南京,奠定巩氏万世基业。

伴随着明朝灭亡的是巩氏第十世嫡孙巩永固(字洪图),他生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娶神宗太子朱常洛(泰昌元年登基为光宗帝,在位一月)之女乐安公主为妻,官至礼部尚书,为明史馆编修,主编《明史稿》。随明代以北京为京师始,巩氏部分京官迁居宛平(为顺天府治,清因之,民国为京兆尹治)。巩永固好读书,负才气。据《明史》记载:崇祯十六年(1643)2月,帝召公、侯、伯于德政殿,言“祖制,勋臣驸马入监读书,习武经弓马。诸臣各有子弟否?”成国公朱纯臣、定国公徐允祯等皆以幼对。而永固独上疏,请肄业太学。帝褒答之。总督赵光抃以边事糸狱,特疏申救。又请复建文皇帝庙谥。事虽未行,时论韪焉。甲申春(1644)贼(朝廷对起义军的贬称)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破宣(化)、大(同),李邦华请太子南迁,为异议所格。及事急,帝密召永固及新乐侯刘文炳护行。叩头言:“亲臣不藏甲,臣等难以空手搏贼。”皆相向涕泣。十九日,都城陷。时公主己薨,未葬,永固以黄绳缚子女五人系柩旁,曰:“此帝甥也,不可汙贼手。”举剑自刎,阖室自焚死。(明史卷121、列传九公主、竖排本3677页)

巩永固之弟巩阿岱,生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明末清初,巩家流离失所,有的逃往关外。巩永固之弟在逃亡中被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弟贝勒巴雅喇收养,改名为爱新觉罗·阿岱(巩阿岱)。崇德六年(1641),阿岱任辅国大将军,崇德八年与兄长拜音图力主拥立福临为帝。顺治帝遂封阿岱为吏部尚书,晋封为固山贝子。顺治九年(1652),因多尔衮死后被制罪,阿岱以党附多尔衮罪被处死,时年42岁。其后代被开除满籍,改为汉籍,逐出宫廷。康熙六年(1662),康熙帝执政为阿岱平反,召阿岱之子巩安(生于天聪七年)回京任镇国将军、辅国公,后任奉恩将军、兵部尚书、军机大臣等职。康熙五十七年(1720),巩安去世,享年87岁。

巩安之子巩果科,明天启二年(1621)~顺治十八年(1661)官至工部尚书。

巩果科之子巩显,康熙三十五年(1696)任翰林院侍读学士,三十九年(1700)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同年3月调任陕西巡抚,后调任甘肃巡抚、西安巡抚,后又升任川陕总督。四十二年冬卒于官。

巩显之子巩建丰,生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癸己科进士,授翰林院内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雍正四年(1726)任云南督府学政。乾隆六年(1736)任吏部尚书。后任武英殿掌院、翰林院掌院、内阁大臣。乾隆四十三年(1778)退位,主编《清史稿》。

巩建丰之子巩讷(雍正元年~乾隆四十年)。初授三等侍卫。乾隆八年(1743)封三等辅国将军,后升二等侍卫,镶日旗满洲教统,授领队大臣。廿七年(1726)升护国统领,授都统,四十年(1775)卒。谥恪。

巩讷之子巩家珍,清乾隆十一年(1746)~道光十二年(1832)。乾隆三十年(1766)考丙戌科进士,四十年(1775)任河南开封襄城县知县,嘉庆元年(1796)任山西平遥知县,后调任河南开封府知府,升任河南巡抚,不久调山东巡抚。

巩家珍有子二。

长子巩祚,生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因其母难产死,其父把他送给郎中龚丽正、段金枝夫妇收养,遂改名为龚自珍。龚自珍自幼随外祖父段玉裁(著名学者)习文学字,道光十八年(1829)中进士,任礼部主事。理学上主张通经致用,反对空谈宋明,哲学上主张“性无善无不善”之说,诗词瑰丽,风格清新,有“龚派”之称。道光二十一年(1841)死于江苏丹阳,年仅49岁。

巩家珍次子巩裕,生于嘉庆三年(1798)。卒于光绪十八年(1892)。嘉庆二十二年(1817)丁丑科进士。道光十二年(1832)由南京清河道(镇江市)总督,调任直隶省按察使,后改任直隶布政使,道光二十九年(1849)八月调任山西巡抚,接抚印不久即调任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咸丰二年(1852)洪秀全率太平军攻克武昌,巩裕因镇压失败而被降职。仍留湖北差委。旋遣戍新疆任军台,在伊犁西南留守,后人遂建巩留县。同治元年(1862)64岁时,由西太后召回京任军机大臣,受命发动宫廷政变,屠杀咸丰帝的八个大臣。是慈禧太后幕后出谋划策之人,扶持慈禧坐了四十多年江山。巩裕于94岁高龄寿终,葬于清东陵。巩裕娶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之女为妻。


巩氏庄园

清咸丰元年(1851),巩裕之子巩举林陪道光帝之六子恭亲王奕?6?0、钦差大臣赛尚阿、都察院大臣朱凤标到直隶省(今河北省)宣化府巡察。地方官员陪同的有直隶总督讷尔经额、提督陈金绶、按察使恒福、山西巡抚邓华熙等。

巩举林生于嘉庆二十年(1815),为乙末科(道光十五年)进士,道光十七年(1837)任吏部左侍郎,十九年任都察院左都御使。二十年认内务府大臣文庆为义子。同年任会典馆总裁,擢兵部尚书兼顺天府尹。二十二年任礼部尚书,后历任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兼武英殿、翰林院掌院等职。二十六年在总理和各国事务衙门及军机处总署行走,受命主持总理衙门事务和军机处总署事务,任军机处总署大臣和总理衙门大臣。

恭亲王一行巡察宣化,过西宁县(今河北省阳原县)西行,即到阳高县南部的东井集(时名东井堡)。巩举林突然发现东井堡这块地方有一种灵气,有一种与别的地方不一样的感受,他一下子看准了这个地方,便与恭亲王奕?6?0说:“这片地形很不错,是个经商的好地方。”于是他让直隶总督讷尔经额和山西巡抚邓华熙划土圈地,于翌年7月破土动工,大兴土木建筑,建起巩氏庄园。工程于咸丰四年(1854)7月建成竣工。

从此,巩氏一支迁徙阳高东井堡。由于人口骤增,建筑宏大,这里很快发展成一集镇,于是改东井堡为东井集。

巩举林在朝为官40多年,直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辞官回东井集在巩氏庄园居住。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家谱中心《巩氏家族通谱》光绪元年(1875)武英殿刻本记载:

“古风犹存的巩氏庄园,坐落在山西大同府阳高县东井集。始建于咸丰二年(1852)7月。庄园由北往南,依次为北园、中园、南园和场园。四年(1854)7月建成竣工时,占地面积达185万平方米,有50套宅院,500间房屋”。

经过150余年的沧桑岁月,庄园大部分破败不堪,但“南院”部分仍较存完整,现丰8套宅院,房屋130间,现为东井集镇政府驻地和镇文化活动中心,在些院落为镇干部居住,有些设为村民养老院及五保户居住。

光绪二十八年,清政府下令,不论卫所还是州县隶属之屯田,一律废除,折价变卖。巩举林在东井集西南5里处,购得屯田305公顷(一公顷15亩)。由佃户租种,或雇长工种粮。此处正好有一条大路,土地在路两侧,佃户各自居于两地,两地又处下湿地,柳树茂盛,随着住户的不断增加,渐成村落,各取名东大柳树村、西大柳树村。东大柳树村以巩氏后人为主。

民国十六年(1927),巩氏庄园及田地归民国政府所有。同年7月,晋、奉军阀混战开始。10月24日,奉军高维岳部沿京绥铁路西进,数万人马过境。30日下午一路人马占领东井集及各村庄,扰害百姓,巩氏族人及财产损失惨重。苦于战争,此后,巩氏家族开始避难迁徙,各奔东西,分道扬镳,他们有的回到江苏南京祖籍,有的远走它乡,少数族人投亲靠友留在当地。一个显赫的大家族分散于江苏、浙江、河北、河南、山东、山西、辽宁、陕西等8个省份。


东小村巩氏

民国十六年(1927),受战争重创的巩氏庄园分崩离析,巩举林之次子巩润为首一支投尉家东小村(今东小村)其岳丈尉连漽(曾任河北宝昌县县令)门下。从此巩氏一支开始在东小村奠基立业。

巩氏东小村一支,有巩润及其兄巩厚、三弟巩富、四弟巩全、五弟巩生。由于民国年间,战乱不断,难以安生,五兄弟中先后有的另走它乡。巩润以建筑知识见长,即到库伦搞建筑业,在那里仿阳高县城玉皇阁为库伦四街中心建“四牌楼”楼阁。其三子巩有贵承父技艺,学建筑,后迁大同市。二子巩天民(有民)在东井集办天民中学、在大同南街开办晋同银号,于民国五年到奉天投靠张作霖开始创业发展。

留在东小村以农为生的有巩全,东井集东大柳树村的有巩生,熬过艰苦岁月,创下巩氏东小村基业和东大柳树村基业。

巩润在外发展,于1945年8月15日寇投降后回到大同,同年12月底病逝,遗体运回东小村,安葬在北山之上。阎锡山为巩润题写墓碑碑文,刻碑运回立于巩润坟前。巩润葬礼,十分隆重,阳高、阳原、怀安、蔚县地方军政要员前往送葬。

先辈人杰

巩志林

巩裕长子,生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道光进士,历任翰林侍读学士、山东盐运使、按察使,后累迁山西巡抚、河南巡抚。光绪二十六年(1900)病逝,享年86岁。

巩举林

巩举林(1815-1913),江苏省南京市清河道(现淮南市清河区)人,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内务府大臣文庆义子。父亲巩裕为山西巡抚、湖广总督、军机大臣。

巩举林授道光乙未科进士,道光十七年(1837)任吏部左侍郎,十九年(1839)任都察院左都御使,翌年任会典馆总裁,擢兵部尚书兼顺天府尹。二十二年(1842)任礼部尚书,后历任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兼武英殿、翰林院掌院职务。二十六年(1846)在总理和各国事务衙门上行走及军机处总署上行走。受命主持总理衙门事务和军机处总署事务。任总理衙门大臣和军机处总署大臣。咸丰元年(1851)与道光帝之六子恭亲王奕 、钦差大臣赛尚阿、都察院大臣朱凤标到直隶省(今河北省)宣化府管辖的地区巡察,地方官员陪同的有:直隶总督讷尔经额、提督陈金绶、按察使恒福、山西巡抚邓华熙等人。当去西宁县(今阳原县)巡察时,路经离县城西南部的东井堡(今东井集,当时归阳高管辖,1949年5月划归阳原管辖),他看准了这片地形,同恭亲王奕  说:“这片地形很不错,是个经商的好地方。”于是他让直隶总督讷尔经额和山西巡抚邓华熙划土圈地,于翌年7月破土动工,大兴土木建筑,建立“巩氏庄园”,于咸丰四年(1854)7月建成竣工。之后,他把子孙和族人从南京清河道迁徙到此地定居经商。他以“恒”字为中心命名店铺。“福恒昌”大布店,以棉布为主兼营绸缎。“禄恒全”钱庄、“祯恒瑞”当铺、“祥恒魁”木材铺、“裕恒端”杂货铺、“庆恒寿”烧饼铺,还开办了一个烧酒厂,酿造出最好喝的烧酒。开设“广恒昌”酒店和“吉恒昌”染房等商业网点,总计40余家。还出售水果、麻糖、柿饼、皮件、麻绳、食盐、茶叶、烟叶等土产、日杂、百货,形成了巩氏家族在东井堡一条东、西长达里许的热闹集市。

东井集,原名叫大府庄、永安镇,后因街道更名叫东井堡,因巩氏族人在这里开店铺经商,作买卖,故改街名为“东井集”。

除此之外,还在河北怀安县城柴沟堡开一客店,晚清时,山西、河北到内蒙各地经商的人很多,商贩盛兴,来往客多,逐渐扩为车马大店,称为“来恒盛”客店,后又叫“来盛”客店,并开设了“孔恒盛”粮店,后又叫“孔恒”粮店。咸丰六年(1856)在山阴县岱岳镇开设分店,叫“永恒盛”粮店,后又叫“永恒粮店”。由巩举林的妹夫,岱岳镇广武村富户杨应魁负责经营。因经商兴隆,买卖发达,每年给巩氏家族人群增加不少收入。当时在怀安、蔚县、阳高、阳原四县是有名的富族、望族。因为祖辈、父辈都是朝廷要员,有权有势,使四县乡人羡慕不已。咸丰十一年(1861)咸丰帝死之后,巩举林等人和恭亲王奕?6?0同慈禧皇太后密谋发动祺祥政变(亦称“辛酉政变”),成为清廷中枢主持洋务运动的首脑人物之一。之后任军机大臣兼总理衙门大臣职务长达40年之久。光绪廿六年(1900)辞职回乡。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由北京逃亡西安时,于本月26日(农历八月初二)抵达怀安,歇息在巩家的“来盛客店”里的正厅中,巩举林特制作精美食品献上,又重贿随行。翌年7月慈禧从西安回京,8月召巩举林进宫,任内阁大臣。

光绪廿八年(1902)清政府下令,不论卫所还是州县隶属之屯田,一律废除,折价变卖。此时,巩举林购地建村。位于东井集驻地西南偏北2.8公里处,购得土地305公顷(1公顷为15亩)。因地处东西路边两旁种有柳树,故取村名为“东大柳树村”。雇用本族、外族佃户及长工为主种粮食,每年收租。光绪卅四年(1908)11月15日慈禧病逝后,巩举林告老还乡回到东井集。于民国二年(1913)98岁高龄寿终。

1927年巩氏庄园及田地归民国政府所有。同年7月晋、奉军阀混战开始,10月24日奉军高维岳部沿京绥铁路西进,数万军队人马过境,30日下午占领东井集及各村庄,扰害百姓,巩氏族人的财产损失惨重。在这种情况下,家族人群开始迁徙它地,巩氏各支、各幅、各门、各户,分道扬镳,各奔东西。一部分回到江苏南京老家,一部分远走它乡。少数族人投亲靠友留在当地。大约巩氏族人分散在江苏、浙江、河北、河南、山东、山西、辽宁、陕西等8个省份。

后来当地人们一提起东大柳树的巩,那是名门望族,显赫的家族。其东井集之祖为巩举林。


巩建林

巩裕三子,生于道光十一年(1831),咸丰进士,咸丰十一年(1860)任湖南岳州知府,旋调长沙知府。同治二年(1863)任山东按察使、布政使,次年调任山西巡抚。同治六年(1867)任山东巡抚,镇压稔军。时与太监安德海同诛慈禧太后宠信,后幸免于罪。次年任四川总督,整顿吏治,改革水利。光绪元年(1875)在四川创办“四川机器局”,在山东创办“山东机器局”。光绪十一年(1885)英国向云南、西藏扩张时,命他为边防筹划。宣统三年(1911)病逝,享年80岁。


巩世林

巩裕四子,生于道光十五年(1835),咸丰进士。历任湖南布政使,湖南巡抚,贵州总督。光绪二十一年(1895)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后任户部尚书、协大学士、入军机处,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在“百日维新”运动中,受清廷之命办矿务及铁路总局。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主张对外妥协。授封体仁阁大学士,后转文渊阁大学士,晋武英殿大学士。民国二年(1913)病逝,享年78岁。


巩殿林

巩裕五子,生于道光十七年(1837),咸丰进士。光绪八年(1882)任湖北荆宜施道,严查外商偷漏关税。光绪十一年(1885)任广东按察使,次年任云南布政使。光绪二十五年(1899)任湖北巡抚,光绪二十六年(1900)任河南巡抚,次年调任湖南巡抚,旋又调任广西巡抚,后隐退南京,民国四年(1915)病逝,享年78岁。


巩厚

巩举林长子,生于咸丰六年(1856)。早年定居澳大利亚,开设“广生和”杂货店,曾资助梁启超保皇募款活动。1913年携款回国,任广州“先施”百货公司经理。1917年任上海“先施”百货公司董事长,后任公司沪行监督。1925年“五卅”惨案后,参加上海罢市运动,力主增加国货的销售。1936年病逝,享年80岁。


巩润

巩举林次子,生于咸丰七年(1857)。同治八年(1869)考取秀才,同治十三年(1874)考入天津北洋大学堂土木工程设计系。光绪三年(1877)大学毕业授予进士衔,历任工部屯田司主事、工部尚书等职,后任翰林院掌院大学士等职,对修文庙、建书院等古建筑均有设计专长。光绪九年(1883)在西宁县(今河北阳原)西城镇设计“四相国坊”。光绪十年设计双塔金山寺、状元塔。光绪十二年设计天主教堂,后又在本县设计天主教堂12处。光绪二十一年(1895)辞职回乡,在怀安县经营自家的“来盛客店”和“孔恒粮店”,后家业逐渐扩大购地建庄、建牧场、开钱庄,成为河北西北部有名的富户。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帝西逃时,于8月26日(农历八月初二)抵达怀安,歇息于巩润的“来盛客店”正厅中。巩润特制精美食品献上,又捐款随行,龙颜大悦,遂加封巩举林、巩润父子为内阁大臣,并送每人一件黄马褂子。慈禧回京后又托直隶总督李鸿章送来一匾,上刻“文魁首大夫第”并有慈禧提名与印章。加送花翎顶带,一、二品朝服各一。光绪三十四年(1908)7月19日西藏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普觉到五台山朝拜之时,慈禧命巩润及山西巡抚丁宝铨等人接送达赖回京,后又命巩润为护送达赖回藏的监护官,赏赐大批金银财物。时值慈禧太后病逝,丧事毕,于宣统元年(1909)初,巩润遂把达赖护送至青海玉树。宣统三年清帝溥仪退位时,巩润告老还乡。民国元年(1912)任民国政府阳原县议长,二年任民国中央议员。三年阎锡山到北京会见袁世凯,授予他为同武将军。阎返并,专程绕道去东井集看望了巩润。住在一块共叙国家大事,情深意厚。为什么呢?因为阎锡山的曾祖父在山阴县岱岳镇巩家开的“孔恒粮店”以当会计入股分红十多年,祖父又在巩家谋过商,每年从巩家分得不少银两,阎锡山念书时的大量资助,就是从阳高东井集巩家来的。堪称是世交了。所以阎锡山专门登门拜访巩润,是为了感恩之意,而巩润也从阎身上得到了不少好处。后巩润出任广西浔洲、广东高洲、茂名、河南确山知县及开封、郑州知府。1927年辞职回乡。次年去蒙古库伦(乌兰巴托)揽工程、搞设计,在库伦街中建四牌楼一座。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巩润于11月15日回到大同,年底病逝,享年88岁。殡葬盛厚,三班鼓手,两班和尚,并有怀安、尉县、阳高、阳原四县军政要员送葬。葬后,阎锡山专门为巩润墓题刻了石碑词。


巩富

巩举林三子,生于咸丰八年(1858),光绪进士。历任太仆寺少卿、顺天府尹、商部右丞相、邮传部尚书等职。民国四年(1915)任北京参议院参政,民国二十七年(1938)病逝,享年80岁。


巩全

巩举林四子,生于光绪元年(1875),光绪进士。历任浙江宁海县知县、陕西安康知府。民国元年(1912)任宣化知府、直隶按察使。民国四年(1915)任民政部部长、次年任巡抚,民国五年12月底辞职,1953年病逝,享年78岁。


巩生

巩举林五子,生于光绪三年(1877),光绪进士。光绪三十年(1905)任翰林院编修,次年任会典馆编书处总纂,后入清史馆编史,主编嘉庆到同治四朝臣工列传,又佐徐世昌编辑《晚清诗汇》及《清儒学条》。有《观所尚斋文存》、《梅龛词》等遗著,1991年逝世,享年114岁。


巩有富

巩润长子,生于光绪十年(1884)。光绪二十五年毕业于阳原县崇实学堂并开始经商,开办酒厂。光绪三十年(1904)开设“福恒昌”布店和当铺。后任张家口“先施银行”经理、中华民国中央政府总商会副会长。

先辈人杰


巩有贵

巩有贵(1899-1962),实业家,国大代表。山西省阳高县人。巩润三子。1918年组建古建筑工程队,自任队长,承揽建筑省立第三中学校(现大同师范)以及基督教首善医院(现大同二医院)、天主教神学院(现大同第七医院)。还修缮大同的古庙寺院、太原晋祠。1939年创办大同市古城砖瓦厂、青磁窑石灰厂、口泉石灰厂、口泉石料厂、老平旺石料厂等,被称为“富甲一方的建材工业实业家”。曾任国民政府山西省民营企业董事会董事、山西省西北实业建设公司事务技术委员会委员、建筑材料工业技术委员会委员、山西省西北实业建设公司大同工厂管理处处长兼西北洋灰厂大同口泉分厂厂长、大同兴晋产业实业公司经理兼大同晋记水利公司经理。建国后,被大同市人民政府授予“大同市开明民主人士”、“最杰出的建材工业家”称号。1950年任大同市政协委员、工商联委员、民主建国会委员、市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委员、大同市建筑器材工业局古城砖瓦厂厂长。1951年6月1日由国家政务院周恩来总理签署任命书,为察哈尔省大同市人民政府委员。1960年任大同市云冈石窟保护委员会委员、大同市建筑材料工业局顾问。1958年、1959年、1960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市级特级劳动模范。晋北地委、晋北专员公署授予“晋北地区工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劳动模范尖兵”和“晋北地区工业社会主义建设技术革新能手劳动模范尖兵”的光荣称号。

巩有贵1899年4月出生于阳高县东井集镇东大柳树村。1927年7月晋、奉军阀混战时,迁徙尉家东小村(今东小村)。1938年初,抗日战争时期定居大同城内狮子街36号巩宅。巩有贵读完六年私塾之后,于民国元年(1912年)十三岁时去蒙古库伦(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学习建筑盖制仿古式楼堂馆所、佛寺庙宇、砖瓦烧制、绘画佛教壁画、雕塑各种佛像以及捏瓮、捏锼、捏泥人、砖雕、石雕等民间工艺古代作品。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特长技术,并掌握了制造秦砖汉瓦的基本方法和烧砖窑技术。并且自己能够烧制出优秀的“秦砖汉瓦”传统产品。加上其父巩润所学古建知识的口耳相传、手授指导,成为民间工艺制造专家,名声传塞外。

民国七年(1918年)回到大同,他组建巩氏仿古建筑工程队。自任队长。招收工人百余名,承揽建筑盖制省立第三中学校,校址在十里店(现大同师范)、基督教首善医院(地址在北门外操场城,现大同二医院)、天主教神学院(地址在卧虎湾,现大同第七医院,原大同铁路医院)建校、建院工程。并且还修善大同的古庙寺院,包括云冈石窟、观音堂、善化寺、上下华严寺、文庙大殿、九龙壁、兴国寺、七佛寺、极乐寺等,还去太原晋祠补塑佛像。以上这些工作至民国廿六年(1937年)日军占领大同止。从民国廿八年(1939年)开始,巩有贵开办巩氏古城砖瓦厂,厂址选在大同东门外古城村北,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建有32门轮窑2座,串窑2座,设备从日本、德国进口。仅用一年时间就建成投产。年产砖1000万块。用七辆胶皮大马车运输。雇用工人百余名,全部由原巩氏仿古建筑工程队的人员集体改编进厂。民国廿九年在青磁窑开办了“巩氏石灰厂”,资金达1650块银元,雇用工人26名,年产石灰26725吨,产值2538块银元。就地利用石灰岩、河卵石,围建土窑烧制,供当地零星修缮建筑使用出售。最高年产量达3万多吨。同年在古城砖瓦厂建起大口窑、御河窑,生产小板瓦、小角瓦、大青瓦,年产瓦24万片。瓦的生产,以手工操作,就地取材,人工压制,小口窑焙烧而成。民国卅一年大同铁路、公路使用石子,打坝、垒墙使用石子,于是巩有贵又在老平旺、口泉镇开办了石料厂,并在口泉镇又建了一个石灰厂。1952年归公,1955年两个石料厂和一个口泉石灰厂合并,成为狼儿沟石料厂。归市建材工业局。1942年巩有贵开办时,两个石料厂年产石子2万立方米。最高达到4万立方米。口泉石灰厂年产石灰2万吨,最高达到3万吨。青磁窑石灰厂1952年归公,成为市手工业联社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名为“青磁窑建材厂”。原民国廿六年(1937年)日军占领大同后,由日本磐城士敏土株式会社,在口泉开办建造的洋灰厂(现大同水泥厂)于1945年10月国民山西省政府省长阎锡山派原任大同的“伪晋北自治政府”民生厅厅长,山西阳高人吕澄瀛为组长接收大同口泉洋灰厂。该厂由阎锡山组建的山西省西北实业建设公司接管,改名为:“山西省西北实业建设公司西北洋灰厂大同分厂”。阎锡山任命吕澄瀛为山西省西北实业建筑公司大同工厂管理处处长(主任)。巩有贵为西北洋灰厂大同分厂厂长。1946年1月吕澄瀛调省政府,阎锡山任命巩有贵为省西北实业建设公司大同工厂管理处处长(主任)兼西北洋灰厂大同分厂厂长。1947年巩有贵调大同晋纪水利公司任经理,大兴筑坝引水工程(工程地址在十里河及魏辛庄等20个村庄),并兼任总监。1948年调回大同兴晋产业实业公司仍担任经理。巩有贵在民国年间,曾担任过山西省民营董事会董事、大同兴晋产业实业公司经理、山西省西北产业实业建设公司大同工厂管理处处长(主任)、西北洋灰厂大同分厂厂长、省西北产业实业建设公司事务技术委员会委员、建材工业技术委员会委员、省西北产业实业建设公司大同同仁联谊会会长等职。办公地址在古楼西街南戏院,原为产业实业公司驻址。1948年4月29日作为建筑材料工业家,实业家出席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的“国民大会”,为“国大”特别邀请知名人士代表(以上职务抄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原国民党南京中央政府档案局留存)。

巩有贵在担任西北洋灰厂大同分厂厂长期间,工厂工人有184人,职员33人,共217人。由日产80吨,扩建提高到日产200吨。主要生产325#矿渣硅酸盐洋灰和425#矿渣硅酸盐洋灰。325#矿渣硅酸盐洋灰为优质洋灰。洋灰工艺采用湿法生产,从矿山开采、石灰石进厂、原料配制、烧成熟料制成、包装成商品出厂,由山西省西北实业建设公司统一调拔、出售,工厂无权出售。

全国解放后,山西省西北实业建设公司西北洋灰厂大同分厂隶属国家建材部,1952年隶属山西省企业管理委员会。以后隶属山西省建材工业管理局、山西省建材工业厅。

1955年9月5日在原厂址的基础上正式筹建大同水泥厂。是由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提供设备,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大型建材企业,1957年3月建成投产。在以后的几十年,不断改造升级,成为大同市骨干企业和全优省级大型水泥建材企业。1985年所生产的三个品种五个标号的水泥,分别获得国、部、省优质产品称号。

大同解放后的1950年8月,市人民政府对全市私营砖瓦厂进行整顿,成立大同市砖瓦办事处,统一管理和组织生产,并号召全市私营砖瓦业窑主与技术人员利用原有厂地进行生产。当时,首先有古城砖瓦厂窑主巩有贵,瓦窑村砖瓦厂窑主刘国恩、刘四猫,周家店砖瓦厂窑主姚培兰等4家开始私营业砖瓦生产。同年12月四家砖瓦厂联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1951年由大同市人民政府砖瓦办事处主任高万章同四家砖瓦厂窑主协商统一由市政府砖瓦办事处接管,成为大同市第一家国营全民所有制砖瓦厂,年产砖达到2000万块。1952年市政府工业局成立人民建筑工程局。砖瓦办事处隶属该局领导,更名为市人民建筑工程局砖瓦总厂。高万章任工程局副局长兼砖瓦总厂总厂长,古城砖瓦厂为砖瓦总厂第六分厂,巩有贵任第六分厂厂长。此时察哈尔省人民政府下发文件,对解放前的砖瓦业窑主和管理人员录用为全民所有制职工,砖瓦厂为国有制企业。对解放前原有的雇用工,分别以技工、壮工等工种,定为合同工和季节合同工。对解放前砖瓦厂原有的设备、工具、材料等以折价分期付款的方式转变为全民所有制。对巩有贵列为以工代干人事编制系列,对巩有贵开办的青磁窑石灰厂正式转为市手工业联社集体所有制企业,更名为青磁窑建材厂。对巩有贵开办的老平旺石料厂、口泉石料厂、口泉石灰厂归市建筑工程局,1955年更名为狼儿沟石料厂,归属市建筑材料公司。1954年重新扩建古城砖瓦厂,于1955年投产,当时市政府任命巩有贵为厂长,但他谢绝上任。把厂长位置让给年轻的、有先进技术能力的王大仓同志担任,他当技术指导,生产厂长为庞尔焕、良国梁,书记史贵喜。1960年巩有贵任市建材工业局顾问。

古城砖瓦厂扩建投产后,巩有贵看到新增加的设备和新安装的280型小砖机和工型砖机时十分激动。他协助厂长建立健全操作管理规程制度,实施技术改造,进行职工技术培训。他还将扣砖坯用的横端连二斗、连三斗改为竖端连四斗、连五斗,使每个坯工日每小时产砖由500块提高到700多块,还将大口窑改进为倒烟窑。将每个窑的容量由三、四万块砖增加到七、八万块。烧窑时间由过去的七、八天缩短到5天。煤耗由万块砖4.5吨降低到3吨。质量(压力标号)由75#提高到100#。他从上海订购回大型制砖机(称大华砖机)一台(他个人捐钱购买,因那时国家经济还不很宽裕),砖瓦工业初步形成规模,并由手工业制砖转向机械生产,一小时产砖量达到8000块。由于技术操作不断熟练,工艺流程不断改进,设备不断更新,工人实行计件工资制,全厂基本上达到稳产高产优质高效。

巩有贵从1939年建造古城砖瓦厂私人企业到社会主义的公私合营转向全民所有制国家企业,生产方式由手工业转向机械化,他感到无比地自豪。尤其他看到1954年国家生产扩建古城砖瓦厂时,购置安装了机械压瓦机,由电动皮带机,带动瓦机一片一片地压制,年产能力为200万片,及以后又购置回320型双级真空挤泥机一台,将一片一片压制改为单龙口一次成形的切割一条龙生产工艺,又把平型无挂爪改为凹形有挂爪的机红瓦,年生产能力达到500万片瓦,比过去提高75%,激动地热泪盈眶。他从内心发出感慨:“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要继续工作,不想退却。愿意为党不计报酬地工作”。1958年6月,他带领职工在厂区附近还开办了一个沙厂,年产能力5万立方米,1962年停止生产。

巩有贵是大同市古城砖瓦厂的创史人,是民国年间的实业家。在民国时间,他以“实业救国”、“造产救国”,多半的时间与精力是用在兴办实业与慈善公益事业上,少半时间与精力则放在服务于蒋、阎、日伪统治山西的产业实业公司上。大同解放后,市人民政府十分器重巩老先生,授予他“最杰出的工业开明民主人士”、“最杰出的建材工业家”光荣称号。被选为大同市首届政协委员、工商联委员、民建委员。1951年6月1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笔签署任命书,任命为察哈尔省大同市人民政府委员。

大同解放后,巩有贵为大同市的建设发展作了很多事情,老大同人大部分耳闻目睹。1952年在市区西门外兴建大同公园,他应邀负责建筑仿古式大厅以及亭台楼榭、曲桥回廊。雕刻花鸟兽类等各种造型,并彩绘六角牡丹亭、芍药园、百花坛等。1953年他应邀去善化寺(南寺),落架重修普贤阁。巩有贵此次修建,模仿前代建筑手法加予重修。普贤阁为歇山顶两层楼阁,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平面略成正方形,约313.29平方米。外观结构精丽,建筑手法尚存辽代有似应县木塔式样。始建于金代贞元二年(1154年)一行造。经过巩有贵的精巧修建后,普贤阁壮观一新,展现在世人面前,实为珍贵建筑典型。1954年因东街九龙壁壁身局部发生倾斜,巩有贵应邀去修复,他把九龙壁向南移动28米,依原样修建。1955年市政府成立云冈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他任首届委员,主任由市委书记处书记薛凤霄兼任。巩有贵于1962年在薛凤霄书记带领下,出席中央文化部在北京召开的云冈石窟文物保护工作会议。会毕,陪同文物考古专家、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考古系主任宿白先生,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先生,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实验室主任胡日恒先生,研究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专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席、副校长汤用彤先生等来大同,对云冈石窟“围岩裂隙灌浆加固”和“残断落石归安粘接”实地现场研究,应用“丙烯酸脂类”先后对云冈1窟、10窟、11窟之间前立壁的佛龛座,佛像身部、头部进行化学灌浆粘接试验,初见成效。1960年10月此项工程完工。同年11月巩有贵应国家文化部部长沈雁冰、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乌兰夫、国家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邀请,去北京为雍和宫壁画彩绘及局部彩绘,完工后受到沈雁冰、乌兰夫、赵朴初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此后,他又对大同九龙壁、古楼全部彩绘。

巩有贵六十花甲时,出席大同市工业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千人代表会议,他介绍了在古城砖瓦厂自己革新的“白蓝火放烟烧蓝砖”的事例,后又革新机瓦平台“装法”与“烧法”及“无窑烧砖”的经验。被授予晋北地区工业社会主义建设技术革新能手标兵及劳动模范标兵的光荣称号。1962年10月巩有贵因工作劳累过度,不幸逝世,走完了他63岁的短暂人生。就这样大同市唯一的古代建筑、砖瓦烧制、雕塑彩画,民国年间实业家、民间艺人谢落了。他为大同市的建设和古城砖瓦厂的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死而无憾。巩有贵在病重期间,国家建材部、国家佛教协会、省、市各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来家看望的有:国家建材工业部部长赖际发、国家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山西省手管局局长李铁生(原大同市市长)、原大同市市委书记韩洪滨,副书记马杰、书记处书记薛凤霄、郝瑞绣,市委统战部部长王民选,原市政府市长孟启明,副市长李海波、白效玉、宋玉川,秘书长郑涛。特别是原大同市首任市委书记兼市长赵汉同志(原名王兆汉)调中央任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专程从北京来大同看望他。巩有贵逝世后,各级领导给予他很高的评价。


肖玉兰

肖玉兰(1901-1981),大同县许堡乡肖家窑子头村人。祖父肖三发为清烈士。出生于清光绪廿七年(1901)5月,1938年初随夫巩有贵从阳高县东小村定居大同城内狮子街36号巩宅。她虽然是一个家庭主妇,但思想进步,痛恨日本鬼子,积极宣传抗日救国,为八路军做军鞋、做棉衣、棉被,拥军支前。动员广大青年积极参军参战,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解放战争时期,她是中共大同市地下党的秘密联络员,她的家是中共大同市城内党的第一任支部书记赵补隆的活动点。她把有进步思想、最可靠的青年赵孟海、裴俊竹、郭再红、赵保民、赵林喜、张补阔、张会科、白志功、任俊才、范开里、郭富印等十一名同志介绍给赵补隆书记(赵为原平县西头村人,建国后任大同市公安局一处副处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季,就在肖玉兰家,正式成立了中共大同城内第一个党支部,赵补隆任支部书记,赵孟海、裴俊竹分别任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肖玉兰任地下交通联络员。

肖玉兰正直热情,急公好义,为大同市民所敬仰。特别是为十二寡妇申冤一事被传为佳话。1947年肖玉兰为十二寡妇申冤,十二寡妇之一鲍月英(大同女师毕业)在太宁观小学当老师。十二寡妇的丈夫是党的地下工作者或无辜群众,被特务王珩出卖后让阎军枪毙了。十二寡妇连续告状三次未果,因王珩姨兄是孟祥址(大同行署主任)。鲍月英找到肖玉兰为十二寡妇申冤,肖玉兰找到大同法院推事(律事)曲清斋(曲为阎锡山表兄),曲清斋与肖的丈夫巩有贵关系甚密。曲清斋给楚溪春写信,楚为大同警备司令兼任南京中央军委训练部教育长。以鲍月英为首的十二寡妇带信去南京找到楚,楚看信和诉状后,于1947年8月把王珩枪决在西门外。为大同民众除了一大祸害,令当地老百姓拍手称快。

1948年肖玉兰以山西省西北实业建设公司大同工厂管理处处长巩有贵夫人的身份,去国民党驻军38师做敌军瓦解工作,并散发我党传单,为加快大同和平解放做出了贡献。1949年5月1日大同和平解放后肖玉兰担任了中共大同第三区委(东南隅)二居委主任。1954年城区区委成立后,任建国街二居委主任。之后任街道代表,被选举为城区人大代表,她从大同解放起至“文革”前夕,连续出席了八届城区人代会,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她紧跟党中央,紧跟毛主席,相信群众,相信党,为街道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971年肖玉兰身患半身不遂,瘫痪在家十年,市、区、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的领导同志常来家看望她。肖玉兰于1981年10月病逝,享年80岁。

肖玉兰是李香兰的密友。李香兰是著名歌唱家,曾主演《夜来香》,母亲为大同城内人,父亲为日本人。后去日本,任文部省长官及国会议员,以及中日友好协会会员。肖玉兰逝世后,她曾写纪念文章发表在日本东京日报及中国人民日报上,以缅怀中国的姐姐、好友。


巩有忠

巩有忠,巩润四子,生于1906年,先后毕业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并留学于美国陆军指挥大学。抗战时任第三战区长官部参谋处参谋。1939年任第三战区第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部参谋处参谋长,1947年任国民党军务局第七科科长,1948年任蒋介石侍从参谋长、陆军大学参谋长、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去台湾后,任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三处处长,联合勤务总司令部副司令长官,国防部参谋总部参谋长,第十九军军长。1962年任金门防卫司令部司令长官,后任马祖防卫司令部代司令长官、司令长官。1970年10月任台湾警备总司令部参谋总长、司令部副司令长官。后任总统府军调部部长、国防部副部长等职,1985年9月9日逝世,年终85岁。

(巩有忠曾于上世纪60年代给其兄巩有贵寄信联系,因“文革”阶级斗争激烈,有海外关系的唯恐惹祸,未作回应。此后断绝音讯。)

巩喜茹

巩润之长女,生于1902年,曾居住在大同城内大十字街。毕业于山西大学中西专斋文学系,之后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留学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哲学系。在日本加入孙中山创建的中国同盟会,1922年回国后在绥远一中、女中任教,1923年任绥远民族学院教授,1924年入黄埔军校学习,为一期生。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排长、连长,1927年任国民军绥远省党部委员、宣传部长。1928年任南京中央党部干事,1929年国共合作时加入共产党。1930年任晋绥军高级将领商震(商震和徐永昌在二战后曾代表中国在太平洋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接受日本投降,徐永昌幼时在大同南关长大)秘书,后任国民党山西党部秘书长、二战区长官部秘书长。1932年任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委员、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1934年任国民党妇女工作部部长、全国儿童教育院院长、全国妇女理事会理事长、国大代表。1948年11月去台,任国民党立法委员,国民党中央常委副秘书长,国民党总统府妇女运动委员会副主席、主席,兼台湾大学校长及法律系主任,宋美龄办公室主任、秘书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副主席等职。


巩喜荣

巩喜荣(1912-1951),巩润次女。1930年毕业于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她受革命家薄一波、彭真的影响,于1930年1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从事革命活动。担任学校党支部组织委员。1934年8月奔赴延安任抗日军政大学教员。1937年任八路军延安总部机要员。1938年任八路军延安办事处秘书。7月随八路军一二O师奔赴山西,即加入山西牺盟会,并参加了山西青年抗日决死纵队第一纵队。不久,奉命组建八路军晋察冀察南抗日游击军,开辟雁北敌后武装。1941年奉命暂留地方工作。到阳高县第一区(东小村游击区)开展地方武装。组建起东小村游击区敌后武工队,队长尉志武(离休前任雁北五金交电总公司党委书记),政委巩喜荣。并兼任阳高第一区妇救会主任。区委书记余清(离休前为雁北地区公安处处长)。1945年8月15日,日寇投降后,华北军区调巩喜荣回部队工作,但她仍要求留在地方坚持斗争。

1947年1月初,黎明时刻,东小村真武庙圪墩上站岗的民兵曹祥、尉福文等人,发现国民党内蒙骑兵师约500多人,分三路从村东南方向的南桥湾,村东北方向的马圈村,正东方向的南岭包围过来。立即撞钟报警,划破了寂静的天空,顿时枪声四起,正在东小村深入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的一区区委书记余清、武委会主任王茂、游击队政委兼妇联会主任巩喜荣,一方面组织群众向村西方向的西大沟转移,一方面组织游击队员进行抵抗。巩喜荣上了真武庙同农会主席柳全明和回家探亲的天阳怀游击支队战士任志德、东小村游击队员曹祥、尉福文、田喜等共6人对敌进行射击,打得敌人如同脱了缰的野马,乱跑、乱闯。冲上被打退,反复多次,打得敌人难以入村,一直打了4个多小时,我方占据的真武庙圪墩上的北边堵口,被敌枪弹基本揭平,子弹基本打光,手榴弹基本扔完,参战的6名同志才撤进庙内,下了地道。敌人入村后,小心翼翼,不敢轻举妄动,只怕中了埋伏,遭到袭击,只抢了一些肉、菜等食物,亦未多停,便扫兴而回东井集据点。这次战役,被我击毙敌人5人,击伤3人,我方无一伤亡。

1947年2月,东小村游击队的力量逐步壮大起来,队长尉志武、政委巩喜荣带领游击队员经常配合正规军袭击敌人,一连打了几个漂亮仗,把东井集据点的敌人孤立起来。但狡猾的敌人改变了战术,他们纠集阳原的敌人,采取夜间奇袭的办法,使我们受到了损失。但是,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巩喜荣作为区游击队政委兼区妇联会主任,带领全区人民很快挖地道,用地道战智歼敌人。8月下旬,大批敌人出动,破坏群众秋收,游击队采取诱敌深入的办法,在天阳怀支队的配合下,在昝娘城一带全歼敌人一个中队达150余人,缴获大批枪支弹药。

人民群众用地道战消灭敌人,用地道战牵制敌人。12月初,敌人一个骑兵营又一次包围了东小村。这时,巩喜荣带领两名游击队员,他们手里仅有三颗手榴弹、四颗地雷,巩喜荣两支手枪,队员二支步枪和十二发子弹。敌人扑来后,他们很快占领了真武庙台地道口,与敌人开了火,匪军用步枪、机枪、六O炮打了两个多小时,敌死伤10余人,子弹消耗万余发,也没占领真武庙台。这一以少胜多的战斗,不仅在当时流传很广,说什么“八路军是神兵,一个女八路,两个民兵能打几百敌人骑兵”,巩喜荣的抗敌故事至今在东小村一带流传。

斗争赢得了胜利,胜利鼓舞了群众。1948年3月20日阳高获得解放,人民群众满怀胜利喜悦欢庆自己的胜利。阳高解放后,巩喜荣光荣地完成了开展地方武装战斗和土改工作,完成了军委首长所交给的开辟晋察冀察南和雁北地区的使命。于同年4月下旬奉命调回部队,任华北野战军兵团教导团政委,11月29日随大部队向平绥东段进发,参加了“平津战役”,并参加歼灭了国民党军的历时142天的大决战。

1949年2月巩喜荣奉命调入西路军第二野战军兵团任政治部政治处处长(主任),随刘、邓大军于1949年4月21日百万雄师横渡长江,突破国民党“千里江防”,24日,一举解放了南京国民党总统府,宣告蒋家王朝的覆灭。南京解放后,直插京沪路、京杭公路和浙赣线,5月3日解放杭州,22日解放南昌,5月12日淞沪战役开始,27日解放上海。

1949年7月,巩喜荣随二野主力继续追击敌人。11月向西南各省挺进,11月15日攻克贵阳,11月30日解放重庆,救出渣滓洞监狱难友。12月9日云南、西康和平解放。12月27日解放成都,国民党政府逃至台湾。

1951年10月26日,巩喜荣随二野主力进驻西藏拉萨。由于长时间的行军打仗,过度疲劳,巩喜荣于12月20日病逝于拉萨,年仅39岁。她为全国解放,新中国的诞生献出年青而宝贵的生命,中央军委追认她为“革命烈士”。


巩喜花

巩润三女。生于1914年。1935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共产党,任东井集妇救会主任,是党的地下工作者,活动于伪蒙疆政府辖区一带,曾掩护八路军出入于张家口、大同。解放后历任东井集公社主任,东井集镇长、党委书记、张家口地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1993年病逝,享年79岁。


巩宏伟

巩宏伟,字力泽,巩润之侄,父巩厚,民国沪行监督。兄弟五人,其行二。生于民国八年(1919),1927年7月晋奉混战时从阳高东井集迁往辽宁新民县,东北大学毕业。抗战时加入抗日剧社,解放后任辽宁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1966年调山东财经学院任教,“文革”结束后任党委书记兼院长。1993年病逝,享年74岁。是著名电影演员巩俐的父亲。


巩志伟

巩志伟,字力冰,宏伟之弟,生于1924年。1937年参加山西青年抗日决死纵队,1940年加入太行鲁艺剧团并在鲁艺学习,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决死纵队前锋剧团演员、抗大文工团员。东北军政大学宣传队分队长。解放后任中南军政大学文工团文艺指导,第四高炮团文工团团长,八一电影制片厂音乐组组长。创作歌曲及著作有《春暖花开》、《送别》、《民间乐曲二百首》等,多次为影片作曲,为中国著名作曲家。1964年授大校军衔。现已年高84岁。


姻亲名流


康世安

巩喜荣丈夫,生于1913年。1920年参加童子军。1929年在山西省第三师范(大同师范)读书,1934年任小学教员,1935年加入傅作义的抗日部队,参加了百灵庙战役。1936年任大同县曹德本抗日部队政委,1937年编入杨成武部任三支队副队长兼政委。1938年加入共产党,8月任大同县兼怀仁县县长。抗日战争中,曾三次深入阳高开辟工作,历经艰险,终于取得胜利。1945年任大同县委书记。1948年随中共雁北地委书记赵汉(王兆汉)组建中共大同市委和政府,任军管会委员、社会部部长、公安局局长。1949年5月1日大同解放后,历任大同市公安局副局长兼大同矿务局保卫处处长。1950年任河北省宣化市公安局局长、书记、政法委书记。1952年南下,任国家建工部三公司党委书记、南通市城建局长、党委书记,1958年任江苏建委委员、巡视组组长,1983年离休后享受副省级待遇(其子康保国曾任阳高县公安局局长)。


傅汝钧

巩有贵大表哥,1890年生于阳高县小石庄村(后划归河北省阳原县)。就读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和日本振武士官学校,为蒋介石同窗好友。在日本加入同盟会,1924年任黄埔军校教官。1926年任晋北镇守使(在大同司令部街)及晋军混成旅旅长。1937年任国民军二十军二十六师师长,参加淞沪抗战。后任国民党第三集团军五师师长、第五军军长、绥远省副主席,为傅作义高参。1940年任国民党参议院高级参议。1947年任蒋介石总统府秘书长。1949年去台,任蒋介石官邸主任,军委会秘书长,国防部副部长,授衔为高级上将。1983年病逝,享年93岁。


李森

化名季林,巩喜花丈夫,1913年生于阳高县东井集镇东堰头村(划归河北阳原县)。1929年山西省立三中(大同师范)毕业。1937年参加山西民族战地动员会。1938年随敌后工作团入大同工作,先后任大同县政府科长、浑源县三区区长、书记等职。后任阳高县长、副书记、书记,1947年任北岳军区一纵后勤部长。1948年转战察绥地区。在和林格尔逝世,年仅34岁,追认为烈士。


苗陪成

巩有贵表哥,1894年生于阳高县东井集镇曼流堡村。幼年时随父迁徙山西晋城,字告宝。毕业于北京大学采矿冶金系。1923年加入国民党,后作为山西代表出席国民党“一大”。后任山西省党部执行委员、常委、宣传部长、山西省党部书记长等职。积极参加“清党”工作,历任国民党中央训练部副部长、安徽省党务特派员、安徽江西监察区监察使、湖北省党部书记长等职。当选为国民党“五大”、“六大”中执委委员。到台湾后会国民党中央七至十二届委员、中央评议委员会委员。1983年在台湾荣总医院病死,享年89岁。


傅汝龙

巩有贵二表哥,生于1891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历任第三集团军骑兵营长、团长,抗日战争时任第二战区骑兵旅旅长,骑兵指挥部副指挥官。1941年1月23日任军事参议院参议。1940年7月31日授少将军衔。1949年去台湾,任国防部二局局长、国防部顾问。1982年在美国华盛顿逝世,享年91岁。


杨杰

巩喜茹丈夫,生于1889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留学日本时与蒋介石成为好友。历任黄埔军校教育长、陆军大学校长,1937年8月赴苏联考察,争取苏联对抗日战争的援助。1938年任驻苏大使,1944年任中国军事代表团团长,去英美考察军事设施。国民革命军第六军、第十八军军长,第一集团军总参谋长,参加北伐。后任国民党陆海空总参谋长、长江要塞司令、国民党中央委员,授予一级上将。1948年1月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积极策动卢汉起义。1949年9月去香港,蒋介石听说杨杰去了香港,大为震怒,便派毛人凤及台湾保密局行动处处长叶翔之带着特务韩世昌等四人赶到香港。19日,他们让特务带上事先伪造的一封介绍信,到香港轩里诗道260号四楼,见到杨杰。当杨正要拆信看时,特务便用手枪向他头部连开两枪,当即身亡。当时他正准备去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新中国成立的庆典。1982年6月5日被中国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他著有《国防新论》、《苏联的国防政策》等书。享年60岁。


赵汉

巩有贵姨弟(大姨的儿子),原名王兆汉,生于1919年。1938年2月参加革命同时入党。是中共大同市委第一任书记和大同市第一任市长。1954年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司司长,办公厅主任。1956年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长兼研究室主任,并任部务委员。1958年下放到安徽省碣山县基层锻炼,兼任县委副书记。1960年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1961年赴苏联参观学习。1964年在陕西省临潼县参加“四清”运动,兼任工作队队长。1966年“文革”前夕,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同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8月18日,他被指问、批斗,8月19日被停职反省,神经受到严重的摧残。1966年12月14日上午含冤死去。终年47岁。

阎继宗

巩有贵姨弟(二姨的儿子)。1913年生于阳高县古城村,1933年毕业于山西太原国民师范学校,毕业后在本县中学任教。1935年加入山西省牺盟会,任阳高县村政特派员,1937年加入晋察冀察南抗日游击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任八路军第二纵队队长,1945年任三五九旅三营营长,1948年转入地方工作。任阳高县四区区长,1949年任十二区区长,5月任八区区委书记,1951年任阳高县人民监察委员会书记,1952年调任燃化部工程局大同矿务局工程处处长。1955年调任大同矿务局基建处处长,1962年调任大同矿务局白洞矿(六矿)矿长,1969年调任全国三线建设指挥部大同工程团团长。1972年任大同矿务局筹备处处长,投产后任矿长。1975年2月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00423、00416燕子山工程兵集团军副军长兼师长。1983年5月离职休养在山西省军区军干所,为正军级离休干部待遇。1993年病逝,葬于故乡阳高县古城村。


傅晋媛

巩有贵表妹,生于1915年2月6日。山西大学教育学院毕业,曾任教育学院附属中学教员,山西省新生活运动妇女委员会委员。抗战爆发后,担任第二战区司令部所属民族革命妇女看护队副队长,民族革命大学训导兼女生管理室主任。1940年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儿童教养院院长兼战区妇女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1949年去台,任总统府教育委员会主席、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委员、常委、评议委员会主席团副主席。


后裔才俊


巩祥

巩祥为巩有贵长子,1935年10月19日出生在阳高县东小村,1938年初随父定居大同城,1942年在市内南关国民小学校读书,1945年转入师范附属小学校就读。1952年大同二中初中毕业,同年7月考入山西农林中等专科学校肄业,1954年在大同矿务局四老沟矿机电科当工人,1957年考入大同矿务局煤矿工业学校矿山机械制造专业,1961年毕业分配到大同矿务局大斗沟矿机电科任技术员,同年读于北京矿业学院函授部机制专业,1963年毕业,取得大专文凭,并通俄语。1963年4月在大同矿务局职工培训大队任教员,1964年在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习,同年7月到太原市尖草坪区、西山矿务局杜儿坪矿搞“四清”运动。1965年7月调回大同市口泉区任四老沟街道四清工作队队长,1966年调大同矿务局生产学习大队政治处工作,1968年调大同矿务局生产总指挥部工作,7月担任局革委会副主任邵金旺秘书,1969年奉邵金旺之命,负责大同矿务局群专指挥部“深挖国民党区党部、区分部”专案工作,因涉及到一大批老干部,他向邵金旺打报告辞职,去大同矿务局五七干部学校(地址:怀仁县秀女村下寨)任食堂管理员。1970年到全国“三线”建设总指挥部山西省榆次市榆社县三二O二工程小东沟隧道工程大同团搞三线建设。1972年奉命随同矿务局王明局长赴陕西省韩城矿务局工作,因家属有病未去,调大同矿务局云冈矿筹建处工作,1973年该矿正式投产后,任运输区技术员、机电科技术员,1981年晋升为助理工程师,同时升任该矿大型锅炉水暖队副队长(副科级)。1986年晋升为中级工程师,同年调入大同市煤气工程筹建处任工程技术科副科长,1988年投产后,历任煤气公司动力车间副主任、设备科副科长、输配站副站长、加工科副科长。1991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同时任煤气化总公司设备处副处长、总工办主任工程师(为总公司副经理待遇),1996年晋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同时任总公司总工办主任、副总工程师。1998年3月退休,为企业最高专业职称技术干部,是大同市科学技术学会会员、科协会员,应聘于大同市老年大学任教,授聘于市政府高科技工程采购委员会顾问及大同矿务局天燃石化厂总监事。他虽然年高75岁,但还是大同市老年合唱团成员,活跃在大同市老年文艺舞台上。

巩祥在煤炭、化工战线上长期从事生产技术工作。在大同矿务局云冈矿工作期间,自行设计了大型龙门吊,为矿山设备运输创造了良好条件,受到矿、局领导的嘉奖。在煤气化总公司,完成了煤气管网配套送气设施的设计任务,把煤气输送到千家万户,受到市政府领导的好评。


巩英

巩英为巩有贵次子,1942年出生在大同城内南关大辛店,1949年在马王庙小学校读高小,1955年在大同三中读初中,1958年考入大同煤矿工业学校,1960年肄业,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原四七一四部队(驻同)军人服务社工作,1962年在城区税务局任市场商业收税员,1964年在大同市建筑工业材料局化验室任化验员,1966年“文革”中遭到造反派迫害,1969年任市政工程管理处政工办公室干事,1971年任王家园砖瓦厂政工办公室干事,1975年任古店砖瓦厂政工办公室干事、劳资科干事,1978年任城市建设局劳资科副科长,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任建材工业局劳资科科长、党校校长,1992年任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科员,1997年任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副处级),1998年任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建设环保工作委员会调研员(为国家公务员正处级),技术职称为中级经济师。2002年退休。


巩才父子

巩才,1952年9月生于东小村,行二。现任阳高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其祖父巩全,清末光绪进士,历任浙江宁海县知县、陕西安康知府,民国元年任宣化知府、直隶按察使。生子二,巩有科、巩有年。

巩才之父巩有年,为巩全二子,民国十四年(1925)生。

民国十六年,即巩有年3岁时,因晋奉混战,巩氏家族败落,巩润及父兄投靠东小村岳父家落脚为生。巩有年生于东井集,长于东小村。及长在家务农。因其秉性宽厚,勤劳朴实,和睦邻里,持家有方,农耕精致,五业并举,光景一年胜似一年,成为一方“过光景能手”。解放后,曾在其堂兄巩有贵古城砖瓦场拴大车运送砖瓦,收入颇丰。

巩有年生四子两女,长子巩如、次子巩才、三子巩明、四子巩成。长女巩秀花(病故)、次女巩秀莲。迄今儿孙满堂,后代兴旺。

巩如,61岁,原任总后油库副主任(副团级),生子二。长子巩培红,现任总后建筑公司副经理;次子巩培军,清华大学电子专业毕业后,留校从事北大方正开发工作,为电子工程师。

巩才,一子一女。子巩志国,山西财经学院毕业,现任北京军区政治部秘书处秘书(副团级);女巩志珍,大同铁通公司劳资科科长。

巩明,49岁,任天津警备区招待所所长(副师级)。生一女巩娟,26岁,天津工业大学毕业,就职于天津市物价局。

巩成,46岁,现任山西省委办公厅会务处处长(正团级)。生一女巩媛,17岁,北京音乐学院读书。因参加山西省小提琴比赛获第一名,被选送北京音乐学院附中读初中后进入音乐学院。多次参加全国比赛,受名师指点,技艺精湛,国内外已有影响。


巩俐

巩俐,祖父巩厚,父巩宏伟(力泽)。

巩厚早年去澳大利亚经商。

巩宏伟1919年出生于阳高县东井集镇东大柳树村,1927年7月晋奉军阀混战时迁徙辽宁省新民县。

母亲赵英,山东诸城人,1925年出生于辽宁大连,在东北大学从事资料档案工作。1966年随夫调到山东济南任济南市第一中学教导处主任,“文革”结束后任该校校长。父母共生育三儿两女。

长子巩固,从事医务工作,老二巩雯(女)在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任民事庭长,因患乳腺癌于1991年病逝,年仅41岁。次子巩蒂为人民审判辩护律师。三子巩正从事经济管理工作。老五巩俐1965年12月31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北区西大路,1966年随父母迁徙山东济南时刚满月,在济南长大,5岁入济南市三合街小学读书,毕业后考入济南二中初中及高中,1985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1987年在电影片《红高梁》中扮演“我奶奶”一角,显示了表演才华,1988年在影片《代号美洲豹》中扮演护士一角,荣获第12届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1992年在影片《秋菊打官司》中扮演西北农村妇女秋菊一角,演技朴素,荣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1993年在广州当选为百花奖和金鸡奖最佳女主角。主演的故事影片《古今大战秦俑情》、《西太后》、《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画魂》等,表演上均有各种特色。曾多次同导演张艺谋合作,在国外拍摄了多部较有国际影响的影片,进入21世纪之后,又拍摄了《周宇的火车》等多部影片,从而成为世界著名的国际巨星,被编入《中国大百科全书》之中,并被《时代》杂志封面刊登丽影,被国际媒体评选为全球最美的新一代女影星皇后,成为巩氏家族之骄傲。

1996年11月30日巩俐与英美烟草亚太总裁黄和祥在香港中行大厦结婚,2000年黄和祥调任国际亚信金融卓越基金会总裁。巩俐公婆在新加坡从事教育工作,公爹为中学教师,婆母为小学校长。巩俐于2008年11月8日加入新加坡国籍,成为新加坡公民。但她常回中国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因为她的根在中国,山东济南有三个哥哥,山西大同、河北阳原是她的祖籍。有堂哥、堂侄儿、堂侄女儿。北京有叔父巩志伟,是中国著名作曲家。


巩汉林

巩汉林,巩天民孙。父巩国贤曾任辽宁省委宣传部部长。

巩汉林1957年10月20日生于沈阳市,毕业于沈阳师范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79年调入沈阳曲艺团从事相声及小品创作演出,是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唐杰忠先生的弟子。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7年调入中国曲艺说唱团任专职演员。

小品作品有:《如此包装》、《鞋钉》、《打工奇遇》、《老将出马》、《街头奇遇》、《都市外乡人》等。其中《如此包装》、《打工奇遇》等深受观众的喜爱。

影视作品有:《百姓秀才官》、《火狐》、《乔迁之喜》、《而立之年》等。

他与赵丽蓉合作近十年,演了九个小品。

2008年央视春晚与黄宏、董卿主演的春晚小品《开锁》荣获二等奖。

巩汉林首度执导的2009年新春贺岁舞台剧《戏里戏外戏中戏》受到北京观众的好评。

1983年与师姐金珠相恋3年之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后夫妻二人双双调入中国曲艺说唱团,成为中国著名的笑声演员,两年后他们的爱情结晶出生,巩汉林给儿子取名叫巩天阔,继承祖父的字辈。因为巩氏字辈有一条规则,可以同祖辈字相合,这条规则指的是晚辈与上祖字辈相合,所以取名叫天阔。

巩天阔于2007年11月从美国佛罗星达州媒体艺术学院毕业,正式进入影视行业,成为父亲的同行。专业是电影制作和电影导演。

巩汉林的儿子巩天阔与潘长江的闺女潘阳喜结百年之好,真正成为东北一家人。



分享按钮>>当代钱氏艺人名录(58)——钱智允(韩国)
>>巩晓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