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氏名人楷模】著名的“盖克炮”

    中华盖氏网 2018/6/6 9:27:24 网络


冀南军区兵工厂曾设在莘县这个村,还研制出著名的“盖克炮”

2018年5月31日

聊城晚报 

莘县是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冀南、冀鲁豫两大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许多老同志、老领导在这里工作、战斗和生活过,其中级别最高的当属宋任穷同志。宋任穷,湖南浏阳县人。l938年率骑兵团和一个独立支队奔赴冀南,开辟平原抗日根据地,历任东进纵队政委,冀南军区司令员、政委,冀南区党委书记,冀南行署主任等。在莘县大王寨镇杨庄村,提起宋任穷与冀南军区兵工厂的故事,十几位年迈的老人至今仍难以忘怀。

1942年,由于日军连续采取“治安强化”运动,实行“囚笼”政策,再加上连续3年的自然灾害,冀南抗日根据地日益缩小。针对这一严峻的斗争形势,1942年宋任穷遵照八路军总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指示,率领冀南军区党政军群机关及部分后方机关辗转进驻到杨庄村,宋任穷和夫人钟月林住在村民夏少增家中。

1943年7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把原属冀鲁豫边区抗日鲁西北地区划归冀南,作为冀南区党、政、军、群机关的可靠后方。时属鲁西北地区的莘县和朝北县合并,称为莘朝县,成为冀南区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

抗战时期的宋任穷

从1942年至1944年,宋任穷在杨庄共住了三年的时间。90岁高龄的杨庄村民夏高升回忆说:宋任穷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他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浓眉毛、高鼻梁、大眼睛,一身戎装,威风凛凛。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部队装备、生活非常困难,但宋司令指挥所属部队以劣势装备,打一仗胜一仗。那时,杨庄村儿童团曾编了一首歌谣:“宋司令的兵不好当,破袜子破鞋破军装;黑窝窝头小米汤,老萝卜咸菜辣椒酱;土枪土炮上战场,打一仗胜一仗,早日把日本鬼子消灭光”。

当时,冀南军区兵工厂设在杨庄村西北角抗战堡垒户夏高升家的大院子里。兵工厂有几十名干部战士,副厂长叫杨其延,临清县周店村人,后曾担任临南区分所书记。其中有三个军械技术过硬的战士。一个叫杨其震,后曾担任河北省临西县县长;一个叫杨玉堂,临清周店村人,后曾担任临清县大队政委,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国家第七机械工业部部长;另一个叫盖克,山西人。兵工厂配备几台机床和机器及一些附属设备,条件十分简陋。虽然生产规模不大,但宋任穷却将其视为“珍宝”。当时日伪军对冀南抗日根据地在军事、经济等方面实行严密封锁。为了打破封锁,壮大实力,冀南区在杨庄开办了冀南银行和鲁西银行,发行冀南票,并在北王奉设立了鲁西银行第三印刷所,所发行的冀南票在太行、太岳和冀鲁豫地区流通,用冀南票(纸币)兑换了群众手中的大量铜钱和铜板。兵工厂以铜钱、铜板为原料,制造步枪、子弹。由于枪炮弹药供给十分缺乏,冀南军区部队的装备,一部分靠缴获,另一部分靠自制。比如:铜钱铜板,这是复装子弹弹头的原料。复装子弹指的是在战场上拾到子弹壳后,将其重新装药制成的翻新子弹。问题是,弹壳可以捡,弹头却不能指望。为解决这一问题,宋任穷在兵工厂经常召开军事民主会,群策群力,克服难关。最后,军区兵工厂副厂长杨其延和兵工战士杨其振、杨玉堂、盖克一起,采用冲压的方式,制造弹头。利用机床对准铜钱、铜板中心冲压一下,正好形成一个弹头状的漏斗,在里面灌上铅,就可以与日军兵工厂同类产品媲美了。

另外,杨其延按照军区政委宋任穷的指示,带领几名军械战士“土专家”,发明了自制黄色炸药,用它代替造手榴弹用的黑色炸药。因为黑色炸药容易受潮,用它造出的手榴弹扔出去后,不是不响就是一炸成两半,杀伤力小。仅短短的六、七个月时间,兵工厂就用黄色炸药造出了1300箱手榴弹。在几次对日伪军作战中,手榴弹炸死炸伤敌人的人数,几乎占步枪、机枪射杀的一半。后来,宋任穷和兵工厂副厂长杨其延及杨其振、杨玉堂、盖克等几名兵工战士组成了军械技术攻关小组,宋任穷任组长,副厂长杨其延任副组长。不久,他们就摸索出了用大号猎枪子弹充当迫击炮弹的发射引信管。因当时杨庄一带是一望无际、密密麻麻的苇子地、荫柳棵、灌木丛和树林子,经常有野猪出没。杨庄冀南军区兵工厂原来制造的迫击炮弹发射引信管是用自己熔炼的马口铁制造的,数量有限,且价格昂贵,属于战场上的奢侈品。所以改用大号猎枪子弹,在经济上是很划算的,且又能就地收购,群众还能自愿捐献一部分。至于其他的东西,诸如:中药是放在地雷里制造土化学武器的,银首饰可以在水银不足的情况下提供银,丧葬用品里面大量的锡被用来做制作硫酸时所需的管道。

从1942年至1944年,宋任穷进驻杨庄共3年的时间。冀南区军兵工厂在改善部队装备、抗击日寇方面立下了赫赫战功。军区政委宋任穷组织召开表彰大会,亲手为杨其延等几名兵工战士佩戴红花和颁发奖章,在抗战最艰难的时期,整个冀南军区严重缺少重型武器,通常以步枪、手榴弹、大刀、长矛为主,起初连一门炮都没有,每打一仗尤其在攻碉堡、拔据点战斗中,干部战士伤亡不小。宋任穷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碰巧,在l939年底潘溪渡战斗中我军曾缴获了一门日式九二步兵炮,由于无法及时搬运,我干部战士们只好将这门炮拆散后埋在当时观城县刘王店村西地里。日本鬼子为此发动大扫荡,对鲁西抗日根据地进行了“铁壁合围”式的扫荡,也为找到这门九二步兵炮的下落,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日军损兵折将。后来,我干部战士将炮搬运到位于杨庄的冀南军区兵工厂进行组装修复。

宋任穷在兵工厂和战士们一起研究制定抢修方案。副厂长杨其延和盖克等几名兵工战士都是年轻有为、 遇事爱钻研、肯动脑筋,业务精湛,修炮技术堪称一流。为了早日修好这门炮,宋任穷多次到兵工厂指导工作,同战士们促膝谈心,鼓励兵工战士早日把这门炮修好并派上用场。在生活上,宋任穷对他们也给予了特殊关照:每顿“两个窝窝头、一菜一汤”。兵工战士非常感动,他们起早睡晚、废寝忘食,查资料、看图纸,整天忙得不可开交。不几天,这门炮就重新安装好了。干部战士将这门炮围了好几圈,左看看、右瞧瞧,别提多高兴了。但是,在试炮这天,盖克因躲闪不及,不慎被炸伤,住进了后方医院。宋任穷在忙于军事指挥外,经常到医院亲自为盖克倒水喂饭喂药,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军区后方医院人力和物力不够用时,他派专人从兄弟军区医院借来最好的医生和药品。在宋任穷的精心照料下,盖克的伤痊愈了。出院后,盖克就和兵工战士们一起投入到火炮再试射工作。l942年6月16日上午9时许,这门炮终于试射成功了。从此,冀南军区部队在与日伪军作战时就出现了“步炮协同”的作战场面,极大减少了部队伤亡,震慑了敌人。这门九二步兵炮,伴随着宋任穷的所属部队相继投入了朝南战役,临清、高唐、威县、堂邑、南宫等一系列战斗,打掉敌人碉堡、地堡等工事240余座(处),炸死炸伤日伪军l670余人,俘虏敌人540余人。因这门炮是杨其延和盖克等几名兵工战士安装试射成功的,且又“战功显赫”,在为火炮命名时,副厂长杨其延很谦逊、极力推荐把这门炮命名为“盖克炮”。

聊城日报记者 蒲二利 通讯员 牛贵葆 马世祥

盖裕善推荐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