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氏第三章第一节——敖氏的由来

    中华敖氏网 2009年6月19日 敖乃彬


一、姓氏源流
敖(áo)姓源出有五: 
【敖姓起源】 
起源:主要有五:
1、据《风俗通》、《通志·氏族略》、《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所载,颛顼之师大敖之后有敖姓。
2、相传高阳帝(即颛顼)别号大敖,其后有敖姓。
3、据《姓谱》所载,黄帝裔孙封于敖(故城在今河南孟津东北之故河阴县),谓之大敖,其后以‘地名’为氏。 
4、出自芈姓。据《左传》载,春秋时楚国国君凡被废弑得不到谥号者,均称之为敖,其后有敖姓。
5、出自他族。清满洲八旗中鄂济氏、敖佳氏等后均有改为敖姓者;达斡尔族敖沃勒氏、爱协金氏等,汉姓均为敖;鄂温克族敖拉氏,汉姓为敖;今满、达斡尔、鄂伦春、蒙古、回等民族均有敖姓。 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氏。
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①满族敖辰氏,世居黑龙江,后有改为汉字单姓敖氏者。
②达斡尔族、满族敖拉托欣氏,世居黑龙江沿岸。为敖拉姓氏下五谋昆之一即托欣(多金)谋昆,后有改为汉字单姓敖氏者。
③达斡尔族、鄂温克族、满族敖拉氏,又作鄂拉氏,世居乌拉、黑龙江等地,后有改为汉字单姓敖氏者。
④达斡尔族、满族额诺氏,又作鄂嫩氏、鄂内氏、斡难氏,世居黑龙江,后有改为汉字单姓敖氏者。
⑤满族鄂济氏,满语“森林”之意,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乌喇、辉发(今吉林辉南)、哈达(今辽宁开原)、松花江、黑龙江沿岸,后有改为汉字单姓敖氏者。
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①满族敖佳氏,世居马察(今吉林浑江),后有改为汉字单姓敖氏者。
②达斡尔族、满族敖勒多尔氏,北京市满族忠现有此姓氏,为敖拉哈拉氏下的一个谋昆,后有改为汉字单姓敖氏者。
③蒙古族敖勒高努德氏,后有改为汉字单姓敖氏者。
④蒙古族翁高德氏,后有改为汉字单姓敖氏者。
⑤蒙古族翁牛特氏,后有改为汉字单姓敖氏者。
⑥蒙古族敖陶格图氏,后有改为汉字单姓敖氏者。
⑦蒙古族敖勒高努德氏,后有改为汉字单姓敖氏者。
今少数民族锡伯族中亦有汉姓敖氏者。 
二、历史名人
敖 山:字静之。明朝时期莘县人。成化进士,由翰林院编修升任山西提学副使。后因疾病辞官还乡。工诗文,诗才雄爽,文章豪放,与当时的王越齐名,人称江北二杰。晚年的时候专心研究数学。著有《石绫传》、《灿然稿》、《先天手册》。
敖 英:明代正德进士,字子发,清江人。官至江西右部正使。工于诗。他的诗路独辟蹊径,很有特点,流传于世的有《绿学亭杂言》。
敖家熊:字孟姜。浙江平湖人。早年在嘉兴创办稼公社及竹木小学堂。并组织祖宗教。清光绪二十九年入上海爱国学社学习。曾编写《新山歌》一书,宣传革命。次年加入光复会,并且出资与魏兰等人组织温台处会馆,这是革命党人的一个秘密联系机关。光绪三十三年与秋瑾共谋在大通师范学堂起义,事情泄露后逃跑。光绪三十四年在嘉兴被仇敌杀害。
敖陶孙:字器之,号臞庵,宋朝时期福清人。从小聪明好学,志向远大。当时奸臣韩佗胄当权,大儒朱熹遭贬,而陶孙很尊敬朱熹的学问,于是去探望了他,并且赠诗表明自己的心意。赵汝愚死在被贬的地方,他又写诗哭赵。韩佗胄知道以后大怒,要逮捕他。陶孙改名换姓逃掉了。后来陶孙中了进士,做了温州通判,著有《寀庵集》。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谯国郡:东汉建安年间将沛郡分出一部分设置了谯郡。相当于今天的安徽、河南两省之间的地区。治所在谯县。
2、堂号
寀庵堂:宋代有敖陶孙的,从小不受约束,胸怀大志。当时的奸臣韩佗胄当权,大儒朱熹遭贬。陶孙正游学太学,他首先做诗为朱熹送行。赵汝愚死在被贬的地方,他又写诗哭赵。韩佗胄听到这些以后很生气,于是下令逮捕敖陶孙,陶孙改名换姓逃掉了。后来陶孙中了进士,做了温州通判,著有《寀庵集》。

【敖姓宗祠通用对联】
〖敖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雄才命世;
侠气干霄。
——佚名撰敖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清江人敖英,字子发,正德年间进士,由南京刑部历陕西、河南提学副使,官至江西右布政使。善写诗,意境幽远,尽辟蹊径,著有《慎言集训》、《东谷赘言》、《绿雪亭杂言》等。下联典指南宋福清人敖陶孙,字器之,号号臞(Qú 音渠)庵。宁宗时,权相韩侂(Tuō 音托)胄执政,与宗室大臣赵汝愚争权,赵汝愚被罢官,死在外地;韩侂胄又指理学为伪学,罢免、驱逐理学家,朱熹被贬外任。敖陶孙当时在太学,写诗送朱熹,又写诗哭赵汝愚,因此触怒了韩侂胄而遭追捕,他改变姓名逃跑才免了祸。后来登庆元年间进士,官至温陵通判。著有《臞庵集》等。
仙丹炼井;
侠气干霄。
——佚名撰敖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敖仙修道于江西上高县高山上,上有真人炼丹井和冲真观。下联典指宋·敖陶孙以诗哭赵汝愚被追捕,变姓名亡命而得免。


分享按钮>>【安氏当代名人录】敦化市玉泉村养猪大户安丰秀
>>【安氏教授名人录】人民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安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