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氏文化古迹】姜疃盖氏格子房 及八世祖保衡王的美丽传说(一)
- 中华盖氏网 2018/12/4 11:58:40 盖俊继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盖俊继
姜疃盖氏格子房 及八世祖保衡王的美丽传说(一)
2018-02-04 20:29阅读:46(2017年重新整理补充部分内容)
莱阳盖姓,是望族。
姜疃镇是莱阳盖姓的发祥地和主要居住地。提起姜疃,最出名的,莫过于“姜疃吃”、“愣儿巴睁赶姜疃”的口语以及“盖氏的格子房和 八世祖及其保衡王”的美丽传说。
一、“姜疃吃”
“姜疃吃”县内外出名。也有人认为是“饕馋”(tāo chán;),是“不雅吃相”。其实不然,其主要特点是:大盘子大碗大鱼大肉大吃大喝,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不假斯文、假乡绅。最突出的是一个“快”字,一桌酒席下来,比普通吃一顿饭的时间长不了多少
其实,四里八乡其他地方也想快一点,但不好意思,觉得不“乡绅”,遇有红白喜事,都要“吃”一下午。菜上到一半,吃了隔席饺子要隔一个钟头,美其名曰“让厨师休息一下”,才又开始上菜。席间不外乎南桑北柳东扯西拉、吹牛皮说大话熏天聊地,攀亲附贵拉近彼此距离,半天拑(qián)不上一口菜,一直“吃”到掌上灯,日头不落不能散席,席散得越晚越是好席,这才显得“乡绅”,乡也耽误了城也耽误了,其实酒菜都是那么多,最突出的是一个“慢”字,典型的假乡绅。
据说莱阳北乡了有一个村,家庙里有一副假猪蹄子,是用木头雕刻、油漆漆成,油光瓦亮,上供时顶上再放上一棵菠菜,用来充供品,惟妙惟肖、足以乱真。平常谁家有客,借来充一个“菜”。这个“菜”一端上来,陪客的用筷子一挑,挑不起来,忙说:“这个菜根本没法吃,快拿下去吧!”于是端菜的心照不宣,赶忙又端回去。主人心知肚明,打肿脸充胖子,满足了虚荣心,只是客人蒙在鼓里。如果这天有两家请客的,这家门口必定有一个人在等着拿这副“猪蹄子”,也好回家充个菜,酒席上有个“红烧猪蹄”,也觉得很“乡绅”。
当地对鱼比较重视,人来客去的,吃饭时有鱼就比较体面。所以过去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比较普遍:谁家修房盖屋,邻帮相助,吃饭时鱼是不能吃的,每顿饭都端上来顶个菜,到最后一顿饭,由木匠头子或瓦匠头子招呼才能把鱼吃掉。正月到亲戚家出门儿(走亲戚),临走时,老的(dì,当地称长辈为“老的”)都要嘱咐孩子:“吃饭时千万不要吃鱼,这个鱼,你舅舅(或姑姑等)要伺候一个正月的客。”如果主人不把鱼捣开,你自己把鱼捣开吃了,就是没教养、少教!这些假斯文、假乡绅,虽是习惯相沿,实为资力所限,过去都是叫一个“穷”字给逼的,情有可原。话扯远了。
姜疃村,在过去就是莱阳南乡的经济文化中心,在姜疃南北大街街面上,坊子(饭店;过去叫“坊子”或“馆子”)、酒馆、商铺林立。谁家有喜庆事,大都愿意把宴席包给坊子办,一图体面,二图清闲。
主人早定吉日,广发请柬。届时,坊子除尘扫街、洁樽治茗以待嘉宾。席面老早就摆好了: 桌椅条凳、花生瓜子、时令水果、酒烟糖茶,以及一应餐具俱全。
十一点钟左右,主人开始在坊子门口降阶迎客。客人一般十一点半左右,先后而至陆续赴席(当地俗称坐席),递上红包,道喜道贺互相寒暄。桌上摆陈的茶点瓜果,随便食用。
十二点钟左右客人到齐,按桌上客单,对号入座。具体的座次安排是:以正房方桌(以前一般没有圆桌)为例:右(东;当地以东为上;炕头宴席则以炕头为上;倒屋、厢屋,则按正屋类推)面中间是首席,首席的左首是三席右首是五席;左(西)面中间是次席,次席的右首是四席左首是六席;后(北)面叫陪客的,一般是主人的长辈或近族人,代表主人陪客,中间是七席,七席的左首(东)是八席右首(西)是九席;前(南)面是席口,叫侍候客的,一般是主人的小辈或小辈近族人,代表主人侍候客,负责敬烟点火、添酒续水、迎送客人等一应杂事,席口的右首(东)是十席左首(西)是十一席。一般每桌十一人或十人,白事请客每桌八人,以示隆重。主人一般不入席,以应付具体事宜。西店的规矩则是:首席的左首是三席右首是六席;次席的左首是四席右首是五席;其他座次同。俗话说: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隔里不同风,一处不到一处谜,此之谓也。
到了十二点钟,正式开席:先上两大盘糕点叫“哈(喝)馃子水”,主要是因为有的客人早上吃得早或少,再加上一上午的劳累,已是饥肠辘辘,先吃点糕点垫一垫,以免空腹喝酒伤身。
接下来上八大件(八寸以上大盘)、八小件(六寸以下小盘)冷盘(凉菜),叫“开席碟”,以配合主菜,这些盘待席终再撤。接着上主菜,主菜是一个盘(菜)一个盘地上,有时也两个盘一起上,视具体情况而定。其顺序是一鸡、二和菜(即凉拌菜,当地叫谊和菜,简称和菜)、三鱼、四大肉(寓“吉祥、和睦、余、有”之意),往下什么煎炒烹炸拔丝干煸,焖熘熬炖清蒸凉拌,糖水蜜汁爆烧煨涮等等,山中珍品鲍参翅肚,生猛海鲜荤素凉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十味搭配顺序不限。
第三个盘子(鱼,头儿朝北、肚面儿朝客)上来之后,主人要给客人添酒、敬酒,说几句客套话,如:大驾光临蓬荜生辉、清茶一盏薄酒一杯不成敬意、希望吃好喝好之类。再由每桌主客代表全桌的客人回敬主人,表示感谢主人的盛情款待,和说一些祝福、叨扰等话。
待主菜上到一半,上饺子,叫“隔席饺子、迎客的饺子”,是两大盘或每人一小碗,按每人六个或八个饺子。表示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宴席已进行到一半,大的礼仪高潮已经过去,如果哪位客人有事确实不能奉陪到底,吃了饺子后可以提前离席,别人也不会介意。
最后一盘是鱼,叫“鱼扫席”,寓意“连年有余”。
上主菜时,每盘间隔五分钟左右,先慢后紧(因前期有些礼仪,需要时间,故间隔时间较长),上一个新盘随之撤下一个旧盘,也不管吃不吃、盘中剩不剩,一概撤下倒进泔水桶。所以宾客在陪客和伺候客的(主人代表)之盛情招呼下,免去俗套、假斯文和一切繁文缛节,客随主便入乡随俗,想喝就喝想吃就吃,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但是,宾主礼是礼节是节,也不能太随便。有一个规矩万不能破:即每一新盘上来,主宾不动筷,谁也不能动第一筷子,必须由主宾领口启用,这是从古至今我们这地方酒场上的潜规则;如果主宾不放下杯、筷,席口上伺候客的,手中的杯、筷,绝对不能放下,就是(如果)暂时不吃不喝,亦要杯箸在手,始终以陪,以表示对主宾的尊重,不能让主宾“跳光棍舞”。在陪客的招呼下,主宾先动了第一筷子,然后众人就放山了(人民公社时期,夏收秋收期间,不许百姓随便上山拾草剜菜,更不许复收,各个道口都有治安把道口翻篓子检查,发现有粮食就把篓子夺去。夏收秋收结束,村里统一规定日期放山,才允许百姓随便上山拾草、剜菜、复收,叫“放山了”。在此形容可以随便吃喝),主宾动了第一筷子,席口上往往戏谑说:“放山了,赶快吃!”于是,宾主一手端杯一手执箸,杯箸交错大快朵颐,推杯换盏走斝传斛,边吃边喝边谈,互相敬酒相互祝愿,频频碰杯屡屡举箸,鲸吞龙饮狼吞虎咽,你推我让我劝你喝,酒到杯干风卷残云。须臾,这桌微醺碗光碟净,那桌半醉杯盘狼藉,欢笑喧哗嘈杂喧嚣,不思身外无穷事,且饮生前有限杯,直吃得面红耳热酣畅淋漓一醉方休。
主菜上齐后,然后撤下桌上所有杯盘,另换餐具,紧接着再上主食和六个碗儿(用碗盛的菜,花样不拘)以配合主食。碗儿按“幺二三(呈三角形)”或“五福上寿(呈梅花形)”排列。主食一般是打卤面条配喜饽饽(馒头),俗话叫“迎客的饺子送客的面”或“迎客的饺子缠腿的面”,这是当地请客吃饭的一种习俗,有着深刻含义:饺子表示团圆、团聚;面条代表长远、长久;寓意缠住客人的腿,今后团圆团聚常来常往友谊久长。
一般到一点半钟左右(曾有个别最快的宴席不到一小时),最晚的也不超过两点,客人饭饱酒醉席终客散,宾欢主乐互相道别,客走主安,主、客、店家各不耽误。即使在自己家里办宴席,也都如此,是自然真情的流露,不矫揉做作不粘不嗦,不误上班出勤不误点卯应到,不误上山下泊不误挣工分,世代相习习久成俗相沿至今。
现在,随着时代变迁,又有一些新的习俗和礼仪参杂其中。但“快”的特点至今无改。
二、“愣儿巴睁赶姜疃”
姜疃集在莱阳南乡是一个大集,历史悠久。《莱阳县志》卷一·之一·疆域·市会·五十一页 载:……第三区市集:万第、无处渡、大夼、姜疃、羊郡、汪格庄、石水头、北高格庄……
· 有一个口语叫“愣儿巴睁赶姜疃”。是说姜疃集逢五、排十、赶初一、不赶尽头集。就是说阴历每月的逢五、逢十是赶集日,但每月的小尽二十九日、大尽三十日都不赶集,而是赶下月的初一。所以,在大尽的三十日,经常有远处的商贩光知道逢五排十而不知就里,披露戴霜远道而来,等来到一看,原来今天不赶集!于是就有了“愣儿巴睁赶姜疃”的口语,我就曾碰见过好几次,就连我们本村的人,过糊涂了还有“愣儿巴睁赶姜疃”的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 ,有一段时期“抓革命 促生产 促工作 促战备”,说是为了节约时间,不知谁出了个馊主意:全县统一规定,各乡镇统统“二、七”赶集,原来的什么“一、六”“三、八”“四、九”“逢五排十”等等一律取消,虽然没有了“愣儿巴睁赶姜疃”的情况,但限制了经济发展,又不方便群众,所以实行时间并不长,又恢复原来习惯,至今。
· 赶凤山:
《莱阳县志》卷一之二·十七页·建制·寺观 记载:云宝寺,续志作三教院,在县治南四十里之凤山。清顺治十一年建,康熙五年增修。其后有烟云洞;西有星子石诸胜迹。那时凤山上有庙(大约民国二十年废)、有座七层塔(“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雄伟壮观,山上还有一棵数百年的白果树(银杏树),三人合抱还余三捺,人们远在莱阳城里和金口都能望见,据说天气晴好有人在潍县影影绰绰也看见过;据老人说,我们十四世族祖 德老的,就曾在凤山带产(带家产)出家,法名万德,主持僧。
一年二度的凤山庙会,叫赶凤山,更是热闹:春山四月初五、秋山十月初五,赶了凤山以后,全县其他庙会才陆续开始赶。那时正是鱼虾大市,据老人们说,如果哪一年年头好,人们手头宽裕,吃的虾皮、蟹子盖,扔的满山都是,红了山,老远一望通红一片。以前赶山,都是赶两天,初五在凤山上赶,初六在姜疃赶,叫赶接山。大约民国二十年,凤山庙拆除,就只是初五在姜疃赶一天,仍然叫做赶凤山,至今。
有个童谣说:“凤山有个兔子精,不是下雨就刮风。”是说赶凤山爱刮风或下雨,有时还真灵验。曾记得1987年赶十月凤山,头一天还是风和日丽,睡了一宿觉起来,天上彤云密布。早饭后起了风,风越刮越大,气温迅速下降。到了半头晌开始,大风掀天揭地呜呜作响,刮得尘土飞扬天昏地暗,眼看就要把集给刮散了。
那年县委搞“南海(黄海;因在本地南面,当地一般称南海)万亩滩涂大会战”,即在黄海丁字湾,用木杆打桩、用草包、麻袋、塑料编织袋等,装上海泥,筑防潮大坝,坝内修养虾的池子。没有机械,全是民工民力一平二调,搞人海战术,按村大小摊派任务(最后虾池建成养了虾,每户分了二两大虾)。男劳力都要到南海出义务工,因要赶到潮前,所以要起大早,天不亮就要坐拖拉机走,大多数人大意,没有多带衣服。
到了工地上,风,越来越大;天,越来越冷;人,越来越遭罪。
人们浸泡在没过脚面以上的海水里,站立不稳,拖着沉重的海泥包,像蚂蚁搬家似地蠕动着,一点点、一层层,砌筑着大坝,满身泥水浑身透湿。凛冽的海风像刀子一样割在脸上、手上、身上,从肉冻到骨头,衣裤冻得硬邦邦。远处是汹涌澎湃碧波万顷的大海,近处是广袤无垠水天一色的浅海滩,坐无坐处站无站处,更无挡风之处,无处可躲无处可藏。俗话说,慌不择路、寒不择衣,许多人把好几个草包、麻袋披在身上,仍无济于事。一个个灰头土脸清鼻泪眼、冻得浑身筛糠瑟瑟发抖、牙齿得得语不成声、满身鸡皮紫青烂黑,像个紫茄子一样。挨到收工时(潮起收工)都冻得像散了架子,手脚麻木,就要冻僵了。
晚上,风雨雪交加,一场大冻。因出义务工,地里的大白菜也没来得及除。过去老人就说:“交了十月节(十月一)翻天就是雪”。人们心存侥幸,心想等天返过来暖和了再除也不迟。谁知越冻越厉害,天再也没有转暖,直接交了九,大白菜全冻坏了。农谚说“九月遭险(天气冷暖无常),十月温暖”,有“十月小阳春”之说,但那年真是例外。
过去赶凤山,周边县的商、民都有来的。甚至还有河南、河北、安徽等省份的马戏团、杂技团、魔术团,卖膏药、刀创药、老鼠药的,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头一天就得来圈占地方:盘锅子、搭帐篷、搭戏台……
赶山那天,老远就能听见如蜂嗡嗡。买吃的卖喝的、买东的卖西的、买鱼的卖蒜的、推车的挑担的,大到牛驴骡马家用器具、杈耙扫帚笸箩簸箕,小到衣着饰品针头线脑、饮食果品儿童玩物,应有尽有无所不包。还有说书的唱戏的、打把子卖艺的、耍把戏耍猴的、耍杂技跑马戏的、望光景看热闹的,……,游人如织充街塞巷,万声鼎沸鼓乐喧天;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呼朋引类聚散成群,相望于道不绝于途、接踵摩肩人头攒动,四面云集八方辐辏;行商坐贾贩夫走卒、士农工商黔首黎元,百货百客百态百意,鬻者获利而返,货者满载而归;七大姑姑、八大姨姨、还有南疃了十八竿子搂不到的红眼六舅姆,家家来宾户户有客,简直比过节还热闹;最高兴的莫过于小人儿,在拥挤的地方塞(sè)也塞不动,两腿一翘能被人夹着走老远。赶一天山下来,累得腿都拉不动了。
现在,经济发达,市场开放,除去赶山,平常集日一般外县来的就不多了,但这个集,仍然是越赶越大,一上午根本转不遍,一般要赶到下午两点多。只一个服装市,就有过去整个集的好几个大。
分享按钮